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配置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正在大量囤油,一度吞掉世界9成囤量,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搜狐财经· 2025-11-04 00:20
中国经济在原油市场的大规模采购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日均是超过了1000万桶的一个进口量,直接是吸纳了全球九成的新增库存的一个力度,让"是否为重 大事件布局"的猜测一直络绎不绝。 实则这并不是说短期的抄底,而是围绕着能源安全展开的国家战略级的一个行动,用扎实的储备来筑牢发展的一个主动权。 一组权威的数据清晰的呈现了这一个态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10月份发布的统计,1~9月份我们国家进口的原油是达到了4.23亿吨,同比是增长了 2.7%,日均进口量是超过了1100万桶,规模是超过了沙特单日的一个产量。 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8月报告进一步显示,上半年全球统计的石油库存增量里面90%是由中国来吸纳的,3月份我们国家囤油的速度达到了日均140万 桶,相当于是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了。 从价格上来看,9月份我们国家的原油进口单价是504美元每吨,价格大概是在68美元一桶,这样是处于了近5年来的一个低位,看起来像是"趁低采购",但 是这并不是核心的一个原因,真正支撑这一次的"囤油潮"的是有三重战略考量。 一是法律的刚性约束,也是推动了储备的一个扩容,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了国家 ...
神州高铁(000008.SZ):子公司交大微联拟转让海信微联19%股权
格隆汇APP· 2025-10-26 17:39
资产出售交易 - 子公司交大微联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海信微联19%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交大微联对海信微联的持股比例将从49%降至30% [1] - 此次交易旨在优化公司资产配置并回笼资金 [1] 交易状态与后续安排 - 目前交易的受让方及最终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1] - 若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公司将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1]
中国财险(2328.HK)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承保投资共振 盈利大幅增长
格隆汇· 2025-10-19 12:37
业绩表现 - 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40%-60%,较2025年半年度32.3%的利润增长进一步提速 [1] - 盈利提升由承保利润及投资收益共同驱动 [1]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2.14元、2.40元、2.55元 [1] 承保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176.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232亿元同比下降32.7%,预计巨灾赔付影响好于同期 [2] - 公司风险减量工作持续显效,降赔控费举措推动综合成本率改善 [2] - 公司目标为实现2025年车险综合成本率96%以内,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9%以内的承保盈利目标 [2] - 车险方面通过严格费用管控维护市场秩序,非车险方面贯彻落实“报行合一”监管并启动产品改造及费用治理工作,预计费用率将进一步压降 [2] 投资业务 - 公司把握市场机会,优化资产配置,适度提升优质权益类资产配置,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股票占比较年初提升1.9个百分点至9.2% [2] - 受益于前三季度资本市场回暖,配置结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推动总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2] 机构观点与估值 - 机构维持对公司“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2.82港元,该目标价对应2025年市净率为1.6倍 [1]
格林美(002340.SZ):公司印尼项目主体拟实施增资扩股 优化资产配置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22:42
公司股权结构变动 - 增资扩股前,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GEM江苏和全资孙公司NEW HORIZON持有目标公司100%的股权 [1][3] - 增资扩股后,公司合计持有目标公司29.59%的股权,目标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3] - 新引入的股东包括永恒绿洲(持股32.52%)、上游镍矿合作伙伴MDK(持股11.16%)和BDH(持股8.93%)、下游合作伙伴蔚蓝锂芯(持股5.95%)及韩国投资人等 [3]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本次增资扩股旨在组合各方在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力量,实施资本多元化 [2] - 目标公司已在印尼建成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的产能 [1] - 合作目标是构建能够应对全球关税贸易战挑战并满足美欧市场需要的镍资源下游产业链,以全产业链全球最低生产成本为目标提升产品竞争力 [2] 交易影响与前景 - 本次交易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配置,有利于公司扩张美欧市场 [3] - 通过引入多元化资本和战略合作伙伴,旨在提升目标公司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的竞争力 [2]
新华保险高开逾6% 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45%-65% 利润和ROE创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 2025-10-14 09:31
消息面上,新华保险公告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 45%至65%。业绩增长主要因公司深化改革发展,提升保险业务价值与经营质量,推进分红险转型,同 时优化资产配置,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上继续大幅增长。 方正证券指出,新华保险NBV和保费快速增长、利润和ROE创历史新高;在报行合一推进、预定利率 下调等贡献下NBV有望保持在当前增速水平,同时公司权益配置占比显著高于同业,市场回暖下利润 增速或继续提升。 新华保险(601336)(01336)高开逾6%,截至发稿,涨6.22%,报49.5港元,成交额4212.95万港元。 ...
