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旅游新趋势:观展游、清凉游受青睐 青少年成增长主力
央视网· 2025-07-10 11:49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 - 暑期旅游市场日渐火热 长三角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1] - 上海浦东美术馆推出全球唯一特展"缔造现代" 吸引超14万观众 暑期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十点 [3] - 浙江嵊州水上森林公园和安吉"窝囊版漂流"成为"清凉游"新玩法 吸引大量游客体验 [4][6] 长三角地区旅游数据 - 同程平台数据显示 7月1日至今上海景区预订量月环比上涨121% 江苏上涨60% 浙江上涨79% [6] - 长三角各地酒店预订普遍环比增长15%以上 [6] 北京暑期旅游特点 - 北京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2% 热门景区包括北京环球度假区、故宫博物院等 [7] - 故宫博物院暑期最大游客预订量达6万人次 古装造型体验受欢迎 [7] - 13-18岁青少年群体成为增长主力 预订人数实现近六倍增长 [7]
“中国游”升温:自然山水+文化体验 暑期入境游客数量持续攀升
央视网· 2025-07-10 11:44
入境旅游市场增长 - 240小时过境免签和离境退税等政策优化推动各地入境游客数量持续攀升 [1] - 湖南天门山1-6月接待境外游客37万人 同比增长10%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浙江宁波空港口岸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超4万人次 同比增长87% 其中免签入境旅客近8000人次 同比增长295% [7] 文旅产品创新 - 山东威海打造"体育+旅游"融合模式 升级2 8万平方米草坪为27洞健步球场 开业首日吸引140多名韩国游客 [5] - 威海构建健步球游 社团游等"首站威海"特色入境旅游产品体系 已吸引多批外国旅游团队 [5] 文化体验消费升级 - 入境游从单纯观光打卡转向文化仪式感消费 外国游客热衷古装旅拍形成独特风景线 [8] -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推出汉服妆造和非遗鱼灯制作体验活动 吸引外国游客参与 [10]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南张家界暑期游旺季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主要游览天门洞和999级天梯游道 [3] - 浙江宁波免签入境旅客主要来源地为日本 韩国 印度 泰国等国家 [7]
旅游旺季谨防套路!这份“避坑避险”实用手册请查收
央视网· 2025-07-10 11:44
暑期旅游市场动态 - 暑期旅游旺季到来 民众出游热情持续攀升 [1] -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旅游避"坑"指南》与《旅游安全实务手册》 从"避坑"和"避险"两方面为游客提供指引 [1] 旅游行业"避坑"要点 - 虚假宣传现象突出 包括在搜索引擎 社交平台 自媒体账号中夸大其词 诱导游客添加微信 在平台外交易 向其私人账户转账收取定金 [3] - 存在缺乏经营资质的风险 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俱乐部"等名义招徕游客 在没有旅行社资质情况下经营团队游 [3] - 以免费或低价旅游为诱饵 诱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购买保险 理财产品或充值投资 承诺高额回报 背后暗藏资金风险 [3] - 利用信息不对称向游客推荐所谓"套票""通票" 吸引游客面对优惠套餐时冲动消费 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3] - 需避免不规范签订合同 包括不签订书面旅游合同 或不明确约定住宿 交通 餐饮等重要环节 为擅自变更行程 增加购物环节等创造便利条件 [5] 旅游行业"避险"要点 - 针对当前汛期特点 《手册》重点梳理洪水 泥石流 山体滑坡 台风 雷电 暴雨 高温等灾害的特征 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要点 [7] - 针对暑期客流密集等特点 《手册》整理了道路交通事故 水运事故 轨道交通事故及拥挤踩踏 火灾等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7]
文化和旅游部:对旅游消费中强迫购物将保持“零容忍”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1:35
行业整治行动 - 文旅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 [1] - 通过明察暗访工作,发布旅游市场中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对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严打态势 [1] - 统筹推进客源地与目的地同步治理,线上线下同步整顿,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失信惩戒有效衔接 [2] - 加强智慧监管应用,发挥信用监管作用,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2] - 加大对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对失信主体依法实行禁业等惩戒措施 [2] 重点整治对象 - 紧盯旅游购物活动集中区域,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 [2] - 旅行社方面重点整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诱骗游客并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旅游购物店方面重点整治误导游客消费,推销高价低质商品,利用虚假优惠折价进行价格欺诈,将旅游购物店包装成旅游景点列入旅游行程安排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导游方面重点整治诱导、强迫游客消费,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以及未接受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在线旅游经营者方面重点整治通过互联网发布低于旅游成本价格的旅游产品,诱导游客平台外交易、违规收取定金,无证人员通过互联网违规承揽导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2] 执法措施 - 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对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无证从事导游服务,以及涉及虚假广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严厉打击 [3] - 保持"零容忍"态度,聚焦旅游购物活动集中的重点区域,紧盯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重点环节 [3] - 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3]
