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
搜索文档
昆明农贸市场的烟火日常,一个连接山野的土地共同体
第一财经· 2025-10-31 11:29
书籍内容与特色 - 书籍《在集市: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博物日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记录了24个节气篆新农贸市场的日常,并从博物学视角分类梳理了316种食材[1] - 作者将书稿称为"云南集市博物志",强调市场是一个天然的博物学课堂[1][3] - 书籍内容基于作者2021年寒露开启的全年市场观察,结合了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的地方性知识研究[1][18] 篆新农贸市场概况 - 市场占地20亩,布局为4横4纵通道,设有650多个摊位[4] - 摊主多数来自云南各地,部分来自川渝黔、宁夏和东北地区,形成多元化的食材供应网络[4] - 市场被描述为"可食用的自然博物馆",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许多游客将其作为云南之行的首站或末站[4] 食材多样性与供应链 - 市场集中呈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辨识利用草木动物为食材药材的经验,食材具有营养丰富和贴近自然的特点[3] - 每天凌晨周边各市县的山茅野菜向昆明运输,市场与周边山野乡村通过日夜四季变化联结成"土地共同体"[5] - 地州山茅野菜专卖店售卖106种特色菜品,食材多为嫩芽尖和嫩花苞,通过飞机、动车或高速公路运输以保持新鲜度[5] 菌类食材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 野生菌子已成为云南代名词,游客在菌子季密集到云南消费,但当地人的菌子季快乐仍具独特性[9] - 作者父亲在70年代发现出口日本的松茸即云南大花菌,并开始向山民收购,90年代研究确认松露即云南猪拱菌[12] - 历史上鸡枞酱油采用费时熬制工艺,如今已绝迹,反映了对山珍食材极致利用的传统生活经验[10] 市场变化与挑战 - 市场近期进行改造后菌菇区域变得干净敞亮,但本地顾客减少,转向周边乡街子购买更便宜新鲜的野生菌[19] - 出现由创意年轻人接管的规范化摊位,如干花摊位,但可能使市场逐渐失去传统泥土气息的独特性[19] - 现代物流结束了高山大川阻隔和本土种植本土售卖模式,但商业化泛起和游客涌入正引发市场缓慢变化[19]
余杭升级版农贸市场圈粉无数
杭州日报· 2025-10-23 10:42
项目定位与特色 - 辰风里未来市集是传统农贸市场提质升级的新试点 旨在打造高颜值、多业态、智慧化的新型邻里中心 [2] - 项目以科技感+烟火气为特色 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汇集近百家店铺 成为集智慧农贸、多元业态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2][3] - 市场创新布局花店和轻食档口 用香气取代传统菜场异味 并设计可引入自然光的屋顶天窗 铺设防滑地砖 建立巡回保洁机制以优化环境 [2] 业态创新与服务模式 - 市集提供从生鲜食材到日用百货的全品类商品 并引入药房、共享厨房等多元业态 实现从单纯买菜到综合生活的跨越 [3] - 爱华共享厨房提供即买即烹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成为市集烟火气与人情味的生动缩影 [3] 智慧化管理与运营 - 市场入口设置智慧大屏实时更新交易数据和菜品溯源信息 并提供放心农贸触摸查询机供市民参考菜价与食品安全检测结果 [3] - 每个摊位配备智能电子秤 确保每笔交易数据实时传入管理系统 实现从源头的智慧管控 [3] 行业政策与推广前景 - 近两年行业累计发放农贸市场各类补助资金近750万元 助力市场变身美好邻里服务新空间 [3] - 行业已成功打造9家省四星级、23家省三星级商品市场 [3] - 行业将以辰风里为范本 推动农贸市场从改造焕新向运营深耕迈进 落实一市场一方案 推广有温度、够便捷的消费新方式 [4]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服务进市场!上门集中检定,守护交易“秤准量足”
中国食品网· 2025-10-20 11:53
活动概述 -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区监管所联合地区质量与计量检测所开展计量器具集中检定服务活动 [1] - 活动旨在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源头遏制"缺斤短两"问题 [1] 检定范围与结果 - 活动覆盖华宝农贸市场 重点针对食品、蔬菜、肉类等经营摊位的电子计价秤、台秤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 - 累计完成检定计量器具132台 其中合格111台 合格率为84.09% 不合格21台已责令停用并维修或更换 [1] 服务模式创新 - 创新采用"检定+服务"模式 在华宝农贸市场设置临时检定点以减少对经营的影响 [1] - 经营者按约定时间送检 工作人员现场完成检查、校准和记录 合格器具粘贴标志 不合格器具当场要求停用或维修 整改后需复核合格方可使用 [1] 未来计划 - 监管所计划持续深化"计量惠民"服务 建立检定服务长效机制 [1] - 未来将通过定期上门检定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持续规范市场计量秩序 [1]
守护舌尖安全,盐城盐都区盐渎街道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督查检查
扬子晚报网· 2025-09-30 14:39
检查行动概述 - 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农业中心联合盐都市场监管分局、野丁社区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组成专项检查组 [1] - 专项检查组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开展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1] - 此次联合检查聚焦节日消费特点,以月饼、糕点、肉类、蔬菜等节令食品为重点检查品种 [3] 检查范围与内容 - 检查组先后检查了神州路农贸市场、爱清农贸市场等 [3] - 重点检查农贸市场食品经营者证照办理及进货查验制度落实情况、市场主办方索证索票情况、食品保质期限及储存情况、快检工作情况等 [3] - 检查组要求农贸市场严格入市查验检测,督促市场主办方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入场销售者索票索证义务 [3] - 农贸市场需持续强化快检工作,聚焦"七鱼三菜"重点品种监管,构建"入场查验—过程管控—风险筛查"的全链条监管闭环 [3] 执法与指导措施 - 执法人员坚持监管与指导并重,针对部分商户存在的索证索票不规范等问题现场指导立即整改 [5] - 同时向经营户和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强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 [5] 行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 通过此次联合检查,有效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 [7] - 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7]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来逛的菜市场长什么样?
