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
搜索文档
康达新材频繁“收购+融资”仍连亏 两次将高价买来的重要资产“低价”卖给控股股东
新浪证券· 2025-06-23 18:29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近期频繁进行资本运作,包括6月20日发布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公告及6月19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85亿元 [1] - 公司近年频繁并购及融资,但2023年和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为负值 [1] - 公司近期两笔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存在"高买低卖"特征,涉及重要资产如彩晶光电和必控科技 [1][2] 并购交易详情 - 公司全资子公司以40970.33万元取得彩晶光电66.9996%股权后以40588万元出售给控股股东 [1] - 公司以45740万元获得必控科技100%股份后以18848万元出售51%股权给控股股东,账面浮亏超4000万元 [2] - 公司2022年9月以37253.05万元获得彩晶光电60.9205%股权,评估增值率102.55% [8]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践行"新材料+电子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产品布局丰富 [4] - 公司通过收购进入军工电子、电子信息材料、医药和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业务涉足领域过多,包括新材料、电子科技、基础化工、建筑产品、媒体等 [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93亿元和31.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亿元和-2.46亿元 [12]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和-3.08亿元 [12]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仅0.03亿元 [12] 商誉减值情况 - 必控科技2023年和2024年商誉减值损失分别为0.19亿元和1.18亿元 [4] - 晶材科技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22亿元,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947.85万元 [9] - 彩晶光电2023年净利润1863.34万元,2024年亏损3371.8万元 [8] 融资情况 - 公司2016年至2022年通过定增合计募资18.8亿元 [10] - 公司2022年8月定向增发募资7亿元,2019年3月募资1.25亿元 [11] - 公司2025年6月拟通过定增募资5.85亿元 [11] 重要资产处置 - 公司将彩晶光电出售给控股股东时,该资产已投入2.85亿元建设新项目且接近投产 [13] - 彩晶光电被列为公司电子信息材料板块核心资产,是京东方A级供应商 [14] - 必控科技2017-2019年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9982.25万元,完成业绩承诺94.17% [4]
靠近客户做品牌|微观视界
经济观察网· 2025-06-21 07:38
胶粘剂行业与金利宝公司 - 金利宝是国内胶粘剂行业头部企业,拥有最长从业历史、最完整数据库和最齐全配方 [2] - 公司面临产品被模仿导致的价格竞争压力,2024年策略为重新梳理客户并贴近头部客户服务 [2] - 客户涵盖世界知名手机、电脑等头部企业,为其提供高端电子产品电子标签 [2] - 通过特定产品研发和适配特殊需求的技术优势增强客户黏性,同时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2] 澳梓美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拥有100万直接用户,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应对网络低价冲击 [3][4] - 从5000多家线下店缩减至2000多家后,通过直播带货和优惠券引流实现经营稳定 [4] - 线上以10元出售50元优惠券带动线下消费,牺牲单品利润换取整体销售提升 [4] - 品牌荟宝拥有100多万活跃会员,累计服务会员达上千万 [4] 美容化妆品行业趋势 - 本土品牌通过挖掘中国历史美容元素形成文化技术特色,逐步具备竞争力 [4] - 荟宝专注芦荟护肤产品研发,利用中国传统芦荟品类抓住市场窗口期 [5] - 现代研究证实芦荟成分具有保湿、抗氧化、抗炎等多重护肤功效 [5] - 美妆品牌形成依赖线下深度体验,线上线下结合增强用户粘性和专业形象 [5] 电子技术赋能美容业 - 日本企业将射频、微电流等技术应用于家用美容设备,实现院线级效果 [8] - 射频技术刺激胶原蛋白分泌,低能量多次治疗成为家用美容仪科学依据 [8] - 疫情后68%日本女性倾向居家美容,加速美容仪市场增长 [8] - 电子技术推动美容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体验生态 [8] 美容仪技术发展趋势 - 高端化与专业化推动美容仪向医美级发展,技术融合与场景扩展成为重要方向 [9] - 广东电子产业体系完整,可开发功效接近传统医美的家用美容仪 [9] - 技术创新包括无人机光学技术探测皮下1.2mm,声波促渗仪提升精华吸收率8倍 [9] - 使用场景从家庭扩展到健身房、酒店等,开发"筋膜放松+微电流提拉"课程 [10] AI在美容业的应用 - AI研发智能体可拆分产品BOM表构成,进行跨业对标与竞品分析 [11] - 智能体具备全数据与推理能力,帮助企业建立跨行业认知 [12] - AI可替代30%-50%人工重复性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和战略决策 [14] - 日本企业通过AI分析皮肤数据推荐产品,增强数字化营销效果 [14]
回天新材: 2022年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4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龙头企业,研发能力较强,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市场占有率靠前[4][18] - 2024年营业收入39.89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65.1%[4][1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10.49%,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73%[4][27] 业务表现 - 胶粘剂产品2024年营收35.54亿元,同比增长15.29%,占总收入89.1%[16] - 光伏背板业务2024年营收大幅下滑,销量同比下降58.34%[18][22]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维修业务2024年营收9.9亿元,同比增长36.73%[20] - 