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公共纳凉点 乘凉好去处
人民日报· 2025-08-02 19:08
河南郑州地铁绿城广场站内,市民在纳凉休闲。 霍亚平摄 湖北宜昌的一辆纳凉公交上,工人在乘凉。 宋金戈摄 纳凉公交进工地 上午10点半,湖北宜昌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牌坊坡停保场内,B215路公交车驾驶员黄开椿走进贴 着"纳凉公交"标识的车上,启动车辆、打开空调,朝着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驶去。 当黄开椿抵达工地,车外温度已经升至35摄氏度。吃完午饭的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上车找位置坐了 下来。吹着凉爽的空调,大家的表情逐渐放松下来。"除了开放空调,我们还向工人们免费提供饮用 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纳凉物品。"黄开椿说,每天上午11点会准时把车开到工地,到下午3点再离 开。 "工地上实在太热,有了纳凉车,中午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电焊工胡伦武说,开设纳凉公交之前,他 和工友们中午只能躲到树荫底下休息。"三伏天,连风都跟火炉子里冒出的一样,不凉快凉快真有可能 中暑。"胡伦武说。 炎炎夏日,哪里觅清凉? 高温酷暑不仅考验城市应对能力,也体现着社会治理的智慧与温度。面对市民和户外工作者的纳凉需 求,多地因地制宜开放公共设施:地铁站内划定纳凉区、建筑工地来了纳凉公交、防空洞免费向市民开 放…… 近日,记者赴 ...
曾是群众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首选 营运11年后,1360辆公共自行车“退役”
镇江日报· 2025-08-02 07:58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与传统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 车实现了无桩化借还车,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这种"随借随还"的模式,解决了公共自行 车固定站点用车的不便,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也由此急剧下降。 "现在镇江经开区的公共自行车市场占有率低、骑行人数少,目前全区日均骑行量不足200辆 次。"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理科负责人李锦河介绍,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部分公共自行 车及配套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正常使用体验,也增加了项目维护成 本。经过研究评估,经开区公共自行车项目将于8月逐步退出。为了确保市民正常出行,现有共享助力 车站点将优化,覆盖公共自行车服务区域。 为全力保障市民的正当利益,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协同市公共停车管理处和相关企业,合理规 划公共自行车卡的退卡流程及时间节点,确保公共自行车卡的押金和预充值款能够顺利退还给每一位用 户 。 在 此 期 间 , 市 民 可 通 过 关 注 官 方 公 告 ( 镇 江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管 理 委 员 会 网 站 http://www.zjna.gov.cn/)获取退卡流程信息 ...
支付出行双升级,畅享便捷之旅 | “老外”游上海(三)
国际金融报· 2025-08-01 02:33
编者按 自从中国持续放宽和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以来,"老外"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巷尾,"China Travel"(中国游)迅速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作为正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上海,在这个夏天迎来入境游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 座城市,体验消费场景、感受服务便利、观察城市面貌,也在心中留下属于他们的"上海印象"。 《国际金融报》推出"'老外'游上海"系列报道,从消费、出行支付、城市影响力到吸引力背后的城市品 牌,透过外国游客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带你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 今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5年上海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口号——"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在以简洁表达凝练城市特质的背后,上海正不断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为建设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持续注入新动能。 最先让入境游客感知一座城市的,往往并非标志性的景点或特色美食,而是渗透在城市每一条动脉中、 于细微处流转的服务便利性。目前,上海通过外卡支付场景拓展、地铁国际卡与数字人民币过闸等系列 举措,让"这里是上海"的形象通过可感的便利体验流转。 支付服务多层次 来自匈牙利的克洛斯( ...
济南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开通满月,近500人尝鲜体验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1:57
据济南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L4级自动驾驶车辆在线路运行过程中,所有驾驶操作都不需要人员 介入,车辆在运行场景下具备交通信号及道路标识标线识别、自主超车、自动避障、精确进站等功能。 除了车迷,许多家长也带着孩子前来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进步。 目前,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仅在周末时间运行,市民可随时关注"369出行"APP内的线路信息和预约 通道,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试乘体验。 济南公交的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智小蓝"一亮相便引发广泛关注。一个月以来,穿梭在起步区道路上 的"智小蓝"公交,成为城市里一道移动的"科技风景线"。 公交车迷是首批"尝鲜者"中的主力军。不少济南本地车迷在乘车体验结束后兴奋地与车身合影打卡,在 社交平台分享这份独特的出行体验。更有外地车迷听闻消息后专程赶来,只为亲身感受L4级自动驾驶 的魅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于泊升 今年6月28日,济南市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智能网联公交2号线,正式面向市民乘客预约开 通。一个月来,共有近500名乘客通过预约亲身乘车体验了自动驾驶的新奇与便捷,真切地感受到智慧 交通的脉动。 ...
无锡上线全国首条智驾就医公交线
新华日报· 2025-07-31 05:01
创新探索"公交+医疗"服务模式。5月,无锡在江大附属医院南院区上线全市首个医院版"巴士邻居",市 民就诊完毕,便可直接走进门诊大楼门前由公交车改造的休憩驿站,通过"无锡云公交"小程序花3元预 约"动态公交"回家。目前,"巴士邻居"订单每天保持在40个左右,"动态公交"日均接送就医市民约50人 次。以"驿站+叫车"组合模式,无锡正打通从"家门"到"院门"公共出行"最后100米"。 本报讯(记者李顺顺)7月10日,全国首条开进医院的智驾公交线在无锡正式上线。作为1.8公里就医专 线,公交微巴43号线(江南大学附院智驾线)精准对接地铁出站口至医院门诊楼,实现市民公共交通出 行"一站就医"。 公交微巴43号搭配了全套硬件智能设备及后台高阶算法,具备L4级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该线路从地 铁长广溪站出发,途经震泽路、蠡湖大道等,进入江大附属医院内部,全程约5分钟,真正做到一站就 医且无需预约,有需要的市民可在站台直接上车,试运行期间暂不收费。 ...
