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资产拓展
icon
搜索文档
韧性经营主动突围,华侨城A稳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8.7亿元[1][2][5] - 经营性净现金流25.6亿元 同比增长190.22%[5] - 有息负债总额1288.3亿元 中长期借款占比68.3% 平均融资成本3.5%较年初下降11bp[5]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持续加强现金流管控[5] 文旅业务发展 - 文旅板块营收占比从49.21%升至72.15% 累计接待游客3771万人次 实现营收81.65亿元[6][7] - 深圳欢乐谷改造后客流同比提升12% 东部华侨城亲子客群占比达35%[8] - 酒店业务客房出租率稳定在85%以上 平均房价高于区域同档次酒店20%[8] - 商业业态出租率达91%(顺德)和84%(深圳) 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18%[8] - 新增浙江衢州、安徽祁门2个轻资产项目[10] IP与科技融合创新 - "星河计划"整合IP与主题公园 深圳欢乐谷联动《长安十二时辰》IP单日客流破3万人次 复游率达28%同比增长15%[8][9] - 自主孵化"福禄兽"IP带动商户销售额增22% 成都欢乐谷"唐僧"IP全网曝光量超10亿[9] - 深圳欢乐谷"元宇宙过山车"日均接待2000人次 成都欢乐谷5D影院收入增40%[10] - 酒店AR数字艺术客房预订占比60% 宁波欢乐海岸AI导览系统提升商户转化率12%[10] 地产板块运营 - 签约销售面积6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2% 销售金额94.9亿元[12] - 多个项目位列城市销售前三(佛山顺德二期、无锡经开华发等) 武汉红坊项目网签销量居全市TOP2[12] - 新增重庆沙坪坝小龙坎项目 计容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 土地总价款4.57亿元[12] - 重庆华侨城·熙宸项目主打"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实得率130%[13][14][15] - 智慧工地通过物联网和AI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物业服务获17项行业荣誉[15] 战略转型方向 - 推进"地产+文旅"双轮驱动 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金流优化[2][16] - 以销定投策略控制土地储备规模 强化产品力与服务标准建设[12][15] - 通过轻资产扩张和科技赋能巩固文旅龙头地位[10][16]
【宋城演艺(300144.SZ)】25H1经营承压,新培育项目表现较好——2025年中报点评(陈彦彤/汪航宇/聂博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1 07:03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0.80亿元 同比下滑8.30%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 同比下滑27.40% [4] - 25Q1营收5.19亿元 同比下滑16.06% 归母净利润1.53亿元 同比下滑48.66% [4] - 毛利率65.72% 同比下降3.47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37.01% 同比下降9.74个百分点 [6] 项目运营分化 - 上海项目扭亏为盈 实现营收6582万元 净利润366万元 [5] - 杭州项目经营稳健 营收2.92亿元 同比微降0.48% 《宋城千古情》单日最高演出22场 [5] - 西安项目客流增长 客单价稳定 广东项目因高基数收入回落 剧院改造升级中 [5] - 丽江三亚项目受市场环境影响营收下滑 桂林九寨项目延续增长势头 [5] 成本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率15.22% 同比上升3.95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7.29% 同比上升2.79个百分点 [6] - 销售费用增长主因加大营销投入 广告宣传和技术服务费增加 演职人员成本上升 [6] - 轻资产业务收入下降对成本费用摊薄产生负面影响 [6] 战略发展举措 - 新签青岛"丝路千古情"与台州"东海千古情"两个轻资产项目 [7] - 通过网红孵化、职人直播等创新营销实现线上流量转化 [7] - 系统性升级内容与硬件 包括西安皮影街区与广东万人剧场改造 [7]
宋城演艺(300144):25H1经营承压 新培育项目表现较好
新浪财经· 2025-08-31 18:42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8.30%,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7.40% [1] - 25Q1营收5.19亿元,同比下降16.06%,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48.66% [1] - 毛利率为65.72%,同比下降3.4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15.22%,同比上升3.9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79个百分点至7.29%,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至6.58% [2] - 归母净利润率为37.01%,同比下降9.74个百分点 [2] 项目运营 - 上海项目25H1实现营业收入6582万元,净利润36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杭州项目25H1营收2.92亿元,同比微降0.48%,五一期间单日最高演出22场 [1] - 西安项目客流实现较好增长,客单价保持稳定 [1] - 广东(佛山)项目25H1收入同比回落,万人剧院正改造升级 [1] - 丽江、三亚项目受当地市场环境影响营收下滑,桂林、九寨项目延续增长势头 [1] 业务发展 - 新签青岛"丝路千古情"和台州"东海千古情"两个轻资产项目 [2] - 通过网红孵化、职人直播等创新营销方式实现"线上有流量、景区有销量" [2] - 系统性进行内容升级与硬件提升,包括西安皮影街区和广东万人剧场升级 [2] 业绩预测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53亿元、11.76亿元、13.09亿元,较此前预测分别下调7.6%、11.2%、8.8% [3] - 25-27年EPS预测分别为0.40元、0.45元、0.50元,对应PE分别为22倍、20倍、18倍 [3]
上半年50+重磅级高管变动,2025商业地产企业都在“大手笔”抢人!
