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法国软小麦产量恢复强劲
新华财经· 2025-08-13 21:57
2024年,受恶劣天气影响,法国软小麦产量降至四十年来最低水平之一,为2565万吨。在此背景下,法 国软小麦2025年的产量最终仅比2020-2024年五年间的平均水平增长4%。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巴黎8月13日电(记者李文昕)根据法国农业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经历了2024年的歉收 后,今年法国主要粮食作物软小麦的产量预计将突破3300万吨,同比增长29%,显示强劲复苏。 数据显示,软小麦产量激增的原因是单产大幅提升,到2025年将攀升至每公顷73.7公担,而2024年的单 产仅为每公顷60.9公担,同比增幅达21%。根据法国农业部的估计,两次播种季之间,小麦种植面积仅 略有增加,从2024年的421万公顷增至2025年的448万公顷,增幅为6.4%。 ...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
新华网· 2025-08-13 20:24
财政资金支持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防灾减灾工作[1] - 资金重点用于玉米、大豆、中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物资补助[1] 政策目标 - 通过"一喷多促"措施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促稳产工作保障秋粮生产稳定[1] - 政策旨在为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保障[1]
米价大涨!韩国政府首次“出借”储备米
国际金融报· 2025-08-12 18:48
韩国大米市场供应状况 - 截至8月,韩国一袋20公斤装大米平均零售价为5.8万韩元,较常年平均零售价高出超10%,逼近6万韩元价格阈值 [1] - 今年1月至4月,韩国批发商累计采购大米15.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6万吨 [1] - 截至4月,韩国大米储备量为71.2万吨,较上年减少21万吨,其中全国农业合作社库存量63.5万吨同比下降20.4%,民间库存量7.7万吨同比降幅达39.6% [1] 供应紧张的原因 - 极端天气导致供应偏紧,7月初强降雨淹没超2.5万公顷稻田,占韩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6% [1] - 异常持久的高温天气加剧褐飞虱等水稻害虫爆发,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 [2] 政府干预措施 - 韩国政府决定在8月底前以"出借"方式向地方经销商投放3万吨2024年收获的政府储备米 [2] - 供应对象为有资格获得政府大米收购基金支持的生产经销商及年收购量达3000吨以上的林业企业 [2] - 与以往拍卖不同,企业需在2026年3月前以2025年新产大米等值返还政府,返还金额将根据2025年7月产区稻米均价等因素核算 [2] - 此机制旨在减少2025年实际流入市场的大米量,避免供过于求并为米价稳定提供保障 [2] - 韩国国会通过《粮食管理法》修订案,当国内大米产量出现短缺或过剩时,政府将通过更系统措施稳定米价 [3] 区域市场动态 - 日本米价高企,今年4月全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4217日元,创有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3] - 韩国大米即便叠加关税售价也与日本大米大致持平,推动对日出口激增,今年1月至6月韩国对日本大米出口量达创纪录的416吨,是2012年全年最高出口量的26倍 [3] - 日本农业大臣表示日本大米价格一年内翻倍,加之从韩国等地的进口量激增致日本农民感到焦虑 [3]
总产量352.4亿斤 安徽夏粮再获丰收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夏粮产量表现 - 安徽省夏粮总产量达352.4亿斤 同比增加0.5亿斤 [1] - 夏粮亩产406.7公斤 较上年减少1.03公斤 [1] 播种面积与政策支持 - 夏粮播种面积4332.6万亩 较上年增加17.5万亩 连续5年增长 [1] - 通过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 [1] 生产条件与灾害防控 - 生产期间病虫害等灾情偏轻 旱情通过人工增雨和灌溉有效缓解 [1] - 夏收期间未出现干热风、烂场雨及大面积倒伏灾害 [1]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万物竞发绘新景——6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农业科技与夏收进展 - 全国夏粮收获进度超90%,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7] - 安徽麦收较往年提前3天完成,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22天内完成收割[6] - 新型农机应用显著降低损耗:山东德州小麦机收损耗控制在1%以内[6] - 农业技术升级:北斗导航播种机、气吸式免耕智能播种机等设备投入夏种[7][10] 生态环境与绿色转型 - 长江消落带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重庆丰都县1200亩人工湿地形成完整生态系统[12] - 宁夏中卫市实施153公里固沙锁边带工程,采用麦草方格等经典治沙模式[12] -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调查期实现"双缩减"[12] - 节能宣传周活动展示绿色低碳转型成果,涵盖建筑、电力、垃圾处理等领域[13] 就业市场与政策举措 - 贵州六枝特区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站,提供从招聘到维权的一站式服务[18] - 浙江绍兴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定制培养方案,实现毕业生技能与岗位无缝对接[18] - 湖北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考核与招聘联动会,广西高校开展多样化双选会[19] -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贵州总工会针对转岗职工、残疾职工推送精准岗位[19] 高温应对与生产保障 - 基建工程防暑措施:成都高铁工地配备冰饮站、天津塔吊驾驶室加装空调[25] - 电力系统备战暑峰:国网北京对延庆换流站等重点设施完成检修[25] - 城市保障部门联动响应,气象部门加强高温预警与防暑提示[26]
权威数读丨今天这几组数据,提气!
