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首例!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先导编辑”完成首次人体试验,修复患者免疫细胞功能
生物世界· 2025-05-20 11:03
先导编辑技术突破 - 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 慢性肉芽肿病 患者治疗后一个月无严重副作用 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恢复率第15天达58% 第30天达66% 显著超过20%的临床获益阈值 [3] - 先导编辑由刘如谦教授团队2019年开发 无需DNA模板可实现12种单碱基自由转换及多碱基精准插入删除 理论上可修复75000种致病性人类遗传变异的89% [5] - 与CRISPR-Cas9或碱基编辑相比 先导编辑用途更广泛且更具可预测性 能可编程地替换重写插入或删除DNA片段 [9] 慢性肉芽肿病治疗进展 - 慢性肉芽肿病是罕见遗传性血液病 发病率约10-20万新生儿中1例 由NADPH氧化酶复合物突变导致 引发严重感染和炎症并发症 [5] - Prime Medicine公司开发的PM359疗法通过先导编辑修复患者造血干细胞 临床前数据显示对p47phox突变(占患者25%)的编辑水平超92% 完全恢复细胞功能 [7] - 治疗过程类似CAR-T疗法 需提取编辑后回输患者 且需化疗清除原始干细胞 导致高成本和复杂性 [10] 行业动态与公司战略 - Prime Medicine公司PM359疗法获FDA批准开展1/2期临床试验 但宣布战略重组 将探索外部合作推进临床开发 反映罕见病基因编辑疗法的经济挑战 [8] - 公司转向聚焦遗传性肝病(威尔逊病和AATD) 计划2027年公布数据 同时推进囊性纤维化疗法 并与BMS合作开发血液学免疫学肿瘤学领域的CAR-T疗法 [11] - 目前唯一上市CRISPR疗法Casgevy定价超200万美元 2024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美元 显示基因编辑疗法商业化难度 [8] 技术发展趋势 - 刘如谦团队开发EvoCAST和eePASSIGE新技术 可高效精准整合>10kb大片段DNA至基因组特定位点 实现全基因替换治疗 [13] - 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技术已促成全球数千项研究 15项临床试验在5国展开 部分证实对白血病镰状细胞病等治疗效果 [7] - 行业出现从体外细胞编辑转向体内基因编辑的趋势 以降低治疗成本 [11]
宜明昂科-B涨超10% 与Axion Bio合作近期再获500万美元付款 IMM0306自免领域前景广阔
智通财经· 2025-05-20 11:00
公司股价表现 - 宜明昂科-B(01541)股价上涨10 69%至7 66港元 成交额达4002 39万港元 [1] 临床试验进展 - 泰泽苏拜单抗(tazlestobart IMM27M)联合奥希替尼针对EGFR突变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Ib/II期临床试验获NMPA批准 [1] - IMM0306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CD47×CD20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 [2] - IMM0306与来那度胺联用治疗FL的Ib期数据显示 ORR达90 9% CR达27 3% [2] -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Ib期爬坡试验正在进行 目前SLE试验已入组6例患者且应答情况较好 数据有望今年年中读出 [2] 商业合作与资金情况 - 公司与Axion Bio就IMM2510及IMM27M达成的授权合作进展顺利 如期收到第二笔近期付款500万美元 [1] - 该项目累计收款金额已达2000万美元 [1]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系统性利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2] - 全球仅有两款CD47×CD20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在开发中 [2] - 全球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创新药物紧缺 公司产品有望受到MNC青睐并实现大金额BD [2]
泰国财政部长:希望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食品加工企业及健康产业展开合作。
快讯· 2025-05-20 10:22
泰国财政部长合作意向 - 泰国财政部长表达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的意愿 [1] - 泰国财政部长希望与美国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 - 泰国财政部长寻求与美国健康产业展开合作 [1]
香港新股市场繁荣 4家公司同时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23:15
香港新股市场概况 - 香港新股市场持续繁荣,目前有4家公司正在招股,包括派格生物、吉宏科技、觅瑞MIRXES和恒瑞医药 [1] - 宁德时代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新股集资活动,进一步巩固香港在全球新股市场的领先地位 [1] - 香港今年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1] 派格生物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1928.35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5.6港元,最多募资约3.01亿港元 [1] - 引入基石投资者益泽康医药(香港),认购约1.98亿港元发售股份 [1] - 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核心产品及五款候选产品覆盖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 [1][2] 吉宏科技 - 计划全球发售6791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7.48至10.68港元,最多募资约7.25亿港元 [2] - 公司为"AI驱动跨境社交电商A+H第一股",提供快消品包装及营销服务,2016年已在深交所上市 [2] - 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B2C出口电商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3%),纸制快消品销售包装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2%) [2] 觅瑞MIRXES - 5月15日至20日招股,计划全球发售4662万股,每股发售价23.30港元,最多募资约10.86亿港元 [2] - 总部位于新加坡,专注于RNA技术,提供基于血液的miRNA检测试剂盒用于癌症早期筛查 [2][3] - 全球首家且唯一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 [3] 恒瑞医药 - 近5年港股最大医药IPO,拟发行近2.25亿股H股,发行价41.45至44.05港元,最高募集130亿港元 [3] - 引入多家顶级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33亿美元,包括GIC(2.68亿美元)、Invesco(7500万美元)等 [4] - 将于5月23日登陆港股,实现"A+H"两地上市 [4]
