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底气 青年志气(时代之问 青春作答)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生物制造行业 - 聚维元创生物科技利用AI算法开发智能酶挖掘平台,从秸秆中高效提取糖,替代粮食作物,降低对进口纤维素酶制剂的依赖 [6][7] - 公司在山东与江苏建设了十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基地,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体系 [7] 能源装备行业 -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全国产化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8] - 团队走访70多家制造企业,攻克直流灭磁开关、调速器等关键技术,国产设备精度超越进口产品 [8] - 截至3月底,"国产大脑"已在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安全启停超7100次,累计运行时长超4.9万小时 [9] 外贸行业 - 浙江义乌五金工具公司通过开拓全球市场应对关税挑战,前几个月贸易额保持20%以上增长 [10] - 公司链接国内100多家上游工厂,生产销售1800多种五金工具,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物流行业 -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市场开发团队开通"青岛—临清"铁矿石运输通道,降低钢厂物流成本 [12] - 团队通过优化运输路线设计,为企业提供便捷、环保、低碳的物流解决方案 [12] 农业科技行业 - 北大荒垦丰种业大豆研究院培育的"龙垦3092"累计推广面积超400万亩,"龙垦324"创下亩产467.24公斤的高产纪录 [13] - 公司牵头成立种业创新联合体,汇集34家单位推进种业创新 [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在天工所启动!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项目 该项目融合化学与生物技术 开创二氧化碳和铵盐高效合成蛋白质的全新路径 通过解析碳氮固定原理 设计人工杂合系统 有望将蛋白质合成速率提升数十倍以上 [2] - 该项目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为全球碳资源利用和粮食可持续供应提供"中国方案" [2] 二氧化碳合成技术积累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2021年在国际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设计出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 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2] - 研究团队在二氧化碳合成高分子碳化合物方面拥有领先经验 此次蛋白质合成项目有望延续技术优势 为国家"双碳"战略与粮食安全需求做出贡献 [2] 产业交流平台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提供产业链链接服务 涵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和农业/美丽健康等领域 已有10000+产业同行加入 [4] - 社群提供品牌推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企业专访、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多元化服务 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 [7]
领取!《2024生物制造产业蓝皮书》正式发布!
蓝皮书概述 - 蓝皮书由花谷研究院发布,标题为《2024生物制造产业蓝皮书》,涵盖八个章节,包括行业现状、技术发展、区域发展、政策、投融资及未来趋势等内容,全文18317字,附图27张,附表14张 [2] - 数据支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 [7] - 初稿经陈国强教授、胡瑞法教授、张以恒教授等多位专家修改,逻辑严密性及内容严谨性得到提升 [7] 蓝皮书核心创新 - 编写组提出六条战略性建议:国家层面成立生物技术与经济办公室、加快生态聚集、实施生物制造技术工程专项、以应用场景为政策着力点、打造生物经济世界工厂、培养产业人才 [7] - 建议旨在集合行业智慧与现实需求,推动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并开拓产业发展新局面 [7] 行业社群与资源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覆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农业、美丽健康等领域,已有10000+产业同行加入 [10] - SynBioCon平台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品牌推广、企业专访、投融资等服务,目前产业人员加入量超50000+ [11] 数据来源与致谢 - 蓝皮书数据合作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睿兽分析等 [7] - 编写团队特别致谢参与修改的专家及支持机构 [7]
「北京微构工场」携手「都佰城」,PHA组份改性与分散体系联合研发签约!
