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楼市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本周末15个指标屋苑预约看楼量按周续升约1.7% 料香港楼市气氛将持续向好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7:25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美联物业分行统计,10月份首个周末(10月4-5日)15个指标屋苑预约看楼量录得 约537组,较上周末约528组按周续升约1.7%。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踏入第四季,预期楼市气氛将持续向好,随着减息周期启动,购 买力将会进一步释放。而10月份多个新盘部署应市,料新盘市场亦会相当热闹,吸纳客源,但本周末未 有大型全新盘推售,一手市场则以加推的余货盘为主,故焦点重投二手。此外,中秋节前周末部分市民 及家庭亦忙于过节,阻碍二手看楼活动,但二手预约看楼量仍然表现活跃,按周靠稳微升。 ...
利嘉阁:香港9月整体楼宇买卖回升6% 后市仍将反覆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19:59
智通财经APP获悉,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指出,香港近月整体楼宇买卖登记持续处于高位反覆 徘徊,而受市场静观政策及利率走势,加上天气不稳及节庆假期影响,后市买卖登记量仍然有所反覆。 二手住宅市场方面,经历8月份整固小休后,9月再展升势,市场储力后,买家入市进度又加快,结果带 动9月份二手私宅买卖登记反弹6%,录得3305宗,连续6个月均能维持在逾三千宗的水平高位行进;至于 月内登记总值更升12%,录250.10亿元,量值同见上升。 非住宅市场上月表现仍较逊色,逆市录得跌幅,但较前月跌势已见收窄,当中主要受累来自车位的近一 成跌幅,因而拖低整体工商铺及其他表现,若单计工厦及商厦,两者分别有近三成及近四成的升幅,但 数量不足以扭转劣势。总结9月份整体工商铺及其他买卖登记量环比微跌2%,录785宗;而月内买卖登记 金额更大跌22%,只录得39.16亿元,主因月内登记金额相对较细。 陈海潮表示,整体楼市气氛不俗,但9月中旬,市场多屏息以待《施政报告》及美国议息结果,在需时 消化期间,紧接又遇上超强台风影响了两日的登记量;至于10月初先后有国庆及中秋假期,料多少阻碍 成交进度。最新即市数据显示,9月下旬二手交投出现 ...
中原地产:CCL连升3周共2.30% 升穿140点水平
智通财经· 2025-09-26 20:17
香港楼市指数表现 - 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40.25点,周环比上升0.62%,连续三周上升累计升幅达2.30%,指数创59周新高[1] - CCL较2025年3月财政预算案前的低位134.89点上升3.97%,较2024年9月首次减息前的低位135.86点上升3.23%[1] - 2025年至今CCL累计上升1.90%,若再上升2.77点或1.98%即可达到第四季度目标143.02点[1] 细分市场指数走势 - 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CCL Mass报141.88点,周环比上升0.18%,创64周新高,连续三周累计上升2.17%[2] - CCL(中小型单位)报140.51点,周环比上升0.44%,创63周新高,连续三周累计上升2.27%[2] - CCL(大型单位)报138.90点,周环比显著上升1.59%,创21周新高[2] 区域楼市价格动态 - 九龙CCL Mass报139.63点,周环比上升0.65%,为今年次高水平[3] - 港岛CCL Mass报140.75点,周环比微升0.07%,连续两周累计上升2.89%,为今年第四高水平[3] - 新界东CCL Mass报153.64点,周环比下跌0.12%,连续两周累计下跌0.63%,仍为今年第五高水平[3] - 新界西CCL Mass报129.50点,周环比下跌0.14%,指数仍为今年次高水平[3] 2025年各指数累计表现 - 2025年主要楼价指数累计变动为:CCL Mass上升2.71%,CCL(中小型单位)上升2.56%,港岛区指数上升1.57%[3] - 九龙区指数表现最佳,累计上升4.35%,新界东指数累计上升3.54%,新界西指数累计上升0.89%[3] - CCL(大型单位)是唯一下跌的主要指数,2025年累计下跌1.38%[3] 市场事件与未来展望 - 美联储主席于8月下旬暗示9月可能减息,此消息刺激香港楼市气氛转向正面[1] - 市场认为落实减息后买家入市信心转强,有助于释放更多二手购买力,香港楼价升势可能持续[1] - 近期多个新盘推售,包括大埔上然3期推售140个单位,其影响将于2025年10月中旬公布的CCL才开始反映[2]
美联︰料全年香港楼价升幅有望达5% 年内将延续“租价齐升”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5:17
