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整顿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视点 | 小米入局SUV市场:遭遇舆论危机后,YU7能否再破局?
新华财经· 2025-05-23 09:30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 公司集中推出旗舰级新品包括全新手机SoC芯片"玄戒O1"、旗舰机型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以及首款纯电SUV小米YU7 [2] 小米YU7新车配置 - 新车全系标配天际屏全景显示、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激光雷达、英伟达700TOPS算力Thor芯片及超长续航 [3] - 安全配置包括铠甲笼式车身、内嵌式防滚架、四门防撞梁及2200MPa超强钢材料,通过50项以上被动安全测试 [3] - 推出三种版本对标特斯拉:超长续航后驱、Pro超长续航四驱和Max高性能四驱,计划7月上市 [3] 小米汽车渠道建设 - 4月新增34家门店,全国门店达269家覆盖74城,服务网络扩展至132个网点覆盖79城 [4] - 5月计划新增29家门店并首次进入宜昌、芜湖、咸阳等三四线城市 [4] 市场表现与交付数据 - 2025年单月交付量维持在2万辆以上,3月交付超2.9万辆,4月超2.8万辆 [6] - 5月第三周交付7000余辆,环比第二周上涨2000辆,SU7位列当周销量榜第二 [6] - SU7系列累计交付11.83万辆,距离年度目标差23.17万辆 [6] - SU7标准版交付周期41-44周,Pro版46-49周,Max版36-39周 [6]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SUV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49.4%,轿车占45.8%,小米YU7瞄准20万元以上SUV市场 [4][6] - 业内人士认为SUV在15万元以上市场更具优势,看好小米YU7前景 [6] 舆论风波与调整措施 - 2025年4-5月经历SU7高速车祸、碳纤维前舱盖宣传问题、"工时门"等舆论危机 [4] - 5月起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推出高阶驾驶培训班定价1999元,前1万名车主免费 [8] 行业监管与标准 - 工信部发布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 [11] - 4月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整顿智驾乱象 [11] - 5月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 [11] 行业倡议与反思 - 华为联合10余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 [10] - 行业存在营销投入多于研发投入现象,约50%车企营销费用超过研发费用 [9] - 专家指出智能化与安全需平衡,法规和标准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护城河" [9][11]
医药行业专题:25Q1医药板块分化明显,创新引领中长期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5-05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 医药板块分化明显,创新引领中长期增长,行业整体业绩下滑但估值有所修复,各细分板块表现不一,部分板块有望回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整体情况 - 国投证券医药团队重新对医药上市公司分类,滚动剔除次新股、ST 股和业绩极端个股,追踪各板块业绩 [17] - 2024 年度医药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滑 1.7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4.0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14.86%;25Q1 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4.3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8.8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10.86% [1][17] - 2024 年度医药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主要集中在 -20%至 20%,扣非净利润增速主要分布在 -50%至 50%;25Q1 营收增速主要集中在 -30%至 30%,扣非净利润增速主要分布在 -40%至 40% [18][20] - 2024 年度医药板块收入及利润增速居中,25Q1 居后 [24][32] - 医药板块行情回暖,PE 估值自底部回升后维持震荡,整体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38] - 2025Q1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排名第四,为 9.05%,环比增加 0.47pct;全部基金超配 2.80pct,非药基金低配 2.62pct [44][45] - 全基金 2025Q1 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药明康德、百济神州 - U、恒瑞医药;持仓基金数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迈瑞医疗、人福医药、新产业 [51] - 非药基金 2025Q1 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百济神州 - U;持仓基金数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迈瑞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 [55] 细分板块业绩 化学制剂 - 2024 年化学制剂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1.9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0.2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1.45%;2025Q1 营收同比下降 1.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14%,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4.58%,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 [2][59] - 得益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且创新品种商业化放量,25Q1 该板块业绩逐步稳健增长 [2][59] 化学原料药 - 2024 年化学原料药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0.9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3.7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49.51%;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8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89% [2][60] - 得益于部分原料药价格上涨、去年同期部分原料药充分计提存货减值等,2024 年该板块业绩改善明显;得益于部分原料药价格维持稳定,25Q1 该板块整体业绩稳定增长 [2][60] 生物制品 - 2024 年生物制品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降 28.0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4.0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45.03%;2025Q1 营收同比下降 34.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8.6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53.93% [3][64] - 2024 年疫苗板块中部分品种销售额承压,血液制品板块业绩整体稳健;2025Q1 疫苗板块部分品种仍承压,血液制品板块部分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调整 [3][64] 医疗服务 - 2024 年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0.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7.8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27.48%;2025 年 Q1 营收同比下滑 1.