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本位2.0
搜索文档
中国挑战美元霸权!黄金回归:中国正在重建全球货币体系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41
美元信任体系崩塌 - 全球超过70%的外汇储备为美元资产,但2022年美国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事件,彻底打破了各国央行对美元作为安全资产的信任[3] - 该事件传递出美元资产可能被用作政治工具的信号,导致各国央行开始集体减持美债并增持黄金[3] - 2023年以来,中国、印度、土耳其、新加坡等国家央行成为黄金的大举买家,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官方黄金买家[3] 中国“黄金走廊”金融基础设施 - 中国构建了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核心的“黄金走廊”体系,该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实物黄金市场,并在香港、中东、非洲等地布设金库网络[6] - 该体系允许持有人民币的国家直接用人民币兑换实物黄金,为人民币提供了黄金背书,使其成为储备货币[6] - 中国正在建立一个与美元体系平行的金融系统,绕开SWIFT和IMF,并以金砖国家为核心扩展新的结算通道[6] 黄金的金融地位重塑 - 2025年7月,黄金将正式纳入巴塞尔协议Ⅲ的一级资产,可按100%价值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而非此前仅按一半价值计算,这标志着黄金重新获得货币地位[6] - 全球央行正推动黄金成为“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若成功,黄金将可像美债一样用于抵押回购融资,从而改变全球金融体系的底层逻辑[6] -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开始将黄金从伦敦运回国内,此举被视为为“后美元化时代”做准备[7] 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与资产配置影响 - 全球货币体系出现分化,形成以中国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黄金本位2.0”体系,与以美国和西方为代表的数字资产体系并行的双轨格局[9] - 全球央行和主权基金平均将20%的储备配置于黄金或等价实物资产,美国银行报告建议该比例应提升至30%,这10个百分点的差距对应约2万亿美元的新增黄金需求[9] - 未来五年黄金价格可能进入“制度性重估”周期,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战略底仓可配置黄金ETF,中层配置关注铜、有色金属ETF,底层创新层可考虑比特币等高贝塔ETF[9] - 人民币资产将受益于去美元化趋势,包括人民币国债、蓝筹股、黄金、铜、有色金属以及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等,可能成为新的“避风港”资产[9] 未来货币信任机制 - 黄金代表“信任的回归”,比特币代表“信任的创新”,两者共同构成后美元时代的双支柱资产[11] - 货币的未来是信任机制的竞争,中国通过黄金重建“有形的信任”,而美元通过科技维护“制度型的信任”[11]
世界货币格局将要变天?美元优势在减少,黄金逐渐成为硬通货
搜狐财经· 2025-10-29 00:29
全球货币格局转变 - 全球货币领域正发生深远转变,主导格局出现松动,货币信任基础的选择逐渐分化 [1] - 货币体系正分化为两条路径:一是由中国和金砖国家牵头的、以实物黄金为信任基础的“黄金本位2.0”;二是由美国和西方阵营主推的、以数字美元和稳定币等新技术和制度规则为信任基础的科技路线 [4] 美元信任度下降 - 过去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超过70%,但2022年美国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事件,严重削弱了美元作为可信资产的声誉 [8][9] - 自2023年起,全球央行集体转向增持黄金,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黄金买家,同时中国、比利时、法国等美债主要持有国持续减持美债 [11] - 2023年3月的一周内,外国投资者抛售了760亿美元美债,创下近十年最大单周降幅 [11] 黄金的战略地位提升 -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从2024年11月起将伦敦的黄金运回国内,至2025年2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库存从1720万金衡盎司增至3460万金衡盎司,三个月内翻了一倍多 [6] - 全球央行将20%的储备资金投入黄金,有提议认为这一比例应提升至30%,这10%的差距意味着可能产生2万亿美元的新增需求 [17] 中国的“黄金走廊”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构建了以上海黄金交易市场为核心,涵盖香港、中东、非洲的“黄金走廊”体系,使持有人民币的国家可随时将纸币兑换为黄金,为人民币提供了黄金背书 [13] - 中国建立了一套绕开SWIFT和IMF的全新结算通道,并以金砖国家为核心向外拓展,未来金砖开发银行可用黄金作抵押,向非洲、拉美国家发放人民币贷款 [15] 关键制度节点与未来影响 - 2025年7月,黄金将正式纳入巴塞尔协议Ⅲ的一级资产,其价值可按100%计算,等同于恢复了黄金的货币身份 [15] - 若黄金后续成功跻身“高质量流动性资产”(HQLA)之列,能像美债一样用于抵押融资,全球金融的底层逻辑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15][21] 资产配置策略变化 -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策略包括配置黄金ETF作为基础资产,增持铜及有色金属ETF以捕捉周期机会,并可配置比特币等高波动性资产 [17] - 所有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如国债、蓝筹股以及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未来都可能成为全球资本的“新避风港” [17]