synbio新材料· 2025-04-25 18:07
合作与技术创新 - 都佰城与北京微构工场开启深度协同创新加速模式,聚焦微生物PHA组份改性与纳米分散技术的加速产业化落地[2] - 合作将充分发挥都佰城在功能涂层配方与装备集成的优势,结合微构工场在PHA发酵与多碳源利用方面的技术积累,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全流程协同[5] - 双方研发团队围绕五大核心环节达成一致共识,包括碳源精准配制、发酵工艺优化、分离与提纯效率提升、组份共聚改性、纳米分散机制[7] 行业动态与项目进展 - 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底实现量产[6] - 河北沧州印发《沧州市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落实举措》,着力发展生物材料[6] - 华恒生物营收达21.78亿元,正在探寻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战略合作[6] - 万凯新材营业收入172.32亿元,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已开展多次中试[6] 技术细节与工艺优化 - 碳源精准配制方面,筛选可持续、高转化率的碳源以提升PHA产率与分子量可控性[7] - 发酵工艺优化引入在线监测与智能调控,实现关键参数的动态优化,显著提高细胞产能[7] - 分离与提纯采用高效离心与膜分离等复合技术组合,确保PHA聚合物回收率与纯度[7] - 组份共聚改性通过接枝共聚与功能化助剂的协同作用,增强涂层的阻隔性与热封性能[7] - 纳米分散机制基于Bioten生物高聚物的高剪切乳化与界面调控技术,构建粒径窄分布的纳米级乳液[7]
【免费参会】合成生物技术+农业、食品、能源、医美、医药、大健康!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25 17:59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嘉宾单位或头衔为参加往期活动时信息,或有改变 )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举办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往期嘉宾 阵容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 ...
着力发展生物材料!河北沧州印发《沧州市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落实举措》
synbio新材料· 2025-04-24 16:49
声明: 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由作者重新编写,仅作新材料相关领域介绍,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日,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沧州市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落实举措》 (以下简称《落实举措》)。 《落实举措》中提到,要 着力发展 生物材料、生物医药 产业,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100万 元支持;对企业自主研发或引进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每项支持100-500万元。 沧州市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落实举措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冀政办字〔2023〕74号)文件精神,结合沧州实际制定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落实举 措。 一、推动企业扩规提质。 围绕促进生物制造产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支持企业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效。对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 重点"小巨人"企业,市级财政奖励1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二、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生物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牵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 省级 ...
超亿元布局 “生物+AI”、生物基聚酯产业,华恒生物年报公布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2.37%,主要系产品销量增加所致 [2]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降57.80%,主要因经营规模扩大导致费用增加及缬氨酸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9亿元,同比下降33.71% [3] - 总资产达49.89亿元,同比增长25.67%;净资产25.65亿元,同比增长40.38% [3] 业务发展 - 持续推进合成生物平台升级,增设高通量平台并参与设立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4] - 投资3.9亿元建设全球首个智能中试基地,布局5500吨高值原料生产,同时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 [5] - 在建项目包括赤峰基地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5万吨1,3-丙二醇,秦皇岛基地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等产能 [5] 战略合作 - 与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部签署协议,结合双方技术优势深化植物营养领域合作 [5] - 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开发1,3-丙二醇等新材料并推动全产业链协同 [6] - 牵头成立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促进技术突破与共同开发 [6] 行业布局 - 参与生物基产业多领域专场活动,涵盖生物基聚酯、尼龙、橡胶等材料及国际合作论坛 [10][12] - 计划在2025年上海生物基产业展览中展示1000+产品,覆盖化学品、设备、认证等环节 [12][13]
