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P估值法
搜索文档
网易有道(DAO):有道(US):广告业务加速增长
华泰证券· 2025-11-21 09:43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有道(DAO US)的“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为12.46美元 [1] 核心观点 - 有道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前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激增149.2%,广告业务持续高增,学习服务调整接近尾声,盈利质量与增长动能双优 [1] - 公司暑期加强主业战略性投入,Q3经营利润约为2827万元,略好于预期 [1] - 游戏投放驱动广告业务超预期,学习服务核心产品持续高增,预计Q4学习服务板块收入有望恢复整体正增长 [2] - 公司短期适当增加主业投入,聚焦长期可持续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体投放效率的提升有望将投资逐渐转化为收入和利润 [3] 财务业绩总结 - Q3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超过预期(1.8%)[1] - Q3广告服务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51.1%,大幅好于预期(43%),其中游戏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2] - Q3学习服务收入6.43亿元,同比下降16%,但核心产品有道领世销售额同比增长40%+,AI订阅服务收入破亿,同比增长40%+ [2] - 公司预计25-27E 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1.47/3.18/4.17亿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4%/+25%/+19% [4] 业务板块分析 - 广告业务:受益于网易集团投放和海外市场需求增加以及AI投放工具的加持,游戏版号发放以及与Google、Tik Tok的合作带来重大拓客机遇 [2][3] - 学习服务:今年秋季招新竞争有所缓和,公司适当加大了对有道领世的获客投入,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3] - AI订阅服务:主要得益于有道词典AI同传升级,收入同比增长40%+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基于SOTP估值法,给予K12业务16.59x 26E PE、智能硬件业务21.94x 26E PE、在线营销业务15x 26E PE [11] - 目标价12.46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1][11] - 预计25-27E营业收入为58.49/66.96/77.25亿元,同比增长3.96%/14.49%/15.37% [9] 可比公司估值 - K12业务可比公司平均26E PE为16.59x,包括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 [13] - 智能硬件业务可比公司平均26E PE为21.94x,包括科大讯飞、小米集团、小熊电器等 [14] - 在线营销服务可比公司平均26E PE为12.79x,报告给予15x 26E PE,维持溢价幅度 [15]
XPENG INC.(9868.HK):NON-VEHICLE BUSINESS AND PROSPECTS COULD SUPPORT VALUATION PREMIUM BUT YET TO JUSTIFY VALUATION SWITCH TO SOTP
格隆汇· 2025-11-19 19:55
3Q25 vehicle margin missed, but blended gross margin beat driven by outsized contribution from technological service. In 3Q25, vehicle margin contracted by 0.8ppt QoQ to 13.1%, slightly missing our prior estimate on weaker fixed-cost absorption in early-stage deliveries of new models and softer demand for key launches like G7 and all-new P7, which somewhat limited scale efficiencies. On the other hand, services and other sales boasted an impressively-high 75% gross margin and accounted for 42% of 3Q25 gross ...
腾讯控股(00700):25Q3游戏继续超预期,AI赋能深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6 15: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91港元,较当前价格有23.4%的上升空间 [5][8] 核心观点 - 公司25Q3业绩超预期,营业收入1929亿元,同比增长15%,超出彭博一致预期2% [8]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18%,超出彭博一致预期7% [8] - 业绩增长呈现高质量特征,毛利润增速(22%)高于调整后经营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增速(18%),后者又高于收入增速(15%) [8] - 海外游戏业务表现强劲,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驱动力 [8] - 市场对公司的AI技术、进展及远期潜力定价不充分,存在价值重估机会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56亿元、8453亿元、92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4%、11.9%、9.6% [7]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2亿元、3007亿元、337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9%、15.6%、12.2% [7][8] - **盈利能力**:25Q3毛利率为56%,非IFRS营业利润率为38%,非IFRS归母净利润率为37% [9] - **未来展望**:预计ROE将从2025年的24.31%提升至2026年的25.34% [7] 业务分部表现 - **增值服务**:25Q3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6% [9] - **网络游戏**:25Q3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3% [9] - **本土游戏**:25Q3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5%,《三角洲行动》9月DAU突破3000万,《无畏契约手游》表现亮眼 [8] - **国际游戏**:25Q3收入同比增长43%,主要由Supercell(如《皇室战争》流水创新高)及《PUBGM》等驱动 [8] - **网络广告**:25Q3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21%,增长由加载率提升、AI驱动eCPM提升及流量增长共同推动 [8][9]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25Q3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金融科技保持高个位数增长,企业服务保持十几个百分点增长 [8][9] 运营亮点与AI进展 - **流水表现**:基于递延收入推算,25Q3流水增速约为24%,为近年最强季度增长 [8] - **资本开支**:25Q3资本开支为130亿元,占收入比例为6.7%,前三季度合计596亿元,占收入比例10.7% [8] - **AI能力**:混元大语言模型复杂推理能力持续提升,图像生成模型在全球文生图模型中排名第一,微信AI功能持续丰富 [8] 估值分析 - 采用SOTP估值法,目标市值65949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股价791港元 [10] - 估值拆分:增值业务+广告业务(2026E利润1848亿元)给予27倍PE,对应市值49883亿元;金融科技业务(2026E收入1754亿元)给予4倍PS;云业务(2026E收入588亿元)给予6倍PS;投资业务估值5520亿元 [10]
小米股价一度跌超4%,花旗预测其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
新浪财经· 2025-10-27 12:47
股价表现 - 10月27日早盘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43.88港元,创今年4月以来新低,午间休市时跌幅收窄至2.7%,报44.68港元,总市值为1.16万亿港元 [1] 第三季度业绩预测 - 花旗预计公司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但环比下降5% [1] - 花旗认为业绩可能略低于预期,主要受智能手机毛利率及物联网收入低于预期影响,而互联网及电动车业务大致符合预期 [1] - 中金公司预测更为乐观,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46%至1123.57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8.88%至105.57亿元人民币 [2] 智能手机业务 - 花旗指出智能手机毛利率受地区组合不利及内存产品价格上涨拖累 [1] - 华泰证券认为在内存涨价的背景下,公司坚持高端化战略部分抵消了行业不利影响,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将保持约11%的水平 [2] - 花旗将2025至202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下调200万台,并调低了毛利率假设 [1] 物联网业务 - 花旗指出物联网收入受中国补贴效应减弱影响 [1] - 华泰证券认为尽管国补退坡影响收入增速,但三季度无促销节,预计物联网毛利率仍将保持强劲 [2] 汽车业务 - 花旗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电动车营运利润将扭亏为盈,实现盈利7.22亿元人民币 [1] - 华泰证券也认为汽车业务在三季度有望扭亏为盈,并指出9月交付量超过40000台,随着产能提升盈利水平将持续改善 [2] - 中金公司预计三季度汽车交付量为10.9万台,对应收入294.30亿元人民币,平均售价环比继续提升 [3] - 中金公司展望2026年,随着产能释放和后续车型发布,看好汽车交付量持续增长及利润加速释放 [3] - 公司董事长雷军曾预计汽车业务将于今年下半年实现盈利 [2]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从66港元微降至65港元,因长期增长主题不变 [1] -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基于SOTP估值法的目标价为65.4港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30.08倍 [2]
京东集团-SW(9618.HK):核心零售利润亮眼 外卖UE持续改善
格隆汇· 2025-10-19 13:03
公司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商品收入为2,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服务收入为7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Non-GAAP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至1.4%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253亿元、14,200亿元、15,1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亿元、377亿元、515亿元 [4] 京东零售业务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零售营收为2,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5.5% [1][2]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1P带电品类营收同比增长5%至1,289亿元,1P日用百货品类营收同比增长17%至958亿元,3P平台及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8%至267亿元 [2]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零售业务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4%至136亿元人民币 [2] - 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对带电品类的拉动、日百品类精细化运营下的亮眼增长以及外卖业务的增量贡献 [1][2] 