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正常化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专访亚开行前行长中尾武彦:超宽松货币政策行至“十字路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8:24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上海报道 2024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实施了历史性加息,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 首次加息,正式结束了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政策。然而,即便告别了负利率,日本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 策仍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加息步伐已放缓。 亚洲开发银行(ADB)前行长、日本财务省前副大臣、现任日本国际经济与战略中心理事长中尾武彦 在2025外滩年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他理解日本央行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 过度考虑市场反应及其政治影响会使货币政策正常化更加困难,导致日元贬值,并使退出超宽松货币政 策的难度更大。因此,制定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方案至关重要。他认为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但日本央行应该努力实现。 随着全球范围内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资产泡沫的担忧再次浮出水 面。中尾武彦警告说,泡沫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快速上涨,亚洲各国应该更加谨慎。 快速的资本流入也应引起重视。人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尤其是在资产泡沫和资本流入方面。 具体而言,他认为金融市场环境面临三大风险。首先,支出增加和 ...
日元跌势难止 加息压力陡增
北京商报· 2025-11-02 22:28
日元汇率动态 - 日元兑美元跌至8个月低点154.17,随后小幅回升至153.65 [1][3] - 日元在过去一个月内贬值约5% [4] - 市场将155日元兑美元视为重要的心理关口 [4] 日本央行政策立场 - 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3] - 日本央行表示若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测,将继续上调政策利率 [3] - 多数经济学家预期日本央行将在四季度上调政策利率,预计到2026年3月底短期政策利率将从0.5%升至0.75% [5] 政府干预与警告 - 日本新任财务大臣片山皋月警告正以高度紧迫感关注日元汇率,暗示对货币持续贬值的容忍度下降 [3] - 历史上前两次干预分别发生在日元跌至155水平和突破160水平后 [4] - 市场对政府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的预期迅速升温 [3] 通胀与经济数据 - 日本9月核心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2.9%,高于央行2%的目标水平,且较前月2.7%的涨幅加速 [6] - 截至去年年底,日本实际工资连续三年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实际工资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 [6] - 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GDP的250% [7] 政策影响与市场预期 - 市场预期高市早苗将推行扩张性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干预或延缓日本央行的加息进程 [4] - 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早苗经济学”被视为“安倍经济学”2.0版,但分析认为难以成为翻版 [5] - 扩张性财政支出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刺激总需求并推动相关战略产业增长,但长期可能加重债务负担并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 [7]
美联储降息但放鹰,华尔街预期遭“逆转”
搜狐财经· 2025-10-30 14:21
| | 美国最近一次降息路径 | | | --- | --- | --- | | | 加息/减息(基点) |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 | 2024 年 9 月 19 日 | -50 | 4.75%-5.00% | | 2024 年 11月8日 | -25 | 4.50%-4.75% | | 2024 年 12 月 19 日 | -25 | 4.25%-4.50% | | 2025年1月30日 | | 4.25%-4.50% | | 2025年3月20日 | | 4.25%-4.50% | | 2025年5月8日 | O | 4.25%-4.50% | | 2025年6月19日 | 0 | 4.25%-4.50% | | 2025 年 7 月 31 日 | 0 | 4.25%-4.50% | | 2025年9月18日 | -25 | 4.00%-4.25% |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 -25 | 3.75%-4.00% | | 来源:美联储. 财华社汇总及编制 | | | 鲍威尔透露,政府停摆前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活动增长轨迹可能较预期稳固,主要反映在消费者支出增强,企业设备与无形资产投资持续扩 ...
中金: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或将弱于以往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8:17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决策与内部意见 - 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至4.0%的区间 [1] - 会议决议中有两名官员投下反对票,反映出美联储内部的分歧正在加剧 [1] - 货币政策声明较9月变化不大,指出就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失业率仍处低位,通胀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并仍处于较高水平 [1] 美联储政策前景与鲍威尔鹰派言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12月降息持鹰派态度,称12月再次降息“绝非板上钉钉,远非如此” [2] -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官员们对12月应如何行动存在明显分歧 [2] - 美联储内部支持12月暂停降息的声音正在占据上风 [2] 支持暂停降息的政策考量 - 劳动力市场虽在放缓,但未加速恶化,继续降息的前提是就业状况加速恶化 [2] - 通胀仍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9月份PCE通胀率或为2.8%,较上月的2.7%进一步抬升 [3] - 通胀已连续五年高于2%的目标,市场通胀预期存在上移风险 [3] 未来降息节奏与政策空间 - 联邦基金利率仍高于估算的3.5%中性利率水平,意味着货币政策整体仍偏紧 [3] - 随着政策利率接近中性区间且通胀顽固,降息步伐可能放缓,或从“每次会议降息”转为“每季度降息一次” [3] 降息刺激效果的局限性 - 本轮降息的“再融资效应”明显有限,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再融资指数未像过去周期那样显著上升 [4] - 大量购房者已在2021年锁定了超低利率,因此缺乏再融资动力 [4] - 本轮降息对房地产市场以及利率敏感型消费的拉动作用或将弱于以往周期 [4] 量化紧缩的结束与资产负债表政策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量化紧缩,每月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缩减将停止 [4] - 每月35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缩表上限将继续执行,但到期本金将再投资于短期国库券 [4] - 结束缩表更多属于技术性调整,旨在回应市场对流动性趋紧的担忧并进行资产久期管理 [4][5] - 美联储预计不会轻易重启量化宽松,在政策利率仍具下调空间的情况下,通过资产购买刺激经济的必要性不大 [5]
FOMC has 'strongly differing views' about how to proceed in December, says Fed Chair Powell
Youtube· 2025-10-30 03:03
In the near term, risks to inflation are tilted to the upside and risks to employment to the downside. A challenging situation. There is no risk-free path for policy as we navigate this tension between our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goals.Our framework calls for us to take a balanced approach in promoting both sides of our dual mandate. With downside risks to employment having increased in recent months, the balance of risks has shifted. Accordingly, we judged it appropriate at this meeting to take another st ...
