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材料周报:DAC项目入选上海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关注国内吸附材料及设备机遇-20250910
山西证券· 2025-09-10 17:07
行业投资评级 - 新材料行业评级为领先大市-B(维持) [2] 核心观点 - DAC项目入选上海关键技术研发计划 标志着DAC技术获得政府高度认可与强力支持 是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项目具备前沿科学价值和清晰产业化路径 随着千吨级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将为后续万吨级乃至百万吨级商业项目积累工程数据与运营经验 对制定行业标准 培育碳捕集新兴产业生态具有先行先试作用 有望实现捕集成本降至千元的商业化目标 [7][55] - 建议关注DAC技术降本所需关键吸附材料及相关设备 包括蓝晓科技 建龙微纳 锡装股份 中国能建 协鑫科技 联合水务 [7][55]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新材料板块下跌0.31% 跑输创业板指2.67% [4] - 近五个交易日各细分板块表现:合成生物指数下跌0.51% 半导体材料下跌4.74% 电子化学品下跌1.54% 可降解塑料上涨0.02% 工业气体下跌1.20% 电池化学品上涨13.36% [4][19] - 个股表现: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29.21% 天岳先进上涨19.81% 厦钨新能上涨17.16% 海正生材上涨16.71% 表现较弱个股包括华海诚科下跌15.18% 正帆科技下跌12.52% 联瑞新材下跌12.08% [25] - 资金流动:机构净流入个股占比22.52% 金发科技净流入9.79亿元 晶瑞电材净流入2.34亿元 净流出较多个股包括光威复材净流出4.67亿元 新和成净流出3.95亿元 [25] 产业链价格跟踪 - 氨基酸价格:缬氨酸12750元/吨(-1.92%) 精氨酸22900元/吨(-1.08%) 色氨酸39500元/吨(-4.82%) 蛋氨酸22050元/吨(-0.68%) [5][28] - 可降解塑料价格:PLA注塑级17800元/吨(不变) PLA吹膜级17200元/吨(不变) PBS17800元/吨(不变) PBAT9850元/吨(不变) [5][31] - 工业气体价格:氧气489元/吨(+5.62%) 氮气503元/吨(-1.37%) 二氧化碳329元/吨(-0.90%) 氢气2.4元/立方米(不变) [35] - 电子化学品价格: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不变) EL级氢氟酸5600元/吨(+5.66%) G2级双氧水950元/吨(不变) G5级硫酸2300元/吨(不变) [38] - 维生素价格:维生素A64000元/吨(不变) 维生素E64500元/吨(-1.53%) 维生素D3227500元/吨(不变) 泛酸钙40500元/吨(不变) 肌醇26000元/吨(不变) [5][43] - 高性能纤维价格:碳纤维83750元/吨(不变) 芳纶10.27万元/吨(+17.62%) PA6615200元/吨(-1.30%) 涤纶工业丝8500元/吨(-2.30%) [5][44][46] 行业要闻 -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目标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52] - 上海新一轮"禁塑令"正式落地 依法禁止 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推动应用可循环 易回收 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违者最高面临10万元罚款 [53] - 普利特年产5万吨改性塑料项目投产 总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 业务覆盖智能装备 低空经济 新能源汽车 储能装备四大领域 [54] - 联泓新科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中交 采用自主开发工艺技术 生产高性能聚醚多元醇产品 [55]
上海源生绿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0 05:44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源生绿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姜欢,注册资本100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 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日用化学产品销售;工 业用动物油脂化学品销售;合成材料销售;塑料制品销售;橡胶制品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 日用品批发;生物基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社会经济咨询 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联泓新科,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中交
DT新材料· 2025-09-08 00:04
