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济宁:鲜香麻辣2025鱼台龙虾消费季系列活动火热开启
人民网· 2025-05-29 18:01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虾肥味美时。5月28日,"鲜香麻辣"的2025鱼台龙虾消费季在鱼台县鱼稼里广场 火热开启,"齐鲁云采直播间——走进鱼台""名动齐鲁·E路同行"沙龙联谊——走进济宁、"齐鲁风味好 客山东"等主题推广活动也同步拉开帷幕。一时间,鱼台这座"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被龙 虾的鲜香与麻辣点燃。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400余名特邀嘉宾、邀约客商、网络达人、媒体 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虾香飘满天、文旅大联欢"的夏日狂欢。 柠檬味的、蒜蓉味的、麻辣味的……一盘盘红彤彤油光闪亮的小龙虾,散发着令人垂涎欲滴香气,在山 东省鱼台县鱼稼里人来人往的广场上走一圈,连带着孙子溜达的大爷都能给你念叨两句:"我家门口那 片虾塘,今年收成比去年又增加了不少呐!" 自2017年起,鱼台县已连续举办了8届鱼台小龙虾消费活动,有力推进了农文旅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今 年龙虾消费季系列活动主题是"强文旅、促消费、兴产业",从5月28日一直持续到7月28日,目的是进一 步擦亮鱼台生态龙虾品牌,突出产业引领和强村富民,促进文旅消费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振兴鱼台模 式。 本次消费季期间,八大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活动还融入了电商 ...
全球八成水产品来自亚太,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于大连开幕
贝壳财经· 2025-05-27 23:13
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概况 - 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大连国际海鲜节于5月27日在大连开幕,为期三天,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1] - 博览会旨在打造亚太地区水产行业"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促进渔业现代化发展和多边贸易合作[1] - 亚太地区水产品生产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是全球最活跃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1][2] 博览会活动内容 - 主论坛围绕亚太地区水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等领域展开交流,重点探讨鰤鱼、真鳕、海珍品养殖现状及市场前景等议题[1] - 设有多个分论坛和全球主要大宗交易水产品展览展示,开设品牌共建区和鲜烹研创体验区[1] - 举办全国特色渔业品牌、新疆特色水产品、挪威北极甜虾、俄罗斯狭鳕鱼等多项推介活动[1] 亚太水产品市场地位 -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水产品加工中心[2] - 中国、美国、日本是全球水产品三大单体消费国,全球水产品贸易和供应链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2]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水产品贸易国,是亚太地区水产品供应链的"核心"[2] 大连水产业现状与发展 - 2024年大连水产品总产量27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830亿元,年贸易量达500万吨,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4] - 大连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4] - 大连作为"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产业底蕴,未来将在产业链协同、品牌国际化等领域发展[4] 大连的区位优势 - 大连是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地处东北亚经济中心,具备地理优势、丰富海洋资源和先进基础设施[2] - 大连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基地[2] - 大连为打造全球水产品供应链奠定了良好基础[2]
南农晨读 | “千亿级” 小棚虾产业腾飞
南方农村报· 2025-05-27 09:04
乡村振兴产业动态 - 广东小棚虾产业规模已达"千亿级",显示该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 - 珠海白蕉海鲈产业通过智创工厂、新产品研发和生态合伙人计划,正向500亿全产业链生态圈目标冲刺 [17][18][19][20][21][22] - 高州市平山镇举办环库walk活动,展示300亩荔枝林生态景观,吸引300多名徒步爱好者参与 [24][25][26][27][28][29] 特色农产品发展 - 海丰莲花山茶携8家茶企参展广州茶博会,展出绿茶/红茶/高山乌龙/野生"海鲜茶"等多元化产品,现场签约气氛热烈 [31][32][33][34][35] - 广州京东MALL举办荔枝主题活动,设置吃荔枝PK赛/荔枝美食DIY等环节,展示卡萨帝冰箱"神鲜盒"锁鲜功能 [37][38][39][40][41] 文旅融合创新 - 茂名根子镇"柏桥讲堂"创新宣讲模式,梅州广福镇利用客家谚语调解矛盾 [6][7] - 珠海斗门上洲村开发160余年古村落资源,打造200亩花田稻海和碉楼/地洞/古井等文物遗迹观光点 [8][9]
鱼酷X苏垦渔业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高品质活鱼烤鱼新标杆
中国食品网· 2025-05-26 13:46
