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生态重构
icon
搜索文档
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 资本市场生态加速重构
证券时报· 2025-10-24 01:13
中长期资金入市态势 - 权益投资收益大增带动上市险企三季报预喜,新华保险、中国财险、中国人寿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涨幅在四成到七成左右 [1][2] - 国内ETF总规模持续创新高,外资大行持续超配A股企业,部分外资在三季度瞄准A股跑步入场,银行股及行业龙头最受青睐 [1][2] - 基金发行持续升温,新发产品数量及募集份额均提升,本周有30只公募基金开启首发,指数产品及主动权益产品占多数 [2] 政策支持与市场生态建设 - 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入市意愿 [3] -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两项货币工具为市场注入活水超数千亿元 [3] - 资产端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出台市值管理指引,鼓励分红回购,沪深300股息率提升,一年多次分红成上市公司标配 [4] - 交易端持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工具,上交所完善ETF产品谱系,加大中低波动产品创新,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指数272条 [4] 市场影响与未来方向 - 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市场估值体系向价值导向回归,为科技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1][3] - 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稳定增量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结构,提升市场对优质资产的定价能力 [3] - 未来需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优化生态,加大政策供给,完善中长期资金财税政策、投资政策和监管制度 [7] - 建议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落实长周期考核,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为长期资金提供精细化对冲工具 [7]
证监会严查*ST元成严重财务造假案件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重大违法案件被严肃处罚,不仅是对财务造假的雷霆打击,更是资本市场生态 重构的关键转折。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将提高监管的精准性、 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 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 进高质量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已严肃查处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6月,证监会 披露信息显示,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 和利润,被处以合计3080万元罚款,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被严肃追责;8月,*ST高鸿因长期开展无 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相关责任主体被罚款1.6亿元,配 合造假的第三方被罚款700万元;9月,*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证监会拟对其罚款2.29亿 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上接1版) ...
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分红密集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9-19 00:42
A股半年度分红总体情况 - 2025年共有78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合计现金分红总额6446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1] - 18只A股于9月18日股权登记,其中17股拟派息,1股拟派息、转增或送股同时实施 [1] - 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红力度最大,每10股分别拟派息66元、6元、6元 [1] 央企分红表现 - 央企担当半年度分红的"中流砥柱",高分红央企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通信等关键领域 [1] -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拟分红总额合计742.56亿元 [1] - 中国电信拟派发现金红利165.81亿元,分红总额占同期净利润的72% [1] - "三桶油"拟合计分红超过800亿元,其中中国石油拟派发402.65亿元,中国石化拟派发106.62亿元,中国海油拟派发316.02亿元 [2] - 国有六大行拟合计分红近2047亿元,占整体分红金额的比例约32% [3] 央企高分红的驱动逻辑 - 政策导向明确,国资委持续强化央企利润分配考核,要求"应分尽分、能分多分" [3] - 国资委考核体系转向"一利五率",将利润分配纳入指标 [3] - 央企盈利结构优化,能源、金融、通信等行业现金流稳定性显著增强 [3] - 高分红有助于央企加强市值管理,为后续混改、战略重组等资本运作铺路 [3] 市场生态转变 - 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是资本市场从"重融资"向"重回报"生态重构的关键转折 [4] - 投资者结构优化,险资、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占比提升,市场对股息率与估值匹配度的关注度提高 [4] - 监管层通过分红比例引导、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价值投资理念落地 [4] - 企业治理能力升级,盈利模式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