电子电器业务2024年营收6.15亿元,同比增长9.63%[19] 财务指标 - 2024年销售毛利率18.46%,同比下降4.36个百分点[4][16]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6.16%,同比上升2.73个百分点[4][3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2亿元,同比下降66.1%[4][30] - 2025年3月末总债务26.96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6.71亿元[30][32] 产能与投资 - 2024年工程胶粘剂和化学品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5.56%和41.23%[22] - 年产5.1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项目延期至2026年底[23][27] - 2024年11月年产4.4万吨有机硅密封胶项目投产[23] - 2024年3月收购华兰科技51%股权,加速锂电负极胶布局[19] 行业环境 - 2023年我国胶粘剂行业总产量824.8万吨,同比增长4.62%[11] - 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2024年国内增速7.49%[13][14] - 有机硅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2024年平均采购价同比下降12%[24][25] - 胶粘剂行业"十四五"目标:产量年均增长4.2%,销售额年均增长4.3%[12] 风险因素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仅16.3%,存在控制权变动风险[4][18][32] - 光伏行业回款周期长,应收款项占总资产28.22%[25][27] - 下游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挤压利润空间[18][21]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23][27]
研判2025!中国聚氨酯热熔胶行业相关概述、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销售额突破6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9:30
聚氨酯热熔胶行业概述 - 聚氨酯热熔胶具有水分敏感性小、粘接强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建筑、包装、制鞋等行业 [1] - 聚氨酯热熔胶分为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TPU)和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PUR),后者可进一步细分为湿固化型和封闭型 [2] - 行业销售额从2015年的25.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1.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18% [1][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主要包括聚氨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等原材料 [4] - 中游为聚氨酯热熔胶的生产制造 [4]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包装、建筑等 [4]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聚氨酯产量从2019年的1366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710万吨 [6] - 2024年中国PUR热熔胶销售量达到11万吨,同比上涨7.84% [12] - 2025年1-4月中国汽车产量901.2万辆,同比上涨7.9%;新能源汽车产量298.5万辆,同比上涨30.3% [8]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主要由汉高等大型企业占据 [14]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天洋新材、回天新材、康达新材等 [1][14] - 天洋新材2024年热熔胶营业收入4.18亿元,较上年增长0.6% [15] 发展趋势 - 环保化:研发低VOC、无溶剂及可生物降解产品 [18] - 智能化: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 [19] - 高性能化:开发高强度、耐高温等高性能产品 [20] - 应用领域拓展:新能源、医疗、3D打印等新兴领域 [21]
太频繁!002669,又有新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8:18
收购计划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威不低于51%的股权,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标的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未定 [2] - 中科华威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微控制器芯片(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系统级封装电路(SiP)四大产品管线 [6] - 中科华威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 公司战略 - 公司在"新材料+电子科技"的战略驱动下有序布局,拟通过本次收购实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拓展,纳入特种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领域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6] -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材料领域,其中胶粘剂贡献营收最大,2024年该业务贡献收入22.52亿元,占比72.62% [6][7]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1.017亿元,毛利润5.296亿元,归属净利润亏损2.46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083亿元 [12] - 2021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89%,扣非净利润下滑97%,2022年业绩短暂回升,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5亿元,2024年亏损额扩大 [11][12] - 截至2025年6月19日收盘,公司最新市值为34.5亿元 [12] 历史收购 - 2021年8月,全资子公司天津康达以2900万元收购惟新科技72.51%股权 [9] - 2021年12月,全资子公司康达新材料科技以1300万元收购丰南康达20.63%股权 [9] - 2023年7月,全资子公司康达晟璟拟分两次收购上海晶材新材料100%股权,第一次3.89亿元收购67%股权,第二次2.3亿元收购剩余33%股权 [9] - 2023年8月,全资子公司康达新材料科技以8628万元收购大连齐化43.58%股权并增资3000万元,合计持有51%股权 [10] - 2024年11月,全资子公司上海康达新材料科技以220.48万元收购康达鑫宇3%股权,以1053.33万元收购天宇实业10%股权 [11]