京东物流业务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物流营收同比增长11%至493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1-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达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业务收入达9,5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 [3] 新业务发展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外卖业务经营亏损为125亿元人民币,日均单量预计为1,900万单,亏损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有所收窄 [3] - 京东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已上线美团APP,并提供免配送费及可使用美团膨胀红包 [3] - 预计京喜及国际业务投入加码将导致其亏损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增加 [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1-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4.6%,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为6.4% [2] - 2025年国补政策延续且品类扩张,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 [2]
京东集团-SW(09618):核心零售利润亮眼,外卖UE持续改善:——京东集团-SW(9618.HK)2025Q3业绩前瞻
国海证券· 2025-10-17 18:51
投资评级 - 对京东集团-SW(9618.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预计京东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959亿元,同比增长13.6%,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对带电品类的拉动、日百品类精细化运营下的增长以及外卖业务的增量收入贡献 [4]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下降68%,Non-GAAP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至1.4%,主要由于新业务投入拖累,但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预计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至5.5% [4] - 基于SOTP估值法,给予2026年京东集团目标市值5,652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177元人民币/193港元 [7]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公司当前股价为128.10港元,52周价格区间为114.80-180.80港元,总市值为363,291.60百万港元 [3] - 近期股价表现:近1个月下跌1.5%,近3个月上涨2.7%,近12个月下跌15.4%,同期恒生指数近12个月上涨27.6% [3] - 公司总股本为283,600.00万股,日均成交额为1,329.52百万港元,近一月换手率为0.36% [3] 财务指标预测 - 营收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53.22亿元、14,200.05亿元、15,127.69亿元 [6] - 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61亿元、376.66亿元、515.00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47%、72%、37% [6] - 每股收益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7.31元、12.46元、16.93元 [6] - 估值指标:基于2025年预测,P/E为16.13倍,P/B为0.95倍,P/S为0.28倍 [6] 分业务展望 京东零售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零售营收同比增长10%至2,479亿元,核心GMV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4%至136亿元 [4] - 分品类看:预计1P带电品类营收同比增长5%至1,289亿元;1P日百品类营收同比增长17%至958亿元;3P平台及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8%至267亿元 [4] - 增长动力:消费稳健修复(2025年1-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6.4%)、国补政策延续且品类扩张、日百品类强劲增长、平台供应链能力提升 [4] 京东物流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物流营收同比增长11%至493亿元 [5] - 行业背景:2025年1-8月快递业务量达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业务收入9,583.7亿元,同比增长9.2% [5] 新业务 - 京东外卖: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亏损125亿元(日均单量1,900万单),亏损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有所收窄 [7] - 其他新业务:京喜及国际业务投入加码,预计亏损环比增加 [7]
仙琚制药(002332):国内制剂集采+原料药降价拖累业绩