“创业投资与民营经济绽放女性力量”闭门沙龙成功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6:28
民营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 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融赋能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 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为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 - 全球经济格局变革中 中国民营经济展现出韧性、活力与创造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浪潮中女性力量成为推动资本、技术与产业共振的关键变量 [1] 创投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创投行业近30年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行业驱动是主要发展动力 [3] - 当前行业在"募投管退"各环节仍需解决问题 最紧迫任务是培育壮大中国特色投资人队伍和优秀管理人队伍 女性在队伍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 [3] 女性在创投领域的独特价值 - 女性创投人凭借细腻特质擅长捕捉创业者初心和企业社会价值 解码企业深层价值 面对不确定性时展现更强韧性 长期主义陪跑早期科技企业 [5] - 中国职场女性就业率达44.8% 高于多数国家 管理层性别多元化公司业绩表现更优 女性领导者具备更强同理心、情商和韧性优势 在AI时代更具差异化竞争力 [11] 科技与消费投资方向 - 科技领域国产替代是重要主题 消费领域因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将成为长期趋势 [9] -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度应用前景广阔 数坤科技AI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 未来技术融合将解决重大医疗问题 [13][16] 新兴科技企业案例 - 益然生物专注益生菌研发生产 拥有30多个功能方向成熟菌株和解决方案 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医疗领域 [14] - 椭圆时空全球首创通导遥一体化卫星 已应用于智能电网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场景 呼吁资本投向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14] 金融机构支持举措 - 光大银行科技园支行作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重点服务北京科技型企业 探索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7] 行业交流活动 - 活动汇聚十余位女性投资人及创业者 围绕女性力量优势、市场变化中的投资创业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15]
【IPO追踪】自主开发减肥药,派格生物今起招股
金融界· 2025-05-19 14:54
公司概况 - 派格生物(02565 HK)于2025年5月19日启动招股 计划全球发售19 283 500股股份(国际发售17 355 000股 香港公开发售1 928 500股) 每股定价15 60港元 预计净筹资2 318亿港元 [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 重点布局代谢紊乱领域 目前拥有1款核心产品及5款在研产品管线 [1][2] - 上市资金用途:50.2%用于核心产品PB-119商业化及适应症扩展 34.5%用于主要产品PB-718开发 [1] 核心产品进展 - PB-119为接近商业化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已完成中国两项Ⅲ期临床试验 2023年9月获NMPA受理T2DM适应症上市申请 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 [2] - PB-718是新型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 已完成美国I期临床试验 定位肥胖症及NASH治疗 被列为重点开发产品 [2] 财务状况 - 公司尚未实现商业化 2023年其他净收入1463 5万元人民币 2024年降至700 7万元人民币 [3] - 2023年亏损2 79亿元人民币 2024年亏损扩大至2 83亿元人民币 [3] 行业竞争格局 - T2DM及肥胖症市场竞争激烈 中美市场已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多款GLP-1类产品上市 [3]
拜耳Co.Lab再迎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加入
生物世界· 2025-05-19 11:52
拜耳 近日 宣布与 成都凌泰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IncTAC ,以下简称"凌泰氪生物") 、 杭州腾砥生物 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n Bio ,以下简称"腾砥生物") 签署协议,这两家生物技术企业将入驻 拜耳 Co.Lab 共创平台 ,借助拜耳全球创新和合作网络以及深厚的行业经验,对接全球医药产业资源,加速全 新技术平台的创新突破。 凌泰氪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宋旭 教授表示: " 加入拜耳 Co.Lab 表明了凌泰氪针对具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 疾病开发出创新性治疗方法的承诺 。我们认可并赞赏拜耳基于其在医药领域专业、开放的协同创新生态体 系对初创企业发展的支持。 相信通过这一战略合作,凌泰氪将加速递送平台的 '领跑',为全球患者带来突 破性疗法。 " 凌泰氪生物签约入驻拜耳Co.Lab 凌泰氪生物通过探索 长非编码 RNA ( lncRNA ) ,致力于为临床上一系列未满足的疾病治疗需求提供解 决方案。凌泰氪生物开创了基于 lncRNA 等天然分子实现药物肝外靶向递送的平台技术,已开发出肿瘤、 腾砥生物与凌泰氪生物签约入驻拜耳 Co.Lab ,依托拜耳全球开放创新网络,加速前沿创新技术进程 腾砥生物能够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拟全球发售1928.35万股 引入益泽康瑞作为基石投资者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07:21
