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一锤一凿  凝聚匠心(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31
公司发展历程 - 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由三代木工传承人王文旺创办,专注于收藏与传统生活相关的木作老物件[1] - 历时20年收集10万余件藏品,2017年主馆开馆,2023年10月密云分馆开馆[2] - 公司从传统木工技艺传承扩展到古建筑修复领域,曾参与丰台区药王庙、宛平城和故宫建筑的修复工作[1] 业务模式 - 设立10多个系列主题展,包括古代木匠展、二十四节气与农具展、三百六十行展等[2] - 开发上百项劳动技能课程,涵盖简易木桥、鲁班锁、榫卯板凳到故宫模型等[3] - 设置互动室、木工坊和手工教室,年接待研学学生达5-6万人次[3] 行业定位 - 专注于传统木作技艺的传承与展示,不收金石字画、珍瓷美玉等非木作类藏品[1] - 强调匠人精神的价值,认为机器无法替代设计创造力和精益求精的手工艺[1] - 通过"中轴线小工匠"、"运河小工匠"等活动与20多所学校合作,扩大行业影响力[3] 市场拓展 - 与首都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办展[3] - 通过分馆模式扩展业务,2023年在密云开设第二家分馆[2] - 注重青少年教育市场,开发适合7-8岁儿童的木工实践项目[3]
周六来考古博物馆看“东吴大墓” 1200余件/套苏州出土文物出展,80%以上属于首秀
苏州日报· 2025-05-13 08:43
博物馆概况 - 苏州考古博物馆将于5月17日正式开馆 免费开放 展出1200余件/套文物 其中80%以上为首次亮相 [1] - 博物馆位于石湖景区越城遗址东北部 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设计 造型融合越城遗址出土的"石锛"和"钺"元素 [2] - 博物馆为江苏省首座地域特色专题考古博物馆 采用成组成套的集合式展陈 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单件精品串联展示 [1] 展陈特色 - 一层基本陈列"源起江南"分为三大篇章:江海共潮生 手铲释天书 考古见姑苏 聚焦苏州文明起源与考古理论 [3] - 负一层"华章江南"陈列以时间轴为主线 分为文明溯源 吴越新证 都会寻踪 海丝遗痕四大篇章 系统展示考古成果 [3] - 1:1复建的东吴大墓(虎丘路新村三国孙吴一号墓)将首次公开展示 包括墓主随葬品及精美龙首金簪等文物 [2] 特色展品 - 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墓葬被迁移至馆内 展现6000年前人类与宠物合葬场景 [3] - 提供陶片纹理触摸体验 并展示文物修复过程 [3] - 同步展出三国孙吴二号墓随葬品 两座墓主身份仍存谜团 [2] 配套服务 - 自5月15日起开通2条周末班车线路 连接地铁2、3号线与博物馆 [3]
博物馆屡被纠错,科普工作不妨多点公众参与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0:35
博物馆文物展示问题 - 博物馆展出的9件文物特征与标牌不符,被高中生发现 [1] - 河北博物院两处古地名注释出现错误,将"九原"和"云中"弄反 [1] - 博物馆常见错误包括错别字、中英文标识不符等文字校对问题 [1] 文物鉴定专业性问题 - 文物断代、分类等问题涉及专业鉴定,不同专家可能给出不同意见 [2] - 一件标名为"红釉二龙戏珠纹盘"的藏品应更正为"矾红描金",存在色彩判断误差 [2] - 参观者专业能力提升使博物馆专业问题暴露增多 [2] 博物馆与公众互动 - 高中生向博物馆反馈问题后长时间未获回应,缺乏常规纠错渠道 [3] - 建议博物馆建立开放交流空间,重视与参观者互动 [3] - 已有博物馆通过奖励措施鼓励公众参与纠错,此类活动应增加 [3] 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 - 博物馆参观量增加使专业问题暴露更多 [2] - 博物馆需要提升各环节专业素养以跟上公众求知需求 [2] - 强化"内功"建设是博物馆的迫切任务 [2]
中新网评:碑林博物馆门票涨价,不妨多听听公众意见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6:35
博物馆门票涨价事件分析 核心观点 - 西安碑林博物馆宣布门票价格从10元/人次大幅上调至85元/人次,引发公众对涨幅合理性和公益性的质疑 [1] - 公司解释涨价原因为恢复原价(65元)并扩大展区范围,同时强调人力、文物保护等成本攀升导致运营压力 [1] - 争议焦点在于涨幅陡峭(750%)、缺乏过渡缓冲,以及公众对国有博物馆普惠性的预期冲突 [1][2] 价格调整背景 - 现行10元票价属改扩建期间惠民政策,原价为65元/人次,新票价85元对应完整馆区 [1] - 公司强调成本压力:人力、文物保护、设施维护等支出持续上升 [1] 公众反应与争议点 - 公众对750%涨幅的接受度低,认为缺乏渐进调整(如分阶段至30-50元区间) [1][2] - 公益性预期冲突:国有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被期待维持低票价普惠原则 [1] - 半票价格42元仍可能对低收入家庭及学生群体造成压力 [2] 公司属性与政策背景 - 西安碑林博物馆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25年入选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 [2] - 现行政策保留对老人、军人等群体的政策性免票 [2] 解决方案建议 - 增强透明度:公开成本构成及资金用途(如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教育活动的具体比例) [2] - 优化决策程序:引入公众意见征询,分阶段调整票价并配套惠民措施 [2] 行业平衡点 - 门票涨价需兼顾文物保护需求与公共服务普惠性,实现"保护"与"普惠"双赢 [3]
