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控股
搜索文档
Goheal:境外资金能买上市公司控股权吗?别高兴太早,先过这四道墙
搜狐财经· 2025-04-27 16:3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资本市场的世界里,境外资金的进入就像是一次高空跳跃,既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资本 流动的加速,境外资金涌入中国股市的现象愈加明显。很多投资者和企业家看到的是机遇,但如果你要问境外资金是否能轻松拿下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那答案并非那么简单。背后,存在着多个监管、法律以及政策的"高墙",这些壁垒并不是每一个境外投资者都能轻松跨越的。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多次并购案例中,深知境外资金收购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复杂局面,特别是监管层的严格把控。因此,作为企业和投资者的 战略顾问,Goheal始终提醒客户,想要顺利实现控股权收购,必须认真了解并应对这四道墙。 第一道墙:外资准入的法规壁垒 在中国资本市场,外资收购的法律规定一向严苛。根据《外商投资法》和相关法规,境外资金并不自动享有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权利。尤其是涉及到 战略性行业,外资的股权比例和持股结构更是受到严格限制。 对于一般行业的公司,外资投资者最多可以持有30%的股份,但如果是涉及国家安全、金融、能源等敏感行业,外资的持股比例往往会被限定得更加严格。 此外,外资收购中 ...
Goheal: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能有多“野”?当行业准入成了资本绊马索
搜狐财经· 2025-04-27 16:34
资本市场控股权收购趋势 - 当前资本市场控股权收购已从传统资源整合转向充满博弈和战略操控的复杂游戏 [1] - 资本运作手段日益"野蛮",通过突破行业准入限制实现对目标企业的完全控制 [5] - 资本方采用"曲线救国"方式规避行业准入壁垒,快速完成控股并影响行业生态 [6][7] 行业准入与资本运作冲突 - 能源、金融、互联网等敏感行业设有严格准入要求,但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规避空间 [6] - 科技企业通过收购关联公司或股权穿透方式绕过监管,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6] - 准入政策被视为资本流动的"绊马索",平衡市场公平与资本自由成为关键问题 [12] 资本运作核心策略 - **股权结构设计**:通过部分股权收购+管理层协议获得实际控制权,避开直接准入冲突 [9] - **杠杆收购**:运用债务融资和股东贷款降低资金压力,高效完成控股权转移 [10] - **战略合作整合**:与本土企业联盟突破准入限制,逐步取得控股权实现市场控制 [11]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背景 - 专注全球并购控股业务,覆盖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全周期服务 [14] - 以专业经验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与长期效益增长 [14]
Goheal: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哪些预算能调哪些动不得?预算灵活性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4-27 16:34
核心观点 - 预算在并购重组中具有战略重要性 需在合规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 以实现交易价值最大化 [1][4][12] - 预算管理被视为动态过程 需根据交易风险 监管要求和协同效应进行动态调整 [5][6][9] - 部分预算支出具有刚性 尤其是合规性相关支出 任何削减都可能引发监管风险和交易延迟 [7][8] 预算灵活性 - 尽职调查预算可根据标的公司特性动态调整 例如在科技型并购中可将预算从法律尽调转向IT系统兼容性评估 [5] - 交易结构设计可通过支付方式创新优化预算 例如采用股份加现金混合支付 分期支付或对赌机制 案例中以30%初始资金撬动市值5亿资产 [5] - 整合预算需分层投放 非核心整合可延后 关键协同点如供应链打通和核心团队留任需优先保障预算 [5] - 预算分配需遵循风险导向原则 针对高负债企业重点投入偿债能力调查 针对技术密集型公司重点投入知识产权核验 [9] - 需为新兴监管要求预留预算空间 例如数据合规和环保合规等ESG相关事项 [11] 预算刚性 - 法律审计报告 资产评估和独立董事意见等合规性支出不可削减 是并购合法合规的基础 [7] - 反垄断审批 外资准入审查 税务协定适用和数据合规调研等跨境并购相关费用具有强制性 [7] - 投资者保护相关预算不可压缩 包括信息披露 公告制作和投资者沟通会 否则可能引发信息不对称质疑 [7] - 试图节省尽调预算或压缩估值流程可能导致监管审查 案例中项目因此延期6个月并错过最佳收购窗口 [7] 预算战略价值 - 预算管理是战略而非会计职能 需与交易思维 风险动态和结构协同深度结合 [12] - 真正的预算能力体现在资金使用效率而非节约程度 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长期效益增长 [12] - 预算应被视为逆转战局的操盘工具 而非简单的财务控制表 [12]
Goheal揭香港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的4大“国际化”难点
