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
搜索文档
晨光生物(300138):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价格拐点初显,盈利能力加速释放
华鑫证券· 2025-10-27 23: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正持续修复,主要产品价格拐点初显,未来盈利有望加速释放 [4][5][6][7]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50.47亿元,同比减少3%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5% [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59% [4]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13.90亿元,同比减少2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相比2024年第三季度的-0.3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0.72亿元,相比2024年第三季度的-0.6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16.11%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至1.35% [5]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至3.43% [5]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6.48% [5] 业务板块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棉籽类业务收入为23.53亿元,同比减少11%,收入下降部分原因是公司主动收缩棉籽贸易业务,将重心转向加工业务 [6] - 2025年前三季度植提类主力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至24.99亿元 [6] - 辣椒红销量同比增长36%,辣椒精销量同比增长87% [6] - 食品级叶黄素销量同比增长22% [6]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植物提取行业正处黄金期,消费理念升级与国家政策引导使需求侧持续向好 [7] - 行业供给侧原材料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行业正处于拐点 [7] - 公司积极推进缅甸万寿菊试种,以提升原材料成本优势 [6] - 行业形成共识打破低价竞争状态,企业普遍上调叶黄素价格,预计叶黄素利润端将迎来明显改善 [6] - 甜菊糖凭借差异化工艺带来的成本优势,市场开拓进展顺利 [6] - 植物基胶囊产品开始市场推广,订单签订顺利 [6] 盈利预测 - 调整后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6元,2026年为1.01元,2027年为1.17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18倍,2026年为14倍,2027年为12倍 [7]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比增长291.2% [10]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86亿元,同比增长32.1% [10]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65亿元,同比增长16.2% [10] - 预测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2.9%,2026年为19.9%,2027年提升至28.6% [10]
晨光生物(300138):Q3盈利亮眼 明年增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37
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0.47亿元,同比下降3.41%,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5.30%,扣非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激增1659.0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3.90亿元,同比下降19.88%,归母净利润888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38.68%,扣非归母净利润7151万元,同比增长209.20%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达16.11%,同比提升10.5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5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率为6.39%,同比提升8.54个百分点,实现扭亏为盈 [3] 分业务板块表现 - 第三季度植提业务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2.82%,棉籽业务收入5.88亿元,同比下降34.59%,棉籽收入下降主要系吨价同比下降所致 [2] - 植提业务毛利率达22.26%,棉籽业务毛利率达7.80%,同环比均持续提升 [3] - 前三季度植提业务多点开花,辣椒红应用型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辣椒精销量同比增长87%,食品级叶黄素销量同比增长22% [2] 费用与收益构成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提升0.91、1.47、1.98个百分点和下降0.56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提升推测系棉籽业务回暖导致销售部门职工薪酬增加,研发费用率提升推测系在研项目和新研发项目投入增多 [3] - 第三季度投资收益占收入比例同比提升0.82个百分点,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例同比提升3.79个百分点 [3] 行业供需与公司前景 - 2025年辣椒红、辣椒精和叶黄素上游原材料种植面积均有10%以上减少,供给收缩有望缓解行业激烈竞争态势 [4] - 国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及美国合成色素禁令推动天然植物提取物需求,行业需求端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4]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69.19亿元、77.59亿元、84.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0亿元、4.41亿元、5.51亿元 [4] - 公司主力产品价格处于周期低位,在价格反转和消费量增加预期下,明年利润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已在价格偏低位置进行原材料战略储备 [4]
晨光生物(300138):盈利水平显著修复 研发加码把握天然色素替代机遇期
新浪财经· 2025-10-25 16: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0.47亿元,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5.3%,扣非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激增1659.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13.90亿元,同比下降19.9%,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338.7%,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209.2% [1] - 公司25Q3实现归母净利润率6.4%,同比提升8.54个百分点,实现扭亏为盈 [3] 植提业务分析 - 植提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4.99亿元,同比增长7.4%,25Q3单季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2.8% [1] - 辣椒红销量同比增长约36%,辣椒精销量同比增长约87%,食品级叶黄素销量同比增长约22% [2] - 梯队产品中,花椒提取物销量保持29%高增长,甜菊糖实现收入约2.18亿元,番茄红素实现收入超4000万元,水飞蓟素实现收入7475万元 [2] - 前三季度植提业务毛利率为20.86%,同比提升4.91个百分点 [3] 棉籽业务分析 - 棉籽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3.53亿元,同比下降10.54%,25Q3单季收入5.88亿元,同比下降34.6% [1][2] - 前三季度棉籽类业务毛利率为7.20%,同比大幅提升8.05个百分点 [3] - 尽管本季棉籽价格中枢下移导致收入端预计小幅下降,但在成本加成加充分对锁的经营模式下,利润端修复具有确定性 [1][3] 其他业务板块 - 保健品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9亿元 [2] - 