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
搜索文档
为什么货币基金收益“破1”是正常现象?
新浪基金· 2025-09-25 15:49
货币基金市场规模与收益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末,货币基金总规模超过14.6万亿元,是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 [1] - 截至今年9月17日,有收益数据的359只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1% [1] - 具体来看,251只货币基金收益率跌破1.2%,182只跌破1.1%,78只跌破1% [1] 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的驱动因素 - 货币基金收益率与货币政策及市场利率水平高度相关 [1] - 2025年我国实施并延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全年维持宽松态势 [1] - 在此政策背景下,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短期国债等资产收益率均呈下行趋势 [1] 全球货币基金市场的历史参照 - 美国货币基金市场曾三次进入"破1%时代",分别对应2003-2004年、2009-2017年及2020-2021年的降息周期 [2] - 欧元区货币基金收益率在2009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期间常年低于1%,甚至曾出现负值 [2] - 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破1%"是宏观经济环境与市场利率走势共同作用的正常表现 [2] 货币基金规模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 尽管收益下行,货币基金总体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未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 [2] - 居民对低风险资产配置需求旺盛,货币基金相较于普遍0.05%的活期存款利率仍有较大风险收益优势 [2] - 如余额宝等产品深度嵌入消费支付场景,成为"支付+理财"综合工具,增强了吸引力 [2]
余额宝12年来首次降费,收益率也跌到历史新低
第一财经· 2025-09-24 20:36
行业降费趋势 - 天弘余额宝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下调托管费,年费率从0.08%降至0.07%,使其综合费率由0.63%降至0.62% [3][4] - 以该基金7932.19亿元的最新规模估算,此次费率下调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约近8000万元投资成本 [3][4] - 截至9月24日,年内已有2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6只货币基金产品加入降费阵营,例如国新国证现金增利将管理费从0.3%降至0.2%,易方达保证金将管理费从0.2%调低至0.15% [4][6] 监管政策推动 - 监管积极推动降费,9月初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销售费用改革征求意见稿明确,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每年0.25%调降至0.15% [5] - 新规下近半数货币基金需做调整,涉及规模超过9万亿元,因货币市场基金贡献了公募行业超七成的销售服务费 [5] - 部分基金公司表示目前暂无主动降费计划,但认为随着监管引导深化及市场竞争加剧,货币基金费率下行趋势或将延续 [6] 收益率持续承压 - 截至9月23日,全市场937只货币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24%,较去年同期的1.62%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3][8] - 天弘余额宝收益率跌至1.02%,创成立以来新低;全市场仅9只货基收益率维持在2%以上,而107只货基收益率低于1%,低收益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68倍 [3][8] - 收益率持续走低甚至触发部分货币基金的合同降费条款而导致被动降费,例如兴证资管金麒麟现金添利因条款约定多次调整管理费 [8][9] 规模与资金流向变化 - 截至6月底,在363只货币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中,有154只货基出现年内规模缩水的情况,占比超过四成 [9] - 部分产品规模萎缩显著,例如工银如意规模从775.88亿元降至377.55亿元,交银活期通、鹏华添利宝等产品上半年规模减少200亿元以上 [9] - 为平稳运作,多只货币基金公告暂停大额申购,例如易方达保证金公告暂停个人客户单日超过100万元的大额申购 [10] 未来展望与应对策略 - 分析认为货币基金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将放缓,因货币基金相对于存款的收益优势减弱 [10] - 建议基金管理人除了做好减费让利的准备外,还应提升公司投研能力,并抓紧建设好客户的生态圈系统、提高客户黏性 [10] - 随着人民币汇率走强,货币市场利率有望明显补降,可能边际上重新推动资金从货币市场基金回流存款 [10]
余额宝成立以来首降托管费,投资者每年可省800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24 19:41