上海交大瞿旭东团队发现首例双氧杂Diels-Alder酶
研究突破 -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团队在《Nature Chemistry》发表论文,首次揭示新型双氧杂Diels-Alder (HDA)酶的催化机制,该酶负责(-)-anthrabenzoxocinone中手性三环缩酮氧桥结构单元的形成 [2] - 研究团队包括瞿旭东教授、Mehdi Mobli教授、赵一雷教授等,博士后闫晓丽与贾新颖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2] - 双氧杂DA反应(同时涉及两个氧原子的[4+2]环加成)此前从未被报道,其催化机制与酶学基础完全未知 [3] 科学意义 - 鉴定出首例双氧杂HDA酶,填补多杂原子Diels-Alder酶研究空白,预示可能存在全新多杂原子HDA酶家族 [8] - 为理解广泛存在的缩酮氧桥结构提供首个酶学模板,解决该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8] - 代表近万种II型聚酮化合物中发现的第9个骨架类型,也是第2个手性骨架,为复杂芳香聚酮的理性设计奠定基础 [8] 技术细节 - VOC超家族蛋白Abx(-)F具有双重催化功能:先催化脱水反应生成邻醌亚甲基中间体,再立体选择性催化分子内双氧杂DA反应 [5] - 综合运用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及计算化学等方法,揭示"脱水-配位协同HDA"全新催化机制 [5] - 该机制为理解复杂结构的生物合成提供范式转变 [5] 应用前景 - 研究成果深化对HDA反应化学多样性的理解 [8] - 为天然产物的定向生物合成和酶工程提供创新工具 [8] - 相关技术有望应用于高价值含氧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制造 [8]
合成生物学+海洋极端微生物!生物经济50人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
论坛概况 - 2025年4月19-20日,生物经济50人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办,主题为"海洋生物制造:重塑未来产业格局",由华谷研究院主办,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2] - 论坛汇聚国内200多位"产、学、研、投、用"领域专家,旨在推动生物经济创新发展 [2] - 预热会议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第三次理事会召开,50多位代表讨论工信部国家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及2024年联盟工作 [2] 论坛核心内容 - 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指出海洋生物制造主题具有战略远见,是海南及中国生物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开端 [4] - 华谷研究院发布《2024生物制造产业蓝皮书》,涵盖产品、政策、科技、投融资等,并提出五项战略建议 [4][5] - 成立国家生物技术与经济办公室,统筹资源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 [5] - 组建生物制造国家实验室,实施技术工程专项 [5] - 制定优先采购生物基产品政策,通过新标准替代化工制造 [5] - 推动中国"世界工厂"从高端制造转向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生物制造3.0 [5] - 将生物制造业培训纳入政府预算,加强人才培养 [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论坛标志着中国海洋生物制造从技术储备迈向产业化的关键转折点 [5] - 合成生物学与海洋极端微生物结合,自贸港政策对接产业创新,可能重塑全球工业格局 [5] - 三亚有望成为生物经济时代创新策源地,推动中国从"生物制造大国"向"生物经济强国"迈进 [5] 华谷研究院与产业联盟 - 华谷研究院由梅永红倡议,华大集团、凯赛生物等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是中国首个生物经济民办非营利组织 [6] - 研究院定位为行业风向标和高端智库,深度参与生物经济全环节 [6] - 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由凯赛生物、华大集团等48家单位组成,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完整产业链 [7]
生物经济50人论坛(三亚)将于4月20日在三亚崖州湾正式开幕,敬请期待!
政府政策与产业方向 -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3] - 海南省积极响应国家部署,由工信厅、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华谷生物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生物经济50人论坛",主题聚焦"海洋生物制造:重塑未来产业格局" [3] 论坛组织与参与方 - 论坛汇聚国内生物经济领域知名专家、产业龙头、投资机构及政府部门代表,共同探讨涉海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4] - 联合主办方包括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深圳市华谷致远生物科技与产业研究院,承办单位为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 [12] 会议日程与核心议题 - 会议分为两日:4月19日为生物制造产业联盟闭门会议(仅限成员),4月20日为公开论坛 [5] - 主论坛议程涵盖政策解读(科技部、工信部领导致辞)、产业报告(《生物制造蓝皮书》发布)、技术研讨(非粮原料、海洋生物制造)及两场圆桌论坛 [8] - 圆桌论坛一聚焦"创新驱动与海洋生物制造变革",参与方包括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微康益生菌等企业代表 [8] - 圆桌论坛二探讨"生物经济新机遇",清华合成与系统生物中心、安琪酵母、华熙生物等机构分享观点 [8] 技术与企业动态 - 专题演讲涉及生物制造要素(刘修才)、非粮原料趋势(李荣杰)、海洋生物技术(陈国强)等前沿方向 [8] - 企业展示包括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推介、丹纳赫中国事务分享、分子之心技术展示等 [8][8][8] 传播与影响力 - 论坛通过线上直播扩大影响力,特邀嘉宾尹烨参与直播推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