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我省印发《科技赋能农业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强化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29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河南省正式印发《科技赋能农业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未来三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1] - 方案围绕激活农业发展动力、激发农村建设活力、激增农民富裕效力三大核心方向,构建科技赋能立体框架,明确18条重点任务 [1] - 到2027年,农业强省建设将实现阶段性突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3]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将种业创新放在突出位置,针对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等构建前沿生物育种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现代化育种技术体系 [2] - 打造贯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网络,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集聚 [2] - 加大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 机制创新与保障措施 - 提出常态化稳定支持加竞争性重点攻关的农业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启动种业创新专项,对动植物种质资源创制给予长期稳定扶持 [2] - 将科技赋能农业强省相关工作纳入市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考核体系,建立动态跟踪机制 [2] - 方案强调强化科技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联动,切实提升科技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效 [1]
登上Cell封面:中国科学院将CRISPR基因编辑与AI机器人结合,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生物世界· 2025-10-18 17:00
核心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重新设计作物花型,创制出柱头外露的“机器人友好”型雄性不育系[4][8] -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ABC模型基因进行编辑,成功在番茄和大豆中实现了雄蕊外露的雄性不育花型[8][9] - 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经过基因编辑的花朵并完成精准授粉[4][8] 系统性能与效率 - GEAIR智能育种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化F1杂交育种,其授粉效率可与传统人工授粉相媲美[8] - 该系统在速生育种条件下与从头驯化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快速培育出抗逆性强且风味佳的番茄新品种[8] - 该技术体系突破了作物快速育种的瓶颈,有望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并提高育种效率[4][11] 行业应用前景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为精准农业转型提供了巨大机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3] - 将生物技术与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深度融合,为可持续精准农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4][9] - 该研究成果展示了通过自动化技术快速培育气候适应型作物的潜力,有望提高农业效率并降低成本[11]
基础科学与产业动能交汇 怀柔科学城亮相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
中证网· 2025-10-18 16:25
峰会概况与展示重点 - 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怀柔科学城连续多年亮相[1] - 本次展示重点从“大国重器”转向基础科学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呈现可触可感的前沿成果[1] - 展出来自10家科研机构与创新型企业的14项前沿成果创新产品,覆盖高端仪器传感器、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1]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研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传统育种周期从5年缩短至1年[1] - “ELI-TriScope光电关联成像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发并由国科科仪产业化,其“边切边看”的实时成像能力将样品制备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入选《自然》杂志2023年度七大生命科学领域重要原创技术[2] - “分布式自供电滑坡监测传感器”来自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可直接利用山体轻微移动实现自供电,适用于偏远山区低成本大规模布设监测网络[2] - “玄黄识仪多模态健康检测仪”搭载怀柔科学城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AI大模型“玄黄大模型”,仅需3分钟即可对人体8大系统、9种体质、50余个器官进行健康判断[2] - 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纳米级运动控制产品获得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一等奖[2] 科学城基础设施与支持体系 - 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其中4个大科学装置已通过国家验收并运行,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服务机时超过151万小时[3] - 展示内容还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开放共享技术平台、高品质产业空间以及《雁栖青创无忧十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3] 国际创新合作与产业联盟 - 峰会期间,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拉德·穆鲁教授与田岛俊树教授发起成立的MT研究所,联合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先进激光联盟[4] - 该联盟旨在成为全球激光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技术标准制定者和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者,通过“产学研用金”深度协同推动科研载体落地和产业成果转化[4]
“脑机接口”实现“意念采摘” 农交会秀出智慧农业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8 12:14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0月17日在天津开幕,为期三天,主题为“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 [1] - 展会吸引参展商近4000家,参展产品约2.5万种 [1] - 展会专门邀请了5万余名专业采购商,搭建高质量产销对接平台 [7] 科技创新亮点 - 新技术、新装备成为展会一大亮点,8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的200多款前沿科技农机集中亮相 [1][3] - 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区展示通过脑机接口远程控制机械臂采摘水果的新技术 [1] - 搭载施药、施肥、除草等作业部件的多功能田间管理机器人首次亮相并收获大量关注 [3] 展区设置与品牌展示 - 展会首次设立践行大食物观展区和品牌专区 [3][5] - 践行大食物观展区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系统展示政策体系、典型地区成效及科技赋能成果 [5] - 品牌专区集中展销320个“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选品牌农产品,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1200家企业参与 [5]
