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超50只基金翻倍!这两大赛道成最大赢家
国际金融报· 2025-10-09 23:00
2025年前三季度,在市场结构性行情主导下,公募基金业绩呈现出明显分化格局。其中,超50只基金净 值实现翻倍,部分科技和医药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而重仓传统金融和周期板块的基金业绩表现则相 对一般。与此同时,市场避险情绪依旧高涨,国际现货金价不断创新高,全市场黄金ETF(交易型开放 式指数基金)业绩和份额实现双增。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市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34.54%,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 收益率达34.13%,被动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7.56%。对比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较为出色,充 分体现出在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投资的优势。与此同时,黄金ETF年内平均收益率更是达到41.04%。 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市场行情或将继续分化,四季度主线有望继续维持科技和创新药 行情。不过,前期涨幅较高的品种可能有较大波动,投资者可从主线行情中关注"高切低"的方向。 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高光表现离不开个别赛道的爆发,比如人工智能、算力、人形机器人等大科技赛 道,以及创新药等赛道。前三季度业绩领跑全市场的是永赢科技智选A,区间收益率达到194.49%,排 在第二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同期收益率 ...
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 较上月小幅下降
搜狐财经· 2025-10-06 18:53
9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9%,与上月持平,连续5个月在50%以上,显示亚洲制造业保持平稳扩张 态势。三季度,亚洲制造业PMI均值为50.8%,较二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同期,非洲制造业PMI为 51.4%,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上。三季度,非洲制造业PMI保持在扩张区间。 分析认为,9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下,但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不大,表明全球经济恢 复态势相对平稳。三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二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三季度全球经济 恢复力度较二季度有所提升。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扰动下,全球经济恢复在一定区间保持 稳定,但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偏弱的情况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追求科技创新驱动、增强供应链韧性, 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稳定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完)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 经理指数(PMI)为49.7%,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 分区域看,美洲制造业PMI为48.9%,显示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三季度,美洲制造业PMI均值 为48.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 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09:45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年9月份CFLP-GPMI分析。文章指出, 2025年9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在49%-50%的区间内。 三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二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上;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所上升, 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上;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所下降,在50%以下;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上 升,在50%以下。 综合指数变化,全球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下,但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不大,表明全球经济恢复态 势相对平稳,三季度全球经济恢复力度较二季度有所提升。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扩张; 非洲制造业扩张力度较上月有所提升;美洲和欧洲制造业恢复力度相对较弱,其中欧洲制造业恢复力度 弱于上月,美洲制造业恢复力度与上月变化不大。 基于当前经济恢复态势相对稳定的考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期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 预期由6月预测的2.9%上调至3.2%,同时维持对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2.9%的预 ...
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助推科创强市建设
郑州日报· 2025-09-29 10:03
副市长、市知联会会长李凤芝参加调研。 会议要求全体会员,一是认清人才智力是科创第一资源,当好招才引智"宣传员"和"联络员",助推 智力资源对接产业攻关、补链需求。二是聚焦三大发力点:攻坚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领域"卡脖子"技 术,搭建跨领域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市科技企业,加速成果转化;围绕政策完善、知识产权 保护等建言,优化创新生态。三是务实提升贡献度,立足岗位建功,企业家做强企业,专家学者多出成 果;知联会发挥平台作用,多组织小型、精准、深入的调研和研讨活动;关注青年人才培养。 郑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近日到金水区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随后召开座 谈会,围绕郑州建设"科创强市"目标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强调,郑州正处于科技创新驱动新阶段,市委全会提出建设"七个强市"目标,科技创新人才是 关键因素。市知联会汇聚全市多领域优秀人才,是宝贵的人才库与智囊团。 ...
