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规划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能源规划管理办法》印发
中国化工报· 2025-10-14 14:00
能源规划管理办法修订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以加强能源规划管理,发挥其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 [1] - 修订背景是基于近年规划工作实践和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旨在完善规划管理体系 [1] - 《办法》规范了能源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等全周期管理制度体系 [1] 规划编制与衔接要求 - 规划前期研究需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开展基础调查和课题研究,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智库的辅助支持作用 [2] - 规划编制过程中需加强各类能源规划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规划、能源市场和政策的衔接 [2] - 能源规划是指导能源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2] 规划的法律效力与执行 - 未经批复的省级综合能源规划和未按要求衔接一致的其他省级能源规划,不得作为地方能源发展的依据 [2] - 未合规的规划不得作为开展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和审批(核准)的依据 [2] - 规划是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和相关部门审查能源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2]
两部门修订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
科技日报· 2025-10-13 19:00
政策发布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以加强能源规划管理,发挥其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 [1] - 能源规划对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此前已出台《省级能源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等政策指导五年能源规划编制 [1] - 随着发展形势变化,规划工作面临新情况新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完善 [1] 管理办法内容框架 - 《办法》共6章26条,围绕能源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等全周期管理进行规范 [1] - 规范内容包括严格编制目录清单管理、规范规划编制和审批要求、强化规划衔接有关要求、明确规划实施和调整机制 [1] 规划编制要求 - 前期研究应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开展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等工作,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加强多方案比选和多角度论证 [2] - 前期研究工作应充分发挥科研机构、智库等的辅助支持作用 [2] - 能源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加强各类能源规划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规划、能源市场和政策的衔接 [2] 规划的法律效力与依据 - 能源规划是指导能源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2] - 能源规划是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相关部门对相关能源工程项目进行审查的依据 [2] - 未经批复的省级综合能源规划和未按要求衔接一致的其他省级能源规划,不得作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发展的依据,以及开展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核准)的依据 [2]
新版《能源规划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规范能源规划制度体系
中国发展网· 2025-10-11 10:20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白雪 能源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近年来,在规划工作 实践基础上,我国相继出台了《省级能源发展规划管理办法》《能源规划管理办法》(国能发规划 〔2019〕87号)等能源规划管理政策,有力指导了以五年能源规划为重点的系列规划编制工作。与此同 时,随着发展形势变化,规划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完善,例如需要补充宏 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要求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作出系统安 排,《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提出"发挥能源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并 设"能源规划"专章,明确了能源规划体系、编制程序及有关要求。 最后是明确规划实施和调整机制。《办法》明确了全国、区域、省级能源规划的实施机制、调整程序和 调整方式。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这位负责人介绍,为提高能源规划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办法》重点提 出了3方面要求。一是科学开展研究。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应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坚持目标导向和 问题导向相统一,加强多方案比选和多角度论证,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智库等的辅助支持作用。二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 重塑能源规划编制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10-03 11:25
规划体系与编制流程 - 构建四级能源规划体系,包括全国综合、全国分领域、区域和省级能源规划,确保各层级有机统一、协同推进[2] - 规划编制流程要求开展前期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加强衔接论证,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2] - 建立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和适时调整保障规划有效实施,适应市场环境和技术变化[3] 能源安全保障 - 强化能源规划的引领作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2] - 统筹协调各类能源发展,充分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同时推动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2] - 有助于降低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提升能源自主可控能力[2] 绿色低碳转型 - 规划要求与生态保护红线、碳排放控制目标等做好衔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2] - 促使能源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 - 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能源行业朝着更加安全、绿色、高效的方向迈进[2][3]