中药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超1300万元,同比接近翻倍 [2] 费用与研发投入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9%、2.7%、3.2%,分别同比提升0.27、0.53、1.77个百分点 [3] - 25Q3单季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3.4%、3.4%,分别同比提升0.91、1.47、1.98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显著提升旨在把握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机遇 [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美国FDA计划至2026年底逐步淘汰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需求与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 [4] - 公司作为植物提取物龙头,技术行业领先,多个品类产销量已位列世界第一或前列 [4] - 公司推行“三步走”战略,短期依托低成本工业化生产能力复制多品种发展模式,中长期目标做大做强保健品、中药提取等大健康产业 [4] - 预计公司25-27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3.76亿元、5.01亿元、6.12亿元,同比增长299%、33%、22% [4]
晨光生物(300138):经营向好,有望受益于 FDA 新政下全球天然色素市场翻倍机遇
山西证券· 2025-10-20 14:2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3]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经营向好,有望受益于美国FDA新政带来的全球天然色素市场翻倍增长机遇 [3] - 报告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78亿元至3.14亿元,同比增长344.05%至401.55%,业绩大幅提升 [3] - 植提业务增长及棉籽业务回暖是业绩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4]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晨光生物是全球植物提取物行业第一梯队企业,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产品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水平 [4] - 公司梯队产品如甜菊糖苷、花椒提取物等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多品种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4] 行业催化剂与市场机遇 - 2025年4月美国FDA宣布措施,旨在2026年底前消除美国食品供应中所有石油基合成色素,鼓励过渡到天然色素 [5] - 在FDA新政推动下,定量测算显示全球天然色素市场有望从21亿美元翻倍增长至42亿美元 [6] - 天然色素单位用量较合成色素大幅提升,例如辣椒红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在0.1%级别,而合成色素日落黄的添加量约为0.001%,单位用量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 [6][7] - 2025年美国日落黄色素需求约2500吨,若被天然色素替代,预计将新增至少1万吨的天然色素需求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报告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71.25亿元、80.84亿元、88.57亿元,同比增长1.9%、13.4%、9.6% [8]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4.92亿元、5.85亿元,同比增长282.2%、36.9%、18.9% [8]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EPS分别为0.74元、1.02元、1.21元,PE分别为19.4倍、14.1倍、11.9倍 [8] - 预测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8.0%提升至2027年的15.3%,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4年的2.5%提升至2027年的12.7% [10]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报告公司收盘价为14.41元,总市值约为69.61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报告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每股净资产为6.8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68% [2]
晨光生物(300138):Q3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新浪财经· 2025-10-14 18:37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2.78-3.14亿元,同比增长344.05%-401.55% [1]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8-2.54亿元,同比增长1398.00%-1645.38% [1] - 单看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63-0.9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4-0.70亿元,较去年同期(24Q3归母净利润-0.3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显著改善 [1] 业务表现 - 棉籽类产品价格整体回暖,公司严格执行对锁经营模式,保持稳健运营 [1] - 植提业务多个主要产品底部回暖趋势叠加,带动收入和毛利额同比增长,盈利逐步修复 [1] 短期与中长期展望 - 短期来看,主要产品盈利水平持续修复,24年多个主要产品底部周期叠加造成低基数,随着产品价格逐步回暖,公司将稳步进入盈利修复通道 [2] - 中长期来看,公司储备的梯队产品及海外基地建设所形成的长期竞争力,有望陆续展现成效 [2] - 伴随美国FDA至2026年底逐步淘汰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需求与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带动公司需求与盈利进一步增长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植物提取物龙头企业,植提技术行业领先,多个品类产销量已位列世界第一或前列 [2] - 在“三步走”战略指引下,公司短期内依托强大的低成本工业化生产能力,有望将成熟的多品种发展模式进行高效复制,使得梯队品种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 - 中长期看,公司致力于做大做强保健品、中药提取等大健康产业,有望在高景气度的大赛道中快速成长 [2]
26页|2025中国口服植物提取物趋势概览及抖音商销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0 14:07
2025中国口版权物是双边 及科音南销趋势报 博观研究院 在往期报告中,我们简单整理了中国口服美容市场情况。在这个逐步扩张、有望突破250亿元的庞大市场中,我们注意到一些热门的成分、品类也随之快速 成长,渐渐展现出不凡的影响力,这其中也包含植物提取物。 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物提取物植根于数千年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时光拨转,现代的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正经历着从传 统经验到现代科学的深刻转型,一方面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驱动下,植物提取物行业正逐渐向深度加工演进;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法规的正逐步完善,对植 物提取物的原料、产业链、行业边界等各个方面进行厘清,通过主动建标、全程管控,促进植物提取物行业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向"质量主导"的高质量发展 阶段。 两方合力之下,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与日激增,一方面海外出口量屡创新高、各大市场出口金额逐年上涨;另一方面,国内越来越多消费者觉醒健康养生意 识,开始关注植物提取物的产品理念、使用植物提取物产品养护身体健康。 但繁荣增长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植物提取物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尽管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量、出口金额逐年上涨,但平均出口单价增速近几年 ...
