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政策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2026年债市展望:蛰伏反击
华泰证券· 2025-11-03 13:50
好的,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已经仔细研读了这份2026年债市展望报告。以下是基于报告内容的详细总结,严格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等无关信息。 报告核心观点 - 2026年债市将呈现“低利率+高波动+下有底、上有顶”的特征,利率运行中枢持平或小幅抬升概率较高 [1]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预计在2.0%-2.1%,下限预计在1.6%-1.7%,期限利差恐继续走扩 [1] - 债市“资产荒”逻辑趋于弱化,基本面因素重要性回归,机构行为是主要波动源 [1] - 核心投资策略排序为:波段操作+票息策略+权益暴露 > 品种选择 > 久期调节+杠杆 > 信用下沉 [1][5] 基本面:开局之年的名义GDP回升 - 2026年为“十五五”开局之年,美国迎来中期选举,全球宏观能见度有望提高,投资者或对关税等因素“脱敏” [2][13] - 全球存在“三个半”增长引擎:AI投资、国防开支、产业重构及不确定性较大的乌克兰重建,财政发力与货币配合下投资驱动特征明显 [2][14] - 国内供需再平衡期待取得进展,方向上积极但空间上暂“有顶”;供给端关注企业利润和产能利用率验证,固投转负对当期经济不利但对长期平衡有益 [2][22] - 需求端关注政策拉动和内生动能修复,预计企业利润小幅改善、产能周期迎来结构性拐点、融资需求小幅企稳 [2] - 名义GDP增速好转和增长结构更具有市场指示意义,广谱消费和地产若确认企稳将是债市的潜在风险 [2][31] 政策:支持性立场与有差别重心 - 货币政策将延续支持性立场,但政策空间可能小于2025年;预计全年降准1-2次,降息可遇不可求,结构性工具依然是重心 [3] - 流动性方面,2026年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平稳,波动空间有望收窄;宏观流动性依然充裕,关注存款活化和搬家情况 [3][69][72] - 财政政策面临稳增长压力和收支缺口两大现实问题;预计2026年财政政策在“科学合理”基础上维持一定扩张力度,各项工具总规模预计为15.7万亿元,较2025年增长约1.2万亿元 [3][80] 机构行为与市场供求 - 债券供给端,政府债供给增加但节奏前置,在央行配合下债市压力不大;真正挑战在于需求端和机构行为 [4] - 债市“资产荒”逻辑趋于弱化,保险与银行扩表难,理财与基金负债稳定性弱化,股市或继续分流债市资金 [4][86] - 稳定性资金减少可能增大市场波动;机构行为催生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如ETF规模扩张压缩成分券估值,银行对长债承接力下降,保险I9准则全面落地抑制二永债需求等 [4][86] 债市估值与策略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2%位于2002年以来3%分位数,与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利差为42bp,位于2015年以来14%分位数,绝对估值仍低 [102] - 相对估值方面,股债比价显示债券性价比修复但仍偏低;与存款利率相比性价比提升;全球视角下中债利率处于明显低位 [104] - 利率上行空间受制约因素包括:重演2017年再通胀概率低、融资需求弱、货币政策支持、银行负债成本下行 [5] - 策略上强调在“蛰伏”中伺机“反击”,把握波段机会,重视票息收益和权益资产暴露,对久期调节和信用下沉保持谨慎 [1][5]
【环球财经】东京股市开盘大涨
新华财经· 2025-10-06 09:28
截至记者发稿,日经股指上涨1831.54点,至47601.04点,涨幅4%;东证股指上涨74.61点,至3203.78 点,涨幅2.38%。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由于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市场普遍认为日本财政政策将趋于扩张,东 京股市两大股指6日开盘大涨。 ...
DLSM外汇平台:特朗普为何借“翻修风波”重新盯上美联储?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03
一场原本看似围绕美联储大楼翻修的纷争,正在演变为特朗普政府内部分歧的放大器,甚至引发了对美联 储独立性的再度挑战。财政部长贝森特等政府高层仍坚称要尊重央行的政策自主权,但另一些顾问和盟友 却借机鼓噪,重新酝酿解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职务的法律可能性。这并非单一事件的偶发性发酵,而是特 朗普执政理念中对货币政策干预冲动的又一次回潮。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在证词中提到:"在任期内,没有人愿意对一栋历史建筑进行重大翻修。"此番言论 虽表面谈的是基础设施,实则透露出他对当前政治气候中不当干预的隐忧。特朗普上任以来,屡屡通过公 开舆论和行政手段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以减轻财政负担。这一策略背后,是他力图通过压低利率减少 政府借贷成本,从而为自身大规模减税计划"腾出空间"。 特朗普阵营中一些顾问从大选前就致力于寻找解除鲍威尔的方式,表明这已非一时情绪之下的政治动作, 而是系统性计划的一环。他们将当前通胀回落与就业市场降温视为推动降息的"窗口期",试图借美联储"软 化"的表态重启政治干预。然而,即使在通胀暂时受控的情况下,贸然实施宽松政策也有可能激化未来的 通胀压力,尤其在国际油价波动和供应链仍不稳定的前提下。 鲍威尔虽然在证 ...
债市启明|如何看待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政府债供给情况 - 一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超过1.4万亿元,占全年计划6.66万亿元的22%,剩余发行额度超过5万亿元,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2] - 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特殊再融资债贡献主要增量,新增债发行偏慢 [2] 二季度政府债供给预测 - 二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预计约1.77万亿元,较往年同期高出约7000亿元 [3] - 二季度地方债总发行规模预计为2.8万亿元,到期规模为8600亿元,净发行规模接近2万亿元 [3] - 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在二季度剩余规模约6000亿元,可能全部发行完毕 [3] - 新增专项债预计发行1.2万亿元,新增一般债预计发行1500亿元 [3] 货币政策配合 - 货币政策长期维持支持性立场,随着财政政策扩张发力,货币配合的必要性提升,可通过降准、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方式增加流动性供给 [4] - 短期政策余量充足而不急于全部落地,操作时点上需结合股市修复韧性、经济数据超预期、汇率压力等因素进行考量 [4]
华泰证券:3月财政宽松再加码
快讯· 2025-04-19 10:06
财政政策扩张 - 一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5 6% 高于名义GDP增速4 6% 显示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 [1] - 3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从1-2月的2 9%大幅回升至10 1% 保持较强支出力度 [1] - 3月广义财政赤字达1 7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3661亿元 显示财政政策扩张加码 [1] 基建相关支出 - 3月基建相关分项支出同比明显提速 包括农林水事务和节能环保等 与基建投资增速高位上行相印证 [1] 未来财政政策展望 - 4月关税政策落地或对出口带来扰动 二季度财政政策进一步宽松必要性提升 [1] - 财政收入增速能否企稳是财政扩张更具持续性的关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