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被动投资

搜索文档
药捷安康暴涨后“闪崩”多只ETF被指接盘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07:17
股价剧烈波动事件 - 9月16日公司股价早盘一度暴涨63%至679.5港元,午后断崖式跳水,最终收跌53.7%至192港元,总市值较高点蒸发超1900亿港元 [2] - 相较13.15港元的发行价,公司股价一度暴涨超50倍,9月以来出现10倍涨幅后又迅速腰斩 [2][6] - 当日收盘价较日内高点跌幅高达72%,总市值从逼近2700亿港元回到700亿港元附近 [6] 公司基本面与上市背景 - 公司是一家尚无商业化产品、收入为零的生物科技公司,股票名称带有"-B"标识,2023年及2024年分别亏损人民币3.43亿、人民币2.75亿,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仍未产生任何营收,亏损达1.23亿元 [4] - 公司通过18A上市规则于今年6月23日在港股挂牌上市,上市后可交易流通股份仅549万股,占总股本1.38% [2][4][7] - 公司核心产品Tinengotinib是一种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MTK抑制剂,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4] 股价波动原因分析 -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股价巨大波动系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后,受到ETF被动买入影响 [3] - 公司于8月22日因总市值超50亿港元被纳入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并于9月8日进入港股通,当日股价大涨20.1% [7] - 9月10日公司发布新药研发临床试验进展公告后,股价进一步加速上涨,截至9月15日的4个交易日暴涨4.9倍 [7] ETF被动投资影响 - 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鹏华基金旗下的4只ETF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8] - 9月15日公司股价单日大涨1.1倍,当日开始出现在上述4只ETF的申购赎回清单中 [8] - 9月16日股价腰斩当日,4只ETF净值表现出现显著差异,鹏华基金旗下ETF跌幅为0.98%,而其他三只跌幅在2.26%至3.19%之间,市场人士认为鹏华基金或当日对该公司进行了减仓 [8] 指数纳入透明度争议 - 国证指数公司何时将公司纳入指数未有明确公示,官网样本日期停留在8月29日且未包含该公司,而中证指数公司的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更新至9月16日且未将公司纳入 [9] - 指数成份股调整缺乏透明度,普通投资者难以察觉变化,或影响投资ETF的信心 [9]
药捷安康股价过山车,ETF被动“抬轿”又“踩雷”!什么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9-18 16:01
"吃瓜吃到自己买的基金身上。" 近期,港股创新药企业 药捷安康 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而由于药捷安康被"悄然"纳入了包 括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内的多只指数,导致相关ETF被动买入,更是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声 讨。 这一极端个案不仅让众多基民"踩雷",更将指数编制规则的潜在漏洞与ETF规模扩张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再 次推至聚光灯下。 ETF"踩雷"药捷安康 公开资料显示,药捷安康于2025年6月23日在港股上市,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 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上市近三个月以来,药捷安康的股价一直处于小幅上涨的态势,直到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被纳入恒生综 合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等9只恒生系列指数,短期内形成集中 买盘,开启了"狂飙"模式。 Wind数据显示,自9月8日药捷安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以来, 南向资金 持续加码,截至9月15日净买入306.25万 股,公司股价在9月12日上涨77.09%,9月15日更是大涨115.58%,令人咋舌。 但到了9月16日,药捷安康突然上演高台 ...
药捷安康股价坐过山车 ETF被动“抬轿”又“踩雷”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13
由于药捷安康被"悄然"纳入了包括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内的多只指数的成份股,导致相关ETF被动 买入,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讨论。 这一极端个案不仅让部分基民"踩雷",更将指数编制规则的潜在漏洞与ETF规模扩张带来的"双刃剑"效 应,再次推至聚光灯下。 ETF"踩雷"药捷安康 公开资料显示,药捷安康于2025年6月23日在港股上市,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上市近三个月以来,药捷安康的股价一直处于小幅上涨的态势,直到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被纳入 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等9只恒生系列指数,短 期内形成集中买盘,开启了"狂飙"模式。 数据显示,自9月8日药捷安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码,公司股价在9月12日上涨 77.09%,9月15日更是暴涨115.58%。 但到了9月16日,药捷安康突然上演高台跳水,其股价早盘一度大涨63%,但下午便断崖下跌,截至收 盘下跌53.73%,股价从679.5港元/股掉落至192港元/股,堪比"过山车"。 这一巨幅波动引起了 ...
2025资管年会即将举办 “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征集正式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1:57
年会核心信息 - 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报系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将于8月在上海召开,这是自2007年启动以来的第十九届年会 [1] - 年会聚焦大资管行业发展趋势,邀请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学术机构、金融机构的领军人物参与,探讨行业前沿话题 [1] - 本届年会议题包括大类资产配置、AI大模型、绿色转型、养老金融、ETF被动投资等重要领域 [1] 年会配套活动与研究成果 - 在年会前将发起2025年资管30人访谈和大财富系列专访,并基于广泛调研编撰发布《2025中国资产管理趋势报告》 [1] - 年会现场将发布2025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入围案例 [7] “金贝”案例研究评价体系 - 评价秉承“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5] - 数据来源包括机构申报数据、各类公开数据、主办方自主数据(如21世纪资管研究院调研数据、南财金融终端、南财理财通)以及权威第三方机构数据 [5] - 定量部分基于数据和模型参数客观输出结果,定性部分由主办方研究团队及外部评审专家打分 [5] “金贝”案例研究评价流程 - 第一阶段为5月6日至6月30日,进行机构申报和相关数据搜集 [6] - 第二阶段为7月1日至7月6日,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根据评价模型输出定量结果 [7] - 第三阶段为7月7日至7月20日,进行专家评审并综合定量结果输出最终评价结果 [7] “金贝”案例研究参与机构与类型 - 征集范围广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综合金融机构及其产品品牌,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信托、私募资管、期货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以及独立财富管理公司、基金销售公司、基金投顾公司等财富管理机构,还包括消费金融、金融科技、AMC、第三方金融服务等细分领域机构 [3] - 申报类型共设置机构类、产品类、品牌类三大类,并进一步细分 [4] - 2025年机构类案例新增“五篇大文章”卓越实践案例,旨在发现金融机构在践行“五篇大文章”过程中的前沿创新实践 [2] 主办方背景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于2015年成立“21世纪资管研究院”智库,并组建资管30人论坛平台 [2] - 研究院日常围绕资管领域热点开展论坛、研讨、课题研究、深度报告、专项测评、理财投教等活动,致力于构建聚焦业务研究、同业交流、监管建言的大资管综合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