新城市志|第二座5万亿之城来了,中国城市格局怎么变
新浪财经· 2025-09-20 14:17
北京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 北京即将成为全国第二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紧随上海之后 [1] - 2024年北京GDP达49843.1亿元,同比增长5.2%,2025年上半年GDP为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 [3] - 过去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3] 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 信息服务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每年跨越千亿级台阶,产业规模全国之首 [4] - 形成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成 [4] 金融业实力与贡献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 [5]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5] - 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占全国总量近半,2024年备案大模型105款 [5]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丰硕 [5] 消费与内需潜力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7.5% [6]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6]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疏解非首都功能,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7] -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落地,涵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 [7] - "北京研发、津冀生产制造"模式成熟,"十四五"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为"十三五"近两倍 [8] 交通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京津冀跨界连通道路达11条,轨道交通平谷线建成后燕郊到北京副中心仅需9分钟 [9] - 三地共建115个医联体,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1300余家 [9] - "河北福嫂"占北京家政市场38.4%,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9] 中国城市经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已有27个万亿GDP城市,未来有望增至30个 [14] - 京沪为5万亿第一梯队,深圳、广州、重庆为4万亿第二梯队,苏州、成都等为2万亿第三梯队 [14] - 重庆2024年GDP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增长90.5%) [14] - 苏州2024年增速6%,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7万亿元 [14] - 江苏聚集苏州、南京等5座万亿城市,为万亿城市最密集省份之一 [14] - 唐山2024年突破万亿元,使全国万亿城市数量增至27座 [15]
一图了解机构“十五五”规划展望
选股宝· 2025-09-16 16:19
科技创新驱动行业 - 消费电子行业与AI技术深度契合 AI有望激活消费者换机需求[1] - 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替代需求旺盛 高端材料亟待突破[1] - IC板块下游需求分化 算力和存力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1] - 中国LCD产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快速渗透预计将带动CIS需求[1] - 类脑智能模拟人脑神经机制 突破AI天花板 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有重大应用[2] - 6G性能指标远超5G 应用场景丰富[2] - 量子信息发展能带来信息安全突破 在金融、通信、科研等领域有重大应用[2] - 基因技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 提升人类健康水平[2] - 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是重点方向[6] -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将得到培育[4]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智能机器人打造"超人类"时代[2] - 海洋经济涵盖开发海洋资源[2] - 低空经济借助无人机等飞行器开展经济活动[2] - 智能网联汽车可视为轮子上的智能终端 提升安全性与效率[2] - 氢能与储能技术利用电力和水资源 可优化能源结构[2]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规划重点[4] - 新兴支柱产业更侧重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6] - 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将得到发展[5] 经济改革与市场建设 - 推动外贸向"高质量+创新型"转型[2] -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2] - 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投资循环[3] - 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3] - 完善统一大市场建设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3][4] - 健全资本市场稳定机制 建设韧性强的现代化资本市场[4]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4] - 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整个十五五期间全新发展思路[4] - 预计"十五五"期间GDP增速需达4.5%[5] 民生消费与社会发展 - 财政支出从投资进一步转向民生[4] - 扩容提质服务消费 完善服务消费体系[3]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收入分配改革[3] - 就业、收入、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将得到重视[5] - 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成为重要战略[5] - 银发经济等民生消费领域将得到长期聚焦[3] 绿色转型与能源革命 -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碳排放强度降低将成为约束性指标[3] - 发展碳排放权、用能权等交易市场 扩大交易规模[3] - 现货市场建设料将全面展开 储能将得到发展[3] - 氢储能技术可优化能源结构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2]
净流入站上万亿港元关口 南向资金改变港股投资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23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9月2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金额突破1万亿港元,达到10002.21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 - 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市场合计达4.7万亿港元 [3] - 2024年南向资金流入规模超过8079亿港元,达到2015年1271.77亿港元的6.35倍 [3] 南向资金市场影响力 - 南向资金每日成交额占港股比重从沪港深通开通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35% [1] - 南向资金为港股市场注入流动性,改变和优化港股市场的投资结构和定价逻辑 [1] - 南向资金已成为港股的"稳定器",内地投资者话语权显著提升 [2] 南向资金配置方向 - 南向资金持有市值增长最大的前十个股包括腾讯控股(增加2169.2亿港元)、阿里巴巴-W(1517.5亿港元)、中芯国际(1004.7亿港元)等 [2] - 重点配置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现金流稳定且分红慷慨的价值股及创新突破的生物医药公司 [2] - 偏好高股息资产,配置许多金融、能源、电信股,近两年这些板块估值得到显著提升 [2] 南向资金流入趋势 - 从2015年至今,南向资金始终保持净流入状态 [3] - 2020年、2021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阶段性高峰,分别为6721.25亿港元和4543.95亿港元 [3] - 2022年至2023年,南向资金流入规模稳定在3000亿至3800亿港元的水平 [3] 南向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2020年起大量新经济巨头赴港上市吸引内地资金南下抢筹 [4] - 港股市场估值显著低于A股市场,存在明显折价 [4] - 在相同股息回报下,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低的港股 [4] 南向资金结构变化 - 南向资金已从最初散户主导变为由公募、保险、私募等专业机构主导 [6] - 投研能力和价值发现的专业性大幅提升 [6] - 对港股上市的内地公司更为熟悉,持续发挥"价值发现者"功能 [6] 港股市场前景 - 港股逐步成为全球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市场之一 [5] - 2025年迎来科技创新驱动与资金流入的共振窗口期 [5] - 在估值中枢修复与盈利预期改善的双轮驱动下,具备较大收益空间 [5]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8: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1.