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
搜索文档
23andme破产重生?布林前妻安妮·沃西基3亿美元欲夺回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6-05 13:42
公司动态 - 23andMe联合创始人安妮·沃西基提出3.05亿美元收购报价 试图重新竞标公司资产包括客户基因数据 [1] - 公司于2025年3月因消费者需求下滑及2023年数据泄露事件申请破产 沃西基同时辞去CEO职务 [1] - 2025年5月公司向SEC申请自愿退市 当前股价3.965美元 市值缩水至1.06亿美元 [3] 收购进展 - 再生元制药曾提出2.56亿美元报价并被选为主要报价 但沃西基的TTAM研究所随后也提出报价 [3] - 公司请求破产法官允许重新与潜在买家接触 再生元表示不满但愿意提出新报价 [3] - 若沃西基报价被接受 再生元要求支付1000万美元分手费 [3] 公司历史 - 23andMe由沃西基等三人于2006年创立 提供基因检测服务 [3] - 2021年6月通过与SPAC合并上市 获得5.09亿美元现金及2.5亿美元PIPE融资 [3] - 公司通过销售测试套件收集唾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 但近年持续亏损 [4] 数据泄露影响 - 2023年数据泄露导致数百万客户敏感基因和个人信息外泄 [1] - 事件引发集体诉讼 使公司陷入信任危机 [4] 创始人背景 - 沃西基是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前妻 家族在硅谷具有影响力 [5] - 沃西基曾多次提出私有化方案但均被董事会否决 [4] - 创始人持续努力抢回公司所有权 展现企业家精神 [6]
多癌早筛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
新华日报· 2025-06-04 05:48
肿瘤早筛技术突破 - 公司主导的DECIPHER-Omnia万例多癌早筛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1] - 采用超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联合AI大模型分析cfDNA多维特征,开发出MERCURY无创血检技术[1] - 该技术仅需一管血即可筛查9种高发癌症并准确定位患癌部位[1] 临床需求与行业现状 - 我国80%癌症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1] - 现有筛查方式存在侵入性强、依从性差、准确率低等缺陷[1] - 当前推荐筛查范围仅覆盖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少数癌种[1] 金陵队列研究数据 - 公司联合政府机构开展公益项目,已为1.5万居民提供2.5万人次免费体检[2] - 检测特异性达98.1%,灵敏性为53.8%[2] - 检出阳性患者中91%处于癌症早期阶段[2]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深化与南京江北新区合作[2] - 依托基因组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动早筛技术普惠化应用[2]
贝瑞基因收盘上涨4.51%,最新市净率3.24,总市值54.0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16:27
公司表现 - 6月3日收盘价为15.3元,上涨4.51%,市净率3.24创49天新低,总市值54.09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10家机构持仓,包括4家QFII、3家其他机构、3家基金,合计持股8494.23万股,持股市值11.49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三代HiFi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服务及设备、试剂、软件销售,主要产品覆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和遗传病基因检测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22.08%,净利润亏损646.22万元,同比下降178.47%,销售毛利率49.48%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为-26.11,静态PE为-28.11,低于行业平均的50.80和49.07,也低于行业中值的36.71和36.84 [2] - 公司市净率3.24低于行业平均的4.67,但高于行业中值的2.48 [2] - 公司总市值54.09亿元低于行业平均的108.36亿元,略高于行业中值的50.19亿元 [2] - 在可比公司中,公司估值指标处于中间位置,高于天益医疗(-1758.71 PE)、澳华内镜(-655.90 PE)等,但低于热景生物(-55.61 PE) [2]
华大基因收盘上涨3.83%,最新市净率2.39,总市值217.3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5月29日收盘价52.26元 单日上涨3.83% 市净率2.39 总市值217.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1350.84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入5798.82万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核心业务涵盖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及医疗AI大模型 提供科研服务、精准医学检测解决方案及健康管理服务 [2] - 主要产品线包括生育健康服务、肿瘤与慢病防控、感染防控、多组学大数据及合成业务 [2] 行业荣誉与社会责任 - 2023-2024年获"深圳知名品牌"、"湾区知名品牌"、"医疗健康上市企业创新力TOP100"及"人民匠心品牌奖" [2] - ESG领域斩获"最佳ESG管理上市公司"、"年度ESG品牌影响力企业"等五项奖项 [2] - 社会责任方面获"最具社会责任医药公司"、"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奖"等三项荣誉 [2] 财务数据与行业对比 - 2025Q1营业收入6.72亿元 同比下滑18.18% 净利润亏损5269.51万元 同比扩大524.87% 销售毛利率43.55% [3] - 公司PE(TTM)-22.45 静态PE-24.07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49.64及中值36.36 [3] - 市净率2.39低于行业平均4.61 总市值217.31亿元居行业前列 仅次于华大智造297.77亿元 [3]
好博会必打卡! 20分钟,测出你是“酒神”还是“酒渣”
新浪财经· 2025-05-27 08:47
产品介绍 - 华大智造研发的"饮鉴"是一款基因检测设备,能在20分钟内通过"微测序"技术精准评估个人酒精代谢能力,并将结果分为"一星酒渣"到"五星酒神"5个等级 [2][6] - 该产品通过检测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型,将代谢能力分为高中低3种,交叉组合后形成9种基因型,每种对应不同的健康饮酒建议 [7] - 产品基座"速测星盒"可重复使用,未来可扩展检测咖啡代谢、乳糖代谢、阿尔兹海默症风险等多项功能 [10] 技术原理 - 酒精代谢关键取决于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型差异:乙醇代谢弱会导致头晕头痛,乙醛代谢弱则表现为脸红甚至过敏,长期可能致癌 [6] - 检测采用口腔拭子取样,通过核酸快速释放技术,配合冻干球试剂(常温保存9个月),实现20分钟快速检测 [10] 市场应用 - 产品已量产交付,首批1万套作为端午节员工礼品发放,并在华大商城上架 [9] - 已在餐饮、旅游、证券保险等行业推广,具备强社交属性,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分享检测报告 [9] - 海外市场反响积极,日本代理已主动联系合作,保险行业提出数十万至上百万份的采购意向 [9] - 产品将亮相6月27-29日北京"美好生活博览会",提供现场体验 [8][10] 商业前景 - 计划推出4通量/9通量的商用版本,适用于酒店等商务场景 [9] - "速测星盒"平台可扩展性强,未来可开发多种基因检测应用,目标是成为人人可用、随处可用的平价产品 [10]