战略合作发布会 - 鱼酷与苏垦渔业在天津滨江天河城举办战略合作发布会,共同开启高品质活鱼烤鱼新篇章 [1] - 双方领导将苏垦基地直供鮰鱼送入鱼酷"活力渔场"鱼缸,象征战略合作正式启动 [3] - 鱼酷创始人陈世宏与苏垦渔业总经理戴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 [9] 鱼酷公司背景 - 鱼酷创立于2005年,20年来坚持"活鱼现选现烤"模式,以"鱼酷,用的是活鱼"为品牌定位 [5] - 餐厅设有标志性"活力鱼缸",消费者可亲自挑选活鱼,全程公开透明 [5] - 连续8年举办活鱼节,推出"猜鱼重,万条活鱼免费吃"活动 [7] - 拥有原创招牌口味荔枝香辣烤鱼,采用自然发酵30个月的郫县豆瓣酱和漳州乌叶荔枝,获国家发明专利 [7] 苏垦渔业公司背景 - 苏垦渔业隶属于江苏省农垦集团,现有养殖水面近5万亩,年产优质水产品4万余吨 [11] - 2025年签订鮰鱼订单超1000万斤,直供国内大型餐饮连锁店 [11] - 致力于发展成为"现代渔业硅谷、水产龙头企业",打造"苏垦鱼、鲜天下"品牌 [11] 合作细节 - 双方将在品质提升、供应链数智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烤鱼行业健康发展 [5] - 合作基于对品质的共同追求和对消费者的尊重,是源头品质与终端美味的结合 [11][13] - 苏垦渔业的高标准为鱼酷品牌提供背书,鱼酷将扩大"活鱼现烤"优势 [15] 合作意义 - 对鱼酷:确保高质量活鱼供应稳定性,降低季节和市场供需风险,保障菜品口感 [15] - 对苏垦渔业:借助鱼酷品牌影响力和全国门店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15] - 未来双方将构建稳定可持续的高品质活鱼供应链,引领烤鱼行业新样态 [15]
荥经:奋力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区
四川日报· 2025-05-26 06:17
生态资源与产业布局 - 雅安市荥经县林地面积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3%,居全省第一[7] - 围绕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区目标,入选第二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7] -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分布31只大熊猫,其中野生28只、野化放归3只[8] - 采用"NPL"园地共建模式,结合森林康养、乡村振兴、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8] - 2025年规划"一环五区"布局,构建百里熊猫绿道[9] 冷水鱼产业发展 - 荥经县五宪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全球最大鱼子酱生产商鲟龙科技,总投资5亿元[10] - 2024年9月产出首罐本土鱼子酱,养殖区可实现蓄水养鱼2000余吨,年产鱼子酱10余吨[10] - 规划"一带五线"产业布局,打造天府冷水鱼产业集群核心区[11] - 未来规划建设鲟游湾项目,预计综合产值超100亿元[11] 林下经济与森林资源开发 - 采用"337工作法"推动林权改革,实施七大行动转化生态价值[12] - 编制《森林粮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和《森林四库总体规划》[13] - 四川川雅老坛食品公司方竹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2024年产值4000多万元[13] - 黄柏成林面积16.8万亩,其中10万亩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14] - 2024年森林经营面积60万亩,林业综合产值13.9亿元[15] 产业融合模式 - 企业引领+基地建设+农户模式连接产销两端,带动农民增收[13][14] - 方竹与黄柏混交立体种植,实现生态空间高效利用[14] - 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外林地盘活行动,引导农民参与资源管护[14]
从“单打独斗”到“共赢共富”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蝶变成“金招牌”
央视网· 2025-05-23 18:05
大棚杨梅产业 - 浙江慈溪大棚杨梅比露天种植早20天成熟,进入采摘期,梅农进入繁忙季节[1] - 慈溪匡堰镇杨梅种植户戚迪锋种植150多亩杨梅,其中20多亩为大棚杨梅,以荸荠种为主,每天接到几十个订购电话[3][4] - 2025年慈溪杨梅种植面积预计达9万余亩,总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大棚杨梅350亩,产量约210吨[4] - 当地政府采取统一收购、包装、销售措施,并引导大户收购散户杨梅,利用"共享冷库"[6] 兰溪杨梅产业升级 - 兰溪从露天种植转向大棚种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5月中下旬进入采摘季,采取夜采凌晨冷链发货方式[7] - 种植户倪晓军研发五代智能大棚技术,从遮风挡雨发展到自动控温、控水、控肥,并增加加温和光照系统[15] - 在倪晓军带动下,兰溪大棚杨梅种植超5000亩,形成鲜果批发、包装零售及深加工产业链,整体产值近15亿元[17] - 倪晓军两次获得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口感冠军,并积极分享种植技术[12][14] 广州青蟹养殖模式创新 - 广州南沙推广"公司+农户"青蟹养殖模式,建立稳定供应链并提高蟹农收益[18] - 蟹农许牛华通过与企业合作,亩产从100斤提升至200斤[22] - 新模式采用低密度仿生态养殖,使用白蚬活饵,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入[24] - 目前该模式带动1500户农户,养殖面积约2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26]
青源凝鲜:行业首创水产内源保鲜剂,破解水产保鲜难题
在传统水产保鲜领域,化学保鲜剂易受水体环境影响、残留污染等问题长期困扰行业。如今,一项名 为"青源凝鲜"的创新产品横空出世,有望彻底改写这一局面。由集美大学青源凝鲜研发团队历时多年攻 关的水产内源保鲜剂,以"零污染、高稳定"为核心优势,成为全球首款内源性水产专用保鲜剂,引发行 业高度关注。 我国是水产养殖和消费大国,但每年因运输存储环节腐败导致的经济损失超千亿元。传统化学保鲜剂易 受水体、温度波动影响,抑菌效果不稳定,且残留物易污染水体,威胁生态环境。针对这一难题,青源 凝鲜团队从法夫酵母中提取虾青素,首创"多元耦合进化育种技术"、"高剪切胶体磨-高压均质联用"等 技术,成功分离出具有强效抑菌功能的内源多肽复合物。 "与普通保鲜剂依赖外部添加化学物质不同,青源凝鲜通过虾青素与海藻胶纳米包埋技术进入水产品体 内定向释放,更高效,更安全。"集美大学青源凝鲜团队负责人察少帆介绍。经第三方检测,该保鲜剂 对常见水产致病菌的抑制率达99.8%,且在不同盐度、温度水体中性能稳定,保鲜时长延长50%以上。 更关键的是,其成分可由生物自然降解,对水体无二次污染,安全性远超国际标准。 青源凝鲜的研发灵感源于团队负责人察少帆在实 ...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蟹塘生金富农家
