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编辑疗法
icon
搜索文档
西藏药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近21亿元 加码创新药新赛道投资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9:16
值得一提的是,据华福证券研究,锐正基因聚焦的基因编辑疗法,能够直接对生物体基因组中的特定基 因进行精准修改的革命性医疗技术,可从根源上修正遗传缺陷,实现"一次给药,终身有效"。同时,华 福证券也指出,ART002所在的治疗领域,对标公司Verve被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对标产品已达成近 10.35亿元BD交易,而ART002研究数据出色。 对于此次对外投资,西藏药业表示:"投资锐正基因与公司转型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旨在通过投资前沿 技术平台推动公司创新转型,有利于公司突破研发瓶颈,拓展产品业务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及长远 可持续发展。" 10月30日晚间,西藏药业(600211)(600211.SH)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20.89亿元,归母净利润7.22亿元,扣非净利润6.68亿元,整体业绩表现稳健。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 公司正积极寻求新增长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年初以来公司通过投资锐正基因和晨泰医药,积极布局 创新药赛道,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6000万美元投资锐正基因(苏州)有限公司(下称"锐正基因"),快速切入创新药新赛道,无疑是年初以 来西藏药业经营管理最大 ...
基因编辑疗法又一安全危机
36氪· 2025-10-29 07:29
10月27日,基因编辑领域发生了一场"地震"。 明星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股价单日暴跌42.23%,市值蒸发近半。暴跌的导火索,是一名接受其核心 管线NEX-z治疗的罕见心脏病患者,出现了严重肝损伤,导致两项三期临床被紧急暂停。 这已是该药物年内报告的第二起4级肝毒性事件。与5月底那起无症状且自行恢复的肝酶升高不同,这次 患者因肝酶和胆红素同时飙升而住院,触发了临床试验暂停机制。 安全性问题始终是基因编辑疗法头顶高悬的摩克利斯之剑。Intellia的安全事件甚至引发了基因编辑药物 肝脏安全性长期以来的担忧,"带崩"了整个基因编辑板块,包括Beam Therapeutics、Prime Medicine等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接下来几周,对Intellia来说将异常漫长,对基因编辑领域或许又将是一次关于风险认知的集体教育。 01 考虑到这些升高是无症状的且发生率较低,nex-z ATTR 淀粉样变性中的风险/收益平衡仍然有利。分析 师继续认为 nex-z的TTR敲低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能降低临床结果不佳的风险。这也使得当时公司股价 虽暴跌22%,但随后成功收复失地,并不断创下年内新高。 ...
颠覆未来20年的科技是什么?“中国诺奖”得主们这样说
第一财经· 2025-07-10 10:01
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 - 16位"未来科学大奖"历年得主齐聚上海北外滩,共话推动人类未来发展的颠覆性科学技术 [1] - 未来科学大奖由民间公益组织颁发,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 [1] - 过去十年来已有39位科学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1] 生物医学领域突破 -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进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阶段 [2] - 基因编辑疗法有望一针预防心脏病或治愈肿瘤 [2] - 西湖大学管坤良教授提到mTORC1蛋白激酶复合体在增加健康寿命方面具有潜力 [2] 能源技术发展 - 可控热核聚变是解决能源危机最有效、最清洁、最安全的途径 [3] - 上海交通大学张杰团队提出的双锥对撞点火方案(DCI)提高了激光能量到燃料内能的转换效率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表示室温超导的实现可能有助于可控核聚变的发展 [4] 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 - 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物医学领域产生影响,AI在衰老机制研究和预测方面具有潜力 [6] - 南方科技大学薛其坤院士认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叠加量子纠缠有望创造颠覆性新体系 [7] -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表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将重塑未来科学发展 [8] 科研资助与人才培养 - 腾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计划10年投入100亿元,为200位中国杰出科学家提供资助 [10] - 实验类科学家每人每年可获得最高500万元资金奖励,理论类每人每年最高300万元 [10] - 施一公表示要支持"雄心勃勃、年富力强、敢于担当"的科学家 [11]
13亿美元!礼来收购Verve公司,为人类头号致死原因开发基因编辑疗法
生物世界· 2025-06-18 17:08
礼来收购Verve Therapeutics交易分析 - 国际制药巨头礼来公司宣布将以最高13亿美元收购Verve Therapeutics,包括10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3亿美元的或有价值权(CVR),CVR支付条件为VERVE-102在美国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3期临床试验首次给药或CVR终止后十年内达成[2][12] - 此次收购旨在通过Verve的基因编辑疗法增强礼来心血管疾病治疗产品线,礼来副总裁Ruth Gimeno表示VERVE-102可能成为首个适用于广大患者群体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将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从长期护理转变为一次性治疗[2][9] Verve Therapeutics核心技术及临床进展 - Verve公司专注于通过碱基编辑技术开发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实现"一次注射,永久预防心脏病"的目标,已推进三款体内基因编辑产品,其中VERVE-102和VERVE-201处于临床试验阶段[6][11] - VERVE-102 Ib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14名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或早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0.6毫克/千克剂量组的4名参与者平均血浆LDL-C降低53%,最大降幅达69%[2]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VERVE-102二期临床试验首位患者给药,并对VERVE-201项目进展进行更新[9] Verve产品管线及靶点策略 - 公司首批基因编辑项目靶向PCSK9、ANGPTL3和LPA基因,这些靶点已通过人类遗传学和药理学验证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12] - 主要在研项目包括: - VERVE-102(靶向PCSK9):适应症为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3] - VERVE-201(靶向ANGPTL3):适应症为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难治性高胆固醇血症[13] - VERVE-301(靶向LPA):适应症为高Lp(a)水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3] 行业影响及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体现大型药企对基因编辑疗法的战略布局,礼来将利用其全球研发、临床和商业化能力加速Verve药物的开发进程[11] -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颠覆传统心血管疾病治疗范式,从慢性护理转变为单剂治愈,Verve创始人表示该合作将开启"心血管护理新篇章"[11]
礼来超10亿美元押注基因疗法,“心脏疫苗”问世还有多远?