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 [6] - 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同比下降13%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0%,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 [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2] - A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港股股息以港元支付 [2] 产量表现 - 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1% [8][11] - 中国区域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6% [11] - 海外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2.8% [11] - 天然气产量大幅上升12.0% [8] - 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7.0%和23.0% [11] 勘探成果 - 中国海域获得5个新发现:龙口25-1、锦州27-6、曹妃甸22-3、涠洲10-5和涠洲10-5南 [9] - 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9] - 北部湾盆地涠洲10-5南实现中国南海海域首个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9] - 伊拉克Block7区块和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签署并生效 [9] 开发生产 - 渤中26-6、文昌19-1二期、文昌9-7、涠洲5-3、旅大6-2等多个新项目成功投产 [10]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带动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 [10] - 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9.5%,创历史最好水平 [11][13] - 示范项目钻完井提速26% [13] 科技创新 - 工业化推广先进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大幅提升深层地震资料品质 [13] - 规模化应用有缆/无缆智能分注技术 [13] - "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中国"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誉称号 [13] - 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过60万吨油当量 [13] 绿色低碳发展 - 上半年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13] - 渤中34-2/4油田打造中国海上首个"零放空"采油平台 [13] - 秦皇岛32-6油田实现节电约1800万千瓦时 [13]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累计发电4700万千瓦时 [13] - 高栏终端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累计外输二氧化碳约5.7万吨 [13] - 恩平15-1平台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14] - 文昌9-7油田搭载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ORC发电装置,预计年发电量达4000万千瓦时 [15]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最大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全球最大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企业之一 [6] - 资产分布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 [6] - 2025年上半年约69.3%净产量来自中国,海外油气资产占总资产约41.7% [8] - 分别在港交所(代码00883)和上交所(代码600938)上市 [6]
爱玛科技(603529):二季度销售稳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信达证券· 2025-08-24 15:12
投资评级 - 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但预测市盈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25-2027年PE分别为12.5X/10.7X/9.5X [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二季度销售实现稳健增长 收入同比增长20.6%至67.9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1%至6.08亿元 [1]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通过"核心畅销产品+高频场景产品+区域特色产品"多层次组合提升市场覆盖效率 [2]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H1毛利率达19.2%(同比+1.4pct)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6%至12.13亿元 [1][4] - 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在电机、控制器、电池三大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与规模化应用 [3] - 现金流状况良好 2025H1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达25.86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130.31亿元(同比+23.0%) 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27.6%) [1] - 2025Q2单季度毛利率18.9%(同比+1.3pct)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持平或下降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30.8/34.6亿元 对应增长率32.9%/16.5%/12.6% [4][7] - 存货周转天数约15天(同比增加3天) 营运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4] 产品与战略 - 针对都市通勤、亲子接送、女性骑行等六大核心场景推出差异化产品 [2] - 自主研发凸极电机、中置电机等多品类电机 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3] - 推进"电控+智能化"功能融合 优化自研二代蔚蓝控制器的坡道辅助等功能 [3] - 构建"人-车-机-盔-云"多端协同智能生态体系 聚焦智能控制与骑行安全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81.56亿元(同比+30.3%) 2027年达341.58亿元 [7]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8.1%/18.4%/18.6% [7] - 净资产收益率保持高位 2025-2027年ROE预计为24.9%/25.1%/24.4% [7] - 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2025-2027年EPS预计为3.04/3.54/3.98元 [7]
“普”泽千企 “惠”润万家——泰安银行业聚焦重点领域绘就普惠金融“安澜”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8-18 17:48
普惠金融发展成效 - 泰安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14.58亿元,较年初增长13.13%,增速高于各项贷款6.84个百分点 [1] - 实施外贸、消费、科技、民营、乡村振兴五大精准滴灌工程,打造普惠金融特色样板 [1] 外贸企业金融支持 - 累计为479户外贸企业发放贷款59.59亿元,平均利率3.94%,低于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0.18个百分点 [2] - 工商银行推出全流程线上化"跨境贷",3天内完成审批并向泰安市美特丽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放190万元贷款 [6] - 泰山农商银行为向上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发放信保项下"鲁贸贷"500万元,解决太阳能组件购销合同资金缺口 [10] 科技企业金融创新 - 辖区银行机构为3096户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余额660.41亿元,向2006户"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357.41亿元 [18] - 工商银行泰安分行通过数据建模发放1000万元"科创e贷",支持某制动材料公司技术升级 [20] - 中国银行泰安东岳支行向山东路德新材料公司发放1000万元"人才贷",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23] 消费与文旅金融赋能 - 辖区消费类贷款余额221.85亿元,较年初增长4% [14] - 恒丰银行泰安分行投放3600万元贷款支持五马智慧农贸港二期工程,推动传统商贸智能化改造 [14] - 岱岳农商银行提供19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泰山九女峰乡村振兴项目,创造150个就业岗位,年增收600万元 [15] 民营经济金融支持 - 累计为165824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666.09亿元,较年初增长7.47% [25] - 泰安银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和供应链融资,为金冠宏油脂公司提供3000万元资金,并带动产业链21家中小企业获贷1.22亿元 [28]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 涉农贷款余额1951.1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97.9亿元,较年初增长4.14% [33] - 肥城农商银行向鱼山村24户村民发放350万元贷款改造民宿,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17] - 恒丰银行泰安分行为泰尚黄精公司发放500万元贷款,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