金价飙至3000美元!美元霸权加速终结,中国黄金重建全球货币规则
搜狐财经· 2025-10-28 19:04
全球金价飙升与背景 - 金价飙升至史无前例的3000美元/盎司,国内金店零售价突破1200元/克大关 [1] - 金价上涨被视为全球对“谁的钱更值得信赖”的集体表决,宣告旧时代落幕和新格局诞生 [1] - 全球央行将其总储备的20%配置于黄金,美国银行分析师建议该比例应至少提高到30%,代表高达2万亿美元的潜在黄金需求 [16] 美元信用危机 - 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事件,揭示美元是美国可操控的政治工具,撕破了信任面纱 [3] - 美国财政赤字在短短五个月内就突破了万亿大关,美元指数年内跌去近10% [3] - 过去各国央行将70%以上的外汇储备锁定于美元资产,但此信任基础已动摇 [3]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 - 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黄金量达到1136吨,创下历史第二高位 [5]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波兰、土耳其三大黄金买家贡献了全球过半的购买量 [5] - 中国连续八个月持续增持黄金,其官方储备量已达到7390万盎司 [5] 中国黄金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战略在于打造一套以人民币“锚定”黄金的体系,以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5] - 上海黄金交易所构建的“黄金走廊”使境内精炼厂生产的149公斤黄金锭可直接运入SGE国际板金库,交易成本削减一半以上 [7] - 预计到2025年,“黄金走廊”业务规模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为东南亚国家提供用人民币直接兑换实物黄金的路径 [8] - SGE国际版已覆盖全球16个国家,2024年前十个月成交额高达3.67万亿元人民币,上海进出的保税黄金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10] 黄金金融属性增强 - 2025年7月,黄金被正式纳入巴塞尔协议Ⅲ的一级资产范畴,可全额计入风险资产,此前只能以五折计入 [12] - 世界黄金协会推广“数字黄金”概念,利用区块链技术为金条建立档案,使黄金可像股票一样进行抵押融资 [12] 全球货币体系新格局 - 全球货币体系分化为两大阵营:东方阵营以中国和金砖国家为代表,沿“黄金本位2.0”路线前进;西方阵营以美国为代表,押注数字资产 [14] - 美国加速将伦敦黄金储备转移至纽约,使Comex金库库存飙升至4056万盎司,并加紧推进数字美元研发 [14] - 人民币已稳居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宝座,中国的国债、蓝筹股及香港人民币债券可能成为全球资本新避风港 [16] 对投资者的影响 - 未来五年黄金价格大概率保持上涨趋势,因黄金无法无限量供应 [16] - 建议普通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纳入一定比例黄金ETF作为战略底仓 [16] - 短期可关注铜等有色金属寻求交易机会,风险偏好高者可小仓位尝试比特币等新兴数字资产 [16]
中国正打破美元霸权?黄金回归整顿全球货币,市场将迎来大变局?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55
全球货币格局演变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001年的72.7%降至58%,创下近30年新低[6] - 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举动暴露了美元的政治工具属性,促使全球央行寻求替代方案[6] - 货币体系正朝双轨制发展:中国与金砖国家主导以实物黄金背书的“黄金本位2.0”,而美国与西方则押注数字美元和稳定币等金融科技[10] 黄金的战略地位提升 - 2023年全球央行增持1037吨黄金,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黄金买家[6] - 2025年7月黄金正式纳入《巴塞尔协议III》一级资产名单,可按100%价值计入资产负债表,标志着其货币属性的回归[8] - 全球央行正推动黄金成为“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未来可像美债一样用于抵押、回购和融资,这将重塑全球金融的底层逻辑[10] - 黄金价格在2025年内40多次刷新历史纪录[4] 中国的“黄金走廊”战略 - 中国悄然搭建以核心交易平台为枢纽、覆盖多个大洲的实物黄金流转网络,即“黄金走廊”[6] - 该体系的关键突破在于实现人民币与实物黄金的直接兑换,使人民币从信用纸币升级为有黄金背书的储备货币[8] - 这一体系相当于搭建了一套绕开SWIFT和IMF的平行金融结算通道,并以金砖国家为核心向外扩展[8] - 截至2025年初,中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有20多个国家通过双边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16] 市场影响与资产配置 - 目前全球央行和主权基金的黄金及等价实物资产配置占比已达20%,美国银行建议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0%,这意味着全球将新增2万亿美元的黄金需求[12] - 汇丰银行预测,受央行购金、美国财政担忧等因素推动,金价有望在2026年触及5000美元/盎司,未来五年将进入“制度性重估”周期[12] - 对投资者而言,建议采用“三层配置策略”:底层配置黄金ETF,中层配置铜及有色金属ETF,创新层适度关注比特币等高贝塔资产[14] - 人民币计价的国债、蓝筹股等资产将受益于去美元化进程,成为全球资本的潜在“避风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