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资管任命虞博为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 袁锦离任
中国经济网· 2025-02-28 15:48
公司人事变动 - 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命虞博为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原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袁锦离任 [1] 新任职人员履历 - 虞博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任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经理 [1] - 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任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风控高级经理 [1] - 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任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总部风险管理岗 [1] - 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任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投资部投资经理岗 [1] - 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任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规风控部风控负责人 [1] - 2020年1月至2025年1月任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1] - 2025年2月起担任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 [1]
李泽楷,卖了90亿
投资界· 2024-12-27 15:33
以下文章来源于并购最前线 ,作者吴琼 并购最前线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并购动态 并购缩影。 作者 I 吴琼 报道 I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 一家万亿投资机构卖了 时间回到19 19年,在上海一个只有两间房的办公室里,科尼利厄斯·范德·史带创立一家 专注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保险的公司,这便是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前身。 几十年间,AIG逐步将业务板块从最初的传统的保险业务,覆盖至退休金服务、资产管 理及相关投资等其他金融服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及地区。截至2 00 7年底,AIG在 全球拥有74 00万名客户,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AIG的资产管理部门——AIG友 邦投资,便是后来的柏瑞投资。 然而到20 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AIG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为了续命,AIG不得 不变卖资产,其中就包括AIG友邦投资。 当时,AIG友邦投资被富兰克林集团、澳洲麦格理集团、Cr e st vi ew Pa rt n e rs等多家机构 争相竞购,当中也包括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团。最终,李泽楷成功收购AIG友邦投 资,并获得AIG友邦投资在32个国家的资产管理业务,其中包括PE基金、 ...
对话「紫顶」合伙人唐淑薇:机构股东尽责管理如何推动A股公司治理与长期估值提升?
IPO早知道· 2024-12-27 11:07
尽责管理在A股市场的发展现状 - 2018年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后,尽责管理受到更广泛关注,但国内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4][8] - 海外被动投资资金追踪MSCI指数,主动型产品以国际指数为基准,推动外资将责任投资实践带入A股 [8] - 海外基金或养老金配置中国资产时,按成熟实践筛选管理人,促使国内机构落实尽责管理规则 [8] - 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过政策间接鼓励尽责管理发展,助推头部机构实践 [8] 被动投资与尽责管理的关系 -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在筛选被动策略管理人时,尽责管理能力占考核权重的30% [9] - 被动型产品更依赖尽责管理,因机构需通过沟通或投票阻止成分股公司治理问题损害股东利益 [9] - 美国三大被动型资管机构(贝莱德、道富集团、先锋领航)均组建大型团队开展尽责管理 [9] A股与海外市场公司治理差异 - A股监管更严格,信息披露更详细,平均每年召开3到4次股东大会,审议10个事项,远超海外市场 [13] - A股中小股东话语权更多,但机构参与治理热情低于港股,议案常因控股股东赞成直接通过 [13] - 海外市场关注董事会与中小股东委托代理问题,A股则聚焦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矛盾 [13] 尽责管理的实践与挑战 - 海外资管机构将尽责管理作为必选项,贝莱德等已建立完善架构和独立流程 [11] - 国内头部机构如易方达、南方、嘉实等已开展尽责管理,但多数机构意识尚未觉醒 [11] - 尽责管理侧重投后下行风险防控,与投研发掘机会形成分工,第三方机构可避免利益冲突 [12] 上市公司治理改进方向 - 机构投资者期待更多有效公开信息披露,外资尤其重视公开披露而非一对一沟通 [23] - 上市公司需提升对机构股东投票和沟通的理解,海外反对票为惯例且不影响长期关系 [23] - 负面治理事件长期影响估值,如员工持股计划不合理或关联交易风险可能导致机构减仓 [20] 监管与市场推动的估值提升 - 监管政策与投资者沟通共同推动股东回报提升,部分公司已提高分红比例或实施特别分红 [21] - 公司治理改善需长期监督,如削减关联交易后估值释放,但部分风险仍隐含于议案表决中 [20]
