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贝瑞基因收盘上涨1.19%,最新市净率2.53,总市值42.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9 16:26
公司股价与市值 - 4月29日收盘价为11.93元,上涨1.19%,市净率2.53,总市值42.18亿元 [1] - 股东户数63808户,较上次增加19482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竞争优势 - 主营业务为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服务及设备、试剂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基础科研服务、医学检测服务、试剂及仪器 [1] - 公司通过"产品+服务"综合方案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在遗传学领域具有领导地位,NIPT项目具有先发优势 [1] - 自主研发的cSMART液态活检技术获国内外专利,技术分辨率达万级,确立了肿瘤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下滑22.08%,净利润亏损646.22万元,同比下滑178.47%,销售毛利率49.48%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为-20.36,静态PE为-21.92,低于行业平均PE(TTM)47.74和静态PE44.88 [2] - 公司市净率2.53,低于行业平均4.40,略高于行业中值2.28 [2] - 总市值42.18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1.07亿元,接近行业中值46.25亿元 [2]
从大赚20亿元到亏损9亿元,华大基因现上市以来首亏|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29 11:30
业绩表现 - 华大基因2024年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11.1% 归母净利润-9.03亿元 为上市8年来首次亏损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下降18.18% 归母净利润-5269.51万元同比下降524.87% [2] - 公司营收较2020年峰值83.97亿元腰斩至38.67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20.9亿元高峰转为亏损 [3]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构成:精准医学检测服务(34.37%) 生育健康类服务(29.7%)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17.26%) 肿瘤与慢病防控类服务(16.16%) 感染防控类服务(1.88%) [3] - 仅肿瘤防控类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9.02% 精准医学检测服务下降5.57% 生育健康类服务下降2.46% 感染防控类服务暴跌85.91%至0.73亿元 [3] 亏损原因 - 研发投入6.77亿元同比增长10.20% 占总营收17.51% [4] - 计提境外拟关闭实验室资产减值准备4847万元 [4] - 海外市场表现分化:欧洲及非洲营收微增3.61% 美洲下降22.24% 亚洲及大洋洲下降55.89% [4] - 行业价格战导致基因组学应用业务毛利率降至41.81% 同比减少7.9% 其中精准医学检测类毛利率下滑12.82% [6][7] 行业环境 - IVD行业39家上市公司中19家2023年出现亏损 [6] - 行业竞争白热化 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大幅降价 [6] - 医保支付改革推进使部分检测项目面临控费压力 [7] 发展策略 - 加强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应对样本外送检测政策限制 [3] - 推出自研AI大模型GeneT 与三甲医院及国家级实验室合作 [8] - 聚焦肿瘤防控服务 生育健康类检测国产替代 科研服务国家项目等增长领域 [8] 市场表现 - 股价较2020年历史高点194.2元/股下跌至46.88元/股 总市值194.94亿元 [9]
华大基因(300676):1Q费用率及毛利率影响净利润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滑11.1%,归母净利润-9.03亿元,同比下滑1072%,扣非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滑1091% [1] - 1Q25收入6.72亿元,同比下滑18%,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滑525%,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2879% [1] - 2024年毛利率41.47%,同比下滑8.43个百分点,1Q25毛利率43.55%,同比下滑5.65个百分点 [2] 业务表现 生育健康业务 - 2024年生育健康业务收入11.49亿元,同比下滑2.5%,其中二级预防(NIPT等)收入下滑 [1] - 一级及三级预防业务表现亮眼:携带者筛查检测收入同比+12.3%,染色体异常检测收入同比+2.4%,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收入同比+47.4%,遗传病基因检测系列收入同比+53.1% [1]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 - 2024年肿瘤与慢病防控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9.0%,主要受益于政府合作及产学研协同 [1]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业务 - 2024年多组学大数据服务收入6.67亿元,同比下滑5.6%,主要因美洲地区科技服务业务受国际地缘因素影响 [2] 精准医学业务 - 2024年精准医学业务收入13.29亿元,同比下滑5.6%,主要因新冠相关收入下滑 [2] - 剔除新冠相关收入后,精准医学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2.4% [2]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12%/10.59%/15.68%/-1.30%,同比+2.29/+1.42/+3.52/-0.25个百分点 [2] - 1Q25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22%/11.02%/17.46%/-4.09%,同比+3.53/-1.11/+4.51/-2.85个百分点 [2] 未来展望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42.6/47.4/52.6亿元,归母净利润0.28/0.76/1.01亿元 [3] - 公司持续深耕主力业务,并通过AI赋能基因检测实现降本增效 [3]
