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版发行
icon
搜索文档
中南传媒(601098):优化主业结构,打造“文化+科技”成长新局面
中邮证券· 2025-06-17 1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南传媒持续优化出版、发行主业业务结构,积极探索AI教育、少儿动漫等成长性赛道增量空间,业绩保持小幅稳定增长态势,考虑部分大宗业务收缩,小幅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3.69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7.96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244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5.14/11.64元,资产负债率40.1%,市盈率17.94,第一大股东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 事件回顾 - 2025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收入133.49亿元,同比减少1.94%,归母净利润13.70亿元,同比减少26.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53亿元,同比增长0.06%;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减少4.18%,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29.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51.47% [4] - 2025年5月20日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24年度及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 [4] 事件点评 - 公司调整改善业务结构,2024年压减毛利率低的大宗业务销售规模,结合纸张价格下降,毛利率同比增加3.00pct至44.35%,25Q1进一步提高至45.29%,经营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财税政策短期调整影响,剔除所得税影响后,24年及25Q1利润水平基本稳定 [5] - 公司积极回报股东,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与中期合计0.55元,分红比例72.09%,以6月16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4.02%;2025年中期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持续践行高分红策略 [5] - 公司以“文化+科技”为主线,关注AI教育赛道,未来将发挥业务和数据优势,打造人工智能知识服务新业态,强化少儿启蒙教育动漫、直播和短视频渠道建设等新业态布局,预计相关产品落地后成长性效果将显现 [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7/142/148亿元(2025年前值为14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2/18.3/18.9亿元(2025年前值为18.2亿元),对应EPS为0.96/1.02/1.05元(2025年前值为1.01元),根据6月16日收盘价,分别对应14.3/13.4/13.0倍PE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49|13685|14204|14775| |增长率(%)|-1.94|2.52|3.79|4.02| |EBITDA(百万元)|2007.86|2027.02|2151.97|2192.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70.21|1719.85|1832.15|1890.95| |增长率(%)|-26.12|25.52|6.53|3.21| |EPS(元/股)|0.76|0.96|1.02|1.05| |市盈率(P/E)|17.94|14.30|13.42|13.00| |市净率(P/B)|1.58|1.44|1.31|1.20| |EV/EBITDA|7.25|5.55|4.37|3.42|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11]
喜马拉雅被收购后,青岛这家上市企业红利还能吃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6-15 12:33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 - 腾讯音乐将以12.6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90.6亿元)及发行不超过总股本5.1986%的A类普通股收购喜马拉雅 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 [2] - 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在线音频平台 2023年底全场景月活用户达3.03亿 拥有4.88亿条音频内容覆盖459个品类 [2] - 2021-2023年喜马拉雅营收从58.57亿元增至61.63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由-7.18亿元改善至2.24亿元 [3] - 2012-2020年喜马拉雅累计完成12轮融资 总额达9.59亿美元+29.62亿元 投资方包括腾讯、小米等 [3] 城市传媒投资收益分析 - 青岛国企城市传媒2016年通过基金以6000万元投资喜马拉雅 间接持股1.45% 此次交易可套现约2.46亿元 [2][5] - 截至交易前 城市传媒通过子公司城喜科技持有喜马拉雅1.1978%股权 9年投资实现1.86亿元净增值 收益率达三倍 [5][6] - 2019年城市传媒已通过喜马拉雅投资获得本金及收益共计1.79亿元 [5] 城市传媒主业经营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24.33亿元同比降9.64% 归母净利润8485.50万元同比骤降79.19% [7][8] - 净利润下滑主因包括:教辅图书销售方式变化导致收入下降 图书零售市场整体负增长 上年同期1.04亿元拆迁收益及6006万元递延税冲回等非经常性因素影响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66.36%至1.20亿元 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下降3.29%和2.86% [8] 战略协同与未来挑战 - 2024年3月喜马拉雅管理层曾与城市传媒母公司青岛出版集团探讨AI技术应用、版权开发等合作 [9] - 交易后城市传媒与喜马拉雅原有战略协同面临重构 同时失去重要资本故事支撑点 [11] - 公司需解决主业可持续性问题 如何利用套现资金孵化新增长点成为关键挑战 [11]
四川两家文化企业上榜“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全国文化企业30强榜单发布 - 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榜单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和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入选 [1] - 评选标准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已连续17年发布该榜单 [1]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 - 公司作为《哪吒之魔童闹海》主要制作方 该电影票房破百亿 实现市场与口碑双赢 [1] - 专注于用动漫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 结合技术推广中华文化价值观 [1] - 业务涵盖3D动画电影创作 IP开发 技术研发及全产业链布局 [1]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及母公司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连续9年入围30强 累计14次入选 [2] -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发行网络体系 深耕本省服务全国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48亿元 净利润16.04亿元 净资产150.07亿元 [2] - 在新技术条件下巩固国有文化企业主渠道地位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2]