天弘余额宝降费事件 - 天弘余额宝自9月23日起将托管费年费率从0.08%降至0.07%,为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下调托管费 [1][2] - 调整后基金综合费率由0.63%降至0.62%,以7932.19亿元规模估算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近8000万元成本 [1][2] - 基金的管理费率0.3%和销售服务费率0.25%在此次调整中保持不变 [1] 货币基金行业降费潮 - 截至9月24日,年内已有26家基金公司旗下56只货币基金产品下调管理费或托管费,涉及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大型公司 [3] - 国新国证现金增利将管理费率由0.3%降至0.2%、托管费率由0.1%降至0.07%,易方达保证金将管理费年费率由0.2%调低至0.15%,托管费年费率由0.08%调低至0.05% [2] - 监管推动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每年0.25%调降至0.15%,新规下近半数货币基金需调整,涉及规模超过9万亿元 [3] 货币基金收益率状况 - 截至9月23日,全市场937只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24%,较去年同期1.62%下降0.38个百分点,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5] - 当前仅9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维持在2%以上,远低于去年同期69只,107只货币基金收益率低于1%,数量同比增长1.68倍 [5] - 天弘余额宝收益率跌至1.02%创成立以来新低,其去年全年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9% [1][5] 收益率下行引发的连锁反应 - 收益率持续走低触发部分货币基金合同降费条款导致被动降费,如兴证资管金麒麟现金添利因风险多次调整管理费率 [5][6] - 截至6月底,在363只货币基金中有154只出现规模缩水,占比超过四成,工银如意规模从775.88亿元降至377.55亿元,前海联合海盈货币规模萎缩幅度超过九成 [6] - 多只货币基金为平稳运作公告暂停大额申购,如易方达保证金对非直销销售机构设置单日单个账户上限100万元 [7] 行业未来展望与应对 -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目前暂无主动降费计划,部分公司称将结合监管要求与渠道沟通后统筹安排,但行业费率下行趋势或将延续 [4] - 分析认为货币基金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将放缓,相较于存款收益优势将减弱 [7] - 建议基金管理人除了减费让利,还应提升投研能力并建设客户生态圈系统以提高客户黏性 [7]
余额宝在列!多只货基宣布降费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16:49
货币基金费率调整 - 易方达保证金收益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率由0.20%降至0.15% 托管费率由0.08%降至0.05% [3] - 国新国证现金增利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率由0.30%降至0.20% 托管费率由0.10%降至0.07% [3] - 华宝现金添益货币市场基金A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率由0.25%降至0.20% 优惠活动持续至12月23日 [3] 货币基金收益率表现 - 全市场358只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12% 其中78只收益率跌破1% 占比约22% [4] - 21只规模超100亿元的货币基金收益率跌破1% 其余收益率低于1%的产品多集中于规模不足100亿元基金 [4] 货币基金产品特性 - 产品支持随时申购赎回 节假日可实现限额内资金即时到账 [4] - 天弘余额宝等产品与支付工具深度绑定 支持消费支付/转账/缴费等场景 [4] 行业需求趋势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与市场波动性上升推动现金管理需求转向低风险与灵活性兼顾 [4] - 货币基金凭借低风险/高流动性/使用便捷特性持续成为居民现金管理重要选择 [4]
如何看待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
新浪基金· 2025-09-18 16:33
货币基金收益率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17日,全市场359只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1.1%,其中251只跌破1.2%、182只跌破1.1%、78只跌破1% [1] -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95% [1] -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已成为行业新常态,但其作为闲钱理财管理工具的定位愈发清晰 [1] 收益率历史对比 - 2013年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突破6%,引发全民投资热潮 [2] - 2023年末和2024年末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34%和1.46%,下降趋势明显 [2] - 2024年已有货币基金收益率"破1"的零星案例 [2] 货币基金收益构成 - 主要收益来源包括:存款利息(银行同业存款)、债券投资收益(短期国债、金融债)、票据收益(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逆回购收益(买入返售资产) [3] - 2025年二季度末货币基金资产配置结构:债券占比54.0%、银行存款27.0%、买入返售资产18.6%、其他资产0.4% [3] - 以短期债券和银行存款为主的资产结构使收益率与货币政策及市场利率水平高度相关 [3] 货币政策影响 - 2024年2月:1年期LPR为3.45%(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3.95%(下降0.25个百分点) [5] - 2024年7月: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下降0.1个百分点) [5] - 2024年10月: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下降0.25个百分点) [5] - 2025年5月: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下降0.1个百分点) [5] - 政策利率阶梯式下调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压低了货币市场收益率 [6] 市场利率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末,6个月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4%,AAA级1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降至1.4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6] - 