华大基因(300676)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08:54
行业现状与公司应对 - 第三方检测和基因测序企业受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业绩下滑,基因检测行业存在检测流程复杂、价格高的问题 [1][2] - 公司推动高通量测序全流程自动化,发布 GenSIRO 本地化解决方案;发布面向临床的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 GeneT [2] 各细分板块趋势与投入重点 - 生育健康领域,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覆盖率与渗透率显著提升,孕前、新生儿和儿童时期遗传病筛查渗透率低,公司将加大投入 [2] - 肿瘤和慢病防控领域,市场潜力大,公司构建全流程闭环体系,将重点布局肿瘤早筛,拓展多癌种,提升遗传性肿瘤预防普及率,以疾病防控与健康管理为核心战略 [3] - 传统传染性疾病防控领域,公司推动感染类疾病本地化检测能力提升,优化基因检测流程 [3] 订单与海外业务 - 公司沙特合资公司 Genalive 中标 9.5 亿元人民币外送检测服务订单,收入确认根据签约样本数量确定,收益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科目体现 [3] - 公司与多国合作伙伴实验室合作,完成多项技术转移项目,依托海外公共卫生防控平台拓展全生命周期医学检测服务业务 [4]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因市场竞争、医保控费和集采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而降低 [4] - 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优化产品矩阵、提质增效、提升 IVD 业务营收比重来提高毛利率 [4] AI 大模型对成本的影响 - 公司大模型应用于人力密集型解读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遗传病辅助诊断、数据库构建、变异位点质控等环节发挥作用 [5] 肿瘤早筛产品布局 - 肠癌早筛产品华常康®粪便 DNA 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获多国准入资质,与多地政府合作,累计完成超 212 万例检测,还推出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 [7] - 消化道肿瘤布局肝癌甲基化联合 AFP 联合早筛;宫颈癌早筛累计为超 762 万人提供 HPV 分型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甲基化检测技术基本完成研发;膀胱癌等尿路上皮癌早筛研发基本完成 [7] to C 战略规划 - 线下依托成熟业务沉淀用户至线上平台形成初始用户池 [8] - 以华大互联网医院为核心优化线上服务体验,通过私域运营引导用户复购和长期健康管理,完成线上服务闭环 [8] - 在互联网全平台布局,通过精准营销和健康科普直播提升品牌影响力,驱动产品销售,反哺私域流量池 [8][9] 133111i 主动健康管理系统项目进展 - 2025 年 4 月 26 日公布“i99 智健”系统,利用 AI 大语言模型驱动,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和差异化解决方案 [10] - 133111i 组合式检测干预产品初步形成重大慢病精准管理组合套,规划出多种应用场景套餐,未来将构建“共病管理”和“泛健康检测干预”产品 [11] 经营展望 - 公司主动调整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加大研发布局与投入,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 [12] - 基于“133111i”技术的“i99 智健系统”助力业务从精准医学延伸至精准健康管理领域 [12][13] - 公司将在技术研发和业务体系上前瞻性布局,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3]
华大基因去年亏9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大基因2024年业绩大幅承压净利润由盈转亏,各板块业绩分化,公司将加大投入转型调整 [1][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1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3亿元,同比下降1071.68%,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亏损规模最大 [1] - 2020 - 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14.62亿元、8.03亿元和0.93亿元,逐年下降 [2] - 2024年末总资产125.42亿元,同比下降7.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下降至91.35亿元,同比减少7.35%,四季度单季亏损进一步扩大 [2] -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达1.9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4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76.58% [2] 公司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整体维持增长态势,感染防控业务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重挫,2024年营业收入0.7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16亿元大幅下降85.91% [3]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受疫情因素影响下滑,但剔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实际同比增长22.37% [3] 公司应对措施 - 加快病原微生物测序平台适配和全自动化系统开发,推进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 [3] - 持续加大在医疗AI大模型、智能检测平台和多组学一体化技术布局上的投入,推动检测服务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4] 行业发展情况 - 基因科技步入更广阔应用周期,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96.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2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1% [4] - 政策支持叠加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加速基因检测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慢病管理等场景的渗透应用,癌症早筛等新兴方向有望成行业未来增长主要动力 [4]
