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1:5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全年有序实施[1] - 前两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分别于1月、4月下达[1] -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2] 设备更新政策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1] - 第一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1] - 第二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1] 新能源发展 -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5.7亿、10.8亿千瓦[12] - 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45.7%,超过火电[12] - 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12] 电力保供 -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4] -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4]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较高水平[5] 农业生产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6] - 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到10.8亿多亩[6]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6] 以工代赈 - 2025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65亿元[7] - 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900多个[7] - 预计解决38万名困难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7] 生态保护补偿 - 2024年中央层面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首次突破2000亿元[10] - 全国一半以上的森林、草原纳入补偿范围[10] - 长江、黄河横向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加速出台[10] 体育文旅产业 - 支持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18] - 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等深度融合[18] - 打造绿色便捷全民健身新载体[18] 中国-中亚合作 - 2024年双方贸易额达6741.5亿元人民币[19] - 中国在中亚国家建成4个鲁班工坊、5个中医药海外中心[19] - 友城数量突破100对[19]
新华视点|抢农时 护丰收 多维度保障“三夏”生产
新华社· 2025-06-24 15:29
河北:科技赋能夏收夏种一体化高效衔接 - 衡水市通过智能化农机装备及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收割+播种"一体化高效衔接 [2] - 廊坊市投入1 7万余台(套)农业机械包括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 [4] 黑龙江:智慧夏管护航保丰收 - 北大荒集团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在虎林市广泛应用智能灌排设备于水稻田 [6] - 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在双鸭山市利用智慧农业管控平台设计巡航路线 [8] 河南:农业科技助力夏种生产 - 安阳市滑县小铺镇高标准农田采用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 [10] - 北大荒集团共青农场有限公司在鹤岗市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对耕地进行多光谱遥感扫描 [11] - 鹤壁市浚县三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规划播种路线 商丘市梁园区农技专家指导新型播种机进行玉米种肥同播作业 [12] 山西:无人驾驶技术赋能夏收"加速度" - 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麦田使用无人驾驶收割机 [14] - 襄汾县积极调配农业机械保障设备供应 [16] 新疆:1 4万台联合收割机助力夏收 - 新疆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多单位设立564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 开通148个高速公路绿色通道 [18] - 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巡查收购点确保流程规范与价格公平 [20]
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
快讯· 2025-06-21 08:09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 - 2025年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 采用双随机方式选取企业并匹配检验机构 [1] - 计划在生产 流通 网络渠道抽取样品共计1 6万余批次 覆盖八大重点领域 [1] - 八大重点领域包括电子电器 农业生产资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电工及材料 机械及安防 日用及纺织品 轻工产品 食品相关产品 [1] 重点抽查领域及产品 - 儿童学生用品仍为2025年重点抽查对象 [1] - 直播带货等网售产品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 [1] - 充电宝 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抽查批次将大幅提升 [1] - 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 动力电池 无人机 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产品抽查 [1] 抽查执行方式 - 对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实行全覆盖抽查 [1] - 抽样范围涵盖生产 流通 网络三大渠道 [1]
晶采观察丨夏种接力夏收 看懂“中国饭碗”里的科技范儿
央广网· 2025-06-20 18:02
农业机械化进展 - 国产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主力机型 每秒9-10公斤喂入量 [2] - 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 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2] - 联合收割机搭载北斗系统后 作业效率提升约30% [3] 夏粮生产情况 - 截至6月18日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达96% [2] - 预计今年夏粮产量不低于去年水平 [3] - 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3] 农业现代化趋势 - 新质生产力在夏季麦收中加速释放 [2] - 90后00后新农人运用现代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 [3] - 农业生产各环节减少损耗直接增加产量 [3] 区域生产动态 - 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已圆满收官 [2] - 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将持续到入秋 [2] - 湖北钟祥采用智能化收割技术成效显著 [3]