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0.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3.06% [9][66] CXO - 2024 年 CXO 上市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3.79%和 25.92%;2025Q1 分别同比增长 8.54%和 71.04% [67] - 得益于部分龙头公司订单及时回暖和后期项目逐步交付,2025Q1 CXO 板块业绩改善明显 [67] 生命科学服务 -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生命科学服务企业经营业绩有所恢复,但仍存在分化情况 [72] - 板块回暖受益于海外投融资回暖,对上游生命科学服务需求提升,且行业供给侧加速出清,价格战趋于缓和,企业盈利水平逐步修复 [72] - 2025 年随着投融资持续回暖,叠加中美关税问题影响,供给端有望进一步出清,国产产品有望迎来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阶段,国产企业盈利水平有望加速提升 [72] 医疗器械 - 2024 全年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0.6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8.47%,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 8.52%;25Q1 营收同比减少 6.7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5.14%,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 15.64% [10][77] - 2024 年业绩整体承压原因包括医疗新基建形成高基数、集采扩面、行业整顿、医疗设备更新节奏影响采购量、去化渠道库存等 [10][77] - 展望后续,基数消化基本完成,集采影响逐步出清,行业形成新常态,医疗设备更新加快,招投标回暖使库存去化加速,未来行业有望周期性复苏与回暖;从长期看,各细分领域龙头技术实力增强,产品结构升级与高端化、客户群全球拓展有望打开国产医疗器械长期成长空间 [10][78] 医药商业 - 2024 年医药商业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0.6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5.6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19.14%;2025Q1 营收同比下滑 0.9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59% [11] - 2024 年受高基数及医疗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整体医药商业板块承压;2025 年宏观经济有望持续恢复,流通公司推进国企改革,降本增效,开拓第二增长曲线,院外药店经营压力缓解,回款有望改善,板块经营业绩有望持续恢复 [11] 中药 - 2024 年中药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降 4.5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5.0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6%;2025Q1 营收同比下降 8.2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6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5.53% [11] - 2024 年板块整体业绩受高基数、渠道库存消化、中药材价格波动、宏观消费环境承压等多因素影响有所承压;2025 年中药行业渠道库存已有所消化,中药材价格指数回落有助于缓解成本压力,板块业绩有望逐步回暖 [11]
维力医疗:去库结束+本地化成效凸显,海外恢复高增长-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增长 2024年营收15.09亿元(yoy+8.76%)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yoy+13.98%) 2025Q1营收3.48亿元(yoy+12.6%) 归母净利润5892.38万元(yoy+17.25%) [1] - 大客户去库结束、本地化成效凸显使海外恢复高增长 内销受医疗整顿影响增速下滑 随着国内需求恢复和海外市场拓展 业务有望稳健发展 [3] - 收入结构变化短期影响毛利率 费控效果凸显使销售净利率提升 新产品推出有望优化产品结构 助力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提升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3、20.62、24.3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7.6%、18.2% 归母净利润为2.64、3.24、3.9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3%、22.9%、23.1%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10、9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情况 - 分市场来看 2024年外销收入7.97亿元(yoy+23.74%) 占比提升至52.82% 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长30% 内销收入6.83亿元(yoy - 5.39%) [3] - 分业务线来看 麻醉产品和泌尿外科产品稳健增长 分别实现收入4.77亿元(yoy+2.02%)、2.16亿元(yoy+6.22%) 护理产品和导尿产品收入增速较快 分别实现收入1.73亿元(yoy+27.89%)、4.38亿元(yoy+14.66%) [3]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88|1,509|1,753|2,062|2,438| |增长率YoY %|1.8%|8.8%|16.1%|17.6%|18.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92|219|264|324|399| |增长率YoY%|15.6%|14.0%|20.3%|22.9%|23.1%| |毛利率%|45.9%|44.5%|44.7%|45.0%|45.5%| |净资产收益率ROE%|10.6%|11.6%|13.3%|15.5%|17.9%| |EPS(摊薄)(元)|0.66|0.75|0.90|1.11|1.36| |市盈率P/E(倍)|17.66|15.50|12.88|10.48|8.52| |市净率P/B(倍)|1.87|1.80|1.72|1.63|1.53| [4]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817|886|1,039|1,209|1,434|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788|1,955|1,970|2,001|2,023| |资产总计(百万元)|2,605|2,841|3,009|3,211|3,457| |流动负债(百万元)|441|532|592|665|754|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27|406|406|406|406| |负债合计(百万元)|768|938|998|1,071|1,16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0|18|32|48|6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817|1,885|1,978|2,091|2,229|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605|2,841|3,009|3,211|3,457| [5]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88|1,509|1,753|2,062|2,438| |营业成本(百万元)|751|837|970|1,134|1,329|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6|16|19|23|27| |销售费用(百万元)|158|158|179|208|244| |管理费用(百万元)|134|130|147|173|205| |研发费用(百万元)|95|111|123|144|171| |财务费用(百万元)|5|2|13|10|7| |减值损失合计(百万元)| - 12| - 9| - 5| - 5| - 5|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9|7|8|10|12| |其他(百万元)|13|14|15|18|21| |营业利润(百万元)|239|265|321|393|484|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 - 