央广网· 2025-09-14 19:47
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菜市场通过融入网红打卡元素和民国风设计实现物理空间形象升级 吸引年轻人及游客群体[1][4] - 改造后菜市场日均人流量达4000人次 销售额同比上涨40% 体现客流与营收双重提升[4] - 南京 成都 广州等多城市复制该模式 菜市场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和城市地标[10] 商业模式创新 - 业态组合新增老字号小吃 手工文创 咖啡等多元化服务 形成"买菜+餐饮+文创"复合空间[6] - 推出"楼下买菜 楼上加工"的共享厨房消费场景 加工费实行八折优惠增强消费粘性[6] - 通过新商户减免三个月租金 网红商户优先入驻等政策支持年轻创业者[6] 可持续发展策略 - 开发文创产品及纪念品 通过打卡消费模式延长产业链价值[10] - 策划相亲活动等创新服务内容 强化社交属性和用户体验[10] - 保持农副食品品控优势与价格竞争力 维系社区居民信任感[6][9] 社会价值体现 - 菜市场转型为社区公共活力空间 提升都市生活品质感与便利感[10] - 成为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载体 兼具烟火气与现代化消费体验[9][10] - 多元复合空间定位使其成为"城市新客厅" 促进社区互动与城市景观升级[9][10]
江门200余家农贸市场焕新
广州日报· 2025-09-11 16:24
农贸市场提质行动核心举措 - 江门市市场监管局以“百千万工程”和“1+N”提质行动推动农贸市场从“脏乱差”向“净亮美”转型,从单一交易功能转向“市场+服务”综合体验 [1] - 全市235个农贸市场中已有146家完成提质,今年新启动61家升级,覆盖第三批37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圩市场 [1] - 鹤山市共和镇中心市场作为标杆案例,投入专项资金改造,解决积水路滑、卫生死角等问题,统一招牌外观并重新铺设防滑地砖 [1] 市场环境秩序整治成效 - 城管与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49人次,清理出店经营411宗、流动摊贩占道经营3338宗 [1] - 通过引导摊贩入市经营,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1] 市场服务功能升级 - 江门多家农贸市场提供代切肉、宰鱼、分装等初加工服务,实现“一站式便民购物” [2]
沃沃农贸:让传统菜市场变身智慧生活空间
经济观察报· 2025-09-03 19:25
公司战略与发展路径 - 公司自2019年开始探索智慧农贸市场解决方案,2020年自主开发“沃沃农贸全国数据中心”管理平台,2022年确定“深耕广西、面向全国”的战略[1] - 公司定位为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传统农贸市场,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包括好环境、好服务、好食品,区别于传统农贸仅解决“有没有”[1] - 公司已签约近200座市场,开业超过150座,业务覆盖广西、广东等5个省份的二十多个地级市,并与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成立合资公司[1] - 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沃沃云创科技于2024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预计到2028年管理市场数量将超过600家,场内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覆盖超过3000万复购家庭[1] 商业模式与运营优势 - 公司采用专业团队统一运营模式,市场按高标准建设,配备智能电子秤、信息公示屏等设备,支持扫码支付和线上下单,并设有食品安全检测室、休息区、停车场等配套[1] - 运营模式为合伙人机制,将铺面让夫妻店经营,实现以销定产,有效减少库存浪费,与传统市场收租后松散管理及超市模式有根本差别[6] - 公司通过供应链和其它支持性服务构建与商户的共生生态,实现标准化、精细化运营,智慧化是核心动力而非点缀[3][5] 供应链与技术支持 - 公司搭建F2B2C全产业链闭环管理平台,一头对接产地解决销售和溯源,一头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商户,帮助实现直连产地/厂商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2] - 供应链系统集大数据、全球供应链和金融于一体,W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仓储自动化,集成拣选、搬运、分拣等功能,智慧系统还覆盖停车和货运调度[2] - 通过智慧设备收集数据,用大数据指导产地种植,沃沃优品项目专注于合作各地特色农产品,利用全国市场网络为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和宣传推广[2][7] 市场扩张与社会效益 - 公司正筹备向一线城市铺点,调研显示北京有近百座菜市场需求旺盛,目标客群包括注重健康的年轻人和老龄化社会中的适龄人群[8] - 扩张模式被视为城市更新的一个类别,通过内容赋能直接关联民生,利用一二线城市产生的闲置土地和空置物业进行选择性开发[8][9] - 公司业务与千万人口就业相关,目前已直接解决近20万人就业,助农人数超过50万人,预计到2028年直接解决就业达100万,助农达500万户[10]
“逛吃”地道青岛,农贸市场进阶消费“宝藏地”