香港楼市整体趋势 - 楼价预期全年升幅达3%至5% [1] - 差估署8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环比上升0.14% 连升3个月 较年内低位回升1.26% [1] - 美联楼价指数9月22日报129.1点 较年内低位上升2.23% 年内迄今升0.76% [1] 租金市场表现 - 差估署8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数环比升1.12% 连升9个月且升幅扩大 [1] - 租金持续攀升激发租转买需求及长线投资者入市 [1] - 住屋需求殷切及政府吸纳人才政策推动租金进一步向上 [1] 政策与外部环境影响 - 香港施政报告措施及美国重启减息为楼市注入正面动力 [1] - 10月内地可能推出利好经济及楼市政策 对香港楼市产生正面作用 [1] - 港股持续造好叠加多项利好因素推动楼价续升 [1]
花旗:预计香港楼价下半年横盘波动 黄金或可持续强势至明年第一季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3:48
对于美元,他表示,未来数月美国就业市场或有下行风险,有机会令市场对美联储的减息预期继续升 温,利淡美元,该行基本预测是,今年下半年环球经济软着陆而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跑输,或令美元出现 最后一轮跌势,但指美元弱势只属周期性而非结构性,2026年美元或收复失地。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花旗发表2025年第四季环球投资前瞻。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资产配置主管廖 嘉豪表示,对于香港楼市,该行预期住宅价格或在2025年下半年横盘,需待长远供需平衡改善才可支持 住宅价格回升,预期成交单位数量在2027年超过完工单位数量,亦预期年度私楼需求约2.06万伙,受惠 于平均18万名专才及其家人抵港。 他提及,投资需求广泛回升或仍需时,因投资需求往往更取决于楼价预期,以及稳定长期利率,参考 2001至2003年或2007至2009年周期,当时租金利差重返正值后12个月,楼价才见底回升,亦指2025年上 半年成交价达5000万港元的住宅成交价值同比升43%至480亿港元,该行预期优化资本投资计划后,超 豪宅市场或续跑赢。 对于最优惠利率,他认为,最优惠利率未必有太多减息空间,料再减一次0.125%,觉得未必有太多减 息空间,而3个月港 ...
施政报告与美联储降息提振市场信心 香港楼市前景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21:15
施政报告对香港楼市的影响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1] - 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 [1] - 分析人士认为调整可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更多置业选择,带动更多房地产市场需求 [1] 公营房屋供应与市民置业 - 2026至2027年度起的五年期间,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将达189000个单位,较上任时增加约80% [2] -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已由6.1年缩短至5.1年 [2] - 香港特区政府将增加居屋和绿置居单位供应,优化出售及转让安排,协助更多公屋居民置业 [2] 市场成交量与利率环境展望 - 市场人士预计香港楼市第四季度成交量将环比上升30% [2] - 美联储降息对香港楼市产生即时影响,业主供楼压力将减轻 [2] - 香港金管局总裁提醒市民置业、投资和借贷要管理好利率风险 [3] 政策对私人住宅市场的信号 - 施政报告加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对私人住宅市场属于正面信号 [3] - 施政报告未如预期削减住宅印花税 [3]
中原地产:香港十大屋苑周末录得11宗成交按周升57.1% 创5周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0:49
布少明强调对后市乐观,预计待下周议息结果公布后,市场前景将更趋清晰,整体交投步伐有望加快。 他预期,发展商将会加快推盘步伐,进一步带动市场气氛,吸引部分购买力提前于楼价上升前入市,争 夺二手优质单位,而楼价也有望持续拾级而上。 根据美联物业10大指标屋苑的周末成交量分布统计,港岛区3个指标屋苑,包括太古城、康怡花园及海 怡半岛,周末共录得1宗成交,按周增加1宗;九龙区4个指标屋苑包括丽港城、黄埔花园、新都城及美 孚新邨合共录得6宗成交,按周减少25%;新界区的映湾园、沙田第一城及嘉湖山庄合共录得4宗成交, 按周无升跌。 根据美联物业分行方面统计,周末10大指标屋苑录得11宗成交,虽然按周减少8.3%,但是连续两周维 持于双位数水平。若以15大屋苑计算,成交宗数录得13宗,按周无升跌。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本周楼市将迎来两大关键因素:一是《施政报告》公布,房屋政 策势成市场焦点;二是美国议息结果亦即将出炉,市场普遍预期减息机会甚高。在这两大因素明朗前, 部分准买家采取积极部署,一方面频繁看楼、预先物色笋盘,待政策明朗即出击入市,令周末看楼活动 保持热络;另一方面亦有买家暂缓出价,静待市场方向明确, ...
