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游

搜索文档
文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辽宁日报· 2025-06-02 09:29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沉浸式戏剧《老酒馆》通过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线索解谜等形式实现"戏剧+街区+科技"融合 每周两场演出构建"可参与、可沉浸、可传承"文旅新场景 [1] - 辽宁省明确提出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场景 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度融合 [1] - 冰雪旅游通过差异化优势与民俗、温泉等活动结合 春节假期沈阳进入冰雪游热门城市前五名 [1] 温泉及赛事经济 - 辽宁省依托11家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占全国1/4) 开发康养、旅居、亲子游等新产品 [2] - "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推动马拉松等赛事进景区 通过特色线路和文旅活动展示城市魅力 [2] - 音乐节和IMAX影院拉动"票根经济" 省科技馆《哪吒2》放映期间省外观众占比达48.66% [2] 文化展览吸引力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及文创产品成为爆款 5月2日创下单日32261人观展纪录 [3]
新疆匠人父子“守技创新” 见证时代变迁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21:03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已传承五代,由斯兰别克·沙合什及其子胡安什别克延续,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工具提升效率与成品质量[2] - 当地政府通过设立工作坊和展览室支持非遗保护,2010年以来推动技艺展示与传播,吸引全国游客参观[2][4] - 技艺创新包括开发迷你雪板(巴掌大小)和体验活动,2024-2025雪季售出300多副迷你雪板,并借助直播扩大影响力[4] 文旅产业与冰雪运动发展 - 阿勒泰地区四大滑雪场(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2024-2025雪季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带动毛皮滑雪板成为热门旅游纪念品[3][4] - 毛皮滑雪板从传统工具转型为冰雪运动装备和文旅符号,当地举办传统与现代滑雪赛事,并纳入青少年体育课程体系,注册青少年冰雪运动员达360余名[5] - 洞穴岩画证实阿勒泰为滑雪起源地之一,毛皮滑雪板作为"活化石"融入文旅宣传,成为地区冰雪产业名片[5] 市场需求与产品商业化 - 毛皮滑雪板通过旅游展厅、赛事活动及线上直播扩大销售范围,从本地工具发展为全国热销商品[4][5] - 工作坊结合游客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如迷你雪板)和互动体验,推动非遗技艺市场化[4] - 冰雪运动普及(如必修课政策)进一步拉动相关装备需求,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5]
辽宁着力构建四季消费场景 冰雪景区“一专多能”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45
冰雪景区业态转型 - 辽宁阜新市黄家沟旅游度假区将滑雪场翻整成梯田 发展农耕体验和休闲营地等夏季业态 冬季再恢复滑雪场模式 [1] - 本溪市东风湖冰雪大世界改造为度假乐园 新增山地徒步 非遗研学 垂钓和游船等项目 [2] - 丹东市天桥沟冰雪世界在滑雪赛道种植观赏花 将戏雪场地改造为咖啡馆和露营地 开发赏花徒步和红色旅游项目 [2] - 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改造成云端草原 首次实现四季运营 [2] - 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推出民俗体验和亲子趣味运动会等项目 [2] - 盖州市金溪谷冰雪大世界新增东北特色民俗馆和非遗文化园等景点 [2] 行业发展背景 - 黄家沟村从化工 炼铁等工业转型为旅游业 将工业遗产改造成民宿和游客服务中心 [1] - 辽宁冰雪景区普遍探索从"一季热"到"四季火"的运营模式转型 [1][2] 政策支持 - 辽宁文旅部门自4月起组织专家培训 指导景区开发四季产品和培育复合型人才 [3] - 政府部门推动景区系统性转型升级 构建四季消费场景以实现全年客流均衡分布 [3]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冰雪经济续写“四季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2 11:47
冰雪经济全季化转型 - 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推出30余项夏季活动,包括彩虹滑道、山地卡丁车等,并计划新增高空溜索、玻璃滑道等项目,实现立体休闲娱乐[3] - 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发布2025年春夏季旅游产品,涵盖运动激情、露营狂欢等主题,加速向全季全域旅游目的地转型[4] - 河北崇礼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引入62家餐饮品牌和20多项新兴旅游业态,如马术乐园,提升度假体验新鲜感[4]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整合室内滑雪场、星级酒店和商业小镇,成都建成60余处冬季项目场馆,包括西南最大旱雪场[5] - 新疆滑雪协会指出未来五年是冰雪产业机遇期,需对标国际服务业标准完善运营体系,延伸产业链价值[5] 冰雪装备制造升级 - 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其轻量化滑雪板去年在吉林省雪场批量投放,今年计划融入国潮元素升级品牌[7][8] - 