政策解读丨落实《能源规划管理办法》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9-30 21:1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版《能源规划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加强能源规划管理,规范规划编制,保障规划实施,以增强能源规划的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适应性,从而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 [3] 增强能源规划的系统性 - 明确能源规划范围包括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和省级能源规划,其中全国综合能源规划是全局性、纲领性文件 [4] - 理顺各级各类能源规划关系,全国综合能源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依据全国综合能源规划编制,区域和省级能源规划需与上级规划衔接,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的统一规划体系 [5] 增强能源规划的权威性 - 明确能源规划编制主体和审批程序,全国性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并报党中央、国务院或自行审批发布,省级综合能源规划需经地方政府同意后报国家能源局审批,未经批复的规划不得作为发展依据 [6] - 严格工程项目列入规划的要求,区域和省级规划列入的工程项目须符合全国规划确定的总量规模和区域布局,属于国务院审批权限的工程项目在国家级规划明确前,省级规划不得自行列入 [7][8] 增强能源规划的科学性 - 强调编制能源规划应深化前期研究,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开展基础调查、课题研究,科学研判趋势,论证重大工程项目,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智库的辅助支持作用,例如国家能源局已组织9家研究机构成立工作组开展“十五五”能源规划研究 [9] -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包括能源规划与生态环保、碳排放等指标政策的衔接,确保工程项目符合用地、用水、环评等要素保障要求,同时加强各类能源规划之间以及国家和省级规划之间的衔接 [9] 增强能源规划的适应性 - 要求加强能源规划实施评估,规划编制部门需开展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结合国内外环境变化、能源供需形势、市场价格、技术迭代等动态因素,重点评估实施进展成效及问题 [10] - 规范规划调整修订程序,全国性和区域性能源规划确需调整时,须由主管部门结合评估结果征求意见后报原批准机关,经同意后方可调整,省级规划可在总量规模和布局范围内调整工程项目等事项 [11]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能源规划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 2025-09-30 19:02
能源规划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与目的 - 出台背景是基于近年来的规划工作实践以及发展形势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例如需要补充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3] - 目的是为了加强能源规划管理,规范规划编制工作,保障规划有效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等规定进行修订发布 [3] 能源规划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 办法共分为6章26条,涵盖总则、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发布实施、规划评估调整和附则 [4] - 总则明确了编制依据、规划体系、适用范围、规划主体、规划关系和规划效力等内容 [4] 能源规划制度体系的规范方面 - 严格编制目录清单管理,未列入目录清单的规划原则上不得编制,任务实施期限少于3年的原则上不编制规划 [5] - 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内容包括发展基础和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等 [5] - 强化规划审批要求,明确了各类能源规划审批程序及要件,包括编制说明、论证报告、合法性审查意见等 [6] - 明确规划实施和调整机制,规定了全国、区域、省级能源规划的实施机制、调整程序和调整方式 [7] 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 - 科学开展研究,规划前期工作应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加强多方案比选和多角度论证 [8] - 广泛征求意见,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听取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和专家的意见建议 [9] - 做好衔接论证,加强各类能源规划之间以及能源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能源市场和政策的衔接 [9] 强化规划实施的规定 - 提升规划效力,明确能源规划是指导能源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重要依据 [10] - 加强规划实施和监测评估,能源规划编制部门负责规划实施,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动态监测,并进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10] - 规范规划调整修订,经评估论证确需调整时,应报原批准机关同意后方可调整,方式包括修订原规划部分内容、印发实施意见等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9-30 19:02
政策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2] - 该管理办法旨在加强能源规划管理[2] - 管理办法的制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 - 政策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发展改革委及能源局遵照执行[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能源规划管理办法》,旨在加强能源规划管理,规范规划编制工作,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发挥能源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 [1][4] 规划体系与适用范围 - 能源规划体系包括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和省级能源规划 [1][4] - 该办法适用于以上各类能源规划的研究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审批发布、组织实施、评估调整等工作 [1][4] - 设区的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需要编制能源规划的,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4] 规划编制管理 - 严格能源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管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统筹拟定编制目录清单,坚持精简原则,避免数量过多、交叉重叠,未列入目录清单的规划原则上不得编制 [9] - 属于日常工作或任务实施期限少于3年的,原则上不编制规划 [9] - 能源规划应明确规划期,内容包括发展基础和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 [9] 规划审批流程 - 能源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组织专家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论证,形成书面论证报告 [14] - 国家能源局在组织专家研究等工作基础上,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程序组织开展省级综合能源规划审批 [14] - 省级能源规划编制部门应根据批准机关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14] 规划发布与实施 - 能源规划经批准后按程序发布实施,并按规定予以公布 [16][17] - 省级综合能源规划应按照国家能源局批复意见修改后发布实施,其他省级能源规划需与上级规划衔接一致 [18] - 能源规划编制部门负责规划实施,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动态监测 [18] 规划评估与调整 - 能源规划编制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评估报告报送原批准机关 [22] - 规划实施评估需结合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重点评估实施进展成效及存在问题,评估结果是规划调整修订的重要依据 [22] - 经评估确需调整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研究提出调整建议,报原批准机关同意后进行调整修订 [23]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 旨在规范能源规划的编制与内容框架 以指导行业未来发展 [1] 能源规划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管理办法要求能源规划需明确规划期 其内容应涵盖发展基础和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 [1] - 规划中的发展目标需包含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 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1] - 特定能源规划需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 并确保与生态环保、碳排放等指标和政策有效衔接 [1]
两部门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财经· 2025-09-30 16:48
政策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1] - 该办法旨在规范各类能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流程[1] 规划范围 - 能源规划涵盖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以及省级行政区能源规划[1] 适用范围 - 管理办法适用于能源规划的研究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审批发布、组织实施及评估调整等全部工作环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