万米高空欣赏青铜器特展 空中博物馆“上博号”起航
解放日报· 2025-05-08 09:32
合作项目 - 上海博物馆与中国东方航空联合推出全球首个飞越全球的"空中博物馆"彩绘飞机"上博号" [1] - "上博号"是一架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题的宽体彩绘飞机 机身采用江南春绿色调并搭配馆藏青铜器纹饰元素 [1] - 机舱内部按照青铜器发展时期序列展示30余件馆藏青铜器图案 配有文物说明和特色纹饰 [1] 航班体验 - 主题航班活动包含互动小游戏 旅客可通过抽奖和有奖问答赢取文创礼品 [2] - 客舱创新融入文化传播场景 旅客可通过座椅屏幕点播上博独家导览视频与纪录片 [2] - 为每位旅客提供限定文创伴手礼 包括纪念登机牌 主题徽章 定制帆布袋等 [2] 战略合作 - 项目是双方自2024年签署合作协议后的又一里程碑 此前已推出"机票+门票"联名产品等举措 [2] - 通过覆盖欧美等国际远程航线的优势 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2] - 作为全球首个文物主题年度焕新航班 将于2025年执飞上海至威尼斯 开罗等国际航线 [2]
我省“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13日启动362家博物馆千场活动展现文物之美
新华日报· 2025-05-08 07:27
活动概况 - 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1] - 活动由省文旅厅与扬州市政府联合主办,联动全省362家博物馆推出171个主题展览、409项教育研学活动、107场"六进"活动及79个文创市集 [1] - 启动仪式将公布2023年以来的精品案例,并推出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项目 [1] 行业发展数据 - 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近1.4亿人次,现有国家等级博物馆98家(一级26家、二级39家、三级33家) [1] - 江苏6家博物馆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数量全国第一 [1] - 2023年全省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近2500个,"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已举办10站,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文创销售收入超千万元 [2] 创新实践 - 多地博物馆代表将在平行分享会上交流数智化建设经验 [1] - 《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带动12个设区市展开创新实践 [2] - "五一"期间75家博物馆延时开放形成新业态,14家博物馆主题夜游项目吸引游客531.7万人次 [2]
博物惠民通古今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40
徐 之文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8日 09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江苏苏州市,游客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参观。 张 锋摄(影像中国) 这正是: 馆阁林立似棋布, 遗珍浩瀚发新韶。 汲古探源开民智, 文脉悠悠濡今朝。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达 6248家,占博物馆总数91%以上,累计优惠观众100余亿人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享受博物馆免费开放 服务人口最多的国家。 河南洛阳市,游客佩戴智能眼镜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参观。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
去年接待观众近1.4亿人次!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将启
扬子晚报网· 2025-05-08 00:42