华泰证券· 2025-08-27 19:4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4.02元人民币[1] - 基于SOTP估值法 公司合理市值为138.71亿元[5][11] - 当前股价11.50元人民币(截至8月26日) 市值113.76亿元[7] 财务表现分析 - 1H25营收18.69亿元(yoy-12.6%) 归母净利3.08亿元(yoy-9.3%) 扣非净利2.67亿元(yoy-19.5%)[1] - 2Q25营收8.61亿元(yoy-21.7%) 归母净利1.64亿元(yoy-12.9%) 扣非净利1.23亿元(yoy-34.2%)[1]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75/6.29/7.52亿元(分别下调10.7/15.6/15.2%)[5] - 25年预期营收39.58亿元(yoy-1.06%) 26年预期营收44.84亿元(yoy+13.28%)[10] 业务板块表现 - 原料药板块1H25收入7.3亿元(yoy-20%) 其中自营原料药收入4.23亿元(yoy-13.6%) 意大利子公司收入3.05亿元(yoy+2.7%)[2] - 制剂板块1H25收入11.27亿元(yoy-7.2%) 预期24年实现10%+收入增速[3] - 妇科制剂1H25收入2.07亿元(yoy-11%) 麻醉科制剂收入0.6亿元(同比持平) 呼吸科制剂收入4.46亿元(yoy+13%)[3] - 仙曜贸易公司1H25收入178万元(yoy-98%)[2] 研发管线进展 - 妇科管线:庚酸炔诺酮(独家 长效避孕 峰值~15亿元) 屈螺酮炔雌醇(II)(首仿 短效避孕 峰值5-10亿) 戊酸雌二醇(首仿 峰值5-10亿) 地屈孕酮 黄体酮凝胶[4] - 麻醉肌松管线:1类新药奥美克松钠(峰值20+亿元) 2类新药CZ1S(术后镇痛 临床3期) 2类新药CZ006(术后镇痛 临床1期)[4] - 呼吸管线:2类新药CZ4D(肺曲霉菌病 临床1期)[4] 估值方法与同业比较 - 原料药业务给予25年17x PE(前值13x) 对应市值25.01亿元[11] - 仿制药业务给予25年21x PE(前值19x) 对应市值89.95亿元[11] - 创新药业务采用DCF估值(WACC=8.5% 永续增长率-2%) 对应市值23.75亿元[11] - 原料药可比公司平均25年PE为17x 仿制药可比公司平均25年PE为19x[12]
低估值、高成长、稳分红:TCL电子(1070.HK)的“三重收益”投资逻辑
格隆汇· 2025-08-27 17:59
核心观点 - TCL电子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0.4%至547.8亿港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0%至10.6亿港元,经营质量全面提升,费用率优化至11.5%,现金储备同比增长30.4%至114.4亿港元,净额资本负债比率保持0% [1] - 行业从"慢行业"向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利润潜力提升的"好生意"转型,Mini LED技术推动换机潮,渗透率快速提升,竞争格局优化,面板价格波动减弱,盈利稳定性增强 [1][2][3] - TCL电子作为行业龙头,在显示技术、产品创新、渠道布局和多元化业务方面具备优势,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激增176.1%,市占率全球第一,互联网和创新业务高速增长,带来估值重估潜力 [4][5][6][15][16] - 公司通过业绩激励计划锁定增长目标,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目标为同比增长45%至23.2亿港元,EPS预计达1.04港元,同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仅10倍PE,远低于17倍历史中枢,且分红政策稳定,支付率达42.33%,提供多重收益来源 [7][11][13][14] 行业趋势 - Mini LED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Q2线上渗透率达34%,较2024年Q4提升近5个百分点,带动行业客单价提升和回暖 [2] - 竞争格局优化,巨头间价格战收敛,行业利润率回升,面板价格波动减弱,因韩国厂商退出大尺寸LCD市场,产能向国内头部厂商集中,下游终端厂商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2][3] - 消费者需求转向智能化、多元化应用场景和沉浸式体验,推动智能化大屏需求增长,供给侧Mini LED技术成本下降,毛利率增厚,形成"技术降本-需求放量-规模降本"正循环 [2] 公司业绩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显示业务收入334.1亿港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大尺寸显示收入283.5亿港元,同比增长9.4%,全球电视出货量1,346万台,同比增长7.6%,稳居全球前二 [4] - Mini LED电视出货量137万台,同比激增176.1%,市占率全球第一,互联网业务收入14.6亿港元,同比增长20.3%,毛利率提升至54.4%,海外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46.3% [4][15] - 创新业务收入198.8亿港元,同比增长42.4%,光伏业务收入111.4亿港元,同比飙升111.3%,毛利率稳定在10%,采用轻资产模式,欧洲市场落地实现出海突破 [16] - 费用率优化至11.5%,现金储备114.4亿港元,同比增长30.4%,净额资本负债比率0%,经营质量全面提升 [1] 产品与技术 - TCL电子引领Mini LED技术创新,旗舰机型采用"蝶翼华曜屏"、"万象分区"等核心技术,提升画质对比度和低反射率,2025年推出行业首创第四代液晶电视,实现100%全面屏 [5] - "TCL+雷鸟"双品牌战略覆盖家庭沉浸观影和电竞等新应用场景,吸引多元化消费群体,实现销量和品牌心智双重锁定 [5] 渠道与市场 - 全球分为六大区域,采用本地化人才和文化融合策略,北美市场提升Best Buy、Costco等中高端渠道占比,欧洲市场实行"一国一策",进入德国MediaMarkt和英国Currys渠道 [6] - 欧洲品牌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13.3%,法国、波兰零售量稳居前二,西班牙、瑞典位列前三,新兴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9%,65吋以上产品出货量大增45.8%,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居首位,巴西、泰国稳居前二 [6] 增长与估值 - 2025年业绩激励目标为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75%/100%(2025年/2026年/2027年),2025年目标净利润23.2亿港元,EPS预计1.04港元(2024年EPS为0.72港元) [7] - 当前估值约10倍PE(2025年EPS),显著低于17倍历史中枢,处于近三年估值8.84%分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11] - 累计分红23次,平均分红支付率42.33%,累计现金分红53.97亿港元,累计归母净利润127.52亿港元,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 [13][14] - SOTP估值法显示公司价值被低估,互联网和创新业务具备高成长、高估值属性,传统硬件估值逻辑可能发生"跳轨" [15][16] 市场反应 - 业绩公布后股价持续飙涨,超出市场预期,验证"行业结构升级+公司份额提升+盈利弹性释放"逻辑 [1] - 获13家头部券商覆盖,全部为正面评级,中信证券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13.00港元,较最新收盘价有显著上行空间 [10]