项目概况 - 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为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 总投资125亿元 占地1600余亩 建设内容包括20万吨/年EVA装置、30万吨/年CHPPO装置、5万吨/年PPC装置、130万吨/年DMTO装置及配套工程 [3] - 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PPG)装置于9月2日举行中交仪式 采用自主开发工艺技术 以上游自产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为原料 生产软泡330、CASE220、CASE240三大系列高性能产品 [2][3] 产能布局 - EVA现有ExxonMobil釜式法产能超15万吨/年 在建20万吨/年LyondellBasell管式法装置计划2025年底投产 [3] - 在建POE产能10万吨/年(2025年底中交)、UHMWPE产能2万吨/年、碳酸酯锂电溶剂产能10万吨/年EC+5万吨/年DMC+5.26万吨/年EMC+0.72万吨/年DEC [3][4] - 聚乳酸(PLA)全产业链技术产能13万吨/年(一期4万吨/年) 已实现批量销售 [4] - 电子特气装置产能1万吨/年 已供应台积电、上海新昇等企业 [4] 技术研发进展 - 已完成PEEK产品中试 具备产业化条件 成为继万润股份、国恩股份后又一入局该领域的新材料上市公司 [6] - 与北京卫蓝新能源合资开发固态电解质分散剂、硅碳负极粘结剂 部分产品通过下游客户试用验证 [4] - 战略投资绵阳达高特科技(第二大股东)实现光刻胶树脂单体BCB量产销售 [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29.11亿元(同比下降12.13%)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4.15%) 扣非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3.21%) [8]
中研股份:部分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合计减持23.6万股,减持时间区间届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8:28
公司股权变动 - 董事兼财务总监杨丽萍减持公司股份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315% [1] - 董事李振芳减持公司股份8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066% [1]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高芳减持公司股份约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378% [1] - 核心技术人员平仕衡减持公司股份约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18% [1] 公司股权结构 - 杨丽萍持股760,700股,占公司总股本0.6252% [1] - 李振芳持股32,350股,占公司总股本0.0266% [1] - 高芳持股184,736股,占公司总股本0.1518% [1] - 平仕衡持股91,650股,占公司总股本0.0753%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化工新材料业务,占比100.0% [2]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56亿元 [3]
金发科技股价涨5.03%,长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3.6万股浮盈赚取19.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4:20
股价表现 - 9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5.03%至17.33元/股 成交额41.39亿元 换手率9.56% 总市值456.92亿元 [1] 主营业务结构 - 改性塑料业务占比52.07% 贸易品20.65% 绿色石化产品18.85% 新材料6.29% 医疗健康产品1.48% 其他业务0.66% [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信中证500指数A(004945)二季度持有23.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35%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9.59万元 最新规模1.6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2.42% 近一年收益率50.53% [2] - 基金经理宋海岸任职7年208天 管理规模34.43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145.9% 最差回报-26.88%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3年5月26日 2004年6月23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双星新材(002585.SZ):MLCC离型膜等产品服务于AI终端和新能源汽车
格隆汇· 2025-09-04 21:05
公司战略与产品开发 - 公司坚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以功能性 差异化 高端化为产品开发核心[1] - 积极推进现有产品迭代与新品研发及技术产业化落地 持续推动产品 市场 产能结构优化升级[1] - 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能[1] 产品应用与客户合作 - MLCC离型膜 复合集流体以及新研发的载体铜箔等产品正服务于AI终端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需求[1] - 与国内外多家头部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 国际市场布局 - 公司将持续加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 深化落实三足鼎立营销策略[1]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1]
常青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8亿元扩产 两大产品产销均降
长江商报· 2025-09-04 16:54