怎么看这三个“1亿”(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22
路畅百事通。城市的温度,治理的精度,呈现在每一次出发与抵达之中。"幸福出行网"越织越密,城市 的脉动将更加从容、更显活力。 (摘编自《北京日报》) 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 到门"出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中,格外亮眼的3个"1亿人次",生动折射出我国城市交 通的韧性与活力。 这些年,愈发多元的交通网络、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显著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地域之间"一日 千里",多城切换成为现实;城市内部,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畅行无阻,极大拓展了工作生活 半径。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如何让每种交通方式发挥最大价值,考验治理智慧。以公交为例,如今我国城 市公交线路近8万条、线路长度超170万公里。庞大的公交体量惠及亿万人日常出行,但具体到每一条公 交线路背后,也都藏着不小学问。从怎样设置站点更加方便,到配备多少车才能高效运行,都需要科学 论证后给出"最优解"。此外,交通线路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比如随着打网约 车成为日常,很多地方的夜班公交乘客不断减少。从"刚需"到"补充",不断优化夜间交通方案,方能以 精细 ...
从交通工具到城市文化IP 公交如何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赏花专线与文旅融合 - 杭州公交开通"赏荷专线",串联断桥、新新饭店、郭庄等观荷点,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开通半个月客流量提升50%左右 [2] - 2024年春季起推出四季赏花专线(郁金香、樱花、桂花、菊花、梅花),将公共交通与自然时序结合,形成"公交+赏花"创新模式 [4] - "中意巴士"于2019年开通,促进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友好关系,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并衍生出520路"大红豆"双层巴士及生肖主题车厢等文创产品 [5] 年轻化创新与社交传播 - 194路公交因杨公堤六座石拱桥的"过山车"体验走红,改造后增加涂鸦涂装和分贝仪互动,35岁以下乘客占比提升12.6% [6][7] - 公司计划推出夜游专线及文创产品,瞄准"夜市经济"和年轻群体需求,强化公交与城市文旅的趣味结合 [7] 智慧服务与便民升级 - 2025年春节推出景区门票扫码购票服务,覆盖14个热门景点,支持"门票+车票"套票,减少排队时间 [8] - 西溪路608号停车场升级为便民服务驿站,提供行李寄存、导乘、充电等综合服务,优化游客体验 [9] - 未来将拓展定制旅游专线和文创销售,探索"公交+文旅"深度结合,提升公共交通的城市窗口功能 [9]
“白天载客,晚上拉货”,是公交破局新思路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7-23 18:27
郑州公交与顺丰合作 - 郑州公交集团与河南顺丰速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但目前尚未开展车辆运输合作 主要合作议题是扩大物业出租的范围和内容 [1][2] - 网传"白天载客晚上拉货"的公交车并非郑州公交 当前郑州公交客货不混 [2] - 2024年郑州公交主营业务收入中 公交运营占比62.97% 毛利率-604.1% 物业出租占比10.19% 毛利率87.42% [2] 公交行业现状 - 2019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691.76亿人次 2023年降至380.5亿人次 2024年微增至386.7亿人次 2025年1-5月同比下降4.8% [3] - 客流量下降主因是地铁线路密集和私家车普及 多地公交公司面临运营困境 [3] - 广州公交集团2024年1-10月营收101.93亿元 利润总额1.51亿元 能源和货运成为主要盈利支撑 [4] 公交+快递模式探索 - 南京开展公交车拉货试点 快件可在2.5小时内送达主城区 当日达消费者 [4] - 西安长安区构建"城乡公交+供销物流+邮政快递"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 [4] - 该模式需解决政策依托 线路设计 车辆调度等问题 需精准施策和多方配套 [5]
中国每天3亿人次乘公交地铁或打车出行,乡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5:27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均居世界首位[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1]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建成90%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结合水运民航优势[1] 交通运输效率与规模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物运输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1]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75.9%民航日均服务超200万人次[2] - 自驾出行日均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2] 多元化出行服务体系 - 日均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通勤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2] - 90%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50%以上通公交[2] - 高速公路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20%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98.4%累计建成充电车位6.2万个[2] 节假日交通保障措施 - 高峰时段单日通行量达7000万次为日常2倍通过"一段一策"缓解拥堵[2] - 暑期加强客流研判与极端天气应对优化服务措施保障出行安全[3]
这一地招标130辆公交车 谁能拿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9 22:43
景德镇公交车辆采购项目 - 项目启动130辆公交营运车辆公开招标 资金来自企业自筹 标段划分为一个标段 [1][2] - 核心产品为8米系列纯电动公交车 要求中标人在收到交付通知后50天内分批次完成车辆交付 [3][6] - 投标人需满足独立法人资格 良好财务信誉 专业技术能力等基本要求 且未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4] - 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代理商需提供制造商唯一授权 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09:30 [5][15] 招标流程 - 投标文件需通过精彩纵横云采购平台提交 需办理CA数字证书 平台使用费300元 [7][9][10] - 开标地点设在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景德镇分公司 需现场提交纸质投标文件 [15] - 招标公告同步发布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精彩纵横云采购平台 [16] 行业动态 -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表现强劲 半年销量达5.9万辆 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22] - 山东重工集团新能源重卡半年销量达2.4万辆 显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竞争加剧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