日元跌跌不休,美财长再度敲打日本央行,“要求”尽快加息
金十数据· 2025-10-28 16:05
美国财政部周二表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与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会晤时,呼吁日本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对日本央行加息步伐缓慢的最新一次 敲打。 此番言论一度短暂推高日元。日本央行将于本周四结束其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计该央行将暂停加息。 美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贝森特部长强调,制定和沟通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稳定通胀预期和防止汇率过度波动至关重要。" 声明援引贝森特在周一讨论中的话称,此事至关重要,因为日本当前的经济状况与12年前前首相安倍晋三推出其"安倍经济学"刺激措施时已大不相同。 贝森特的言论再次点燃了市场的预期,即华盛顿可能会继续施压日本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日本财务省未立即就美方声明置评。 贝森特在本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表示,如果日本央行遵循"适当的货币政策",日元会找到自己的合理水平。而在去年8月,他曾表示日本 央行在应对通胀风险方面已经落后。 一些分析师认为,华盛顿正在推行弱势美元政策以提振美国出口,从而向日本施压,迫使其允许日元对美元升值。 尽管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已表明央行将继续加息的决心,但他强调,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对日本经济造 ...
高盛:随着货币政策逐渐正常化,预计未来十年日元兑美元将回升至100!新首相高市早苗领导下,日本重新转向“安倍经济学”的势头“可能会温和得多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3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 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 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格隆汇10月28日|高盛表示,随着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日元被"低估"的现象将在未来十年逐渐减 弱。"未来十年日元兑美元汇率朝100回归(相对于115-120的远期定价),并不像乍看起来那么极端," Kamakshya Trivedi等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新首相高市早苗领导下,日本重新转向"安倍经济学"的 势头"可能会温和得多,因为通胀在政治层面不受欢迎"。"尽管多年来美元/日元汇率大幅偏离公允价 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回归GSDEER公允价值。" ...
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央行四季度将加息,日元贬值与通胀压力成关键推力
搜狐财经· 2025-10-22 15:15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期日本央行将在四季度上调政策利率,主要受日元持续贬值带来的 输入性通胀压力驱动。 根据10月14日至20日开展的调查,在35位受访经济学家中,60%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季度(即10月或12 月)加息。从具体时点看,46%的受访者认为加息将发生在2026年1月,31%选择12月,14%预计为10 月。总体而言,约96%的经济学家预测,到2026年3月底,日本央行将至少加息25个基点,使短期政策 利率从当前的0.50%升至0.75%。(新华财经) 尽管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主张积极财政政策并可能对央行施加影响,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不会显著延缓货币 政策正常化进程。 ...
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央行四季度将加息 日元贬值与通胀压力成关键推力
新华财经· 2025-10-22 14:23
调查还显示,尽管国内政治变动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决策节奏,但日元汇率疲软推升进口成 本,正成为日本央行转向紧缩的关键考量。目前,日本通胀虽已脱离峰值,但仍高于央行2%的目标, 叠加薪资增长持续,为政策调整提供了基础。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根据10月14日至20日开展的调查,在35位受访经济学家中,60%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季度(即10月或12 月)加息。从具体时点看,46%的受访者认为加息将发生在2026年1月,31%选择12月,14%预计为10 月。总体而言,约96%的经济学家预测,到2026年3月底,日本央行将至少加息25个基点,使短期政策 利率从当前的0.50%升至0.75%。 金融市场对年内加息的定价相对保守,目前隐含概率约为40%。大和证券高级经济学家Kento Minami指 出:"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正倾向于加息,但时机可能因外部因素而有所推迟。" 67%的受访经济学家对高市早苗政策持"中立"态度,表示难以明确支持或反对。同时,近三分之二(约 66%)的受访者担忧,此类积极财政政策可能对日本本已高企的公共债务水平构成进一步风险。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2日电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期 ...
刚刚,集体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09:46
日本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高开低走,盘中下挫,截至发稿下跌1.03%至48807.89点,较昨日收盘价49316.06点下跌508.17点 [4][5] - 软银集团股价一度下跌超过9%,为2020年8月以来最大跌幅,最新报22635.0日元,下跌9.17% [5][6] - 日本汽车股普遍上涨,丰田汽车股价上涨4.96%至3154.0日元,马自达汽车上涨4.09%至1158.0日元,本田汽车上涨3.74%至1610.5日元 [7] 日本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主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 [7][8] - 日本9月份出口同比增长4.2%,为五个月来首次增长,主要得益于芯片和电子零部件出货量增加以及对亚洲的强劲需求 [8] - 9月份日本对美国出口下降13.3%,当月贸易逆差为3140亿日元(21亿美元) [8] -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高市早苗当选可能使市场短期重回"高市交易",即日股上涨、日债收益率回升、日元贬值 [8] 韩国股市表现 - 韩国KOSPI指数早盘震荡调整,截至发稿下跌0.22%至3815.51点 [9][10] - 市场普遍预计韩国央行将连续第三次维持政策利率不变,自去年10月以来已降息四次,但7月和8月维持利率不变 [10] 贵金属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亚市早盘盘中跳水,一度失守4010美元/盎司,随后快速反弹,跌幅为1.82% [12] - 现货白银同样盘中跳水,随后快速反弹,最新报48.17美元/盎司,下跌1.01% [14][15] - 苏克敦金融研究团队表示,获利了结和避险资金流减少引发贵金属市场广泛清算,黄金价格仍可能进一步下跌,但政策不确定性和低实际收益率的宏观背景会提供长期支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