新华网· 2025-08-12 13:42
夏粮生产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 同比减少52.0万亩或下降0.1% 保持基本稳定 [4]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 同比增加0.1公斤 基本持平 [6] 快递行业 - 截至7月9日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较2024年提前35天达到千亿件 [9] - 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 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12] 矿产勘查 - 上半年新发现矿产地38处 同比增长31% 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多数矿种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 [15] - 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 同比增长23.9% 增幅持续扩大 [17] - 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33.59亿元 同比增长28.2% 占比达48% 企业投入积极性增强 [19] 汽车产业 - 上半年汽车产量1562.1万辆 销量1565.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23]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四成 [25]
我国秋粮面积稳中略增 长势总体正常
央视网· 2025-08-09 06:12
秋粮生产关键期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 [1] - 当前立秋时节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 [1] - 主产区正加强田间管理以保障秋粮收成 [1]
中原粮仓 太难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0:42
河南旱情现状 - 河南多地迎来久违降雨,局部旱情明显缓和,但驻马店、漯河等多地旱情仍未解除 [1][4] - 7月以来河南平均气温创64年来新高,41%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为2000年以来最严重旱情 [1][3] - 7月河南平均降水量79.5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五成以上,驻马店7月降水仅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6% [3][4] 粮食生产格局 - 河南以不足全国1/16耕地贡献全国近1/10粮食、1/4小麦,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 [1][6] - 全国粮食生产呈现"北上中移"趋势,2000-2022年生产重心向东北移动301.18千米,主要在河南境内 [6] - 2023年周口、驻马店等五市贡献河南近六成粮食产量,其中周口和驻马店占全省超1/4 [7] 旱情影响与应对 - 高温干旱对玉米穗发育和花生果实膨大造成不利影响,成为"保秋"最大挑战 [3][4] - 河南统筹115万眼机井抗旱,周口、驻马店打应急井1.29万眼,水利部门调引黄河水11亿立方米支援 [4] - 周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2023年夏粮总产量达110.30亿斤,较上年增长0.01% [7][8] 长期应对措施 - 河南建立气象水文动态追踪机制和分级预警系统,形成"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 [9] - 周口协调河道调水1.45亿立方米,完成20.94万眼机井排查维修,累计完成抗旱浇水1615万亩次 [10] - 专家建议提升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功效,建立智慧灌溉决策方案应对极端气候 [10][11] 全国粮食安全挑战 - 河南、山东、河北地表水资源仅占全国4%却生产全国24%粮食,对极端干旱敏感 [11] - 气候变暖将使中国种植北界北移500千米,三熟制区域面积从13.5%扩大至35.9% [11] - 需制定完善极端气候农业应对战略,提升长期抵御灾害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11]
中原粮仓,太难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0:32
河南旱情现状 - 河南近期迎来降雨,局部旱情有所缓和,但整体仍严峻,是2000年以来最严重旱情[1] - 7月以来河南平均降水量79.5毫米,较常年减少五成以上,驻马店7月降水仅6毫米,较常年偏少96%[5] - 周口、驻马店等地35℃以上高温连续15-31天,部分站点超过30天无有效降雨[5][2] - 平原地区平均地下水位11.87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57米[5] 粮食生产格局 - 中国粮食生产呈现"北上中移"趋势,河南成为全国粮食生产重心[7][9] - 河南以全国6%耕地贡献10%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占全国小麦产量1/4[1][9] - 2023年周口、驻马店等五市贡献河南近六成粮食产量,其中周口和驻马店占全省超1/4[10]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前十省份合计占比近七成,黑龙江、河南、山东位列前三[9] 旱情影响与应对 - 玉米和花生等秋作物关键生长期受干旱影响,玉米穗发育和花生果实膨大受阻[5] - 河南统筹115万眼机井抗旱,周口、驻马店打应急井1.29万眼,调引黄河水11亿立方米[6] - 周口完成抗旱浇水1615万亩次,2023年夏粮产量110.30亿斤,连续三年稳定[10][15] - 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种植结构和灾害预警等组合拳缓解旱情影响[11] 长期应对策略 - 建立气象水文动态追踪和分级预警系统,形成"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13] - 提升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功效,构建智慧灌溉决策方案[15] - 需加强东北地区谷物政策倾斜,巩固中部小麦水稻生产地位[15] - 未来需提升长期抗灾能力,制定极端气候农业应对战略[16]
全球玉米贸易格局的演变
期货日报网· 2025-08-07 09:15
主要种植区域和产量 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范围极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以及亚洲这三大区域。 美国是北美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2024/2025年度,美国玉米产量约为3.78亿 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2%。美国玉米的主产州包括中西部地带的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以及明尼 苏达州等,这些州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美国的46%和54.2%。 巴西和阿根廷则是南美洲的主要玉米生产国。巴西拥有广袤无垠的平原,热量充足,雨水丰沛,适宜农作物生 长。巴西玉米种植带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主产州有马托格罗索州、巴拉那州、南马托格罗索州、戈亚 斯州等,这些州的玉米产量约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71%。阿根廷的玉米种植相对集中,主产区分布在科尔多瓦 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圣菲省等地,这些地区的产量占阿根廷全国总产量的72%。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总产量的24%。玉米主产区包括北方春玉米区(黑龙江、 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黄淮海夏玉米区(河南、山东等地)和西南山地玉米区(四川、云南、贵州等 地),这些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5%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