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资金

搜索文档
ETF跨入5万亿时代 “国家队”操作路线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23:00
"国家队"ETF持仓概况 - 截至6月底中央汇金中国国新等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增幅超两成[1] - 三家机构合计持有基金份额3769.11亿份年内增加659.41亿份[5] 中央汇金操作策略 - 中央汇金总体持仓稳健持有21只ETF产品合计1971.2亿份未出现明显增减仅因基金份额合并调整易方达上证50ETF持有量减少9279.2万份[2]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大幅加仓658.86亿份至1785.14亿份较去年底增加58.5%平均持仓比例从25.94%增至36.45%[2] 宽基ETF增持重点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获中央汇金资产最大增持112.37亿份[2] - 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单只产品增持均超80亿份分别为95.45亿份89.31亿份81.83亿份[2] - 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宽基产品也获得显著增持[3] 中小盘及科创类ETF布局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富国中证1000ETF等中小盘风格产品获增持8.6亿份至56.57亿份[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科创成长类品种同样获得增持[3] 央企主题ETF配置 -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重点增持央企主题ETF包括1.33亿份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和2390.9万份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4] - 整体净增持1.48亿份上半年合计持有份额达12.76亿份[4] 行业主题资产扩展 - 中央汇金资产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行业主题投资两个单一资管计划持有28只基金产品份额78.97亿份对应市值98.28亿元[5][6] - 主要增持医药宽基白酒军工芯片等行业ETF其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持超5.36亿份[6] ETF市场整体规模爆发 - 全市场ETF规模截至8月31日达5.1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7.25%前8个月增量1.39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8] - 第五个万亿元突破耗时不足4个月此前四个万亿规模分别耗时近16年3年1年7个月[8] 多路资金共同参与 - 险资上半年加仓ETF近24亿份险资运用余额对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8][9] - 外资机构如巴克莱银行加仓15只ETF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持5.41亿份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增持36只ETF如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35亿份[9] ETF市场驱动因素 - 规模增长核心驱动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产品创新和投资需求升温[9] - 市场具有"要么涨净值要么增份额"的跨周期特征净值上涨贡献显著增长[10] - 未来增量可能集中在港股行业主题及债券ETF等方向[10]
“国家队”操作路线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22:53
"国家队"ETF投资策略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大幅加仓658.86亿份ETF 较去年底增长58.5% 主要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2.37亿份) 华夏沪深300ETF(95.45亿份) 易方达沪深300ETF(89.31亿份)等宽基产品 [6] - 中国国新重点布局央企主题ETF 净增持1.48亿份 其中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增持1.33亿份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增持2390.9万份 [8] - "国家队"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行业赛道投资 两个资管计划持有98.28亿元基金 主要增持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5.36亿份) 白酒(鹏华中证酒ETF增超1亿份) 芯片等主题ETF [10] ETF市场规模扩张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12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37.25% 前8个月增量达1.39万亿元 第五个万亿突破仅用4个月时间 [12] - 险资权益投资规模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达到4.7万亿元 外资机构如巴克莱银行增持15只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5.41亿份) 瑞士联合银行增持36只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1.35亿份) [13] - 市场呈现"涨净值或增份额"跨周期特征 未来增量可能集中在港股 行业主题及债券ETF等方向 [14] 头部产品持仓结构 - 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 总市值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 增幅超20% 其中11只产品持有份额超百亿份 [8][9] - 前五大核心持仓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929.05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2177.07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1723.53亿元) 华夏上证50ETF(1368.37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1459.59亿元) 合计占比超75% [9]
“国家队”ETF持仓密码本曝光:1.28万亿如何排兵布阵
第一财经· 2025-08-31 18:55
“国家队”ETF持仓规模与结构 - 截至6月底 中央汇金 中国国新等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 总市值达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 增幅超两成 [1][8] - 持仓以宽基ETF为主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929.05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2177.07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1723.53亿元)等5只核心产品市值占比超四分之三 [9] 中央汇金操作策略 - 中央汇金主体保持持仓稳定 持有21只ETF合计1971.2亿份 仅因基金合并技术性减持易方达上证50ETF 9279.2万份 [3] - 旗下中央汇金资产采取积极加仓策略 上半年增持658.86亿份至1785.14亿份 增幅58.5% 持仓比例从25.94%提升至36.45% [3] 重点增持品种分布 - 宽基ETF获最大增持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2.37亿份) 华夏沪深300ETF(95.45亿份) 