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aaS+AI
icon
搜索文档
微盟集团(02013.HK):"SaaS+AI"双轮驱动,迎来商业化与盈利新拐点
格隆汇· 2025-08-27 09:00
AI商业化突破 - 公司首次披露AI相关收入达340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AI工具矩阵在电商全流程的应用 [2] - AI商业化突破推动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环比提升1.38%至4.38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拥有15大AI Agent,布局超过58个真实商业应用场景,有效拉动核心SaaS业务客户活跃度和商业化 [6] - WAI SaaS产品平均月活跃商户数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57%,WIME累计注册用户数增长139%达11万,收入飙升172% [11] 财务表现改善 - 经调整收入同比上升7.8%达7.7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109.0% [9] - 实现自2021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毛利率从66.4%上升至75.1%,大幅提升近9个百分点 [9] - 商家解决方案和订阅解决方案客单价分别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1.9%和4.5% [9] - 智慧零售客户GMV同比增长13.4%,亿级GMV账号数同比增长60%,百万级GMV账号数同比增长34% [10] 生态合作拓展 - 推出"微盟X微信小店"五大解决方案,上线首月渗透15%存量账号,开启功能商家月订单环比平均增速达27%,月会员环比平均增速达26% [13] - 新绑定微信小店商家月GMV规模约5000万元人民币,月度增长率约100% [13] - 已接入小红书、快手,并与美团实现深度打通,预计四季度及明年接入抖音 [14] - 在中国时尚零售百强企业中占比达48%,商业地产百强占比50%,连锁便利店百强占比42% [10] 市场表现与投资价值 - 自4月8日触底以来累计反弹幅度约94%,近乎翻倍,同期港股SaaS板块整体反弹超过50% [2] - 摩根大通增持公司1621.37万股,持股总数达到3.42亿股 [17] - 微信电商私域电商初期预计1000亿左右规模,2025年下半年可能翻倍,第二阶段GMV可能达3000-4000亿规模 [14] - 多账号合作客户数同比增长22.2%,多账号合作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9.3% [10]
日本的SaaS+AI市场究竟是怎么样的?
虎嗅APP· 2025-05-26 08:05
日本SaaS市场现状 - 日本SaaS行业处于美国10年前的发展阶段,类似2010年左右美国SaaS黄金爆发期[4] - 日本SaaS渗透率低于10%,是美国或欧洲的1/5甚至更少[14] - 日本市场硬件先进但软件落后,企业仍依赖传真机和实体印章完成商业交易[3][7] 市场落后原因 - 企业文化重视稳定性而非效率,决策周期长达一年甚至更久[9][10] - 语言和文化障碍导致国际SaaS产品难以进入[10] - IT外包现象普遍,企业依赖保守的系统集成商而非SaaS解决方案[10] - "金丝雀陷阱"现象:市场足够大但不足以推动全球化,99%日本SaaS公司只专注本土市场[11][25] 疫情带来的变革 - 疫情成为日本SaaS市场的"黑船事件",远程工作比例从不到10%爆发增长[15] - 企业被迫数字化转型,基础SaaS产品需求几周内爆发式增长[15] - 疫情后数字化趋势持续加速,企业不愿回到纸质流程[16] - 日本SaaS行业仍处于加速期,预计还有10年高速增长[20] 独特销售文化 - 高度依赖人际关系驱动的销售模式,需要多次面对面会议建立信任[22] - 许多公司将咨询服务作为商业模式一部分以弥补长销售周期[23] - 系统集成商和IT咨询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23] - 客户寻求"全面解决方案"而非单一功能工具[23] 市场多样性 - 东京SaaS创业生态系统国际多样性程度与柏林或伦敦相当[31] - 国际创始人选择东京的原因包括成本优势、人才可及性和友好签证政策[32] - 国际团队采取双轨策略:服务日本市场同时设计全球产品[33] 未来趋势 - 人力短缺问题将推动SaaS和AI解决方案加速采用,预计2030年劳动力缺口达900万人[35] - 中小企业可能比大企业更快采用AI解决方案[36] - 市场将分化:基础数字化转型SaaS和AI驱动SaaS两类公司[36] - 日本政府推出鼓励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36] 市场机会 - 日本SaaS市场像"时间胶囊",让创业者有机会应用已验证的商业模式[48] - 市场特殊性包括关系导向销售文化、质量追求和"金丝雀陷阱"[48] - 预计未来7~10年将保持稳定增长[48] - 国际团队可结合日本质量理念与全球扩张策略创造竞争优势[33]
