Workflow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电网总经理庞骁刚: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 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11:36
公司战略与“十四五”成就 - 公司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致力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 - “十四五”期间公司经营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增长1347%,占总装机比重从426%提高到598% [1] - 公司经营区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135亿千瓦,约占全球40%,累计消纳新能源1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36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984亿吨 [1] - 近5年年均电网投资5740亿元以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大力推进抽水蓄能建设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1] - 今年1至8月,公司经营区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同比增长636%,新能源新增发电量达到新增用电需求的12倍 [1] “十五五”能源转型趋势与挑战 - 电力需求在“十五五”期间将保持刚性增长,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电力行业需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并承接其他行业电能替代带来的碳排放转移 [2] - 电源结构将更加清洁,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主体和新增发电量主体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需坚持“量率一体、保量稳率”以服务新能源高比例接入 [2] - 用户互动将更广泛,负荷预测和潮流控制更复杂,电网需更具韧性以提升保供能力和运行效率,满足分布式及各类新型用电主体便捷接入需要 [2]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 - 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需坚持目标导向和开放协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并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 [3] - 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进一步发挥电力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 [3]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重要保障,需健全市场体系架构实现各类经营主体全面入市、自主选择、平等竞争,并健全市场机制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方向集聚 [3]
两部委印发现货市场建设指引 机制创新破解高比例新能源入市难题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17:22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针对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明确九大指引方向,重点围绕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的市场机制适配、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等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 - 《指引》与2025电力市场秋季论坛专家观点高度契合,论坛围绕现货市场优化、新型主体激活、辅助服务完善等议题的讨论为《指引》落地提供了实践参考 [1] - 《指引》旨在构建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运行体系,通过市场化机制打通新能源全面入市堵点,激活灵活调节资源,并通过辅助服务完善与容量保障筑牢系统安全根基,最终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安全稳定供应与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多重目标 [8] 现货市场机制优化 - 《指引》支持各地探索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下的现货市场机制,优化现货市场出清机制,形成反映供需关系和调节成本的分时价格信号,并通过日前交易价格激励用户参与系统调节,保障电力安全供应 [2] - 国家电网经营区26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已全部启动运行,其中山西、山东、湖北、浙江等5家成功转入正式运行,现货市场价格有效激励发用两侧协同优化 [2] - 山东市场化用户午间填谷583万千瓦,晚峰移峰225万千瓦,在优化系统运行特性的同时降低了用电成本 [2] - 甘肃新型储能平均年利用小时数同比增长超155小时,盈利模式持续完善,平均调频性能达到火电的1.5倍,提升了电网调节能力 [2] - 南方区域通过"统一出清、两级协同"模式,降低优先计划保障执行比例,为具备价格优势的省份或点对网电源腾出发电空间,西电东送电量不降反升 [3] - 经过市场优化的西电东送总电量504.7亿千瓦时,较优先计划合约增送58.9亿千瓦时 [3] - 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广西、云南日前出清均价分别低至159元/兆瓦时、113元/兆瓦时,精准反映清洁能源边际成本 [3] 新型主体参与机制 - 《指引》强调完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现货市场机制,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竞争,支持"电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参与 [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分时块、标准块、自定义时段耦合块、条件能量块及移动能量块等多类型块的联合出清与定价优化模型开展了深入理论研究与模拟验证工作,已具备实战演练和工程应用的技术条件 [4] - 清华大学专家认为高比例新能源下负电价的合理管控需依赖需求侧弹性释放,虚拟电厂、聚合商等新型主体是链接用户侧资源的关键 [5] - 《指引》允许新型主体"报量报价"参与可有效降低中小用户入市门槛,通过聚合商整合分散调节能力,将负电价频率引导在合理范围 [5] 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 《指引》提出因地制宜健全辅助服务市场体系,鼓励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地区探索建立爬坡等辅助服务市场 [6] - 专家分析指出部分地区负电价频发除新能源出力波动外,辅助服务品种不足、调节资源未充分激活也是重要原因 [6] - 山东2024年实时市场负电价频率达14.21%,若能建立爬坡辅助服务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激励煤电、储能提供爬坡能力,可将负电价时长减少30%以上 [6] 容量保障机制 - 《指引》要求研究建立面向各类电源的容量补偿机制,保障系统容量长期充裕 [6] - 新能源装机大幅飙升后,传统电源投资热情锐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挤压传统电源在电量市场的份额,利用小时数大幅降低,投资回报率预期不佳 [6] - 系统长期容量充裕度面临严峻挑战,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7] - 《指引》提出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数,建立容量补偿机制,通过精准评估容量贡献给予合理补偿,有效平衡新能源与传统电源的投资预期 [7] - 容量补偿机制既能保障新能源持续发展,又能稳定传统电源投资信心,为区域电力系统安全保供提供长期保障 [7]
国网甘肃电力:“网上国网”新能源竞价服务专区上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4:01
核心观点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上线"新能源竞价服务"专区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1] - 该专区集成5大核心功能模块 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竞价服务 涵盖政策公示 业务受理 协议签署等环节 [1] - 此举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和甘肃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的重要举措 标志着甘肃新能源客户侧交易进入数字化时代 [1] 政策背景 - 响应甘肃省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 旨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融入电力市场 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价格 完善市场交易与价格机制 [1] - 保障新能源在市场交易中实现公平竞争 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动力 [1] 平台功能 - 集成5大核心功能模块:填报竞价项目信息 报量报价 签署差价结算协议 竞价代理商 查询机制信息 [1] - 支持企业在线提交项目申请 签署差价结算协议 随时查阅竞价公示公告 [1] - 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竞价服务 涵盖竞价政策公示公告 业务受理 协议签署等核心环节 [1] 战略意义 - 推动新能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升级 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新能源潜力 [1] - 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加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1][2] - 公司将持续迭代升级平台功能 提升专区响应速度与服务精准度 [2]
“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21
项目概况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8月20日正式投产送电 线路全长1616公里 起于宁夏中卫 止于湖南衡阳 途经甘肃 陕西 重庆 湖北四省市 [1] - 该项目是以输送沙漠 戈壁 荒漠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外送特高压直流通道 [1] 技术参数 - 工程最大输送功率达800万千瓦 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 [1] - 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1] 战略意义 - 工程投运后将助力宁夏形成外送规模达2000万千瓦的"三直"输电通道 [1] - 可有效填补湖南电力缺口 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