"之前,我们的螃蟹线上推广难,外销的物流成本也高,养螃蟹只能挣个辛苦钱,多亏纪委帮我们打通 了堵点,现在螃蟹不愁卖了。"成泽家庭农场场主叶成泽一边查看塘口溶解氧数据,一边向沈玉琴介 绍。 无为市水产养殖规模较大,养殖面积稳定在23.3万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达15.8万亩。在这里,一只只 膏肥黄满的螃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此前,为推动解决螃蟹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点题式"监督电商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严 督"资金关"和"服务关",破除政策执行"中梗阻",推动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合作,建立以电商公共服 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电商站点为基础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商基础设施和服务。如今该市 物流服务网点近300个,电商物流配送实现村级全覆盖。 为了更好擦亮"无为螃蟹"品牌,该市纪委监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聚焦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招投 标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对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配套建设中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开展全过程监督, 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该市纪委监委"跟进式"监督水产养殖行政审批和执法监管情况,重点检查许可事项合规性、审批流程透 明度以及执法程序的规范 ...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14:3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情况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增六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占三处(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1]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达95处,中国以25处位居全球首位[1][2] - 新增遗产地覆盖巴西、墨西哥、西班牙三国,巴西增至2处,墨西哥达3处,西班牙为6处[2] 中国新增农业文化遗产详情 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位于浙江德清县,传承800年,基于鱼蚌互利共生原理,涵盖珍珠、水稻、丝绸等多元产品[3][4] - 系统改善水体环境:氨、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4] - 年产值超70亿元,占全国珍珠深加工总量约10%,带动2.2万居民就业,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产业链[4]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位于福建福鼎市,以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5][6]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及120多个农业物种(含41种蔬菜、14种水果、11种家畜等)[6] - 白茶为当地支柱产业,传统工艺融合生态智慧,支撑农村生计[5] 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 - 现存600年历史,拥有9000多株百年古梨树,面积超1万亩,为世界最大连片古梨园[7][8] - 年产梨超200万公斤,加工梨干等特产,平均树龄280年,最长达400年[7][8] - 传统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存软儿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8] 国外新增农业文化遗产 - 巴西巴拉那州马黛茶:整合粮食作物与森林产品,保护濒危南洋杉森林(现存原始森林仅1%)[9] - 墨西哥特拉斯卡拉梅塔潘特尔体系:3000年历史的梯田农业,保存140个本地物种(含40种玉米)[9] - 西班牙兰萨罗特岛体系:利用火山沙与海沙种植葡萄、红薯等,覆盖1.2万公顷干旱土地[10][11]
辽参产业正当时 瓦房店开启“鲜”机遇
央广网· 2025-05-22 10:24
深谙历史底蕴,善用自然条件。瓦房店市拥有长达461千米的海岸线,水域滩涂资源丰 富,近海水域总面积达1862平方千米。这里海域盐度高、天然饵料丰富,为辽参的生长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海参体色青黑、刺突明显、体大肉厚、肉质劲道、味美鲜香, 深受消费者青睐。该市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海参养殖企业采用先进 的养殖模式和技术,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海参的产量和品质, 确保产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扩宽产业链条,形成完备工序。瓦房店市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 条。在育苗方面,全市现有海参育苗室近4000栋,育苗水体达500余万立方米,年苗种产量 达17亿头,产值达11.4亿元;在养殖方面,港池养殖和浅海底播两种方式并行,同时大力发 展网箱绿色生态养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全市海参养殖产量达到1.7万吨,产值近30.2 亿元;在加工方面,瓦房店市拥有50余家海参加工业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冻干、淡 干、盐渍、即食、速发及预制菜等多个领域,满足消费者各方向需求。 加速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近年来,瓦房店市不断涌现出"御真堂海参""源参 缘""辽海壹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