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

搜索文档
厚积成势,鸾翔凤集万物生——杭州蓄力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杭州日报· 2025-05-13 11:15
文化产业规模与地位 - 杭州文化产业规模总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阵营,着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 [3] - 2024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12] - 全市拥有规上文化企业1828家,较2023年增加258家,同比增长16.4% [12] 文化企业表现 - 2024年华策影视、宋城演艺、华数传媒、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4家在杭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玄机科技入选首批"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入选总数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6] - 游科互动凭借《黑神话:悟空》创造中国3A游戏破零的"神话",团队规模不过百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 [6] - 艺创小镇3.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游科互动、时光坐标等3000多家文化企业,形成相互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 [10][11] 文化人才生态 - 全市规上文化企业集聚20多万名专业人员,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7] - 杭州成为国内集聚文化名人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麦家、蔡志忠、郎朗、朱德庸等 [5] -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作为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引育大批深谙传统艺术精髓、精通现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人才 [9] 产业创新布局 - 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良渚文化大走廊("两带一廊")成为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 [12] - 艺创小镇、中国网络作家村、之江编剧村等重要平台比肩而立,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行业集聚发展 [12] - 杭州拥有24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3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13]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杭州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生态37条"等系列政策,精准解决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 [13] - 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等城市文化品牌为人才提供国际舞台 [14] - 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构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引导文化人才与创新资源高浓度聚集 [9][12]
“情绪消费”热兴起 “消费快乐”与“快乐消费”促进市场多元发展
央视网· 2025-05-13 10:33
情绪消费市场概况 -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进行消费 [1] - 淘宝平台"2024年度十大商品"中超半数与情绪价值需求相关 [6] - 全国近5年"解压"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1.1万家,其中近1年注册量达3100家 [6] 情绪消费产品形态 - 山东济南商场热销"捏捏乐"等造型可爱解压玩具 [4] - 上海淮海路杂货店推出"梅有烦恼"挂件等带有个性标语的商品 [4] - 99元"人生四格"漫画体验服务受追捧,消费者可定制个性化纪念画作 [4] 消费动机分析 - 《情绪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2024)》显示40.1%年轻人将情绪价值作为消费首要理由 [6] - 情绪消费具有双重作用:减少负面情绪(烦恼/无聊)和增强积极情绪(快乐/幸福感) [10] 行业衍生机会 - 催生解压玩具设计师、"改娃师"等新兴职业 [8] - 行业呈现"政策引导+市场规范+技术赋能"的发展特征 [10]
奥雅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
证券日报网· 2025-05-06 18: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 13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 82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892 08万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932 57万元 同比减亏 较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额收窄94 77%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76 83万元 同比转正 [1] 业务转型与战略 - 公司经历转型阵痛期 部分项目出现延期或取消 预算削减或进度延迟 [1] - 核心业务为"创意设计+亲子文旅" 借助"AI+IP"双引擎发展 2024年为"奥雅4 0-AIPO时代"元年 [2] - 城市更新与亲子文旅"双主业"协同贡献超70%营收 [2] - 未来三年目标将城市更新 洛嘉儿童等战略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85% [2] 项目投资与业务进展 - 2024年斥资逾亿元打造多个自主品牌项目 包括电建 洛嘉重庆能量乐园 常州舜山猪猪乐园等 [2] - "儿童友好"文旅综合业务收入占比上升至40 37% [2] - 洛嘉儿童品牌覆盖全国50座城市 累计250多个项目 服务超百万家庭 [2] - 城市更新项目保留历史建筑超300栋 国家级非遗活化十余项 [2]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广州日报· 2025-05-06 05:11