博物馆行业热度 - 五一假期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文创收入达2104.5万元 [1] - 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近1.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占比20.9% [7] - 全年举办社会教育活动33,955场,线下活动占比96.2% [7] 博物馆活动与展览 - 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将举办171个主题展览、409项研学活动及107场"六进"活动 [3] - 2024年全省陈列展览总数2,397个,包括16个入境展览和17个出境展览 [7] - 4个展览入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终评,5个展览入选国家级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7] 博物馆数量与等级 - 2024年新增备案博物馆7家,全省总数达362家,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98家(一级26家) [5] - 免费开放博物馆320家,占比88.4%,历史文化类占比最高(30.3%) [6] - 无锡市博物馆密度最高,每11.7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全省平均为23.6万人/座 [6] 博物馆资源与科技应用 - 全省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256.11万平方米,南京占比23.1%居首 [6] - 馆藏文物158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524件/套,2024年修复文物2,388件/套 [6] - 运用VR、AI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展览,强化青年群体互动与文化传承 [4] 文创与区域协作 -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将举办79个文创活动,如"南都繁会文创市集"等 [3] - 通过近千场省市联动活动整合文物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下沉基层 [4]
现场|万米云端,遇见上博
新浪财经· 2025-05-07 17:03
主题航班合作模式 - 东方航空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打造世界首个飞越全球的中国古代艺术主题彩绘飞机"上博号",机身采用江南春绿主色调并装饰青铜器纹饰元素[2][4] - 机舱内布置30余件上博馆藏青铜器图案,按时代顺序展示在行李架、小桌板等位置,形成空中青铜器艺术特展[6] - 双方在航班上开展首次主题活动,包括文创礼品派发、有奖问答互动和双语文化刊物展示[10][12][15] 文化传播创新形式 - 通过客舱屏幕播放博物馆导览视频,提供《飞阅上博》双语杂志,打造沉浸式空中文化体验[15] - 餐食设计融入文物元素,如水杯印大克鼎图标、甜品装饰父乙觥青铜鸟纹饰等细节[12] - 计划2025年开通上海至威尼斯、开罗等国际航线,定期更新客舱文物主题内容[19] 文旅融合商业价值 - 主题飞机成为移动文化IP载体,吸引旅客主动拍照打卡并分享体验[4][16] - 限定文创产品(纪念登机牌、徽章等)提升旅客参与感与品牌记忆度[10] - 通过航空公司全球网络实现"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拓展文化传播边界[19]
“五一”假期江苏博物馆接待观众超500万人次
新华日报· 2025-05-07 07:18
文化旅游新潮流 - "为一座馆赴一座城"的文化旅游新潮流在江苏得到印证 全省博物馆通过特展 夜间沉浸式展演和文创市集等方式吸引游客 [1] - 全省备案博物馆"五一"期间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 同比增长31.54% 外省游客占相当比例 [1] - 头部博物馆表现突出 南京博物院日均参观接近3万人次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天接待14万人次 苏州博物馆接待13.9万人次 同比增长33.56% [1] 特展活动 - 常州博物馆"金色海昏"特展首次在江苏展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日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 本馆5天接待游客超5.84万人次 [2] - 全省博物馆举办108项文博研学活动 无锡博物院 南京六朝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等特展受到高度关注 [2] 博物馆服务创新 - 南京市博物馆推出"专家说"免费讲解服务 吸引大量观众排队等候 [3] - 江苏75家博物馆实行延时开放 举办近300个文旅深度融合活动 [3] - 南京博物院推出"千年华章·夜宴南博"系列展演 包括知识问答 国风妆造 舞剧秀演等环节 提供沉浸式体验 [3] 文创生态 - 苏州博物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推出文创市集 集消费 美食 娱乐于一体 吸引年轻观众 [4] - 文创产品融合文物神韵和时尚设计 南京博物院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 苏州博物馆屏风摆件冰箱贴等受欢迎 [4] - 全省博物馆"五一"期间文创收入达2104.53万元 南京博物院收入385万元 苏州博物馆收入320万元 同比增长33.5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