新基因检测方法可在2小时内诊断脑肿瘤
快讯· 2025-05-23 13:11
医疗诊断技术 -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超快速脑肿瘤基因诊断方法 [1] - 新方法将脑肿瘤诊断时间从6至8周缩短至2小时 [1] - 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神经肿瘤学杂志》上 [1]
贝瑞基因: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21:36
控股股东股份变动情况 - 控股股东高扬及其一致行动人侯颖因股票质押违约及司法强制执行导致股份减少 高扬减少5,580,549股(占总股本1.58%) 侯颖减少1,135,661股(占总股本0.32%) 合计减少6,716,210股(占总股本1.90%) [1] - 股份变动方式包括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司法强制执行)及其他方式(司法拍卖) [1] - 变动前高扬持有50,443,608股(占总股本14.27%) 变动后持有43,727,398股(占总股本12.37%) [1] 股份变动影响 - 本次司法强制执行未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未对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治理结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 股份变动不涉及违反《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3]
张核子公司前员工执行款3个月未到账,法院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5-21 18:53
张核子关联企业情况 - 张核子名下关联16家企业,涉及基因、生物、通信等领域,其中仅5家为开业状态 [2] - 开业企业包括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等 [2] - 在开业企业中,张核子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2] 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为3707.4193万元,成立于2012年4月27日,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4] - 曾因"劳动合同纠纷"被多次起诉 [3] - 法院支持了张核子的执行异议,并将21.30万元已划扣到法院账上的执行款返还给公司 [2] 其他关联企业详情 - 深圳市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成立于2015年7月1日 [4] - 长沙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700万元,成立于2017年3月15日 [4] - 湖南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成立于2014年12月3日 [4] - 福建华溪检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于2018年4月4日 [4]
华大基因收盘下跌1.31%,最新市净率2.41,总市值219.4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1 17:54
公司股价与股东情况 - 5月21日收盘价52.78元,下跌1.31%,市净率2.41,总市值219.47亿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61929户,较上次增加301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涵盖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医疗AI大模型等多组学技术,提供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务 [2] - 主要产品包括生育健康、肿瘤与慢病防控、感染防控、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等 [2] - 报告期内获"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深圳知名品牌"、"湾区知名品牌"、"2024医疗健康上市企业创新力排行榜TOP100"等多项荣誉 [2] - ESG领域表现突出,获"最佳ESG管理上市公司"、"年度ESG品牌影响力企业"等称号,并入选央广网"ESG时代先锋案例" [2] - 社会责任方面获"最具社会责任医药公司"、"2023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奖"等公益奖项 [2]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下滑18.18%,净利润亏损5269.51万元,同比下滑524.87%,销售毛利率43.55% [3] - PE(TTM)为-22.68,静态PE为-24.31,市净率2.41,总市值219.47亿元 [3] - 行业平均PE(TTM)49.38,静态PE47.62,市净率4.62,总市值106.62亿元 [3] - 行业中值PE(TTM)35.87,静态PE37.60,市净率2.49,总市值48.34亿元 [3] - 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市净率3.98,总市值307.93亿元,诺唯赞市净率2.27,总市值88.58亿元 [3]
极智生物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数字育种显身手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8
公司技术 - 公司拥有时空转录组切片技术,通过空间条形码芯片检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空间位置和信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自主搭建功能基因位点数据库、基因检测技术平台、AI驱动的精准育种预测算法及快速繁育平台,提供精准育种解决方案 [1] - 针对植物组织切片难题,技术团队进行上百次实验,开发出能保持组织形态完整、减少RNA降解的处理方案 [2] - 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发数据预处理和分析流程,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整合基因与表型数据 [3] 行业应用 - 时空转录组切片技术可精准定位植物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例如研究小麦耐旱基因表达 [2] - 技术帮助育种企业缩短周期至3-5年(传统需8-10年),降低成本30%-50%,减少盲目试错 [3] - 公司计划2-3年内完成高产优质+耐逆+抗病小麦品种的培育及底盘品种定向改良 [3] 研发方向 - 重点攻克基因数据处理难题,包括从海量数据筛选育种关键信息、整合基因与表型数据 [2] - 持续完善AI育种预测算法,推动育种过程精准化和智能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