好未来(TAL):主业维持高增,季度利润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08-01 09: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好未来1QFY26业绩收入5.75亿美元同比+38.8%,non - GAAP经营和归母净利润超彭博预期,宣布未来12个月内最多回购6亿美元普通股,虽暑期增速或承压但业务稳健增长且强化股东回报,维持“买入”评级 [1][5] 各部分总结 Q1业绩情况 - Q1学习服务收入约4.05亿美元,培优/网校业务收入同比+46%/50%(RMB口径),内容解决方案收入1.52亿美元(同比+47%RMB),学习机收入约1.20亿美元(同比+68%RMB) [2] - Q1整体毛利率同比+3.2pp至54.9%,超出彭博一致预期约3.5pp,由线下教学点爬坡及网校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学习机保持高投入 [2] 暑期业务预测 - Q1递延收入同比增长约50.8%但环比降速,预计Q2学习服务收入同比增速环比降至25%左右(RMB口径) [3] - 预计与5月新发布学习机和“618”购物节相关营销投入部分确认在Q2,Q2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约1.6pp至31% [3] - 预计Q2暑期公司总收入同比+22%(RMB),non - GAAP OPM为8.57%,同比-1.85pp [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下调FY26/27/28收入假设至28.34/34.59/40.75亿美元(较前次-6%/-7%/-7%),预计FY26/27/28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2.20/3.73/5.44亿美元(较前次-3%/+12%/+21%) [4][9] - 采用SOTP估值法基于FY26估值,给予学习服务25x FY26E P/E,内容解决方案30x FY26E P/E,目标价13.89美元,维持“买入” [4][11]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美元)|营业收入增速|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归母净利润增速|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增速| | ---- | ---- | ---- | ---- | ---- | ---- | ---- | |2025|2,250|50.98%|84.59|NA|149.53|75.25%| |2026E|2,834|25.93%|177.22|109.51%|220.28|47.31%| |2027E|3,459|22.07%|329.64|86.00%|372.70|69.20%| |2028E|4,075|17.79%|500.80|51.92%|543.85|45.92%| [8] 资产负债表相关 - 展现2024 - 2028E存货、应收账款和票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资产项目和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负债项目情况 [20] - 呈现2024 - 2028E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及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指标变化 [20]
瑞银:三星医疗_ 寻找价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瑞银·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三星医疗,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0.00元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中国智能电表需求过于悲观,2026年起需求或进入新一轮上行期;海外智能电表市场增长,中国企业将受益;配电设备业务有望推动长期盈利增长;医疗服务业务利润率有扩张潜力;公司当前股价对应PE低于历史平均,预计估值向历史均值修复 [12][13][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背景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进入计量行业,2001年进入配电设备领域,2015年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在海外多地建有工厂 [60][70]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国内电网投资增长10%,2025 - 28年CAGR为6%;海外电网上行周期持续 [61] 各业务板块分析 智能电表业务 - 国内智能电表需求受更换周期和技术升级周期推动,2025年启动新周期,2026年起需求或上行;海外市场普及率低,中国企业将受益,预计2025年公司智能电表收入下降10%,2026 - 27年每年增速15 - 20% [13][16][22] 配电设备业务 - 2024年配电设备业务收入超智能电表成最大收入来源,预计2024 - 27年收入CAGR为38%,得益于国内客户群和产品供应扩大及海外积极拓展 [23][28] 医疗服务业务 - 约20%收入来自康复医院,医改政策使患者流入康复医院,公司平均病床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若使用率提升,毛利率有望扩大至35 - 40% [31] 毛利率和派息 - 预计公司电力设备业务毛利率保持33%左右,2025 - 29年综合毛利率33 - 34%;公司净现金状况健康,2025 - 27年派息率不低于45%,2025 - 26E股息率5 - 6% [38] 什么已反映在股价中 - 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下跌25%,跑输沪深300指数,市场对国内电表需求担忧过度,预计2026年需求好转,海外配电变压器订单推动盈利增长,公司周期性减弱,估值将向历史均值修复 [45] 估值 - 采用SOTP估值法得出目标价,电力设备业务基于11.5x 1年期动态PE估值,医疗服务业务基于18x估值,目标价隐含12.4x 2026E PE,对照2024 - 27E EPS CAGR为23% [4][46] 乐观/悲观情景分析 - 乐观情景目标价35.00元,假设2024 - 27年电力设备收入CAGR加速至28%,综合毛利率升至34%;基准情景目标价30.00元,预计电力设备收入CAGR为26%,医疗服务收入为12%,综合毛利率33%;悲观情景目标价17.00元,假设电力设备收入CAGR放缓至21%,毛利率与基准情景相似 [52][53][54] 预测回报率 - 预测股价涨幅35.4%,预测股息收益率4.6%,预测股票回报率40.1%,市场回报率假设6.7%,预测超额回报率33.3%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