贝瑞基因(000710)2025年一季报简析:净利润减178.47%,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搜狐财经· 2025-04-29 06: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22.08% [1] - 归母净利润-646.22万元,同比下降178.47% [1] - 扣非净利润-368.27万元,同比下降136.86% [1] - 毛利率49.48%,同比下降10.12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59%,同比下降176.85个百分点 [1] - 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总计8244.2万元,占营收比37.86%,同比增6.81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200% [1] - 应收账款6.82亿元,占最新年报营收比达63.24%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3.47亿元,同比增40.82% [1] - 有息负债1.3亿元,同比下降50.23%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元,同比改善19.03% [1] - 每股净资产4.72元,同比下降10.95% [1] 业务对比与市场分析 - 公司与美股GeneDx业务相似,均聚焦新生儿及儿童基因筛查与遗传病诊断 [3] - 中美市场差异:美国商业保险推动早期NIPT渗透率快速提升至50%-60%,中国因样本获取难度业务开展滞后 [3][4] - 国内检测价格1000-5000元,显著低于美国(3000-5000美元) [4] - 公司计划整合产科儿科资源,通过儿童医院一站式服务覆盖基层市场 [3][4] 商业模式与融资 - 公司业绩主要依赖营销驱动 [3] - 上市28年累计融资43.89亿元,累计分红1620万元,分红融资比为0 [3]
拆解医疗行业数据资源入表|应收账款占比超四成,借力数据要素布局精准医疗能否破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8:32
公司财务表现 - 金域医学2024年营业收入71.90亿元,同比减少15.81%,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减少159.26% [5] - 华大基因2024年营收38.67亿元,同比下降11%,归母净利润-9.03亿元 [5] - 何氏眼科2024年营收10.96亿元,归母净利润减少2739.82万元 [15] - 金域医学应收账款43.96亿元,占总资产的42.39%,华大基因应收账款26.04亿元占20.76%,美年健康应收账款28.54亿元占14.18% [7] 数据资源入表情况 - 四家医疗企业合计披露数据资源入表金额2688.7亿元,其中华大基因962.17万元居首,美年健康935.2万元,金域医学700.83万元,何氏眼科90.51万元 [1] - 金域医学数据资源中335.44万元计入开发支出,365.38万元确认为无形资产 [1] - 华大基因入表数据资源中611.9万元计入开发支出,350.27万元确认为无形资产(外部购入数据治理平台,摊销十年) [13] - 何氏眼科90.51万元数据资源均为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14] - 美年健康882万元数据资源转入无形资产,53万元计入开发支出 [1] 数据要素布局 - 金域医学推动11个数据产品进场交易所,完成第三方医检行业首款数据产品场内交易 [9] - 金域医学入驻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投资1亿元建设广州医检可信数据空间新建项目(2024Q4-2028Q4) [10][12] - 金域医学"数据驱动的宫颈癌早筛及防控方案"获"数据要素×"大赛商业价值奖 [12] - 华大基因构建"万象数据库"覆盖生育健康、肿瘤诊疗领域,研发OmicsDB统一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13] - 何氏眼科整合12大系统数据建立四维数据图谱,匿名化处理后完成数据交易所登记 [14] - 美年健康研发扁鹊SAAS体检管理平台和星羽展业平台,后者数据可反哺保险产品研发 [15] 行业动态 - 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方案成为行业趋势 [13] - 医疗企业数据资产化进程加速,外部购入与自行开发模式并存 [1][13][14] - 行业面临营收下滑压力,主要受市场需求放缓、回款周期延长、成本上升影响 [5][7][15]
贝瑞基因:2025一季报净利润-0.06亿 同比下降17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16:37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同比下滑200%,2024年同期为0.02元,2023年同期为-0.06元 [1] - 每股净资产4.72元,同比下降10.94%,2024年同期为5.3元,2023年同期为6.42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0.16元,同比大幅下降78.67%,2024年同期为0.75元,2023年同期为1.87元 [1] - 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21.86%,2024年同期为2.79亿元,2023年同期为2.8亿元 [1] - 净利润-0.06亿元,同比下滑175%,2024年同期为0.08亿元,2023年同期为-0.2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0.39%,同比下降188.64个百分点,2024年同期为0.44%,2023年同期为-0.91%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0867.48万股,占流通股33.25%,较上期增加490.71万股 [1] - 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400.2万股(13.46%),持股未变 [2] - 宏瓴思齐(珠海)并购股权投资企业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000万股(9.18%),持股未变 [2] - 高扬持股799.72万股(2.45%),较上期增持265.06万股 [2] - 高盛国际、UBS AG、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等5家机构新进前十大股东 [2] - 王杭义等5名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2] 分红政策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时代大考来临,华大基因(300676.SZ)的破局突围之路