用上无人驾驶收割机,麦收效率提升七成多(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智慧农场建设背景 - 句容市茅山一带地处丘陵山地,地势高差大,人工作业难度大,粮食产量仅为平原地区一半左右,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 [2] - 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问题,2023年当地引进句容春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农场,通过全程自动化实现"机器换人" [2] 无人驾驶收割机技术特点 - 采用爬坡能力强的履带式收割机,带有自动水平和原地掉头功能,适应丘陵山地作业 [3] - 通过APP规划路线,控制系统接收指令后驱动方向盘和操纵杆实现无人驾驶 [4] - 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实时定位,5个摄像头观察周边情况,压力传感器感知仓位,实现自动卸粮 [4] 无人驾驶收割机运营效益 - 24小时满负荷作业可收割200亩,较传统人工8小时作业提升效率70%以上 [4] - 转弯处不压苗、不漏割、不抛撒,收割减损至少50% [4] - 节省2/3人工成本,3台收割机从需3名农机手减少到只需1人管理 [4] - 成为跨区作业抢手货,可到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收割 [5] 智慧农场整体成效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AI技术管理,小麦亩产从500斤提升至1000多斤 [5] - 有效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加上人力成本节约和跨区作业增收,预计4年收回前期投资 [5] - 实现自动识别虫情和作物长势、监测农机作业质量等科学管理功能 [5]
河北:科技赋能夏收夏种高效衔接
新华社· 2025-06-19 17:30
农业科技应用 - 河北省夏收夏种工作中深度融入科技元素,传统农事焕发新活力 [1] - 邯郸市鸡泽县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气吸式免耕智能播种机,实现高精度直线播种 [1] - 智能播种机效率比往年提高95%,预计每亩增产10%,降低生产成本近百元 [1] - 鸡泽县投入20余台智能农机设备,日均作业面积从100亩提升到200亩 [1] - 衡水市家庭农场使用联合收割机、北斗导航播种机和大疆植保无人机实现收割、播种、除草一体化作业 [1] 生产效率提升 - 现代化设备实现夏收与夏种高效衔接,速度非常快 [2] - 保定市望都县使用无人驾驶玉米播种机,作业位置、轨迹、面积和质量可实时监测 [2] - 无人播种机通过卫星定位自动调节株距,预计每亩玉米产量提高10% [2] 农业机械化发展 - 智能播种推动农业生产向全程机械化、智慧化、高效化迈进 [1] - 现代化设备包括北斗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和植保无人机等 [1][2]
连云港市:多举措护航“三夏”保丰收
新华日报· 2025-06-19 08:18
农业机械化与夏粮生产保障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投入大型农机设备规模显著,包括1.5万余台大型拖拉机、2.53万余台联合收割机、1.6万余台插秧机及1615台粮食烘干机,烘干能力达4.44万吨/批次[1] - 技术培训与设备维护力度大,累计培训机手和修理工4314人,检修保养机具装备2.9万台,实现从收割到播种的全流程服务[1] - 智能化农机应用取得突破,赣榆区班庄镇和东辛农场采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小麦收割机实现自动路径规划和智能避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机收损失率[1] 跨区作业支持体系 - 设立34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发放8190张免费跨区作业证,部署200余个维修点,构建完善的跨区作业服务体系[1] - 组建24小时应急保障队伍,确保农机作业突发问题得到快速响应[1] 监督与协同保障机制 -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建立贯通协调机制,重点监督农机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和调度等关键环节[2] - 推动多部门联动响应,包括气象灾害预警、电力设施排查和夏收用电安全保障[2] - 严查粮食收购环节违规行为,保障农民售粮款及时到账[2] 未来工作方向 - 农业农村局与纪检监察组将持续协同推进"三夏"生产工作,巩固粮食丰产基础[2]
黑龙江:以高效执行守护“粮袋子”
人民网· 2025-06-18 09:01
黑龙江法院护航春耕专项行动 - 黑龙江法院开展"雷霆2025"专项行动,将执行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高效化解涉农纠纷1326件,执行到位金额5045.545万元[1][4][7] - 法院建立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案款机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15天[4][9] - 针对黑龙江省"春耕晚、周期短"特点,法院比南方省份提前1个月启动执行行动,减少对春耕影响[4] 典型案例分析 - 宝泉岭法院48小时内完成房产过户,解决农户王某春耕资金难题[2][3] - 萝北法院采用"今年让耕、明年返还"柔性方案,平衡金融债权与农民权益,保障29亩黑土地按时播种[5][6][7] - 庆安法院8天快速执结土地侵权纠纷,返还8.4亩土地确保插秧不误农时[8] 创新执行机制 - 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公证、不动产、公安等资源提升执行效率[3] - 实行"活封"等柔性执行方式,在保障债权人权益同时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6][7] - 执行前开展实地勘验测绘,制作精准土地界址图解决权属争议[8]
报告显示: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已具备
科技日报· 2025-06-17 14:00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4万亿斤新台阶 亩产增加5.1公斤 [1] - 稻谷 小麦和玉米均实现增产 大豆产量下降至2065万吨 油菜籽和花生扩种成效明显 [1] - 大豆进口增至10503万吨 猪肉产量降至5706万吨 蛋类和水产品产量创新高 [1] - 棉花和食糖生产及进口增幅明显 水果和蔬菜供给保持稳定 [1] - 预测2025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426万亿斤 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增效 [1] - 生猪产能调控成效显现 猪肉进口下降 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1978-200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 [2] - 2006-2020年转为效率提升驱动 "十四五"以来技术进步重新成为核心动力 [2] - 当前具备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 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投入 [2] 气候变化对粮食产业影响 - 温度升高将导致三大主粮生产环节普遍减产 产后环节粮食损失增加 [2] - 需制定科学适应战略 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2]
新装备助力“三夏”跑出“加速度” 秋粮丰产丰收基础牢
央视网· 2025-06-13 10:28
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 - 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超过七成 新装备和新技术促进三夏生产提质增效 [1] - 山东德州宁津县推出农情数据一张图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精准预估地块成熟度和最佳收割时间 [1] - 小麦成熟度达到90%以上进入较好收割期 结合土壤墒情和气象信息数据实时推送到各乡镇街道 [3] 农机调配优化 - 智慧平台解决农机调配问题 避免农户无机可用和农机闲置的情况 [3] - 平台精准对接成熟地块和农机 缩短跨区作业机械的对接时间 [3] 智能化农机装备 - 越来越多装有北斗辅助驾驶和触控操作终端的智能化联合收割机部署到生产一线 [5] - 河北邯郸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玉米播种 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 [5] - 100亩地采用北斗导航播种可比传统方式多种7亩地 提升播种密度和增产潜力 [5] 精准农业技术 - 邯郸磁县采用覆带技术实现滴水齐苗 保证玉米苗亩密度在5500株以上 比常规种植增加1000株 [7] - 结合水肥一体 精准化防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实现高产高效 为秋粮丰产奠定基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