易方达沪深300ETF(89.31亿份) 华夏上证50ETF(81.83亿份) [3] - 中小盘及科创类ETF同步加码 南方中证1000ETF(56.55亿份)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41.46亿份) 易方达创业板ETF(20.88亿份)等 [4][6] 中国国新投资方向 - 专注央企主题ETF配置 上半年净增持1.48亿份 重点增持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1.33亿份)和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2390.9万份) [8] 行业主题资产配置延伸 - 通过资管计划布局行业赛道 两个单一资管计划持有28只基金 市值98.28亿元 重点增持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5.36亿份) 白酒 芯片等行业ETF [9] ETF市场整体发展态势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12万亿元 前8个月增长1.39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幅37.25% 第五个万亿关口突破耗时不足4个月 [10][12] - 险资等长线资金积极布局 二季度末险资权益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上半年险资相关机构加仓ETF近24亿份 [11] 多机构资金协同入市 - 外资机构同步增配 巴克莱银行加仓15只ETF超1亿份 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持5.41亿份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增持36只ETF包括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1.35亿份) [12] - 企业年金 私募等机构出现在多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形成多路资金合力格局 [12] ETF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净值上涨与份额增长共同推动规模扩张 市场下行期吸引避险资金 上行期通过净值提升抵消部分净流出 呈现跨周期增长特征 [13] - 政策支持 产品创新及资产配置需求升温构成多重驱动 港股 行业主题及债券ETF有望成为后续增量主要来源 [12][13]
唐劲草:发债募资,能治本吗?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3 16:54
创业投资行业现状 - 行业面临"募、投、管、退"全链条发展瓶颈 资金供给不足与退出机制不畅问题突出 制约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效能 [1] - 债券市场推出"科技板" 支持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带动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科创债的作用与挑战 - 科创债提供低成本、长周期资金 拓宽股权投资机构融资渠道 降低对传统股权融资依赖 融资期限较长且还款安排灵活 有效匹配长期投资策略 [1] - 科创债增加创投机构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 与"轻资产"运作逻辑相悖 若投资项目失败需承担双重压力 加剧经营风险 [2] - 多数中小创投机构管理规模有限、历史业绩较短 难以满足发行条件 募资难题仍在 [2] 长线资金的重要性 -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期限长、稳定性高 与创投项目生命周期契合 提供持续稳定支持 无需刚性兑付 降低创投机构偿债压力 [2] - 长线资金引入带来资本和资源对接 助力创投机构完善生态布局 形成"资本投入-项目培育-价值实现-资本循环"良性生态 [3] - 推动社保、保险等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基金 构建市场化、长期化资本供给机制 是破解科创投资困局、培育创新动能的关键 [3] 构建长线资金供给体系 - 建议采用"中央资金引领-地方平台承接-专业机构运作"三级联动模式 打造"资金充沛、配置科学、退出灵活"的科创基金生态 [4] - 激活中央资本引擎 将创投领域投资规模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建立差异化容错机制 引导央企、AIC、保险公司年度新增创投出资 [4] - 鼓励央企及AIC长线资金配资给地方政府母基金 形成中央资本对科创投资的"源头活水"效应 [4] 地方母基金生态建设 -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财政与产业资本协同"的地方母基金生态体系 制定年度出资计划 确保资金高效运作 [5] - 搭建央地常态化对接平台 推动中央资金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优化资金运作模式 明确市场化子基金配资占比不低于70% [5] 创投机构分级管理 - 建立多维评价标准 以机构成立年限、管理规模、投资业绩等为核心指标 对创投机构分类划分 [6] - 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 对优秀机构给予子基金配资支持 优先匹配优质项目资源 形成"头部示范、梯队跟进"格局 [6] - 建立年度考核评估制度 动态监测机构业绩与合规情况 确保资源精准流向专业高效的市场化子基金 [7] 完善退出机制 - 扩大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参与主体 放宽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参与S基金投资限制 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 [8] -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对S基金份额转让给予税收优惠 探索设立专项补贴 降低交易成本 [8] - 优化市场基础设施 设立S基金交易专区 建立标准化估值、转让、登记流程 控制交易手续费率在0.5%以内 [8] 行业活动 - 母基金研究中心开启2025专项榜单评选 将于7月发布榜单 鼓励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优秀机构与人才 [9][13]
长线资金,密集出手
天天基金网· 2025-05-23 11:20
社保基金及养老保险基金持仓动向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在二季度增持电投能源50万股至2413.22万股,该组合一季度新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1] - 社保基金16012组合对金风科技加仓323.61万股至1481.62万股,社保一零二组合持股1750.8万股保持不变[2] - 金风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007.3万股至10915.4万股,中证500ETF增持645.81万股至4193万股[3] - 健友股份获社保基金17042组合和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五组合新进持仓,分别持有1010.39万股和989.96万股[3] - 山东威达和德邦股份分别获社保基金1802组合(新进120万股)和社保基金四一一组合(新进171万股)建仓[4] 机构市场观点 - 瑞银证券预计A股盈利将逐季回升,财政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及中长期资金入市可能降低股权风险溢价,A股较新兴市场折价或吸引全球资金持续流入[4] - 汇丰认为中国股市特别是高增长互联网和科技股风险回报突出,全球估值具备吸引力[5] - 汇丰晋信基金看好电子和互联网板块增长潜力,强调需通过自下而上研究挖掘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阿尔法机会[5][6] 重点公司股东结构 - 金风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55.8%,其中新疆风能持股4975.1万股(占流通股12.05%),三峡新能源持股3869.1万股(占流通股9.37%)[3] - 和谐健康保险减持金风科技215.47万股至4735.05万股,仍占流通股1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