太频繁!002669,又有新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8:03
收购计划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威不低于51%的股权,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标的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未定 [2]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经初步测算,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5] - 公司近期还公告了一则定向增发预案,拟发行股票不超过9102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85亿元,投向两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5] 标的公司情况 - 中科华微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微控制器芯片(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系统级封装电路(SiP) [7] - 中科华微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7] - 公告暂未披露中科华微的财务数据情况,其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暂无从知晓 [7]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公司在"新材料+电子科技"的战略驱动下有序布局,拟通过本次收购实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拓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7] -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材料领域,其中胶粘剂贡献营收最大,2024年该业务贡献收入22.52亿元,占比超过七成 [8][9] - 其他业务包括电子产品(2.628亿,8.48%)、合成树脂(1.893亿,6.10%)、医药中间体(1.025亿,3.31%)等 [9] 历史收购记录 - 2021年8月,全资子公司天津康达以2900万元收购惟新科技72.51%股权 [10] - 2021年12月,全资子公司以1300万元收购丰南康达20.63%股权 [10] - 2023年7月,全资子公司分两次收购上海晶材新材料100%股权,首次收购67%股权耗资3.89亿元 [10] - 2023年8月,变更募集资金1.16亿元用于收购和增资大连齐化,最终持有51%股权 [11] - 2024年11月,全资子公司以220.48万元收购康达鑫宇3%股权,以1053.33万元收购天宇实业10%股权 [11] 财务表现 - 2021年净利润大幅下滑89%,扣非净利润下滑97% [11] - 2022年业绩短暂回升,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5亿元 [11] - 2024年亏损额扩大,净利润亏损2.4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08亿元 [11][1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11.05% [12] - 自2017年以来股价持续下滑,截至2025年6月19日收盘,公司最新市值为34.5亿元 [13]
康达新材扣非两年亏4.58亿主业承压 拟定增募资不超5.85亿提升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6-20 07:56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5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包括控股股东唐山工控 [1][3] - 募集资金将用于大连齐化新材料8万吨/年电子级环氧树脂扩建项目、康达北方研发中心与军工电子暨复合材料产业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上限为9102万股,控股股东唐山工控认购比例不低于3%,发行后其持股比例将从28.81%降至23.84%,但仍保持控股地位 [3] 唐山工控的增持与控股 - 唐山工控自2019年入主后,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和认购定增稳固控制权,近一年半内三次增持合计耗资约1.04亿元 [1][4][6] - 2022年8月公司完成首次定增,唐山工控认购1.75亿元(1322.22万股),为单一最大认购方 [4] - 2024年2月至2025年6月,唐山工控连续实施三轮增持,累计增持比例达3.66%(约1110.42万股) [4][5][6] 资产剥离与战略调整 - 公司半年内剥离两笔资产:2024年12月以4.96亿元出售彩晶光电66.9996%股权,2025年5月以1.88亿元出售必控科技61%股权 [7][8] - 资产出售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聚焦电子信息材料核心领域(如ITO靶材)和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8] 业绩表现与挑战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累计亏损4.58亿元,主要因市场需求减少、商誉减值及新建产能费用高企 [1][7] - 2020年为盈利高峰,净利润达2.15亿元,但2024年净利润转亏至-2.46亿元 [7] - 电子科技板块下游需求减少及产能爬坡期费用高是拖累业绩的主因 [7] 双轮驱动战略布局 - 本次定增将践行"新材料+电子科技"战略,募投项目覆盖环氧树脂扩建和军工电子复合材料,强化高分子新材料主业 [2][8] - 公司计划加大电子科技板块电源业务投入,推动产业协同 [8]