一笔800亿收购案诞生
投资界· 2024-12-06 15:16
并购交易核心 - 贝莱德以120亿美元全股票交易100%收购HPS业务和资产,交易对价分阶段支付,其中6.75亿美元用于HPS员工股权保留池,并偿还约4亿美元HPS现有债务 [3][5] - HPS管理资产规模达1480亿美元(含220亿美元公共信贷及1230亿美元私募信贷),收购后将成立新私募融资解决方案部门,由HPS三位领导人共同管理 [3][5][7] - 交易预计2025年年中完成,需监管批准,HPS三位高管将加入贝莱德全球执行委员会,其中Scott Kapnick成为董事会观察员 [5][6][7] 贝莱德战略扩张 - 2024年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达11.5万亿美元,年内连续收购Preqin(25.5亿英镑)、GIP(30亿美元现金+95亿美元股票)及HPS,另类资产管理规模将从3197.67亿美元跃升至6000亿美元 [3][10] - 收购Preqin布局私募数据领域(覆盖19万只基金及6万基金经理),收购GIP建立1500亿美元基建资管平台,HPS交易强化信贷解决方案能力 [10] - 公司预测另类资产规模将达40万亿美元,正加速向股票债券以外领域扩张 [10] 行业并购趋势 - 全球金融巨头加速并购整合,如普洛斯资本GCP与Ares合并后规模达810亿美元,安盛AXA IM收购W Capital布局PE二级市场 [10][11] - 估值回归合理区间驱动并购潮,金融巨头通过收购优质标的快速扩充业务版图 [11] HPS背景 - HPS前身为摩根大通旗下Highbridge Principal Strategies,2016年独立后管理规模增长至1480亿美元,团队含7名管理合伙人 [5][6] - 公司专注信贷领域,在高级/次级信贷、资产融资、房地产及CLO等领域具备专业能力 [7] 贝莱德发展历程 - 1988年成立,通过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Kreos Capital等实现规模跃升,2024年成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之一 [10] - 2009年以来最大收购为GIP交易(总价约896亿元人民币),体现其对基建及另类资产的战略重视 [10]
百亿美元公司动向丨微信做了个零工平台;黑石资管规模冲到1.1万亿美元;Temu登顶韩国9月应用下载榜
晚点LatePost· 2024-10-18 18:35
黑石集团三季度业绩 - 可分配给股东的收入同比增长6%至13亿美元[1] - 私募股权基金和基础设施基金表现强劲,分别上涨6.3%和5.5%,涨幅为三年来最高[1] - 资产管理规模创纪录,达到1.1万亿美元[1] - 以160亿美元企业价值收购澳大利亚数据运营商AirTrunk,为今年最大杠杆收购[1] 雀巢业绩与组织调整 - 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4%至671亿瑞士法郎(约5521亿元),各地区销售额均下滑[2] - 业绩不及预期主因包括俄乌冲突推高谷物、能源成本及消费需求减弱[2] - 公司正精简组织架构和执行董事会以提升绩效和加速转型[2] 保乐力加中国市场疲软 - 财季销售额同比下降5.9%至27.83亿欧元[3] - 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26%,延续去年10%的降幅趋势[3] 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 - 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尊界车型将在广州车展亮相,2024年春季上市[4] - 定位高性能车,售价超100万元[4] 微信零工市场功能 - 微信上线"零工市场"功能,集成于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5][6] - 提供招工需求列表及地图展示,支持微信支付结算[5][6] - 目前仅在广东江门试点,岗位来自"邮薪领"平台[6] 台积电三季度表现与AI需求 - 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至235亿美元,预计四季度营收超260亿美元[9] - 高管称AI需求真实且处于初期阶段,将推动明年资本开支增加[9] - 美股盘前大涨9%,带动芯片股普涨[9] Temu韩国市场表现 - 9月新增下载量87万次,超过Instagram和TikTok lite居首[10] - 6月和7月也曾登顶下载榜[10] 网易游戏《天启行动》停运 - 游戏于10月14日停止下载及充值,12月12日关闭服务器[11] - 公测仅月余,前期投入大量宣传资源[11] - 网易美股盘前跌超2%[11] 韵达减持德邦物流 - 韵达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全部德邦股份(占总股本6.52%)[12] - 预计对2024年净利润贡献1.65亿元[12] - 2021年以6.14亿元入股德邦,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