新华文轩: 新华文轩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21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41元(含税)[1] - 总派发现金红利505,874,810元(含税),以总股本1,233,841,000股为基数[2] - 差异化分红送转未实施[1]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6/5,除权(息)日为2025/6/6[1][2] - 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1] 分配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2]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2]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等特定股东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3] 税收政策 -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3] - QFII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0.369元[4]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369元[5] - 居民企业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税前每股0.41元[5]
当公园遇见书香 文旅与消费“双向奔赴”
消费日报网· 2025-05-28 10:54
文化活动创新 - "2025北京书市"吸引超80万名读者参与,刷新历届参与人数纪录,成为5月北京最具人气的文化地标 [1] - 活动首次横跨"五一"假期,以文化引领带动旅游、消费、休闲一体化,成为新型文化惠民服务的重要示范 [2] - 书市现场发放总额200万元图书消费券,覆盖线上线下多个购书渠道,增设纸质券领取点便于老年人参与 [2] 消费与场景融合 - 朝阳公园主展场推出京津冀文旅专区,以场景化形式整合三地资源,展现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成果 [2] - 书市期间多个公园入园人次同比增长超30%,老年群体与亲子家庭成为文化消费主力 [2] - 社交平台上"春天逛北京书市可以有多浪漫"冲上抖音同城榜,"2025北京书市横跨'五一'14天超长展期"登上微博热搜第二 [3] 文化消费新趋势 - 书市期间共举办超200场文化交流活动,议题覆盖科技、艺术与社会思潮,兼顾公共热度与专业深度 [6] - 青年群体自发组织"草坪读书会",市民"搭帐篷"守活动、等签售,文化消费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方式 [6] - 北京多个公园周边的咖啡馆、亲子餐厅、民宿订单环比增长超20%,商家推出"书友套餐"等定制服务 [4] 行业转型与政策引导 - 文化消费正进入以"内容+场景+体验"为驱动的新阶段,公园书市成为转型的"实验场" [6] - 北京市文旅部门推出"城市阅读地图",串联书市、书店与城市文化地标,打造主题文化路线 [4] - 公园书市打破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消费之间的壁垒,实现文化与经济双向赋能 [7]
天舟文化: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635.85%
长沙晚报· 2025-05-21 19:49
公司业绩表现 - 天舟文化2024年实现净利润3280.12万元,扭转连续四年亏损局面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2425.7万元,同比增长4635.85%,增速位居上市湘企首位 [1] - 图书出版发行业务2024年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12.37%,自研教辅丛书首年销售额突破千万码洋 [1] - 移动网络游戏业务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375.17% [1] 战略调整与业务布局 - 2024年3月创始人肖志鸿重新出任董事长,明确"大文化+科技"战略方向 [1] - 持续深耕图书出版发行与网络游戏两大主业,同时布局AI+教育、AI数字人、二次元等新兴赛道 [1] - 与科大讯飞合作探索"AI+教育"解决方案,覆盖教学测评全闭环 [1] - 参股公司海南元游新上线游戏表现突出,其自主研发的《青云诀》《青云传》曾创峰值月流水破亿元 [1] 新兴领域拓展 - 投资的二次元社交平台西安标梦科技发展迅速,《标记酱》APP日活跃用户稳定增长 [2] - 2025年计划推进文化教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聚焦AI+出版/教育/文娱领域 [2] 管理层表态 - 肖志鸿强调"大文化+科技"战略是实际行动,未来将通过AI和大数据实现新突破 [1]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开幕,“书香中国万里行·吉林站”启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20:03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迪介绍说,近年来,吉林以打造品牌阅读活动为抓手,以强化惠民保障为基 础,扎实推进"书香吉林"建设,先后推出了全国乡村阅读榜样张树森、王佳富、林海江,推出了全国书 香之家、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刘锦辉,以及吉林省全民阅读推广大使静言等一批优秀的阅读典范。 当日下午,"书香中国万里行·吉林站"暨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启动仪式也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 会上举行。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介绍了"书香中国万里行"和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实践。表示记者 团将捕捉书博会的热烈氛围,以多层面、多维度的视角,全景式记录全民阅读的吉林实践。 李忠回顾道,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于2013年成立,旨在唤起大众阅读热情、引导社会阅读取向、传播 读书文化、建设书香社会。十多年来,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针对不同受众开展多元阅读推广活动,连 续九届举办"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推荐活动,累计向社会推荐数百个优质阅读类新媒体账号。 李忠还分享道,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自2016年起着手构建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通过系统性研究, 为全民阅读注入学术支撑。智库连续4年发布《"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大数据报告》,搭 建 ...
350种咖啡主题图书集结上海,20家参展书店买书送咖啡
新浪财经· 2025-05-16 09:51
《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咖啡相关企业达 384859家,上海咖啡门店数总计9553家,依然是全球咖啡门店最多的城市。 5月15日,2025·上海国际咖啡主题图书暨100幅优秀封面大展在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开展,上海市书刊发 行行业协会联合上海香港三联书店、上海外文书店首次集中展示全球多语种的350种咖啡主题图书。 上海香港 三联书店贴起咖啡主题图书展海报。 此次展出的简体中文版咖啡主题图书共122种,其中,上海出版的有10种。《上海咖啡:历史与风景》 以第一手资料阐述了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上海咖啡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近代上海咖啡地图》选录 了1895年至1949年间有关咖啡馆的资料;《好书店·好咖啡》收录了上海45家实体书店咖啡文化的故 事;《咖香书香在上海》记载了上海75家实体书店共同参与2022年上海咖啡文化周活动的盛况;最新出 版的《在上海,品咖啡读好书》记录了上海80家品牌实体书店参与2023年上海咖啡文化周和2024上海国 际咖啡文化节的活动成果。这些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时间阶段的图书,体现了上海这座全国咖啡馆数 量最多的城市的咖啡文 ...