石基信息(002153):SaaS+AI持续推进,短期承压但长期空间广阔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7 1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ARR持续高增,展现经营韧性;全球化是重要战略,有望拓展全球高端酒店市场;云POS持续推广,云PMS新签大客户;毛利率短期承压,经营性现金流良好;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05月06日收盘价8.3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90/4.81元,市净率3.2,股息率0.12%,流通A股市值134.06亿元,上证指数3316.11,深证成指10082.34 [2] 基础数据 - 2025年0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59元,资产负债率15.68%,总股本27.29亿股,流通A股16亿股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947|592|3413|4024|4841| |同比增长率(%)|7.2|-6.2|15.8|17.9|20.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9|21|63|190|286| |同比增长率(%)|-|85.4|-|202.6|50.5| |每股收益(元/股)|-0.07|0.01|0.02|0.07|0.10| |毛利率(%)|34.9|49.2|40.9|42.6|43.4| |ROE(%)|-2.8|0.3|0.9|2.6|3.8| |市盈率|-115|/|364|120|80|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749|2947|3413|4024|4841| |减:营业成本|1708|1920|2017|2311|2739| |减:税金及附加|17|23|27|32|38| |主营业务利润|1024|1004|1369|1681|2064| |减:销售费用|288|279|307|342|411| |减:管理费用|663|663|727|837|992| |减:研发费用|298|244|324|362|411| |减:财务费用|-182|-142|-139|-134|-136| |经营性利润|-43|-40|150|274|386|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32|-68|-49|-44|-58|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12|-53|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79|34|34|34|34| |营业利润|-8|-125|135|264|360| |加:营业外净收入|-14|0|2|0|0| |利润总额|-22|-125|137|264|360| |减:所得税|28|23|23|23|23| |净利润|-49|-148|114|241|337| |少数股东损益|55|51|51|51|5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5|-199|63|190|286| [9]
太美医疗科技先后接入通义千问、Deepseek,“SaaS+AI”成共同成长的最佳场景
IPO早知道· 2025-02-19 10:58
公司AI战略升级 - 太美医疗科技将通用大模型AI能力全面赋能旗下所有SaaS产品,包括Trials平台、eCollect(EDC)、eBalance(IWRS)、eArchives(eTMF)、eCooperate(CTMS)、eSMS、eSafety、ONECEM等,覆盖文件撰写、医学翻译、智能客服等场景 [2][3] - 公司快速接入Deepseek等主流模型,实现多模型调用与无缝协同,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3] - 子公司圣方医药研发更名为"太美智研医药",标志着业务全面升级,整合专业能力、AI技术、SaaS产品矩阵以赋能临床研究全链条 [5] 行业AI应用现状 - AI在医药研发临床前阶段已取得显著突破:AlphaFold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效率较传统冷冻电镜提升百倍,AI模型可在数天内完成千万级虚拟化合物筛选 [3] - 临床阶段AI落地仍面临高监管、流程复杂等挑战,尚未形成闭环解决方案,行业效率瓶颈未突破 [4] - 大模型为垂直领域带来想象空间,医药研发中AI已应用于靶点发现、剂型设计、疗效预测等环节,部分AI参与发现的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3] 公司技术成果与产品创新 - 自主研发TrialOS医药研发协作平台,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多方协作,2019年启动后显著改善行业协作难题 [4] - 2020年成立"弗莱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AI技术成果包括: - eCollect 6解决方案将EDC建库周期从数周/月压缩至1周 [4] - 影像AI质控效率提升3-5倍,累计审阅图片超4.3亿张,校验准确率达100% [4] - OCR技术100%替代人工誊抄,文件管理效率提升90%以上 [4] - 2024年两项AI技术成果获国际认可:临床试验AI应用案例登上《Nature》,影像AI技术获评全国创新案例 [4] 未来发展方向 - "SaaS+AI"深度融合将加速通用模型在垂直领域的专业化成长,释放模型潜在价值 [4][5] - 公司计划打造高专业性、高可用性的数智化产品,解决临床研究工作者实际痛点 [5] - 行业有望通过AI与SaaS结合进一步降低研究成本、缩短周期,提升医药创新效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