再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 [1] - 这是公司上市两年多以来首次再融资 旨在提升高端专用材料产能 [1] - IPO募投项目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47亿元 相关生产线于2025年6月末正式投产 [1] 募投项目详情 - 泰州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8.55亿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 [2]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偏苯三酸酐8万吨 均苯三甲酸1万吨 苯二酚系列产品12万吨的产能 [2] - 项目将加速苯二酚产品国产替代进程 并向芳香族含氧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领域延伸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85亿元 同比减少10.67% [2] - 净利润7024.71万元 同比减少31.89% [2] - 扣非净利润6615.05万元 同比减少31.38% [2] 产品经营数据 - 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平均售价每吨1.3万元 同比减少5.43% [3] - 专用助剂平均售价每吨2.02万元 同比减少2.35% [3] - 特种单体产量1.09万吨 同比减少约42% 销量1.51万吨 同比减少18% [3] - 专用助剂产量7264.69吨 同比减少4.53% 销量6635.5吨 同比减少4% [3] - 特种单体销售金额1.95亿元 同比减少22.5% 专用助剂销售金额1.34亿元 同比减少6.2% [3] 行业环境 - 2025年化工行业供给端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走弱 产能利用率走低 [2] - 公司面临较大业绩压力 [2]
万华化学,世界巨头入股!赢创,发布新市场计划
DT新材料· 2025-09-04 07:31
万华化学合资合作 - 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获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增资6.38亿美元(约45.6亿元人民币)换取25%股权[3] - 合作目的为提升石化原料供应安全性、分散运营风险并加速国际化步伐[3] - PIC母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KPC)为全球主要石油能源集团 LPG年出口量450万吨 石脑油年产量1000万吨[3][7] 赢创新市场开拓计划 - 正式启动"新市场开拓计划"以挖掘增长潜力 聚焦循环包装、塑料回收、国防及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3] - 计划应对地缘政治变革、市场重塑及客户需求演变 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伙伴关系开拓商机[3] 赢创循环经济解决方案 - 推出Purocel™系列吸附剂和催化剂技术 用于提升热解油品质 Purocel™ 505除氯能力为传统吸附剂三倍[4] - 开发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热解油杂质和储存稳定性问题 涵盖除氯、再生精炼及模块化精炼装置[4] 赢创塑料回收技术突破 - 在宝马项目中实现涂层从塑料表面高效分离 回收材料可用于新汽车部件制造[5] - 推出"按需解胶"技术采用可逆共价键 支持回收修复且兼容现有制造工艺 具有低粘度和低毒性[5] - 开发TEGO® Cycle添加剂提升废塑料洗涤、分离及去油墨效率 改善再生塑料质量和成本优势[5] 赢创化学回收工艺布局 - PET甲醇解工艺使用甲醇钠催化 将废料转化为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 有效处理污染PET[6] - 聚氨酯水解回收工艺将软质泡沫转化为原始多元醇 德国试点工厂聚焦床垫回收[6] - 聚烯烃回收重点针对包装薄膜等高体积低价值塑料[6] 赢创高端材料应用 - 国防及航空航天领域提供ROHACELL®结构泡沫、ROHAFORM®内饰材料及PEEK特种聚合物[6] - 材料应用于大型客机C919、直升机AC313及航天飞行器 提升耐热性、耐久性并实现减重[6] 行业会议与展览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及AI赋能 设置创新材料及工程塑料专题论坛[8][9][10]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会议聚焦碳化硅功率器件、金刚石应用及新能源碳材料 12月9-11日在上海举办[15][16][17]
中化国际20250902
2025-09-02 22:41
**中化国际2025上半年业绩与战略分析**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化国际 专注于化工新材料产业[2][3] * 2025上半年整体收入243亿元 同比下降6% 但化工产业收入108亿元 同比增长5%[2][9] * 归母净亏损8.86亿元 碳三业务亏损约6亿元[2][3][10] **2025上半年及第二季度关键财务表现** * **上半年业绩**:营收243亿元(同比-6%)化工产业收入108亿元(同比+5%) 碳三相关业务收入约70亿元(同比+11%) 净亏损8.8亿元[2][9][10] * **第二季度改善**:单季营收136亿元(环比+25%) 毛利率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扣非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及环比均减亏)[2][5] * **现金流优化**: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9.33亿元(同比+3.8亿元) 营运资金周转率同比提升1.04次[3][4] **主要业务板块表现** * **聚合物添加剂**:巩固防老剂优势 