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生成式引擎优化)

搜索文档
AI对话框正在涌入“广告”
第一财经· 2025-07-24 14:16
GEO营销的兴起 - 品牌客户开始将营销预算从SEO转向GEO,以提升在AI回答中的品牌露出率 [4][6] - GEO业务单量在部分营销公司已达到SEO的5倍,行业需求显著增长 [9] - 定价模式多样,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部分品牌已重新分配SEO预算至GEO [6] GEO的操作方法论 - 营销公司通过预设问题库、优化内容数据支撑和细分赛道描述提升AI抓取率 [4][5] - AI偏好第三方平台内容而非品牌官网,营销策略需适应这一变化 [5] - 内容优化后需通过人工或机器反复测试AI回答中的品牌露出效果 [4] 流量迁移与行业影响 - 谷歌和百度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下滑,谷歌2025Q1广告收入668.9亿美元(同比+8.5%),百度在线营销收入160亿元(同比-6%) [8] - 用户行为转向AI聊天软件,部分企业SEO需求下降70%,业务占比降至20% [9] - AI对B端销售模式形成挑战,部分客户直接依赖AI研究替代销售沟通 [5] GEO的行业争议与风险 - 用户对AI推荐存在信任盲区,尤其国内用户信赖度高于欧美市场 [11] - 当前缺乏量化GEO效果的工具,品牌方难以评估曝光与转化 [11] - AI算法频繁调整抓取权重,且易受同名品牌干扰导致误推荐 [11] 内容生态与AI污染 - AI倾向于抓取自媒体和"十大排行榜"类内容,权威媒体占比低 [12] - 部分营销公司通过批量发布低质内容污染AI环境,可能引发品牌反噬 [12] - 行业呼吁AI平台加强内容治理,避免虚假信息影响推荐公信力 [12][17] 法律与合规挑战 - 律师认为GEO实质是广告行为,应遵守广告法标注要求但技术实现存在难点 [15] - 虚假GEO内容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取证难度高于SEO纠纷 [16] - 需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未来可能引入明确标注的广告位 [18] 行业未来趋势 - AI个性化推荐将要求品牌生产更精准多元的内容 [18] - 短期内AI平台可能尝试购物链接等轻度商业化形式 [18] - 监管需解决AI信息准确性问题,避免信任危机导致行业崩塌 [17]
一场对抗OpenAI们的“危险游戏”
虎嗅APP· 2025-07-23 18:25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陈伊凡、孙晓晨 AGI接口 .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陈伊凡、孙晓晨 编辑|苗正卿 头图|AI生图 "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AI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07」篇文章。 当 ChatGPT 的周活用户冲破 10 亿大关时,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正在发生 —— 超过 60% 的消费 者开始绕过谷歌、百度,直接向 AI 助手询问商品信息。但品牌们却像蒙眼的玩家,既不知道 AI 会 如何描述自己,也无力左右推荐的天平。 2025 年 6 月,纽约初创公司 Profound 用 2000 万美元融资撕开了这个市场的口子。Kleiner Perkins 和英伟达风投的入局,让这个成立仅 11 个月的公司站到聚光灯下——生成式AI 时代的 "品牌翻译 官",帮企业摸清大模型的脾气。 自2024年7月成立以来,Profound已被《财富》100强品牌中的数千名营销人员所采用,并入选科技 媒体TechCrunch"2024年最具颠覆性的51家初创公司"榜单。 硅谷风投 a16z 已经迫不及待将其定义为新风口,在其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直言,"21 世纪初是 ...
一场对抗OpenAI的“危险游戏”,值不值得投资
虎嗅· 2025-07-23 08:17
硅谷风投 a16z 已经迫不及待将其定义为新风口,在其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直言,"21 世纪初是谷歌 AdWords 的套利时代,2010 年代属于 Facebook 的定向 引擎,2025 年,轮到 LLM(大语言模型) 和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了。" 在硅谷最大孵化器 YC 最新的 Demo Day 上,两家同类公司的出现,似乎印证 着这个判断。GEO,是如今全球创投圈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这样诞生于生成式AI之上的"新物种",业界对此基本属于——"干中学"的态度。 回归最简单的商业逻辑就会发现,这类创业公司能做到多大、这类商业模式能持续多久,或许都非常有限。 "AI 原生 100" 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AI 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 07 」篇文章。 "这更像场'猫鼠游戏'。" 嘉和资本 CEO 袁子恒直言。这些公司试图破解大模型的黑箱,帮品牌优化 AI 推荐权重,但底层算法的每次调整,都可能让之前的 努力归零。 当 ChatGPT 的周活用户冲破 10 亿大关时,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正在发生 —— 超过 60% 的消费者开始绕过谷歌、百度,直接向 AI 助手询问商品信息。 但品牌们却像蒙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