调研速递|晨光生物接受众多投资者调研 合成生物学布局引关注
新浪证券· 2025-09-15 18:54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分三步 第一步已实现辣椒红产销量世界第一并上市 第二步要做成十个左右世界第一或前列的产品并建成世界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基地 第三步做大做强保健品和中药提取等大健康产业[1] - 现阶段目标是提升市场份额 之后通过延长加工链条和开发定制化应用型产品提升利润[1] - 未来优先选择市场规模大 加工链条长 利润率高的产品 并关注合成生物学领域[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荣获科技相关奖励84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申请专利702项 授权专利450项 投稿论文484篇 发表345篇 参与111项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写与评定[1] - 上半年研发费用增长因项目结构变化 材料费大幅增加 主要由主力产品定制化应用型产品开发导致 后续公司会保持大额研发投入并平衡费用和利润[1] - 研发费用主要投入辣椒红色素工艺改进 甜叶菊综合利用 万寿菊综合利用等多个项目[1] 技术布局与合作 - 公司密切关注合成生物学发展 该技术可在微生物中合成人体所需成分 对应植物提取行业上游农作物种植环节 公司萃取分离技术能助力合成生物产业精准提取有效成分[1] - 目前与江南大学在棉籽蛋白肽 醋酸棉酚 铁皮石斛等品类有研发合作 方式包括合作开发新品 委托技术开发 接受中试中试放大实验委托等[1] - 公司已掌握提取虾青素技术 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规划决定是否量产[1]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天然植物提取物替代人工合成产品是长期驱动 公司天然色素产品规模大品种多 在原料提取技术及制剂化方面有优势 番茄红素辣椒红叶黄素等可替代部分合成色素[1] - 美国子公司计划开展番茄红素 葡萄籽提取物 CBD等营养及药用类产品业务 因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暂未投建相关生产线[1] - 保健食品药品主要销售渠道包含自营实体店 代理销售实体店加网店 集采中标销售等[1] 业务表现与前景 - 棉籽类业务由子公司新疆晨光运营 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 - 中药配方颗粒前景良好 公司建有国家药品GMP认证中药车间 取得多个药品注册批准证书和中药配方颗粒备案[1] - 植物提取物应用于多下游行业 植提行业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领军企业对未来高增长有信心[1] 运营与财务 - 公司融资成本与同期限LPR相当 市场降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1] - 每年各子公司生产线会进行检修改造 在原材料加工完毕或库存低位检修设备以保障下季度运转 并进行技改节能降耗提高生产能力[1] - 公司将依据发展规划 项目机会 市场环境及自身经营等情况决定投资并购方向[1]
晨光生物(300138)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58
研发与技术布局 - 公司高度关注合成生物学发展,利用微生物合成技术拓宽产品类型,萃取分离技术可精准提取有效成分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获科技相关奖励84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702项,授权450项,发表论文345篇,参与111项标准编写 [3] - 研发投入聚焦辣椒红工艺改进、甜叶菊/万寿菊/姜黄综合利用、微囊产品开发、替抗产品等方向 [3] - 已掌握超临界CO₂萃取虾青素技术,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量产 [10] - 与江南大学在棉籽蛋白肽、醋酸棉酚等领域开展研发合作 [8] 产品与业务表现 -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收占比不足总营收1% [2] - 辣椒红、辣椒精因原材料成本低导致价格处于历史低位,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 [7] - 棉籽类业务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4] - 天然色素(番茄红素、辣椒红、叶黄素)可替代合成色素,公司具备制剂化技术储备 [6][9] - 保健品/药品销售渠道包括自营、代理销售、集采中标 [3]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长期战略分三步:辣椒红世界第一→十个世界第一/前列产品→做大健康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步并布局第三步 [4][12] - 赞比亚子公司拥有土地约12万亩,种植辣椒、万寿菊等作物,辣椒以直接销售为主 [6] - 未来优先开发市场规模大、加工链条长、利润率高的产品,探索合成生物学增长点 [10] - 通过延长加工链条、开发定制化产品提升利润水平 [8] 产能与供应链 - 年度生产线检修旨在设备维护与技改,不影响正常经营 [4][5] - 辣椒红、辣椒精主要采用国内原材料,成本低于印度同行 [7] - 国外销售以海运为主,未受中欧班列运输中断影响 [12] - 融资成本与LPR相当,降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10]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2024年花费近5亿元回购并注销股份 [7] - 公司强调以业绩回馈股东,维护投资者利益 [7][10]