2024年11月底监管政策规范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并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同时压缩了货币基金通过同业存款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 [6] 规模与配置价值 - 截至2025年7月底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超5365亿元(2024年12月底为13.69万亿元) [7] - 与活期存款利率相比,货币基金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 [7] - 投资便捷性突出:1元起投、支持T+0或T+1快速赎回、部分产品深度嵌入消费支付场景(如余额宝可直接用于线上支付) [7] - 在稳健性和流动性方面的核心价值仍是其他类基金产品难以完全替代的 [7] 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现象是全球经济复苏期的共性特征 [8] - 依靠单一低风险产品"轻松投资"的市场空间持续收窄 [8] - 建议通过多元化配置优化整体收益,例如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配置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低波动产品 [8]
固定收益点评:收益下行的挑战:货币基金2025Q2季报点评
国盛证券· 2025-07-31 17: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回升,收益率分布区间下移,机构行为上拉久期加杠杆、增持存款和债券,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小幅增加;未来货币基金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将放缓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1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046亿元,同比多增2059亿元,规模超季节性回升 [13] - 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6.7%升至6月的7.9%,全市场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由3月的1.45%降至6月的1.34%,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 - 25bps,货币基金相对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规模增速回升 [18] - 二季度资金和存单收益率相对货基利差震荡回落,机构申购货币基金动力可能增强 [22] 货币基金收益率区间分布 - 二季度更多货币基金收益率分布在1.4%以下,占比达40%,较上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4 - 6月分别为1.42%、1.35%、1.34%,资金转松加快收益率下行 [26] 货币基金机构行为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增持债券3696亿元、存款1.14万亿元,债券占比降2.52%至54.05%,存款占比回升5.62%至26.97%,增持存单3459亿元,同业存单占债券投资市值比重达85.15% [4] -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83.16天,较上季度拉长7.50天,平均杠杆率105.81%,较上季度上升1.85%,久期回升至高位,杠杆处于中性水平 [5]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增加64亿元至1258亿元,数量扩到101只,单只平均规模由2023年底的21.49亿元降至12.46亿元 [42]
货币基金2025Q2季报点评:收益下行的挑战
国盛证券· 2025-07-31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回升,收益率下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未来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放缓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1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046亿元,同比多增2059亿元,规模超季节性回升 [2][9] - 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6.7%升至6月的7.9%,全市场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由3月的1.45%降至6月的1.34%,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 - 25bps,货币基金相对于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规模增速回升 [2][12] - 二季度资金和存单收益率相对货基利差震荡回落,机构申购货币基金动力可能增强 [3][18] 货币基金收益率区间分布 - 二季度更多货币基金收益率分布在1.4%以下,占比达40%,较上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4 - 6月分别为1.42%、1.35%、1.34%,资金转松使收益率加快下行 [3][22] 货币基金机构行为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增持债券3696亿元、存款1.14万亿元,债券占比降低2.52%至54.05%,存款占比回升5.62%至26.97%,增持存单3459亿元,同业存单占债券投资市值比重达85.15% [4][26] -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83.16天,较上季度拉长7.50天,平均杠杆率105.81%,较上季度上升1.85%,久期回升至高位,杠杆处于中性水平 [4][29]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增加64亿元至1258亿元,数量扩到101只,单只平均规模由2023年底的21.49亿元降至二季度的12.46亿元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