吉林大学重点实验室推出滑雪仿生企鹅、全季智能室内滑雪机等新产品,东北师范大学研发的竞速滑雪板已在10余省份使用[8]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8] - 黑龙江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加快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广东催生大量制冷运维及雪道维护企业[8] - 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公司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销售冰球鞋、速滑鞋并承建滑冰场项目[8] - 河北张家口科诺工程塑料公司冰壶、冰蹴球产品畅销全球,2025年产能预计增长30%[9] 冰雪+多元业态发展 - 河北崇礼太舞滑雪小镇2024年夏季接待量达150万人次,与冰雪季持平,摆脱"一季养三季"困境[10] - 崇礼通过山地自行车联赛、攀岩挑战赛等赛事和康养旅居活动实现四季运营,冬奥村承接全运会足球赛事[10] -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4-2025冰雪季旅游人次达5.2亿,收入突破6300亿元[10] - 吉林融合"冰雪+生态"和"冰雪+群众体育",打造森林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品牌IP[11] - 哈尔滨梦幻冰雪馆推出冰雪音乐厅等项目,实现"冰雪+文娱"体验[11] - 新疆阿勒泰开发童话剧、影视剧等文创产品,哈尔滨推出AR冰箱贴、雪花摩天轮雪糕等热销商品[12]
专访上海耀雪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丙瑞:耀雪专业开路 探索“冰雪+文旅”新样本
搜狐财经· 2025-04-29 20:43
耀雪冰雪世界运营情况 - 公司通过非遗展演、冰雪赛事、潮流打卡等特色活动打造"冰雪+"多元创新体验,吸引长三角及全国消费者[1] - "五一"假期门票线上预售达预期,亲子套票尤为火爆,预计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刷新自2024年9月开业以来运营峰值[3] - 近期日均客流量约2000人,周末单日最高客流超6500人,开业至2025年第一季度已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3][5] - 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包括超9万平方米雪世界和近2万平方米水世界,配备3座星级度假酒店[5] 项目定位与特色 - 公司定位为打造拥有专业赛道的滑雪场,设计三条高难度雪道和一条初级道,走差异化路线吸引专业滑雪爱好者[5] - 通过娱雪项目吸引客流并引导进入滑雪学校培训,实现从初级到高级雪道的晋级路径[5] - 创新融合零下5度冰雪世界和二十几度水世界业态,提供冷热交替的独特体验[5] 行业发展趋势 - 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24年12月起"冰雪热"持续升温,滑雪旅游需求增长迅速[6] - 室内滑雪场需通过举办活动创造乐趣来吸引客流,反映消费者对差异化、高品质文旅产品的需求[3][6] 未来发展战略 - 聚焦举办专业滑雪赛事,利用齐全的配套设施(3座酒店近1000间房)提升管理水平至国际标准[10][12] - 推动冰雪进校园,与上海中小学合作开展教练进课堂、春秋游等活动培养青少年兴趣[10] - 打造开放生态系统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包括雪具店、零售商、餐饮酒店及滑雪学校等合作伙伴[12] 行业建议 - 加快冰雪进校园普及青少年运动并带动人才培养[13] - 通过官方协会引导组织赛事加速大众普及[13] - 加强滑雪运动宣传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安全参与[13]
“多姿多彩的中国吸引着我去探索与体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8 10:37
冰雪旅游产业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推动中国冰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并带动全国冰雪旅游热潮 [3] - 中国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壮丽奇幻的冰雪景观和浓厚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冬季运动项目 [3] - 中国政府推出面向德国游客的30天免签政策和支付便利化措施以促进中德文化和旅游交流 [3] 冰雪文化吸引力 - 通过30余幅图片生动展现中国冰雪景观、冰雪文化以及冰雪中蕴含的经济活力与旅游魅力 [3] - 德国观众对雪落雁门关、冬日暖阳下的壶口瀑布和新疆天山的琉璃冰境等冰雪景观印象深刻 [2][3] - 冰雪文化展览吸引众多德国文化、旅游等领域来宾共同感受中国北方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基础设施与便利性 - 中国基础设施世界一流交通便利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给游客留下极好印象 [4] - 中国城市建设既保留传统特色又非常现代马路上电动汽车普及率高减少交通噪音提高环境舒适度 [4] - 免签政策为德国游客提供便利积极推动中德文化交流和旅游体验 [3][4] 文化交流与推广 - 德国游客通过亲身体验中国冰雪旅游和文化活动积极向身边朋友推荐中国旅游 [4] - 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吸引国际游客探索与体验 [4] - 中国政府通过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邀请国际游客走进中国冰雪世界体验冬季之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