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

搜索文档
债市“科技板”下科创债持续放量!科创债是一种什么金融工具?普通投资者如何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36
科创债发行规模与结构 - 自5月政策落地至7月3日全市场发行419只科创债规模达6248 98亿元[1] - 中央国企发行规模超3000亿元占比49 9%地方国企发行2200多亿元占比36 18%民企等合计发行870多亿元占比13 92%[2] - 银行作为新增主体发行27只科创债规模超2200亿元[3] 科创债政策与市场驱动 - 5月7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从产品体系和配套机制支持科创债发行[1] - 政策导向性强融资成本低形成"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格局[2] - 低利率环境下科创债兼具科技属性和信用安全吸引力提升[3] 发行主体特征与动因 - 央国企因资金需求大且信用资质好成为发行主力结构特征与信用债市场整体一致[3] - 非传统发行主体如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及银行加入推动主体多元化[3] 投资价值与工具创新 - 科创债在低利率背景下平衡资本利得与票息收益具有投资优势[3]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将于7月7日发行由易方达华夏等头部基金公司推出[3] - ETF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且流动性好的参与渠道[4] 科创债定义与功能 - 由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发行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研发生产及投资[1] - 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3]
中粮科技酶法生产D-阿洛酮糖获批新食品原料
中证网· 2025-07-02 16:34
公司研发突破 - 中粮科技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成为全国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该工艺获准上市的企业[1] - 研发团队自2017年启动专项攻关,突破核心难点酶制剂热稳定性不足,开发出高稳定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并攻克规模化制备工艺及高效结晶技术[1] - 公司历时8年完成从酶制剂技术攻克到原料法规落地的全链条研发,验证科技创新驱动健康转型的战略价值[2] 法规申报与知识产权 - 2021年启动法规申报工作,核心酶制剂于2023年5月6日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该类别食品加工用酶制剂[2] - D-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申报历经四年努力,克服三次延期与补正挑战最终获批[2] - 公司累计申请17项覆盖D-阿洛酮糖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其中10项已获授权,构建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2] 市场地位与未来规划 - 此次获批确立了公司在国内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的独家合规地位和市场先发优势[2]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生物制造技术在健康食品配料领域的应用开发,加速释放D-阿洛酮糖等创新原料的健康红利[2]
报告: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连续八个季度为正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0:52
北京写字楼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单季度净吸纳量达到3 2万平方米 连续八个季度为正 [1] - 上半年北京甲级市场需求呈"西进东稳"态势 新增需求高度集中于中关村 丽泽及金融街三大战略西轴 [1] - 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延续"总量去化 区域分化"态势 [1] 中关村区域表现 - 科创浪潮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空间扩张 推动中关村上半年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突破6万平方米 [1] - 中关村连续四个季度累计去化总量接近16万平方米 创历史记录最快速度 [1] - 上一次连续四个季度累计去化超过10万平方米为2015年(4G产业爆发元年) [1] 丽泽商务区表现 - 丽泽商务区二季度单季净吸纳量突破2万平方米 上半年累计超过5万平方米 [2] 金融街区域表现 - 金融街写字楼空置率维持全市最低的11 7%水平 [3] 市场趋势与展望 - 2025年恰逢未来三年新增供应低谷 为下半年空置率持续下行创造有利条件 [3] - 差异化产业基因正催化结构性破局 下半年甲级写字楼市场或迎来区域性底部机会和价值拐点 [3] - 科技创新驱动新周期下 企业加速从低效资产向优质资产转移 [3] - 租金深度调整释放价格弹性 叠加轨道交通网络突破地理限制 企业租赁选择半径大幅扩张 可触达优质项目数量翻倍 [3]
债市科技板满月,创新驱动融资新格局
Wind万得· 2025-06-09 06:13
政策背景与创新机制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推出债市"科技板",包含十三项举措,旨在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2] - 发行主体多元化,涵盖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构建完整科技创新融资链条 [2] - 创新债券品种包括知识产权质押债券、科创主题绿色债券等,优化发行流程、信息披露及风险分担机制 [2] 市场表现与认购情况 - 科技创新债券平均票面利率1.95%,平均期限3.33年,平衡投资者收益与发行人成本 [4] - 首月发行208只债券,总规模4036亿元,北京(1880亿元)、上海(704亿元)、广东(253亿元)为发行量前三地区 [8] - 东方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等机构发行的债券认购倍数超5倍,最高达8.17倍 [6][7] 发行主体与行业分布 - 163家发行人中金融行业占比最高(52家),工业(50家)、材料(23家)次之 [10][12] - 中央国有企业(37家)和地方国有企业(95家)主导发行,民营企业20家参与 [12] - 主体评级AA+以上占比超95%,其中AAA级125家,显示高信用质量特征 [16][18] 债券类型与期限结构 - 商业银行债券占比最大(1880亿元),其次为一般公司债(536.2亿元)和超短期融资债券(501亿元) [13] - 1-3年期债券发行量最高(2773.28亿元),占总量68.7%,5年以上期限占比不足5% [5][8]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2025年科创债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占信用债比例超6%,金融机构为发行主力 [20] - 产品创新将加速,如可转债、动态利率条款、知识产权质押工具等,缓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 [20] - 长期限债券占比有望提升,匹配科技企业投资周期,同时风险分担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20]
住宅成交同比增长127%!深圳光明房地产市场表现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5-29 13:17