调研速递|莱茵生物接受9家机构调研,甜菊糖苷RM2成关注焦点
新浪证券· 2025-08-31 23:54
经营与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速达15%以上但利润承压 主要受行业竞争、折旧增加、关税等因素影响 [1] 原料价格与产品趋势 - 罗汉果原料收购价格预计2025年维持相对稳定 甜叶菊原料价格预计与去年相近 [2] - 甜叶菊部分规格产品价格因行业竞争略有下滑 但原料成本支撑价格底线 [2] - 罗汉果提取物价格预计随原料价格进一步回升 [2]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独家拥有可实现产业化落地的甜菊糖苷RM2技术 具备口感佳、复配性好、成本相对可控优势 [2] - 竞争对手涉足RM2需技术突破及通过安全性审查 认证申请周期较长 [2] RM2业务进展 - RM2国内新食添认证获批时间依政府审批节奏而定 国外已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2] - 正与客户推进合作洽谈 国内销售待获批后正式推进 [2] - 未来2-3年内合成生物车间产能预计能满足市场需求 [2] 工业大麻业务 - 美国大麻政策调整未引发市场明显复苏 印州工厂已改造为综合提取物工厂 [2] - 若工业大麻市场需求恢复 公司将积极跟进 [2] 天然甜味剂竞争策略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在合成生物技术等方面前瞻布局 RM2等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2] - 拓展应用场景 在宠物营养等新兴市场积极开拓 [2] 产能利用情况 - 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上半年因原材料采购规模不大导致开工率不高 [2] - 预计9月新原料上市后产能接近满负荷运转 全年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望达40-50% [2] 海外工厂优势 - 美国印州工厂能应对复杂贸易环境 核心产品在豁免清单但仍受关税政策影响 [2] - 工厂结合海外资源与市场需求 聚焦天然甜味剂生产 采用当地原料采购 在供应链安全性等方面具综合竞争优势 [2] 全年业绩展望 - 下半年随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担忧转弱及新一季产品上市 公司预计第三、四季度经营情况可能发生积极转变 [2]
莱茵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37% 创新RebM2赋能全球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8.37亿元 同比增长15.3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1万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 同比增长895.28% [2] 业务板块表现 - 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7.67% [2] - 茶叶提取物实现营收1.08亿元 同比增长20.90% [2] - 其他提取物产品实现营收3.15亿元 同比增长26.33% [2] - 罗汉果提取物销量同比增长20.35% 营收同比增长63.61%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独家开发新品甜菊糖苷RebM2 成为最理想的天然甜味剂成分之一 [3] - 通过酶转化法突破传统工艺局限 实现RebM2量产供应 [3] - 拥有1.22万平方米合成生物车间和12条自动化发酵产线 [3] - 携手江南大学推进罗汉果甜苷全合成技术产业化进程 [2] 市场认证与全球化布局 - RebM2于今年2月通过美国FDAGRAS认证 进入美国高端食品饮料市场 [3] - 国内食品添加剂认证申报进入关键阶段 征求意见稿公示期已结束 [3] - 美国印州工厂升级改造竣工并投入使用 聚焦天然甜味剂及保健品提取物生产 [3] - 工厂将结合海外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 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 [3] 行业环境 - 全球消费预期转强带动植物提取市场扩容 [2] - 健康消费升级浪潮推动天然甜味剂需求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