2| - 2|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237|263|321|393|484| |所得税(百万元)|33|35|43|53|65| |净利润(百万元)|205|228|278|341|419|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2|9|14|16|2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92|219|264|324|399| [5]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3|306|377|446|53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324| - 256| - 88| - 110| - 108|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 - 68| - 192| - 238| - 288| |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 - 89| - 15|97|99|139| [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 浙江大学硕士 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 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 [6]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 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 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 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6]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 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 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 负责医疗器械等领域研究 [6]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 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 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 曾任职于方正证券 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 覆盖多个领域 [6]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 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 主要覆盖创新药 [6]
维力医疗(603309):去库结束+本地化成效凸显,海外恢复高增长
信达证券· 2025-04-28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增长 2024年营收15.09亿元(yoy+8.76%)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yoy+13.98%) 2025Q1营收3.48亿元(yoy+12.6%) 归母净利润5892.38万元(yoy+17.25%) [1] - 大客户去库结束、本地化成效凸显使海外恢复高增长 内销受医疗整顿影响增速下滑 随着国内外需求变化 公司业务有望稳健发展 [3] - 收入结构变化短期影响毛利率 但费控效果凸显 销售净利率提升 新产品推出有望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销售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3、20.62、24.3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7.6%、18.2% 归母净利润为2.64、3.24、3.9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3%、22.9%、23.1%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10、9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09亿元(yoy+8.76%)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yoy+13.98%) 扣非归母净利润2.10亿元(yoy+16.9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6亿元(yoy+37.64%)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yoy+12.6%) 归母净利润5892.38万元(yoy+17.25%) [1] 市场与业务表现 - 分市场来看 2024年外销收入达7.97亿元(yoy+23.74%) 占比提升至52.82% 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长30% 内销收入为6.83亿元(yoy - 5.39%) [3] - 分业务线来看 麻醉产品和泌尿外科产品分别实现收入4.77亿元(yoy+2.02%)、2.16亿元(yoy+6.22%) 护理产品和导尿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73亿元(yoy+27.89%)、4.38亿元(yoy+14.66%) [3] 财务指标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44.53%(yoy - 1.36pp) 管理费用率为8.61%(yoy - 1.02pp) 销售费用率为10.48%(yoy - 0.94pp) 财务费用率为0.14%(yoy - 0.22pp) 销售净利率为15.14%(yoy+0.4pp)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3、20.62、24.3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7.6%、18.2% 归母净利润为2.64、3.24、3.9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3%、22.9%、23.1% [3]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表显示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如流动资产从817百万元增长到1434百万元等 [5] - 现金流量表显示 2023 - 2027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及现金流净增加额有相应变化 如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23百万元增长到535百万元等 [5] 研究团队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 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 [6]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 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6] - 曹佳琳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6] - 章钟涛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6] - 赵丹主要覆盖创新药 [6]
果然,每次破圈都没好事
猫笔刀· 2024-07-26 22:05
东方甄选股价波动与个人IP风险 - 东方甄选股价经历剧烈波动,从40元跌至3元再反弹至75.5元,目前回落至9.5元,单日暴跌23% [1] - 公司转型直播带货后依赖董宇辉等头部主播个人IP,但主播稳定性存疑,行业头部主播鲜有长期不翻车案例 [1] - 证监会近年明确禁止依赖个人IP的公司上市,此前吴晓波、逻辑思维等类似模式IPO均被拒 [1] - 董宇辉事件暴露粉丝群体饭圈化特征,其流量粘性强但职业持续性面临挑战 [1] 金融行业实习生炫富事件 - 中信建投实习生通过小红书vlog展示豪车、高端写字楼、高尔夫等奢华生活场景,引发舆论争议 [3][4] - 视频违规曝光三个待IPO保密项目文件,暴露合规管理漏洞 [4] - 涉事实习生为大一体育特长生,非传统投行招聘路径,反映用人机制异常 [4] - 事件发生在金融业整治奢靡化敏感时期,中信建投已终止实习并启动追责程序 [4] 金融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全面降薪降费、裁员趋势,监管重点整治精致化、奢靡化现象 [4] - 各资产类别回报率持续走低,加剧公众对金融业的负面认知 [5] - 相较传统行业,金融业当前仅存收入优势,若进一步压缩将丧失竞争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