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1日-5月28日,光明区新建商品住宅、二手商品住宅合计成交2918套,同比增长127% [1] - 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2424套,同比增长127.1%,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94套,同比增加126.6% [7][8] - 润宏城 润臻园项目推售住宅144套,开盘当日销售超八成,一期润雅园项目已销售94% [5] 项目热度与配套 - 润臻园项目首开现场热度爆棚,数百客户排队签到 [3] - 润宏城项目周边配套加速兑现,包括深圳实验明湖学校在建、茅洲河示范段升级、东明大道开通、地铁13号线二期有望年内通车 [7] - 明湖智谷片区为"三生融合示范区",涵盖32.54万平方米厂房、8.228万平方米宿舍及1万平方米公共设施 [21] 区域经济与产业 - 光明区GDP从2021年1127.32亿元跃升至2024年1721.30亿元,年均增长9.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50%左右 [15] - 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500亿级产业集群 [13] - 2024年底全区高层次人才超2800名,人才总量近19万名,158名学者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13] 文旅与城市发展 -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1小时内突破2000人次入场,五一假期全区接待游客30.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8亿元 [17] - 红花山体育中心、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等新地标提升城市吸引力 [19] - 地铁6号线支线未来连接东莞地铁1号线,推动深莞科学城联动发展 [26] 政策与市场趋势 - 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组合拳形成合力,2025年5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增长0.7% [8][10] - 光明区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显著下降,行业回暖基础巩固 [10]
撬动合作超56亿元,有参会企业利润增4倍!2025大湾区文投大会再添三大新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18:3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深圳报道 5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 会(广东·广州)(以下简称"2025文投大会")发布会举行。会上宣布,2025文投大会将于11月下旬在 广州举办。 大会将围绕"数智科技创新驱动,文化金融全链赋能"主题,聚焦文化科技、文化制造、数字创意、文化 IP四类项目进行投融资对接。 2025文投大会预计采用"1+4"模式,即举办1场文化产业投资主题大会,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对接会、产 业招商专题活动、文化科技新成果专题展示、企业定制专题活动4项专题活动,推出一批高引领性的文 化投资项目,发布一批高质量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展示一批前沿性文化科技成果。 最后,突出大湾区特色优势,2025文投大会计划举办港澳项目和文化出海投资专场,加强大湾区协同联 动,增强文化出海竞争优势。 此前,文投大会已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数据显示,大会在促进文化、科技、金融深度 融合方面效果显著。2024年,文投大会共吸引800多家投资机构、文化企业,超2000人参会,相关话题 阅读量超5000万;从263个报名项目中优选40个现场路演 ...
得益鲜活好奶成“好品山东 优特农品”上海展销会焦点!
齐鲁晚报· 2025-04-29 22:24
公司参展情况 - 公司作为首批"好品山东"唯一乳制品企业、"第九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受邀参展[3] - 公司凭借卓越产品品质与硬核企业实力成为活动现场焦点[3] - 公司展位人气火爆,上海市民争相品鉴、踊跃购买[10] 政府及行业认可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现场品鉴公司产品并给予高度评价:"得益牛奶,产品很好,我推荐"[4] - 淄博市副市长边江风称赞公司是"获得省长质量奖的唯一乳企,品质行业领先"[7] - 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溯易推介公司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鲜境鲜牛奶富含300mg/L原生免疫球蛋白,是普通常温纯牛奶的3000倍[10] - 畅润酸牛奶应用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合作研发的专利益生菌IU-100,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10] - 优麦酸牛奶以"整颗燕麦+水果爆珠"创新组合,深受年轻人喜爱[10] 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实现山东到上海"次日达"服务网络[14] - 公司作为首个登台企业向全国渠道商系统阐释全产业链战略布局[10] - 公司将持续推动"好品山东"区域品牌走向全国[17]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低温奶领军企业[14] - 公司搭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布局[10] - 公司引领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17]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6:42
公司2024年亮眼成绩 - 落实黄河流域大保护战略,落地太原龙城污水处理项目 [2] - 助力香港共享基金会洁净饮用水项目落地东帝汶,CWT项目签约毛里塔尼亚 [2] - 加速膜产品国产化替代,华泰纸业项目替代美国杜邦反渗透膜,套子湾污水厂替代美国通用超滤膜 [2] - 第三次中标舟山海淡换膜项目 [2] 2025年提升营业收入举措 - 在多方面保持创新优势,降低发展风险,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2][3] -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聚焦主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3] 应对环保政策变化业务策略 - 围绕“12256”发展战略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 [3] - 华特源打通盐湖提锂全产业链技术路线,设计院产品体系提档升级,中北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医药膜应用破冰 [3] 膜产品业务应对策略 - 国内海水淡化市场依靠双膜海淡技术和国产替代经验发展稳健,联合投资建设山东滨州北海经开区海水淡化工程 [4] - 海外市场加强重点国别深耕,开拓新市场,工业反渗透膜片和家用反渗透膜元件出口多地 [4][6] 公司业绩与分红情况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参股公司业绩拖累,主营业务发展良好稳定 [5] - 分红比例连年提升,2022 - 2024年分别为15%、20%、24%以上 [5] 公司订单情况 - 2024年度EPC订单新增178个,订单总额117.14亿元,较2023年订单减少155个,总额增加12.09亿元,同比增加11.51% [7] - 2024年度BOT&BOO订单新增11个,投资总额38.10亿元,同比下降22.67% [7] - 2024年度处于运营期项目共131个,体量457万吨/天,新增运营项目2个,运营收入27.77亿元,比2023年增加9.46% [7] 其他问题应对措施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公司应付账款影响可控 [8] - 采取积极清欠、压降成本费用支出等措施推动经营性净现金流转正 [8] - 加大清欠力度,已计提坏账应收款回款后坏账准备可转回 [8] - 良业科技2025年通过开拓市场、清欠、压降成本费用等措施扭亏 [8] - 公司亏损以云南水务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限 [8] - 采取强化预算管控等措施节约管理费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