第一财经· 2025-06-18 12:53
礼来收购Verve Therapeutics - 礼来宣布以高达13亿美元收购基因编辑公司Verve Therapeutics 包括近10亿美元预付款 交易推动Verve股价单日大涨超80% [1] - 双方此前合作开发单针基因编辑疗法 靶向心脏病患者高胆固醇问题 有望将心血管疾病治疗从慢性转变为一次性模式 [1][3] - Verve-102为首个体内PCSK9基因编辑药物 通过CRISPR技术修改肝脏细胞DNA 关闭胆固醇合成通路 已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3] 基因编辑疗法前景 - Verve预计其基因编辑疗法未来十年内推出 可能成为首个适用于广泛患者群体的体内基因编辑方案 [1][3] - 市场观点认为该疗法若成功 在美国将具备巨大市场潜力 礼来借此拓展减重药以外的前沿技术资产 [3] - 分析师质疑基因疗法短期临床需求 现有PCSK9注射剂和口服药已覆盖大部分降脂需求 [4][6] PCSK9药物竞争格局 - PCSK9抑制剂较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DL-C超50% 中国已批准三款PCSK9单抗 恒瑞医药推出全球首款8周注射间隔产品 [4] - PCSK9单抗月治疗费用从2000元降至300元 患者年费用不超过8000元 大幅降低支付负担 [5] - 默沙东和阿斯利康开发口服PCSK9降脂药 可降低LDL-C超50% 高盛预测该类药物销售额将从40亿增至2034年120亿美元 [6] 礼来核心业务协同 - 礼来GLP-1类药物替尔泊肽2024年预计销售额超300亿美元 收购Verve强化心脏代谢疾病治疗领域布局 [3]
世界首例!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先导编辑”完成首次人体试验,修复患者免疫细胞功能
生物世界· 2025-05-20 11:03
先导编辑技术突破 - 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 慢性肉芽肿病 患者治疗后一个月无严重副作用 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恢复率第15天达58% 第30天达66% 显著超过20%的临床获益阈值 [3] - 先导编辑由刘如谦教授团队2019年开发 无需DNA模板可实现12种单碱基自由转换及多碱基精准插入删除 理论上可修复75000种致病性人类遗传变异的89% [5] - 与CRISPR-Cas9或碱基编辑相比 先导编辑用途更广泛且更具可预测性 能可编程地替换重写插入或删除DNA片段 [9] 慢性肉芽肿病治疗进展 - 慢性肉芽肿病是罕见遗传性血液病 发病率约10-20万新生儿中1例 由NADPH氧化酶复合物突变导致 引发严重感染和炎症并发症 [5] - Prime Medicine公司开发的PM359疗法通过先导编辑修复患者造血干细胞 临床前数据显示对p47phox突变(占患者25%)的编辑水平超92% 完全恢复细胞功能 [7] - 治疗过程类似CAR-T疗法 需提取编辑后回输患者 且需化疗清除原始干细胞 导致高成本和复杂性 [10] 行业动态与公司战略 - Prime Medicine公司PM359疗法获FDA批准开展1/2期临床试验 但宣布战略重组 将探索外部合作推进临床开发 反映罕见病基因编辑疗法的经济挑战 [8] - 公司转向聚焦遗传性肝病(威尔逊病和AATD) 计划2027年公布数据 同时推进囊性纤维化疗法 并与BMS合作开发血液学免疫学肿瘤学领域的CAR-T疗法 [11] - 目前唯一上市CRISPR疗法Casgevy定价超200万美元 2024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美元 显示基因编辑疗法商业化难度 [8] 技术发展趋势 - 刘如谦团队开发EvoCAST和eePASSIGE新技术 可高效精准整合>10kb大片段DNA至基因组特定位点 实现全基因替换治疗 [13] - 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技术已促成全球数千项研究 15项临床试验在5国展开 部分证实对白血病镰状细胞病等治疗效果 [7] - 行业出现从体外细胞编辑转向体内基因编辑的趋势 以降低治疗成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