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矩阵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IP“星星人”迅速崛起,Labubu产能提升10倍后依旧售罄,摩根大通上调泡泡玛特至“增持”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21:36
摩根大通评级上调与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将泡泡玛特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300港元上调至320港元 [2] - 公司基本面未改变且更强劲,市场恐慌提供绝佳配置时机 [1] 热门IP表现与需求 - Labubu产能较2025年第一季度提升10倍,但Labubu 3.0和Mini Labubu在所有地区仍售罄 [2][5] - Labubu万圣节"Why So Serious"毛绒系列在二手市场转售价格溢价高达290% [6] - 新IP“星星人”在万圣节系列中二级市场溢价达130%,仅次于Labubu [9] - 摩根大通预测“星星人”将在2027年贡献总销售额的8%,与Skullpanda、Molly和Crybaby等成熟IP(预计8-9%)并驾齐驱,Labubu贡献预计为35% [10] 未来增长催化剂 - 公司计划于12月发布“Labubu & Friends”动画,并于2026年3月或4月推出Labubu 4.0 [7] - 包含5个IP(Labubu、星星人、Molly、Dimoo和Hacipupu)的万圣节系列产品在主流线上平台数分钟内售罄 [8] 财务表现与估值 - 股价从近期高点335.40港元下跌24%至254港元,同期恒生指数上涨7% [3][11] - 摩根大通将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5-7% [14] - 预计2025年销售额和调整后盈利同比分别增长165%和276%,2026年同比分别增长28%和29% [15] - 当前基于摩根大通预测的2026年市盈率为20倍,风险回报比更具吸引力 [3][15] 全球化布局与风险应对 - 公司为2025年第四季度购物季准备库存,可应对近期关税波动 [18] - 公司拥有直接提价权,曾在2025年4月于海外市场将盲盒价格上调12%(从17美元至19美元),毛绒玩具上调27%(从22美元至28美元) [18] - 仅需提价约15%即可完全抵消美洲市场关税对毛利的影响 [19] - 公司正规划全球六大制造中心(中国4个,海外2个)以支撑长期全球扩张 [20] - 美洲市场销售贡献预计从2025年约21%提升至2027年约28%,海外业务对集团收益贡献在2027年接近60% [21]
新IP“星星人”迅速崛起,Labubu产能提升10倍后依旧售罄,摩根大通上调泡泡玛特至“增持”
美股IPO· 2025-10-16 12:17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将泡泡玛特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300港元上调至320港元 [2] 核心IP表现 - Labubu产能较2025年第一季度提升10倍,但Labubu 3.0和Mini Labubu在所有地区仍处于售罄状态 [2][5] - Labubu万圣节系列在二手市场转售价格溢价高达290% [6] - 新IP“星星人”在万圣节系列中二级市场溢价高达130%,仅次于Labubu [9] - 摩根大通预测“星星人”将在2027年贡献公司总销售额的8%,与部分成熟大IP并驾齐驱,Labubu的贡献预计为35% [10] 未来增长催化剂 - 公司计划于12月发布“Labubu & Friends”动画,并于2026年3月或4月推出Labubu 4.0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摩根大通将公司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上调了5-7% [15] - 预计2025年销售额和调整后盈利将分别同比增长165%和276% [16] - 预计2026年销售额和调整后盈利将继续同比增长28%和29% [16]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较8月高点回调24%,而同期恒生指数上涨7% [3][12] - 基于摩根大通预测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20倍,估值颇具吸引力 [1][3][17] 全球化布局与供应链 - 公司拥有强大的定价权,曾在2025年4月于海外市场成功提价,盲盒价格上调12%(从17美元至19美元),毛绒玩具上调27%(从22美元至28美元) [20] - 为支撑长期全球扩张,泡泡玛特正在规划全球六大制造中心(中国4个,海外2个) [22] - 美洲市场销售贡献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21%提升至2027年的约28% [22] - 海外业务对集团收益的贡献预计在2027年接近60% [22] - 摩根大通测算,泡泡玛特仅需提价约15%即可完全抵消美洲市场关税对毛利的影响 [21]
布鲁可(00325):IP矩阵多元化,海外业务高增
信达证券· 2025-08-24 15: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布鲁可2025H1实现营收13.38亿元(yoy+27.9%),经调整净利润3.20亿元(yoy+9.6%),经调整净利率23.9%(yoy-4pct)[1] - 国内收入稳健增长达12.27亿元(yoy+18.5%),海外业务高速增长实现收入1.11亿元(yoy+898.6%),占比提升至8.3%[1] - IP矩阵持续多元化,前四大IP收入占比83.1%(去年同期前三大IP占比92.3%),已商业化19个IP,SKU总数达925个[2]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5H1研发支出1.29亿元(yoy+69.5%),研发费用率9.6%(yoy+2.3pct),研发团队599人(同比增长81%)[3]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达7.6/10.0/1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6X/17.1X/12.9X[4][5]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48.4%(yoy-4.3pct),主要受模具折旧增加(yoy+208%)及9.9元产品占比提升影响[1] - 销售费用率13.2%(yoy+1.7pct),管理费用率3.5%(yoy-35.1pct)[3] - 期末现金储备26.41亿元,库存周转天数7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1.16亿元(yoy+39%),归母净利润7.56亿元(yoy+288%)[6][8] 业务发展 - 海外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亚洲(不含中国)/北美/其他地区分别收入0.57/0.43/0.11亿元(yoy+652.5%/+2135.9%/+594.7%),美国与印尼成为主力市场[1] - 渠道结构:经销/委托销售/线上分别实现收入12.12/0.18/1.08亿元(yoy+26.5%/+32.1%/+44.6%),线下渠道为核心销售渠道[1] - 产品结构: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13.25亿元(yoy+29.5%),销量1.1亿件(yoy+96.8%);16岁以上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4.8%(yoy+4.4pct)[2] - 平价款产品(零售价9.9元)表现亮眼,实现收入2.16亿元,销量达4860万盒[2] 竞争优势与展望 - 核心优势在于产品力(拼搭体验),规模效应初步形成,具备快速推新测试能力[4] - IP矩阵持续扩张,新签署13个新IP,包括初音未来、小黄人等知名IP[2] - 创新玩法推出变装玩法(小黄人系列)、合体配件包(变形金刚)等新功能[3] - 海外扩张成效显著,持续参加全球玩具展并组织BFC比赛提升市场影响力[4] - 预计模具投入进入收获期,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利润率或迎改善拐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