搜狐财经· 2025-09-03 15:19
核心观点 - 青岛农贸市场通过改造升级 融合餐饮 文化体验与社交功能 转型为复合型城市生活空间 吸引大量年轻客群并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 [1][2][15] 消费群体变化 - 年轻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团岛市场五一期间客流达4万人次 其中七成以上为年轻游客 [4] - 外地游客拉动消费 埠西市场旅游旺季近一半客群为拉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 [4] - 本地年轻消费者增加 咖啡店上线外卖一个月售出2000单 购买主力为本地市民 [18] 业态升级与改造投入 - 政府资金支持显著 2021-2022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5000余万元 撬动市场投资1.2亿元 新建改造23处农贸市场 [7] - 餐饮区规模扩大 团岛市场三大餐饮区面积达1500平方米 仅今年8月前半个月就餐人数达5万人次 [8] - 即食零售模式普及 渔鲜达 小港海鲜市场等实现"摊位购买+现场加工"的体验式购物 [11] 创新消费场景 - "菜市场+餐饮"模式成熟 海鲜加工大篷夜间座无虚席 搭配驻唱表演形成独特市井文化 [8][10] - 跨界业态融合 菜市场引入咖啡店 茶饮店 文创店等 提供情绪消费价值 [17][21][22] - 艺术与商业结合 浮山所市场设置艺术雕塑 转型为美学复合空间 [25] 经济效益与客流增长 - 单日客流稳定增长 团岛市场日均客流2.5万人次 五一期间爆发至4万人次 [4] - 商户经营改善 鲜榨果汁摊旺季日销上百杯 咖啡店开业3个月即盈利 [3][18] - 消费模式创新 "自主选购+即时加工"实现体验与性价比双赢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政策支持消费创新 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与产业集聚 [1] - 数字化与特色化发展 未来农贸市场需融合社区服务业态 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长足发展 [27] - 全国性改造浪潮 温州 哈尔滨 上海等地菜市场通过书店 首店经济 品牌联名等方式转型 [26]
农贸市场改造迟迟未完工(身边事)
人民日报· 2025-09-01 06:32
项目延误与现状 - 安徽合肥市葛大店农贸市场自去年4月摊位柜台拆除后,改造工程至今未开工,现场仍为废墟状态[2] - 项目原计划工期为几个月,但实际延误已超过一年,具体复工时间未知[2] 对商户与社区的影响 - 所有摊贩被迫在农贸市场周边马路摆摊经营,面临日晒雨淋[2] - 占道经营对交通造成影响,并有损市容市貌[2]
全省首个《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将于9月5日起正式实施
每日商报· 2025-08-28 06:30
标准发布概况 - 浙江省首个《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由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并正式发布 [1] - 该标准凝聚了市场主办方、经营户、行业专家及检测机构等多方共识 [1] - 标准标志着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1] - 该团体标准将于2025年9月5日起正式实施 [2] 标准核心内容与工具属性 - 标准不仅是一本实操指南,更是推进农贸市场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工具 [1] - 标准引入数字化管理理念,鼓励市场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台账记录和检测信息公开 [1] - 标准旨在为全省农贸市场提供科学、统一和可操作的实践指南 [1] 管理责任与精细化管理 - 标准明确市场开办者与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要求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1] - 标准实行"一户一档"精细管理方式 [1] 检测与追溯体系规范 - 标准统一了检测项目、方法、频次与时效,保障检测数据实时公开 [1] - 标准推动重点食用农产品全面接入"浙食链",鼓励其他品类应上尽上,逐步实现全品类可追溯 [1] 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 新标准设立便捷投诉点,建立权益保障专项基金 [1] - 标准推行"先赔后付"纠纷处理机制,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 预期影响与目标 - 标准实施将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从'经验型'向'标准型'转变,显著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 - 标准旨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与信任感,助力打造安全、舒心'城市厨房' [2] - 该标准是助力杭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的重要举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