凝翠农业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8 07:22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名称为凝翠农业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飞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许可经营项目为肥料生产 [1] - 一般经营项目包括肥料销售、化肥销售、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货物进出口及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 [1]
杨广元公参会见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主席安德拉比
商务部网站· 2025-10-18 01:29
双边合作会谈 - 中国与巴基斯坦举行农业领域高级别会谈,双方代表分别为杨广元公参和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主席赛义德·穆尔塔扎·哈桑·安德拉比 [1] - 会谈核心议题为加强两国在农业科技和畜牧业领域的合作 [1] - 会谈于10月15日举行,王存二秘陪同参与 [1]
中国帮100多万非洲农户实现增产!“中国水稻亩产可达1000公斤,非洲当地常规稻亩产普遍不足200公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8 00:36
每经记者|郑雨航 每经编辑|段炼 兰素英 2025年10月14日,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闭幕。大会期间,近 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领域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优秀青年代表齐聚一堂,与国内农业科技界人士共探全球农食行业发展难题。 据大会披露,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杂交水稻、智能农机、节水农业等技术不仅支撑国内粮食产能稳定,更通过国际合作走向全球, 成为助力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成为国际专家热议焦点。大会期间,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首席科学家Sandra Milach和盖茨基金会农业发展主任 Martien van Nieuwkoop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时,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小农户适配技术、粮食安全保障、气候变化应对 等领域的全球贡献,直言中国经验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农业难题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以非洲为例,Sandra直言,引入和推广杂交水稻等高产技术,是帮助非洲摆脱粮食进口依赖、实现自给自足的关键一步。 "(中 ...
德宏七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7 18:4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德宏七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肖健,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现制现售饮用水;食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 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 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初级农产品收购;蔬菜种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 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制品销售;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直饮水设备销 售;融资咨询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水果种植;供应链管理服务;化妆品零售;日用百货 销售;家用电器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健康咨询服 务(不含诊疗服务);远程健康管理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租赁服 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科技中介服务;智能农业管理; 翻译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富邦科技:已与北大荒集团八五三农场、鹤城农投等国内领先农业种植平台建立合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7 17:09
公司战略 - 公司聚焦“水肥药耦合+数字技术”差异化路径 [1] - 公司持续打造降本增产的综合解决方案 [1] - 项目重点面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 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与北大荒集团八五三农场、鹤城农投等国内领先农业种植平台建立合作 [1] - 公司开展捐赠和示范应用工作 [1] - 公司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 市场影响 - 公司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产 [1] - 公司全方位打造市场竞争优势 [1]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金融助力秋粮抢收抢烘
齐鲁晚报· 2025-10-17 11:17
天气对秋粮收割的影响 - 滨州市遭遇多轮阴雨天气,连续降雨导致田间土壤湿度超标,延缓秋粮收割进度[1] - 潮湿粮食若不能及时晾晒,短短几天便可能发芽、霉变,给收割后粮食处理带来难题[1] - 秋粮抢收、抢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户收入的“头等大事”[1] 农业科技公司的应对措施 - 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12座烘干机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达到1000吨,帮助解决粮食晾晒难题[1] - 潮湿粮食经烘干后水分被稳定控制在14%以下,达到安全储存标准,实现“随到随收、收后及时烘干、烘干立即入仓”的闭环处理[1] - 自阴雨天气以来,国盛农业已累计接收周边农户粮食超万吨,帮助上百户农户解决粮食储存难题[1] 农业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 随着收粮量增加,国盛农业面临收购粮食需大量资金垫付的压力,加上设备电费、维护费及工作人员加班薪酬,企业资金周转紧张[2] - 若资金跟不上,只能放慢收购速度,导致农户粮食可能积压[2] 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针对秋收期间资金需求大、周转快的特点,推出最高可贷500万元的信用类产业贷,支持随用随还[2] - 该行积极与农担、滨发担合作发放涉农类担保贷款,解决收粮客户缺乏抵押物的难题[2] - 了解到国盛农业困境后,客户经理上门对接,简化审批流程,仅用3天便完成300万元信贷放款[2] 信贷资金的具体用途与成效 - 获得300万元贷款后,国盛农业提高收粮价格,增加烘干机燃料储备,额外招聘10余名临时工,加快分拣烘干效率[2] - 秋收以来,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1.83亿元,本年支持收粮企业、种植大户等主体近765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