半年盘点|入境游呈现多点爆发,上半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8.5%
第一财经· 2025-07-10 11:32
入境游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游市场显著增长,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5% [1] - 海南入出境外国人66.3万人次,同比增长48%,其中旅游事由免签入境占比89% [5] - 重庆1月至5月接待入境游客77.5万人次,同比增长82.1% [5] - 湖南上半年口岸出入境人员7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7%,入境外国人中免签政策占比达90% [4] 免签政策与美食吸引力 - 47个国家适用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55个国家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3] - 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游,湖南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2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7倍 [4] - 美食是入境游客重要吸引力,社交媒体美食推荐带动打卡体验 [3] 国际赛事与IP拉动消费 - F1中国大奖赛吸引超22万人次观赛,上海计划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7] - 玛丽亚·凯莉上海演唱会拉动演出、餐饮、购物等联动消费 [7] - 国际会议、赛事、大型演出等吸引更多入境游客 [7] 住宿与购物消费增长 - 华住集团上半年接待外国游客超152万人次,同比增长72%,上海为最受欢迎城市 [8] - 上海推出离境退税升级举措,支持电子支付即时退税 [10] - 2025"上海之夏"活动拟通过差异化策略提升国际消费吸引力 [10] 服务优化与未来机会 - 行业需增加多语种服务,应对多元化客源需求 [11] - 未来入境游市场增量机会估测为1000亿~2000亿美元 [11]
服务消费市场“新新”向荣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12
国内消费市场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1] - 过去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较"十三五"期间提升8.6个百分点 [1] - 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各地立足资源特色激发夏日经济活力 [1] 文旅消费新场景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当天门票售罄,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显示体验式消费需求旺盛 [2] - "村超""村BA"等赛事爆火及演唱会一票难求反映消费者重视情绪价值和"悦己"消费 [2] - 乐高乐园项目总投资超48亿元,交通银行组建银团贷款提供资金保障 [2] - 交通银行探索智慧文旅与数字金融融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3] 文体旅产业链融合 - 贵州"村马"赛事带动旅游,五一假期前3天三都县旅游人次增34.68%,收入增44.45% [4] - 农业银行通过"乡村旅游e贷"支持民宿经营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5] - 农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助力文旅消费场景发展 [5] 消费新业态与配套服务 - "十四五"期间国风商品销量成倍增长,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供需多元化 [6] - 文创周边成为年轻人消费刚需,文化资源持续转化为旅游吸引物 [6] - 浦发银行"浦掌柜"平台解决兵马俑景区销售管理痛点,提升运营效率 [7]
促“夏日经济”热度与气温同升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09
文旅消费活动 - 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 各地将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涵盖消夏避暑 滨海度假 观演赏剧等热点领域 [1] - 金融机构正创新产品服务以支持"夏日经济"发展 [1] 民宿行业资金支持 - 贵州荔波古月宿清民宿因贵南高铁开通客流量激增 节假日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2] - 民宿扩建面临资金压力 涉及房屋租金 装修 家具购置及日常运营等多项支出 [2] - 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通过"商户云贷"为民宿提供200万元贷款支持 依托商户收单流水情况进行授信 [3] - 改造后民宿单日接待能力提升至百余人 并新增少数民族风情活动吸引游客 [3] 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工行四川省分行与四川省税务局合作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带动入境消费突破2400万元 [4] - 农行广东分行在多地提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代理服务 先行垫付退税款使旅客实现即时再消费 [4] - 中国银行实现北京天津两地离境退税互认办理 境外旅客可在两地任意选择离境口岸完成退税 [5] 智慧支付场景建设 - 农行综合管家式金融服务帮助河北石家庄北国超市优化交易结算流程 提升消费者体验并带动销售额增长 [6] 夜间经济金融支持 - 上海推出"夜生活节"活动 围绕7个夜间消费维度推出130个特色活动 浦发银行信用卡推出主题消费券辐射2万家商户 [7] - 工行石家庄分行针对正定夜市推出"工银爱购"消费满减优惠 支持夜经济衍生消费 [8] -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创新"美食+金融+文旅"模式 与政府补贴叠加使游客人均消费节省30% [8]