格隆汇· 2025-04-27 13:26
文章核心观点 -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博弈加剧背景下,“自主可控 + 国产替代”成资本市场价值锚点,华大基因凭借技术创新、业务多元和市场扩展穿越周期,其“硬科技 + 软实力”融合创新打开双重红利窗口,为科技企业价值重估提供新坐标系 [1][12] 行业情况 - 国内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规模 2021 年达 41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 491 亿元,2022 - 2030 年 CAGR 为 32%,肿瘤复发监测、早筛早诊未来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3] 公司业绩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67 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韧性 生育健康领域 - 新生儿出生率走低,公司凭借深厚积累与前瞻布局态势稳健,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 47.38%,辅助疾病临床诊断方向的遗传病基因检测系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 53.13% [2] - 构建全周期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承接多地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 DNA 产前筛查及出生缺陷检测服务项目,提升业务渗透率 [2] - 拓展产品布局,优化成本与国产率,将基因检测业务向一级及三级预防延伸,提高市场渗透率并打开市场空间 [2] 肿瘤与慢病防控领域 - 肠癌检测同比增速 270.60%,HPV 检测与阿尔茨海默风险基因检测等产品同步放量,通过消化系统肿瘤筛查项目验证“创新产品 + 民生工程”商业模式 [3] - 所布局的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即将迎来爆发期 [3] 公司战略布局 - 依托自主测序平台构建全产品矩阵,推进基因健康筛查民生项目,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服务可及性 [7] 公司 AI + 医疗布局 临床需求攻坚 - 自研 GeneT 智能分析系统,变异解读效率较传统工具大幅提升,加速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转化,已落地遗传病辅助诊断场景 [9] 公众需求应答 - 建立 ChatGeneT 全基因组咨询平台,突破通用型 AI 局限性,在专业领域形成精准应答能力,成为公众基因健康管理新型基础设施 [10] 个人需求闭环 - 依托“13311i”多组学平台与 AI 技术,打造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推动单客服务价值提升,实现从“治病”向“防病”转型 [10] 公司穿越周期原因 - 拥有深厚技术壁垒,业务多元化,市场扩展瞄向更广阔人群,通过民生模式 + to C 端打法打开市场天花板,实现风险分散与价值跃升 [12] - 通过技术自主化构筑成本优势,借助民生项目形成规模壁垒,叠加 AI 技术重塑服务价值链条,“硬科技 + 软实力”融合创新打开双重红利窗口 [12]
华大基因2024年亏损超9亿,防控业务重挫考验营收能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4-26 15: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11.1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3亿元,同比下降1071.68%,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2] - 总资产125.42亿元,同比下降7.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35亿元,同比减少7.35%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6.58%,信用减值损失1.9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42亿元 [3] 业绩下滑原因 - 行业周期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 [1] - 整体营收规模下降、产品结构调整、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增加、研发投入上升以及固定资产运营成本增长 [3] - 感染防控业务收入0.73亿元,同比下降85.91%,成为拉低整体收入的重要因素 [4]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剔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后实际同比增长22.37% [4] 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整体维持增长态势 [3] - 感染防控业务受公共卫生事件需求退潮及监管政策影响大幅下滑 [4] - 公司加快病原微生物测序平台适配和全自动化系统开发,推进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 [4]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96.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32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81% [4] - 基因科技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政策支持加速基因检测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慢病管理等场景的渗透 [5] - 公司持续加大医疗AI大模型、智能检测平台和多组学一体化技术布局投入,推动检测服务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