环联:若美联储减息 HIBOR料率先调整 助提振香港楼市需求
智通财经· 2025-09-05 14:06
美联储降息预期对香港信贷市场的影响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宣布降息 若落实将显著改变香港信贷市场环境 [1] - 香港银行最优惠利率可能不会立即下降 但作为按揭基准利率的HIBOR通常会率先调整 [1] - 较低的贷款利率将减轻消费者还款负担 缓解业主财务压力 同时为自住或投资买家提供有利入市条件 提振整体香港楼市需求 [1] 有抵押贷款产品市场展望 - 降息预期可能刺激市场对按揭贷款的需求 [1] - 香港金管局很可能随美联储利率变动调整基本利率 促使银行相应调整最优惠利率 为信贷市场创造更有利环境 [1] 无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变化 - 下调最优惠利率可降低借贷成本 有助刺激市场对无抵押信贷产品的需求 [1] - 消费者可能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再融资方案减轻还款压力 预期结余转户和新增贷款需求将上升 [1] 税务贷款市场趋势 - 银行很可能在税季推出更吸引的税贷优惠 [2] - 2025-26年度利得税及薪俸税一次性宽减上限由3000港元减至1500港元 预计将刺激税贷需求增加 特别是中产家庭 [2] 循环贷款与信用卡市场动态 - 循环贷款在满足流动资金需求方面的吸引力日益上升 尤以年轻消费者和低收入人士为甚 [2] - 尽管信用卡实际年利率较高 但消费者在非必要开支及借贷意欲上的信心回升 预期信用卡使用率和支出均将出现上升趋势 [2] 消费者信贷申请意愿 - 环联2025年第三季消费者脉搏调查显示 48%受访香港消费者有意于来年申请新贷款或进行再融资 为2024年第三季以来最高水平 [2] -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 该比例于年内有望进一步攀升 [2] 金融机构应对策略 - 金融机构应借助数据分析消费者信贷使用率和行为趋势 采取以风险为基础的定价策略 [3] - 主动监察早期违约风险讯号至关重要 例如循环贷款使用率陡升或多次重复再融资 [3] - 提供分期还款选项 结余转户计划等灵活还款方案 有助降低消费者长远逾期还款风险 [3] 消费者信贷教育重要性 - 持续教育及鼓励消费者负责任使用信贷尤为重要 特别是年轻世代与新获信贷消费者 [3] - 加强消费者对信贷健康的认知及理解 有助建立长远财务健康 促进整体信贷市场稳定增长 [3]
内地客赴港买房量创十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35
内地客在港购房趋势 - 2025年截至7月香港整体私楼成交31,190宗 其中普通话拼音买家达7,547宗 占比24.2% 与2024年全年占比24.6%接近[1][2] - 2024年全年香港整体私楼成交47,367宗 普通话拼音买家达11,648宗 占比24.6% 创十年新高[1][4] - 2023年上半年内地客购房占比达15.9% 2024年撤辣后升至24.5% 2025年上半年维持23.6%高位[3] 历史数据对比 - 2016-2019年内地产客购房占比稳定在11%-12%之间 2020年降至9.6%低点 2021-2022年回升至11%-11.6%[1][3] - 2016年上半年内地客购房占比10.3% 2020年上半年降至9.2%低点 较2025年上半年23.6%占比显著提升[3] 购房特征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内地客购房6,128宗 涉及资金559亿港元 人均购房金额超900万港元[3] - 93%内地客选购2,000万港元以下单位 中低价住宅成为主战场[3] 资金调动机制 - 受外汇管制限制 每人每年仅可兑换5万美元 需动员亲友换汇额度分批电汇资金[4] - 通过资本项目汇款(出售内地房产、企业分红等)凭合约及完税证明申请大额汇款[5] - 高净值人士可选择在港成立公司 通过内地企业支付分红或股东贷款调动资金[5] 政策环境影响 - 香港政府2022年底推出人才引进计划 截至2025年7月底共收到51万份申请 34万份获批 超22万名人才抵港[5] - 抵港人才携带超10万名受养人落户 主要投身金融、创新科技、商贸等支柱产业 支撑房屋租赁市场[5] - 简单税制、高透明度交易环境、教育资源与稳定投资回报构成香港楼市核心吸引力[6]
美联:香港楼市新盘成交量已达去年全年八成 本地购买力重成主力
智通财经· 2025-08-25 20:00
楼市成交表现 - 今年香港新盘成交量已达去年全年超过8成 [1] - 全年新盘成交量预期创有纪录新高 二手成交预计达4.5万宗创4年高位 [1] - 成交主要由细价楼及香港本地购买力带动 [1] 买家结构变化 - 本地买家于600万港元或以下一手私宅注册量比率在今年首7个月增至76.9% 较去年全年73%增加3.9个百分点 [1] - 600万至1000万港元及逾1000万港元比率均有所减少 [1] - 本地购买力重返主导位置 预计本地买家占一手私宅注册量比率年内或挑战70% 金额占比有望达60% [2] 利率环境影响 - 一个月HIBOR回升使H按按息重回封顶位 但仍低于去年高位 [2] - 美国年内很大机会减息 HIBOR或跟随回落 香港银行可能下调最优惠利率 [2] - 按息有望再度回落 推动购买力入市 [2] 政策影响因素 - 9月《施政报告》中的楼市措施将左右本地港人及新香港人入市意欲 [1] - 建议设立通道方便内地和香港跨境购房 主要为在港专才置业安居并带来新购买力 [2] - 考虑全面放宽投资移民购买任何楼价物业 楼价全数计入投资额 [2] - 可恢复旧有印花税缴付方式(交易完成后缴纳)以提供资金运用弹性 [3] 行业风险因素 - 失业率上升是楼市最大利空因素 但最新金融业失业率已出现回落 [2] - 金融业人士是楼市重要购买力 行业前景稳定可支撑楼市交投 [2] - 当前物业投机活动极少 放宽政策不会引发炒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