高盟新材(300200) - 2025年6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6 22:0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200,证券简称高盟新材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有含章基金、山西证券、中信证券等,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6 日 14:20 - 16:1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史向前 [2] 公司发展战略 - 2025 年经营指导思想为“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国际化;项目攻坚,提质上量增人效” [2] - “3 + 1”发展战略包括领先发展复合粘接材料、提升发展交通功能材料、加快发展电气功能材料、突破发展光学显示材料 [2][3] 各业务板块产品及规划 复合粘接材料 - 产品包括功能型复合胶、无溶剂型复合胶等多个系列及低碳涂层材料(粉末涂料树脂),市场应用从软包装扩展到多领域 [3] - 2025 年致力于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巩固国内行业龙头地位,在功能化和通用复合两方向发展 [4] 交通功能材料 - 主营业务涵盖 NVH 隔音减振降噪材料、车用胶粘剂等产品 [3] - 2025 年强化现有业务,探索在轨道交通、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方向应用 [4] 电气功能材料 - 主营业务分为电力设备用灌封树脂、光伏用密封胶等 [3] - 2023 年 8 月收购清远贝特,其 2024 年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未来围绕“三电”领域加大布局,推进在电力、电子和电器领域拓展 [5] 光学显示材料 - 主要研发产品为偏光片及偏光片保护膜用压敏胶和固定用 OCA 胶 [3] - 项目处于新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阶段,产品性能指标优异,小试、中试产品基本达或接近客户要求,未来加大资源投入自研并寻求外延式并购 [7] - 目前已成功研发产品且与客户对接,推进顺利,未来重点投入研发和市场推广 [6] 产能项目进展 - 南通高盟年产 4.6 万吨电子新能源胶粘剂项目根据专家预验收意见进行局部整改和收尾,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获政府验收 [7] - 年产 12.45 万吨胶粘剂新材料及副产 4800 吨二乙二醇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完成部分工程,DCS 部分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三车间改造预计 2025 年 8 月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一车间改造计划 2025 年 9 月开始,预计 2026 年 3 月完成,二车间改造计划 2026 年 3 月开始,预计 2026 年 9 月完成 [7]
SNEC现场直击|“小胶水”撬动大市场:“全球每两块光伏电池就有一块使用回天产品”
新华财经· 2025-06-13 17:15
光伏胶粘剂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 - 光伏胶粘剂作为关键辅材正面临技术迭代需求,需满足大尺寸、轻量化、高功率组件对耐候性和粘接强度的更高要求[1][2] - 公司通过每年5%营收的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开发出绝缘胶、UV焊带粘接胶和国内首创高阻水密封胶三大新品,解决衰减和湿热老化等可靠性问题[1][2][3] - 光伏技术路线向TOPCon/HJT/钙钛矿演进,公司通过联合头部组件企业开发定制化方案应对BC电池绝缘、0BB组件偏移等新需求[2] 市场份额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50%光伏电池(每两块电池有一块使用其产品),20年深耕打破高端原材料进口依赖[1][3] - 2012年欧美"双反"期间进口材料价格单月暴涨50%,促使公司坚定技术自主路线[3] - 布局上海/广州/襄阳/宜城/常州五大基地,2025年产能达38万吨/年,配备自动化产线提升供应链效率[4] 研发体系与行业地位 -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保持营收5%,与中科院、华中科大等机构合作攻克关键技术[3] - 公司发展路径被视为中国光伏逆袭的缩影,体现"创新+效率"双轮驱动的制造业升级模式[5]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新能源领域用胶市场规模2023年同比增长超30%,但高端电子胶/动力电池胶仍依赖进口[6] - 采取"深扎根、长枝叶"策略:光伏/电子/汽车/包装四大赛道为主,拓展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芯片封装等高增长领域[6][7] -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推出结构胶/负极胶系列,半导体封装用胶进入标杆客户测试或供货阶段[7]
回天新材(300041) - 回天新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3
2025-06-12 17:58
分组1:公司亏损原因 - 2024年四季度亏损,系光伏行业内卷、产业链价格下滑、外贸形势影响,光伏业务毛利率下降以及光伏背板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3992万元所致 [2] 分组2:市值管理与股价问题 - 重视资本市场表现,正努力围绕此做工作,需客观要素和时间过程 [2] - 市值管理需改进提升,措施包括宣传经营亮点和投资价值、与机构投资者互动、督促经营团队实现业绩目标、完善内控制度、优化股权结构、推动资产外延项目落地等 [3] - 股价受宏观政治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态势、市场情绪等外部因素影响,公司通过合规手段推动企业价值反映,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做好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市值管理工作 [3] - 开展经营亮点媒体宣传、业绩说明会、业绩路演交流、可转债发行、ESG综合治理报告披露、实施股票回购、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参加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等属于市值管理措施 [6] 分组3:经营目标与业绩问题 - 公司经营目标、业绩情况以正式公告表述为准 [3] - 稳定提升主要业务领域头部客户份额和市占率,围绕高增速赛道开拓新品,如汽车电子用胶、锂电负极胶、消费电子用胶、光伏新品等为业绩突破积蓄动力 [4] 分组4:业务布局与研发方向 - 在汽车、电子、光伏、包装核心赛道布局,聚焦汽车电子用胶、锂电负极胶、消费电子用胶、光伏新品阻水胶和UV胶等领域 [4][6] - 在低空经济、AI等领域处于起步和布局阶段,部分产品有广阔应用场景,但未实现稳定批量供货,将挖掘市场机遇、拓展客户实现突破 [6] 分组5:其他问题 - 股票回购和减持需经严格程序审核并对外公告,按预定计划发布 [3]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关注后续披露的半年度报告 [7] - 君安回天基金已完成备案,有与回天产业关联标的推进落地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