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本面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十年“研究老将”丁鲁明正式官宣离职,转投私募创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7:04
分析师离职动态 - 中信建投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宣布离职 结束16年卖方分析师生涯 将转投私募行业 [2] - 丁鲁明在中信建投证券任职10年 曾担任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 金融工程团队首席分析师等要职 [4] - 2025年以来券商行业多位资深研究老将跳槽或转行 中信建投证券年内已有多位知名分析师出走 [6] 分析师职业成就 - 丁鲁明创立国内"量化基本面"投研体系 深入研究康波周期理论并应用于实务 多次精准预判资本市场趋势 [4] - 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09年第4名 2012年第4名 2013年第1名 2014年第3名 水晶球最佳分析师2009年第1名 2013年第1名 [4] - 前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以市场把握准确闻名 2020年提出"黄金坑"与"复苏牛" 2021年首创"宁组合"概念 [6] 新创私募基金信息 - 丁鲁明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 7月14日完成登记 注册资本1000万元 [4][5]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 办公地址在浦东新区裕景国际商务广场 [5] - 丁鲁明持股51% 海南睿成企业管理中心持股49% 投资总监储倢来自联储证券 [5][6]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睿成登记编号P1075004 企业性质为内资企业 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5] - 公司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 注册资本实缴比例100% [5]
16年卖方老兵转身量化实战,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奔私”,量化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4:40
丁鲁明奔私创业 - 中信建投前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标打造中国版"桥水基金"[1][2] - 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7月14日完成中基协登记[3] - 丁鲁明拥有16年券商研究经验,创新构建"量化基本面"投研体系,擅长康波周期理论应用[3] 量化行业人才趋势 - 2025年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前十管理人均为量化私募,公募量化权益类基金规模达3025.88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末,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39家,占百亿私募总数近半数[4] - 行业更青睐数学、计算机背景人才,金融工程方向优于纯金融背景[5] 量化投资能力要求 - 核心能力包括数学建模、编程技术及金融市场理解,数理统计基础与编程能力是关键[5][6] - 差异化竞争力在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需结合数学模型与计算机工具处理电子化交易数据[6] - 部分机构认为专业背景多元性重要,但金融背景候选人需补强代码与数理能力[5]
知名券商金工首席,官宣“奔私”!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23:14
公司创立与基本信息 - 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转型买方,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于2025年7月14日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 [2][4][6]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在上海市虹口区,办公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 [4][6] - 公司目前有5名全职员工,且均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5][6] 股权结构与团队背景 - 公司大股东为丁鲁明,持股51%,二股东为海南睿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49% [7][8] - 丁鲁明为同济大学金融数学硕士、中国准精算师,具有1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曾在中信建投证券担任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10年 [8][10] - 合伙人储倢为证券行业资深人士,曾任职于江海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机构,2025年5月加入睿成私募担任投资总监 [13] 业务方向与投资策略 - 公司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 [6] - 丁鲁明创立"量化基本面"投研体系,深入研究康波周期理论并应用于实务,多次对资本市场重大趋势及拐点做出精准预判 [10] - 公司计划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与择时技术,结合量化行业轮动、量化选股等成熟策略进行产品管理 [12]
全天候配置,穿越周期:联博朱良的“反脆弱”投资之道
聪明投资者· 2025-04-22 11:26
市场情绪与关税影响 - 2025年春节后Deep Seek引领A股科技主线,但被特朗普关税政策打乱节奏[2] - 联博基金提出"市场湿度"概念,4月7日湿度计指标达81%阶段性高点,显示市场情绪极端化[3] - 历史对比显示2018年贸易战湿度83%、2024年"9.24行情"湿度87%,当前关税冲击已大部分体现[3] - 联博判断市场负面冲击边际效应减弱,叠加稳市场政策加码,A股迎来布局机遇[3] 风格轮动与配置策略 - 2021-2025年A股风格剧烈轮动:新能源(2021)→煤炭银行(2022)→科技(2023)→红利资产(2025)[5] - 中证800成长指数2020-2022年初领涨,2023年一季度后价值风格占优[5][7] - 联博智远混合采用风险预算体系,量化分配成长与价值敞口,保持组合风格中性化[7] - 选股标准:成长风格要求盈利稳定现金流,价值风格侧重治理良好企业,实现不同风格有机组合[7] 投资方法论与个股筛选 - 采用量化基本面方法,融合量化分析与深度基本面研究[8] - 偏好盈利模式可预期、现金流稳定企业,强调内生造血能力和复利积累[8] - 重视公司治理结构清晰、分红意愿强等"反脆弱"基因[8] - 逆向投资策略:情绪低点买入高质量公司,减少交易频次等待回调机会[8] 联博集团中国布局 - 1994年开始H股投资,1997年设香港办公室,2005年上海研究办公室系统性研究中国资产[10] - 2006年构建A股量化模型持续迭代19年,形成全球策略与本土实践结合的投资哲学[9] - 2023年在上海成立独资子公司联博基金,发行第二支公募产品联博智远混合[3][10] - 30年中国布局体现"全球验证+本土适配"内核,如2005年拆解新能源汽车发布行业黑皮书[10] 历史周期与投资启示 - 历史相似性:2018年贸易战后消费反弹,2020年疫情中医疗板块走强[11] - 联博智远混合拟通过均衡配置和纪律性框架提供"全天候"解决方案[3][7]
全天候配置,穿越周期:联博朱良的“反脆弱”投资之道
聪明投资者· 2025-04-22 11:26
市场情绪与投资机会 - 联博基金提出"市场湿度"概念,4月7日湿度计指标达81%的阶段性高点,显示市场情绪处于极端状态[2] - 历史对比显示,2018年10月贸易战时期湿度指标达83%,2023年10月8日达87%,当前关税冲击的负面影响已大部分体现[3] - 稳市场政策组合拳显效叠加内需提振政策加码,A股迎来布局机遇[3] 联博基金产品与策略 - 联博智远混合基金正式发行,拟任基金经理朱良采用均衡配置策略,结合量化模型与基本面分析[4] - 基金通过风险预算体系分配成长与价值风格的风险敞口,成长风格选择已盈利且现金流稳定的公司,价值风格配置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8] - 策略源自联博全球"核心组"经验,在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改造,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9] 个股筛选标准 - 偏好盈利模式可预期、现金流稳定健康的企业,这类公司具备内生造血能力,能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积累复利[10] - 高质量公司通常有清晰治理结构和高分红意愿,是增强组合"反脆弱"性的关键因子[10] - 强调在情绪低点买入高质量公司,利用市场情绪造成的估值预期差进行逆向布局[11] 联博中国市场布局 - 联博1994年开始参与H股投资,1997年设立香港办公室,2005年在上海设研究办公室,系统性研究中国资产[12] - 2006年联博被纳入全国社保基金首批境外管理人名单,2023年在上海成立独资子公司联博基金[3][12] - 联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布局体现其扎根本土的决心,例如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并发布行业研究报告[13] 市场风格演变 - 2021年新能源赛道领涨,2022年煤炭与银行股崛起,2023年科技股主导,2025年关税冲击推高红利资产[6] - 中证800成长指数2020-2022年初领涨价值指数,2023年一季度后价值风格占优[6] - 联博智远混合采取风格中性化配置,寻找成长与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以降低波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