文旅部启动暑期旅游市场专项整治 严打无证经营与强迫购物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10:30
暑期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 文旅部宣布开展为期一年的强迫购物专项整治行动 以"零容忍"为基调 联合公安 市场监管等部门 [1][2] - 重点整治无证经营 强迫购物等问题 监控亲子游 研学游等高风险产品 预计覆盖超30亿人次暑期客流 [1] - 专项整治将聚焦旅行社 旅游购物店 导游 在线旅游经营者等重点对象 [2] 重点整治领域 - 旅行社方面:打击未经许可经营业务 低价诱骗游客并通过购物获取回扣等行为 [2] - 旅游购物店方面:整治误导消费 推销高价低质商品 虚假优惠折价 伪装成旅游景点等行为 [2] - 导游方面:整治诱导强迫消费 无证从业 私自承揽业务等行为 [2] - 在线旅游平台:打击发布低价产品 诱导平台外交易 违规收取定金 无证人员承揽业务等行为 [2] 监管执行措施 - 组织暗访组对在线平台 社交媒体 线下门店进行暗访 重点检查热门线路 景区 [3] - 筛查以旅行社 导游 陪游等名义招徕游客的经营活动 监测亲子游 研学游 避暑游等包价产品 [3] - 加大失信主体曝光力度 发布第一批典型失信行为案例 [3] 游客风险提示 - 虚假宣传:通过搜索引擎 社交平台夸大宣传 诱导平台外交易 私人账户转账 [5] - 无资质经营:以"旅游搭子""定制师"等名义非法经营团队游 [5] - 合同不规范:不签书面合同或模糊约定关键条款 便于擅自变更行程 [6] - 低价陷阱:借"政府补贴"等名义长期低价揽客 途中强制消费 [6] - 非法金融:以免费旅游诱导购买理财 保险 承诺高回报 [6] - 诱导消费:利用信息差推销高价"套票" 为购物店引流 [6] 游客维权指引 - 遇侵权可拨打12345热线或通过文旅部官网举报 需保存合同 行程单 支付记录等证据 [6]
“上海之夏”奉贤篇启幕 推亲子游、赛事经济、夜经济等多元文旅体验 营造“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消费场景
解放日报· 2025-07-10 09:47
活动亮点 - 推出"暑期亲子欢乐游""文旅赛事激情季""夜间消费狂欢节"三大主题活动[1] - 设置庄行伏羊美食节、青溪老街旅游节、渔人码头"畅海一夏"等多个特色活动[1] - 通过"夜经济"升温策略激活夜间消费新动能[1] - 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奉贤分会场将在多个商圈景点设置光影联动点[1] 文旅体验 - 奉贤博物馆展出大唐生活美学展 汇聚8家文博机构323件珍稀文物[2] - 古华庭商业街区将举办奉贤首届"中秋游园会"[2] - 推出民宿体验周活动 各民宿优惠放价[2] - 举办第十八届上海奉贤"庄行伏羊音乐节"[2] - 青溪老街旅游节将带领市民享受古镇美食[2] 赛事经济 - 2025MXGP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新增嘉年华板块 外场免费开放[3] - 举办中国广场舞大赛总决赛、全民游泳赛等大众赛事[3] - 推动"体育+商业+文旅"深度融合[3] 汽车消费 - 奉贤推出汽车促消费补贴活动 最高可享2.4万元购车补贴[3] - 23家抽样企业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1.42% 销售额同比增长73.58%[3]
中东面面观丨文化圈粉 免签加持 中国正成海湾游客旅行“新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0 09:42
政策落地 - 中国宣布对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和巴林四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有效期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 [1] - 加上此前已实现互免签证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中国完成对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所有成员国的免签全覆盖 [1] - 免签政策适用于商务、旅游、探亲、交流访问及过境等多种目的 [1] 政策影响 - 政策公布首日,海合会国家赴华航班搜索量环比增长90%,沙特游客搜索热度最高 [7] - 2024年入境中国游客中75%通过免签入境,一季度口岸入境外国人达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 [10] - 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12] 市场反应 - 海南航空新开海口至沙特吉达直飞航线,阿联酋航空自7月起运营迪拜至深圳每日直飞航班 [7] - 海湾最大旅游集团卡努旅行社同步上线4条全新"中国行"线路,面向阿联酋、巴林、沙特等国推广定制行程 [7] - 中国驻巴林使馆联合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吸引大批民众参与 [7] 经贸基础 - 2024年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双边贸易额达2880.9亿美元,中国为海湾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及石油进口国 [8] - 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000余家,同比增长12.1% [10] 文化吸引力 - 中国免签政策推动"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门话题,阿联酋网络达人团访华内容获3000多万次点击量 [10] - 中国驻沙特大使呼吁沙特民众体验中国自然风光、美食文化及现代发展成果 [12] 战略意义 - 免签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促进能源、基建、技术等领域合作 [12] - 政策降低海湾企业赴华商务门槛,推动金融科技、物流、房地产等关键领域合作深化 [12] - 为教育合作与文化理解开辟新途径,强化双边长期关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