南方传媒(601900):主业经营稳定,数智发展再上新台阶
招商证券· 2025-05-06 22: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方传媒出版发行主业经营稳定,数智发展和对外传播能力持续提升,2025 年国有出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延期,公司所得税费用影响消除,预估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0/12.84/13.26 亿元,对应 13.4/12.3/11.9 倍 PE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91.72 亿元,同比 -2.07%;归母净利润 8.10 亿元,同比 -36.91%;扣非归母净利润 9.41 亿元,同比 +5.60% [1]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1.13 亿元,同比 +1.21%;归母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 +110.25%;扣非归母净利润 3.06 亿元,同比 +81.45% [1] 基础数据 - 总股本 896 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896 百万股,总市值 15.8 十亿元,流通市值 15.8 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9.6,ROE(TTM)11.4,资产负债率 49.1%,主要股东为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61.59% [2] 股价表现 - 1m、6m、12m 绝对表现分别为 3、17、15,相对表现分别为 6、20、10 [5] 主业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受业务拓展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同比 -2.07%;教材、教辅营业收入 84.62 亿元,同比 +1.91%;一般图书营业收入 18.14 亿元,同比 -7.98% [6] - 销售费用同比 -6.38%,管理费用同比 +3.86%,财务费用为 -0.55 亿元,研发费用同比 -1.11% [6] 数智发展与对外传播情况 - “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数字教材及应用服务纳入免费教学用书目录,建立常态化供应机制,广东成国内首个实现数字教材定价省份 [6] - “粤高中”“语言乐学”学习卡发行量突破 1232 万张,同比增幅超 59% [6] - 图书版权输出达 319 种,45 种出口东南亚;澳门《中国语文》教材小学和中学使用覆盖率分别为 100%和 90%;《少年文摘》出口东南亚多国,入选新加坡华文教材;《“南海 I 号”船说》版权输出至马来西亚,《乡村振兴战略》越南文版入选丝路书香工程 [6] 现金与分红情况 - 截至 2025Q1 末,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合计 23.14 亿元 [6] - 自上市以来实施积极分红政策,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 13.84 亿元,2024 年分红金额(含税)4.93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 60.85%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365|9172|9860|10353|10663| |同比增长|3%|-2%|7%|5%|3%| |营业利润(百万元)|1346|1123|1331|1448|1495| |同比增长|20%|-17%|19%|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84|810|1180|1284|1326| |同比增长|36%|-37%|46%|9%|3%| |每股收益(元)|1.43|0.90|1.32|1.43|1.48| |PE|12.3|19.5|13.4|12.3|11.9| |PB|2.0|1.9|1.8|1.6|1.5|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呈现 2023 - 2027E 各项目数据及变化 [8] 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 呈现 2023 - 2027E 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表项目数据及年成长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资料、估值比率等主要财务比率 [9]
中南传媒(601098):教材与媒体业务表现亮眼 “E堂好课”项目赋能数字教育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49亿元,同比-1.94%,归母净利润13.70亿元,同比-26.12%,扣非归母净利润15.53亿元,同比+0.06%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4.18%,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29.99%,扣非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51.47% [1] - 2024年税收、会计等调整对当期损益产生一次性影响约-2.42亿元,拖累归母净利润表现 [3] 业务板块分析 - 出版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37.42亿元,同比+3.90%,其中教材教辅收入同比+5.32%,一般图书收入同比-0.91%,表现优于行业降幅3.92个百分点 [2] - 发行业务收入108.72亿元,同比-4.77%,主要因低毛利的文化用品和一般图书大宗业务规模缩减 [2] - 媒体业务收入8.59亿元,同比+4.90%,受益于全媒体矩阵布局 [2] - 物资业务收入13.95亿元,同比-5.06%,主要受纸张价格下降影响 [2] - 印刷业务收入11.04亿元,同比+0.29% [2] 费用与成本 - 销售费用同比+2.34%,主要因省外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3] - 管理费用同比+6.04%,主要系人工成本自然增长 [3] - 研发费用同比-1.10%,与上年基本持平 [3] 智慧教育发展 - "e堂好课"项目整合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教、学、评、测全场景智慧教育产品体系 [3] - 该项目为湖南多地及三沙市永兴学校提供全年课程服务,研发"双师录播课程"配套资源,市场反馈良好 [3] 现金流与分红 - 截至2025Q1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余额73.47亿元 [4]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30.53亿元,2024年末分红8.08亿元(含税),叠加中期分红后整体分配比例达7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