搜狐财经· 2025-04-24 16:26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面临法律监管冲突、跨境资本流动限制、治理权力博弈和文化差异四大国际化难点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专业解决方案应对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提供跨境并购全生命周期服务 [1][4][10][12] 法律与监管框架 - 收购需同时遵守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和内地国资委36号令审批程序 两者存在规则冲突 [5] - 反垄断审查需经过香港、内地及其他国家多重审批 跨境数据封锁导致尽调不完整 [5] - 壳资源交易中SPV架构可能触及《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审查红线 [5] 跨境资本流动 - 内地外汇管制要求穿透式披露最终受益人 与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保密条款冲突 [6] - 对赌协议因外汇额度限制执行率低于40% 导致灰色操作链出现 [6] - A股PE估值法与港股现金流折现法存在30%-50%价差 增加国资收购商誉减值风险 [6] 治理权力结构 - 香港《公司条例》第724条反收购措施成为外资股东争夺控制权工具 [7] - 香港超级投票权股份设计与内地同股同权监管要求存在根本冲突 [7] - 国际投资者要求ESG和碳中和目标 内地收购方侧重短期回报 导致治理鸿沟 [7] 文化差异影响 - 内地24小时响应文化与香港英式工作节奏差异造成关键文件签署延误率达57% [8] - 港资股东注重长期品牌价值 内地资本追求短期套现回报 战略分歧明显 [8] - 87%跨境并购三年内出现核心团队重大流失 双头管理模式引发管理挑战 [8] 解决方案 - 通过境内审批预沟通机制+香港SPV防火墙+多币种支付通道三位一体方案应对挑战 [10] - 专业机构可利用多币种支付通道和预沟通机制减少跨境资本流动障碍 [6][10]
德林控股(01709)拟出售DL Digital Family Office部分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00:03
股权交易与估值 - 公司拟出售DL Digital Family Office 28%股份,总代价980万美元,隐含估值3500万美元,每股价格3109美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从88.8%降至35.8%,Qraft Technologies及个人投资者原持股分别为9.9%和1.3% [2] - 股份转让及ESOP出资预计产生1.32亿港元会计收益 [1] 员工激励计划 - 公司转让25%股份至ESOP平台作为DFO股份计划初步出资,用于激励高级管理层及核心员工 [1] - DFO股份计划旨在将员工利益与集团长期发展绑定,降低流失率并保持创新延续性 [3] - 该计划被视为金融科技行业吸引顶尖人才的关键策略 [3] 人工智能平台发展 - DL Digital Family Office通过附属公司开发DLiFO平台,运用尖端AI提供投资策略及客户互动服务 [2] - 平台技术合作方包括Qraft Technologies,合作重点为专有AI模型开发及资本结构优化 [3] - 业务覆盖投资控股、证券(持股30%)及AI驱动的数字咨询全链条 [4] 战略合作框架 - 股权交易旨在强化公司与Qraft Technologies、投资者在AI技术及资本管理方面的协同 [3] - 合作将显著提升DLiFO平台在神经科学AI领域的应用扩展 [2][3] - 集团通过突触科技等子公司已建立多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Goheal: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如何推动企业国际化?全球视角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3-25 17:49
Goheal: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如何推动企业国际化?全球视角解析! "登泰山而小天下。"——要想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企业必须跳出本土市场的局限,登上资本运作的高地,才能俯瞰更广阔的商业版图。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加速国际化进程,从收购海外企业、跨境并购到资本市场融资,资本手段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引擎。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长期关注全球资本运作的趋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并购与国际化布局的策略支持。在当前全球竞争格局下,资本运作如何成为企 业国际化的助推器?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让我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深入剖析资本如何塑造企业的全球化未来。 资本运作: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国际化并非简单的"走出去",而是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等多维度的全球配置。资本运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企业突破本土市场的限制,快速占 领全球市场份额。企业若仅靠内生增长实现全球扩张,往往步履蹒跚,而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则能事半功倍。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观察到,在全 球市场上,许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股权投资、海外上市等方式,实现了业务国际化和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也为企业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