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5%至65%
北京商报· 2025-10-13 18:00
业绩预增核心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1][4][5]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289.98亿元至331.41亿元,同比增加82.85亿元至124.28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 [1][5]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8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7.13亿元 [6]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负债端 - 公司聚焦保险业务价值增长和品质提升,升级强基工程,强化制度经营和队伍自主经营能力 [2] - 在产品、服务、队伍、生态、科技、运营等领域全面做好保险负债端的经营管理,加快推进分红险转型 [2] - 公司深入践行金融国企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导向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投资端 - 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优势,积极响应保险资金入市号召 [2] - 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增配能够抵御低利率挑战的优质底仓资产,夯实长期收益基础 [2] - 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2]
从深圳到伦敦,全球富人为何掀起“租房不买房”狂潮?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30
一线城市居住方式变革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比例已超过半数,近四千万市民选择租房 [1] - 35岁以上租客群体增长势头迅猛,比例攀升4.9个百分点,群体包括企业主、高管及多孩家庭 [1] - 超过50%的年轻租客可接受五年以上租房生活,其中20%愿意接受长达十年的租期 [4] 租赁经济性与资产配置 - 一线城市租售比普遍低于2%,例如深圳豪宅租售比仅为1.2%,低于超过3%的公积金贷款利率 [2] - 高净值人士将购房资金投入理财年化收益率8%可覆盖租金,避免房价下跌风险及高额贷款利息 [2] - 富裕家庭通过租赁优化资产配置,将省下的购房资金用于子女教育及投资股市,收益跑赢房价涨幅 [6] 政策影响与市场结构变化 - 2025年《住房租赁条例》保障租房家庭子女就近入学公办学校权益,颠覆学区房价值逻辑 [2] - 全国新增65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国有企业收购存量房转租赁,有效压低市场租金水平 [2] -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平均涨幅达59.36%,吸引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10] 高端租赁市场升级 - 万科泊寓、龙湖冠寓等品牌长租公寓出租率高达95%,机构化长租房市场占比超30%,较五年前翻番 [3] - 40%租客将装修品质列为首要考量因素,超四成租客愿为高品质装修增加预算 [3] - 专业化长租机构提供智能家居、每周保洁、即时维修等服务,部分户型租金溢价高达30% [3] 全球趋势与市场新生态 - 美国50个大都市中35个城市高收入租客群体激增,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富裕租客比例达10.8% [8] - 伦敦梅菲尔德区超高端租赁市场年租金涨幅达8.8%,周租金最高3万英镑,吸引中国及中东富豪 [8] - 市场形成新生态链,如北京央企长租公寓推五年租金锁定年涨幅仅1%模式,签约率98% [10]
航材股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航发优材(镇江)高温合金有限公司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向关联方航发优材(镇江)高温合金有限公司购买3吨级真空感应熔炼炉及配套设备等25台/套资产 [1][2] - 交易目的为优化资产配置、理清资产管理责任、减少关联交易,并发挥熔铸事业部在粉末高温合金熔炼领域的专业优势 [1][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因与受让航材院持有的钛合金公司77%股权交易累计计算后达到审议标准 [2][12] 交易标的详情 - 标的资产包括1台3吨级真空感应熔炼炉及24台配套设备,均于2020年底至2021年投入使用 [4] - 设备原值总计21,098,761.08元,净值13,782,129.56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经审计数据) [4] - 资产权属清晰无纠纷,无诉讼、质押问题,且近期运作状态良好可正常投入生产 [4] 交易定价依据 - 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标的资产评估值为1,816.52万元(不含税),较账面净值1,378.21万元增值438.31万元,增值率31.80% [5] - 交易作价含税总额20,526,707.64元(不含税18,165,228元,税额2,361,479.64元),以经国资备案的评估值为准 [6][10] - 定价方法选择依据:设备无法独立产生收益(不适用收益法)、无足够可比案例(不适用市场法),故采用重置成本法 [6] 交易必要性与可行性 - 必要性: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是熔铸事业部核心业务,购置设备可理顺资产边界、减少长期租赁产生的关联交易 [1][8][9] - 可行性:设备原为公司租用且状态完好,技术资料齐全,购置后无需改造即可使用,且公司资金充足可支持交易 [8][9] 合同与履约安排 - 合同规定购买价款需在签约后60个工作日内全额支付,逾期则按日1‰支付迟延履行金 [9][10] - 交付在付款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接收即视为无质量异议,所有权同时转移 [10] - 购买方承担除增值税外的一切税费(如印花税、城建税等),若出售方被要求缴纳税费可向购买方追偿 [10] 审议程序进展 - 董事会、监事会已于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1][12] - 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事前审查并同意议案,但因战略委员会非关联委员不足半数,直接提交董事会 [12] - 交易尚需股东大会批准,最终实施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2]
中国人寿(601628):业务转型显效 价值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8 16:3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1] - 总保费收入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 新业务价值大幅提升至285.4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0.3% [1] 产品结构优化 - 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和33.42%,形成均衡结构 [2] - 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过45个百分点 [2] - 首年期交保费规模达812.49亿元,位居行业首位,十年期及以上占比提升至37.30% [2] 渠道转型成效 - 个险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超过45% [2] - 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7%,首年期交保费170.32亿元,同比增长34.4% [2] - 银保渠道客户经理人均产能同比大幅提升51.8% [3] 投资表现 - 实现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率3.29%,同比提升4.20% [3]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78% [3] - 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过1500亿元,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提升至13.6% [3] 业务品质与创新 - 14个月保单持续率达到92.10%,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积极参与黄金等创新品种投资 [3] - 分红险在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超过50% [2]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坚持不以风险下沉换取短期利润
北京商报· 2025-08-28 11:3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64.78亿元 同比增长2.78% [1] - 营业收入1057.62亿元 同比下降2.99% [1] - 资产总额达98584.6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42%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贷款及垫款总额58019.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43% [1] - 客户存款总额61069.0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69% [1] - 活期存款占比提升成为负债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方向 [2]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余额671.3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49亿元 增幅0.98% [1] - 不良贷款率1.16% 与上年末持平 [1] - 拨备覆盖率207.53% 较上年末下降1.90个百分点 [1] 战略发展重点 - 对公业务侧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投放 [1] - 零售端发力个贷和信用卡业务 同时巩固票据资产压降成果 [1] - 通过"结算三率"提升交易结算银行优势 [2] 收入多元化举措 - 协同中信金控子公司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2] - 扩大金融市场交易盘布局 [2] - 抓住跨境金融政策红利期打造新增长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