36氪· 2025-07-25 10:36
商业地产高管变动与组织变革 - 2025上半年商业地产高管圈发生53起人事变动,涉及近20家企业,其中跳槽/新上任占比41%,内部调任28%,辞任/退休26%,自主创业4% [1] - 万科、华润、龙湖、大悦城等近10家企业开启组织变革,涉及经营策略调整、区域公司收缩及商业板块专业化 [3] - 港资企业与内地开发商展开"抢人大战",如华润万象生活从太古地产挖角,香港置地从万科引入高管 [8] 内地商管公司战略升级 - 万科商业板块印力集团转型"市场化大资管平台",撤销区域公司实行两级管控,并与泰国The Mall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5] - 大悦城控股将商业管理中心升格为商业事业部,聚焦"年轻力"生态,推出「大朋友」计划强化购物中心运营 [7] - 头部商管公司组建"商业+资管"复合型团队,提升组织效率与产品迭代能力 [4] 港资企业内地战略调整 - 太古地产晋升余国安、伍玉珊等内地背景高管,强化内地零售布局,推动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 [9][11] - 香港置地战略转型聚焦商业地产,挖角万科滕樱君、博枫背景的关仕荣,并计划未来10年回收100亿美元押注高端商业 [12][14] - 香港置地取消城市公司架构,将开发权限收归集团,涉及批量中层调动 [12] 人才招聘与培养体系 - 华润万象生活启动"万象引力"精英招聘,覆盖商管/物管高管,并制定6个月带岗历练的"着陆计划" [16][18] - 头部企业构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如内部竞聘、跨航道流动等机制 [18] - 资管及轻资产岗位需求增加,如K11引进华润万象生活前高管王小虎分管轻资产拓展 [25] 商业老将创业动态 - 凌常峰创办宁朴发展,轻资产运营北京侨福芳草地、上海露香园项目,团队来自香港置地、华润等 [20][21] - 田维龙成立锦楼集团,布局资产证券化赛道,与万象置业合作升级福州万象Park [22][24] - 创业者聚焦城市更新、非标商业等领域,强调资产价值闭环与本土化运营 [20] 职业经理人新动向 - 徐猛空降宝龙商业总裁,张文浩入职中国金茂资管部副总,体现企业垂直领域用人偏好 [24][25] - 高能级城市高端项目成跳槽核心市场,如杨健转任北京侨福芳草地总经理 [24]
包租公恒隆杭州“反套路”:33亿当租客
36氪· 2025-07-17 10:05
恒隆地产轻资产布局 - 恒隆地产首次在内地采用轻资产模式,租赁武林银泰B馆、C馆(4.2万方),签20年租约,年租金1.5亿元,总租金33亿元 [1] - 租赁行为源于百井坊二期地块开发停滞,恒隆需通过向西拓展(武林银泰)弥补一期地块(西湖66)的展示面不足问题 [4][5] - 租赁后可将西湖66与武林银泰B、C馆连成30万方大型综合体,西湖66商场运营面积达15万方,体育场路沿街展示面延长至近200米 [5] 西湖66项目定位与竞争 - 西湖66定位高端商业综合体,包含商场、写字楼及浙江省首家文华东方酒店,对标东京银座,英文名WESTLAKE 66强调高端市场 [4] - 项目位于杭州武林商圈(浙江省首个千亿商圈),直接挑战杭州大厦(年销售额百亿的重奢商场) [7] - 恒隆策略为进驻成熟商圈并以硬件升级挑战龙头,西湖66是其内地11个项目中唯一在建项目 [4][7] 行业竞争与杭州商业格局 - 杭州高端商场存量及未来增量有限,包括杭州大厦、万象城、西湖66、新鸿基IFC、华联SKP等 [10] - 对比其他开发商延期项目(华联SKP延至2027年、香港置地光环梦中心招商不顺、华润万象天地系列延期),西湖66按原计划推进,预计2024下半年至2025年初开业 [9] - 武林商圈面临"没落"争议,但恒隆投入表明对老牌商圈的认可,西湖66或成商圈复兴关键 [10] 恒隆内地业绩背景 - 恒隆2024年高端商场租金收入普遍下跌3%-16%,但二线城市项目(无锡、大连、济南恒隆广场)租金持续增长 [7] - 西湖66被视作打破"沪外恒隆业绩不佳"魔咒的关键,若成功或成"沪外第一恒隆广场"标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