城市更新与产业融合 - 城市更新聚焦产城融合与转型升级 通过土地重整和空间优化提升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 [1] 土地资源重整 - 广州城中村土地存在碎片化、低效化问题 建筑密度高且容积率低 土地产出效益不足 [2] - 改造措施包括拆除破旧建筑、清理闲置土地 按"12218"产业体系需求划分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 [2] - 科技园区规划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 商业中心区域发展金融、物流和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 [2] 空间品质提升 - 高品质城市空间是吸引高端产业和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需构建现代化产业载体和可持续创新生态 [3] - 空间重构包括优化路网、提升绿化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建设口袋公园、立体广场等共享设施 [3] - 文化再生层面植入地域文化基因 活化历史建筑并培育文创聚落 塑造城市文化IP [3] 产业集聚发展 - 村集体物业可转化为产业园区、孵化器和加速器 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链促进集聚效应 [4] - 广州国际轻纺城和红棉中大门等案例通过空间功能调整和业态升级 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 [4] 创业空间供给 - 改造旧村级工业园为低成本众创空间 解决初创企业资金压力 天河区已试点成功 [5] - 创业空间通过活动、培训和资源对接营造创新氛围 培育新兴产业并激活社会资本 [5]
IPO上市精选37个问答(建议收藏)
搜狐财经· 2025-04-29 13:57
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 -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直接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货币资金的融资方式,包括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等 [1] - 资本市场由证券市场和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组成,主要包括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 [2] - 我国已形成涵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2] 股票市场基础 - 股票代表股东对企业所有权,具有资产收益权、决策参与权等综合权利 [3] - 股票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3] - 股票市场功能包括筹集资本、转让资本、转化资本和发现价格 [3] - 股票市场参与主体包括发行人、投资人、中介机构、自律组织和监管机构 [4] 公司架构与治理 -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5] - 控股子公司包括绝对控股(持股>50%)和相对控股(控制重要决策)两种情形 [7] - 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织机构 [29] - 股东大会职权包括决定经营方针、选举董事监事、审议财务方案等 [30] 财务与内控 -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等五部分 [8] - 研发费用资本化应从严把握条件,建立健全研发活动内控制度 [50] -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应考虑入股时间、业绩预期等因素确定公允价值 [51] - 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需在申报前完成整改,达到上市公司要求 [31][32] 发行上市流程 - 股票发行方案包括承销方式、发行数量、定价原则等主要内容 [16] - 承销方式包括包销(全额/余额)和代销,我国IPO主要采用余额包销 [17] - 企业上市后需规范运作、遵守上市协议、提高透明度并配合监管 [18][19] - 新证券法将股票发行制度改为注册制,交易所可审核发行申请 [20] 股权与激励 - 股权代持和对赌协议等影响股权清晰的情形需在申报前清理 [25][26] - 控股股东指持股50%以上或能对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28] - 股权激励可采取直接持股、间接持股(有限合伙等)或混合方式 [58][60] - 股权激励根本目的是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需设计约束机制 [57] 行业与业务 - 文化创意产业盈利模式包括免费增值、著作权许可、衍生产品等 [72][73] - 零售业拟上市公司更易受媒体关注,需建立舆情应对机制 [69][70] - 外商投资企业改制取消连续3年盈利要求,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65][66]
上市首亏的中胤时尚:境外单一大客户贡献过半营收、研发人员数量骤降
北京商报· 2025-04-17 21:5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3322.61万元,同比转亏,为上市后首次亏损 [1][3] - 2024年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26.96%,扣非净利润-2667.13万元 [3] - 上市前一年(2019年)及上市当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和1.04亿元,此后逐年下滑 [4][5] 财务数据 - 2024年总资产11.60亿元,同比下降10.05%,净资产9.83亿元,同比下降4.27%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3.33万元,同比下降94.9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1% [2] -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比下降255.56% [2] 客户依赖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83.07%,其中单一大客户CCC.EUSP.ZO.O.贡献营收1.93亿元,占比53.88% [6][8] - 2017-2019年对该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1.39%、56.5%、46.41%,依赖度长期较高 [8] 业务结构 - 2024年供应链整合业务收入2.89亿元,占比80.77%,设计业务收入3803.57万元,占比10.62% [8] - 新增品牌运营业务收入1276.02万元,占比3.56% [8]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756.48万元,同比下降18.16%,研发人员从35人减至17人,占比从13.31%降至4.96% [9] - 2024年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仅2人,30岁以下仅1人 [9] - 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变更为品牌运营及推广项目,结余资金1679.84万元转补充流动资金 [10] 费用变化 - 2024年销售费用2315.55万元,同比增长42.97%,主要因品牌运营业务增加人员薪酬及推广费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