通过推动行业涨价和原料降本实现毛利增长[2][6] * **环氧树脂**:两个基地维持高开工 通过提价和降本改善盈利 并抓住风电客户增量订单[2][6] * **碳三产业链**:双酚A毛利从去年同期亏损1.8亿元改善至6000万元 环氧丙烷减亏约8000万元 但环氧氯丙烷(ECH)因价格低位增亏1.6亿元[9][10] * **工程塑料**:通过技术营销和组合销售稳定主力产品 并依托西班牙Alex公司拓展海外市场[6] * **芳纶**:产能扩展至8000吨 上半年整体销量同比增长20% 其中高强芳纶销量同比增长60%[2][6] * **连云港瑞恒板块**:二季度营收环比增8% 毛利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 净利润环比减亏28%[2][5] **战略发展与管理举措** * **产能爬坡与效能提升**:继续推进以碳三为代表的装置产能爬坡 提高一体化产业链效能及成本优势[2][7] * **未来并购与产能规划**:预计年底收购南通星辰 环氧树脂总产能将达52-54万吨 国内领先[3][16][17] 工程塑料PPE产能计划从5万吨扩至9-10万吨 并增加电子级PPE产能[18] * **十五五规划方向**:重点推进化工新材料技术升级及解决"卡脖子"产品问题 巩固四大产业链(环氧树脂、功能塑料、橡塑添加剂、特种材料) 成立特种材料事业部 目标将产能出口比例从10%提升至30%以上[3][22][23] * **运营与降本**:优化营运资金管理 提高周转效率 加强生产运营关键环节资源统筹与极致降本[2][7][12] * **新产品开发**:在PDCPD、高温尼龙、MXD6、不含氯新型防老剂等新产品进行产业化布局 聚焦AI、汽车无人驾驶及低空经济等领域所需的低介电、低损耗材料[25] **行业环境与市场展望** * **挑战**:行业环境充满挑战 包括关税及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12] * **需求端机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复苏有望拉动需求 风电叶片制造到2030年对环氧树脂需求预计突破45万吨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设未来十年需30-50万吨环氧树脂[21] * **政策影响**:国家整治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利好公司氯碱化工中间体业务 若相关政策落地 将提升公司在ECH和环氧丙烷领域的成本优势[21] * **价格趋势**:2025年大部分通用化学品价格下跌 但防老剂下半年或有反弹 PPE和PPT近期价格表现良好 氯碱化工产品价格下跌空间有限[28][30] 部分产品价格可能在2026年及之后出现反转上涨[26][27] * **出口表现**:2025年上半年环氧树脂出口显著提升 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市场 并在印度液体环氧树脂反倾销仲裁中获得全球最低税率[19] **其他重要信息** * **ECH外售**:公司每年外售环氧氯丙烷约4-5万吨 占整体营收比重较小[13] * **同业竞争**:通过并购南通星辰等手段有效消除同业竞争 预计能按预定时间完成集团承诺[24] * **业绩影响因素**:剔除去年同期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及今年华安骏胜出表的不利影响后 经营层面归母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3]
破发股海优新材连亏两年半 2021年上市2募资共21.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8: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3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57.47%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33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38亿元略有收窄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35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44亿元有所改善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8亿元 较上年同期-1.28亿元实现由负转正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5.91亿元 同比下滑46.81% [3]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58亿元 较2023年亏损2.29亿元进一步扩大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5.19亿元 较2023年亏损2.45亿元显著恶化 [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0亿元 较2023年-10.68亿元大幅改善 [3] 融资情况 - 2021年IPO募集资金净额13.47亿元 超原计划6亿元募集目标7.47亿元 [4] - IPO发行费用1.23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1.04亿元 [5] - 2022年发行可转债募资6.94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91亿元 [5] - 两次融资合计募资21.63亿元 [6]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69.94元/股 发行数量2101万股 [3]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 原计划IPO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7亿平米高分子特种膜技术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