公司概况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于2025年5月19日-5月22日招股,拟全球发售1928.35万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 - 发售价为每股15.60港元,每手500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5月27日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重点领域为代谢紊乱,已自主开发1款核心产品及5款候选产品 [1] 核心产品 - 核心产品PB-119为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具有血糖控制、心血管健康及体重管理效果 [2] - PB-119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2] - 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需每周一次给药,短效需每日一次或多次 [2] 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总净所得款项约为2.318亿港元 [3] - 50.2%用于PB-119商业化及适应症扩展 [3] - 34.5%用于主要产品PB-718的进一步开发 [3] - 5.3%用于其他管线候选产品研发 [3] - 1.0%用于业务开发及海外业务加强 [3] - 9.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基石投资者 - 基石投资者益泽康瑞医药(香港)有限公司将认购1269.2万股,占全球发售H股的65.82%及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29% [3] - 益泽康瑞由杭州拱墅国投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拥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 [3] - 杭州拱墅的控股公司拱墅投资已投资超过30家公司,总投资额超过人民币25亿元 [4]
2024年十大畅销基因疗法,仅3款销售额超1亿美元
生物世界· 2025-05-17 14:32
基因治疗市场现状 - 截至4月中旬,5家基因治疗公司累计完成5.344亿美元风险投资,其中Tune Therapeutics获1.75亿美元B轮融资,Atsena Therapeutics完成1.5亿美元C轮融资,Arbor Biotechnologies获7390万美元C轮融资,Epicrispr Biotechnologies完成6800万美元B轮融资,XyloCor Therapeutics获6750万美元B轮融资 [2] - 专注于基因和细胞疗法的CRO/CDMO公司AmplifyBio在运营四年后倒闭,反映早期生物技术公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3] - 目前已有十多款基因疗法获FDA批准上市,但仅一款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前三款超1亿美元,2023年获批的首款CRISPR疗法Casgevy未进入Top10 [3] 最畅销基因疗法Top10 - Zolgensma®(诺华)2024年销售额12.14亿美元,用于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2019年5月获批 [12] - Elevidys®(Sarepta Therapuetics)2024年销售额8.20791亿美元,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2023年6月获批 [13] - Vyjuvek®(Krystal Biotech)2024年销售额2.905亿美元,用于治疗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023年5月获批 [13] - Adstiladrin®(Ferring Pharmaceuticals)2024年销售额7000万欧元(7900万美元),用于治疗高危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2022年12月获批 [13] - Zynteglo™(bluebird bio)2024年销售额6227.3万美元,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2022年8月获批 [13] - Roctavian®(BioMarin Pharmaceutical)2024年销售额2600万美元,用于治疗血友病A型,2023年6月获批 [14] - Lenmeldy™/Libmeldy™(Orchard Therapeutics)2024年销售额2.2454亿美元,用于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2024年3月获批 [14] - Luxturna®(Spark Therapeutics)2024年销售额1800万瑞士法郎(2090万美元),用于治疗RPE65突变相关视网膜营养不良症,2017年12月获批 [14] - Lyfgenia®(bluebird bio)2024年销售额1160.5万美元,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2023年12月获批 [16] - Skysona®(bluebird bio)2024年销售额991.7万美元,用于治疗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2022年9月获批 [16]
干细胞走向临床,能治好癌症和糖尿病吗?
虎嗅· 2025-05-17 10:50
干细胞疗法临床进展 - 2024年全球有116项获批或完成的干细胞临床试验,其中约半数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其余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8] - 12项试验专注于利用干细胞衍生的多巴胺生成细胞治疗帕金森病[8] - 大脑和眼睛因免疫豁免特性成为干细胞治疗优势器官,29项眼部疾病试验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4] 帕金森病治疗突破 - 两项关键试验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衍生的A9祖细胞,BlueRock Therapeutics的12名参与者初步显示安全性和疗效[10] - 移植后患者未出现多巴胺能药物常见的运动副作用,免疫抑制剂仅需使用1年[10] - 大脑适应性使移植到"错误"部位的细胞仍能建立功能连接,胎儿组织试验中部分患者完全停用药物[11] 癫痫与糖尿病治疗 - Neurona Therapeutics的癫痫试验中,两名患者严重发作频率降至零,效果维持两年并获FDA快速审批资格[13] - Vertex Pharmaceuticals糖尿病试验中,9/12全剂量参与者停用胰岛素,2人显著减少剂量[16] - 哈佛大学2014年首次培养出功能性胰岛细胞,现通过专利技术实现肝脏部位移植[16] 心脏与肾脏挑战 - 心脏因结构复杂且需原位修复,预计2025年启动首项心力衰竭干细胞临床试验[20] - 肾脏研究难度更高,美国仅25%需求者能获得移植,需加强干细胞学家与工程师合作[21] - 全球6400万心衰患者推动研究,但心脏瘢痕化与脂肪堆积问题尚未解决[19] 癌症免疫治疗 - 23项试验测试干细胞衍生的T细胞/NK细胞,部分癌症患者实现完全缓解[21] - 相比现有细胞免疫疗法,该方法可能更快速且成本更低[21] 技术路线选择 - 人类胚胎干细胞与诱导多能干细胞功能无显著差异,但后者存在理论致癌风险[22] - 政治因素促使美国研究者转向诱导多能干细胞,避免胚胎伦理争议[23] - 基因编辑和物理隔离成为避免免疫排斥的新方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