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

搜索文档
全面启动!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未来三年要干这些大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36
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战略 - 公司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传播效果评价体系[2] - 未来三年锚定打造"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目标,2025年完成报刊网端优化调整,2027年实现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成熟完善[9][10][11] - 成立推进系统性变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团变革推进机制,确保任务落地实施[13] 媒体矩阵重构 - 构建"1+4"超级传播矩阵(南方+客户端和South、南都N视频、南方周末、粤学习客户端),形成"众星捧月"效应[10] - 南方+客户端定位广东传播主平台,South打造大湾区对外传播旗舰媒体,南都N视频聚焦民生类视频化平台[10] - 精简整合新媒体账号,重点培育千万级、百万级大号[10] 垂直领域深耕 - 《南方日报》强化党报定位,《南方》杂志打造全国省级党刊第一方阵,《南方农村报》专注三农服务,《南方都市报》建设新型都市媒体[6][9] - 首批成立15个融媒品牌工作室,如"南方读+"工作室采用跨媒体团队运作模式[20][22] - 重点打造20个新媒体IP包括"观天下""产业麻辣烫"等垂直领域内容[22] 技术赋能与用户服务 - 建设南方智媒云技术底座,推出"南方AI智能体"等智能工具,推进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16][17] - 实施"直链受众计划",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服务格局[16] - 建立智能协同稿件库和统一用户数据库,实现内容共享与精准用户画像[20] 经营模式创新 - 拓展"媒体+园区""媒体+农文旅商"等多元化经营,建立融合经营机制[21] - 实施项目协同共享机制,通过协同创收做大增量并降本增效[21] - 构建"专业生产+开放生产+智慧生产"的内容生态,吸引用户参与内容创作[17][22]
新闻不等于传媒,它从来就是奢侈品
虎嗅APP· 2025-07-02 18:47
传媒行业内容分类 - 内容产品可分为三类:严肃专业新闻、谈资新闻、非新闻内容 [2][3] - 严肃专业新闻以财经、科技、商业等领域为主,理解门槛高且受众窄,如彭博社 [2] - 谈资新闻包括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兼具流量价值和社会价值 [3] - 非新闻内容涵盖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杂志等,时效性较弱 [3] 内容需求结构 - 内容需求量呈现严肃专业新闻<谈资新闻<非新闻内容的特征,且存在数量级差异 [4] - 严肃专业新闻体量不到谈资新闻的零头,谈资新闻体量不到非新闻内容的零头 [5] - 人性驱动对非新闻内容和谈资新闻的需求更大,严肃专业内容天然窄众 [5] 传统媒体时代特征 - 前互联网时代媒体本质是"渠道为王",牌照等于渠道 [6] - 媒体依靠非新闻内容盈利,但工作人员多为新闻从业者 [6] - 新闻系毕业生可享受媒体平台的流量红利,无论是否从事新闻工作 [6] 互联网对传媒行业的颠覆 - 互联网使新闻媒体牌照和渠道解耦,渠道权力转移至互联网平台 [7] - 新闻机构只能赚新闻的钱,无法再赚渠道的钱 [7] - 互联网平台营收达到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想象的水平 [8] 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 发行物理成本降至接近零,人人皆可为媒体 [9] - "谈资新闻"生产去机构化趋势明显,非机构生产内容更受市场欢迎 [9] - 社会新闻"第二落点"深度报道大幅萎缩,机构媒体王牌效应减弱 [10] 发行机制变革 - 互联网信息分发机制使大流量内容对小流量内容形成更强碾压 [11] - 过去"捆绑发行"模式让严肃专业新闻可搭便车,现在变为"单条"传播 [11] - 情绪化内容传播力远超客观专业内容,导致严肃新闻领域被饭圈化内容取代 [12] 历史视角 - 新闻在近代史上只是精英阶层的消费品,传媒大众化依赖非新闻内容填充 [13] - "传媒黄金年代"盈利主要来自非新闻内容,而非新闻本身 [13] - 互联网时代"非新闻内容"和"新闻内容"的收益差距被空前放大 [13] 行业本质 - 新闻从来就是奢侈品,真正从事新闻需要耐得住寂寞 [14]
新闻不等于传媒,它从来就是奢侈品
虎嗅· 2025-06-30 17:38
传媒行业内容分类 - 内容产品分为三类:严肃专业新闻(如财经/科技/商业)、谈资新闻(如社会/娱乐/体育新闻)、非新闻内容(如影视/综艺/生活信息) [4][5] - 需求比例呈现数量级差异:严肃专业新闻<<谈资新闻<<非新闻内容,彭博社用户仅占极少数 [6][7] - 谈资新闻中的社会调查报道曾为媒体"皇冠",如《南方周末》头版头条 [5][14] 传统媒体时代特征 - 机构媒体黄金年代本质是"渠道为王",牌照等于发行渠道(报纸/广电需国有牌照) [8][9] - 媒体营收主要依赖非新闻内容:电视台70%以上时长播放电视剧/娱乐节目,都市报靠生活服务信息 [8][9] - 内容捆绑发行机制使严肃新闻可搭便车,如报纸用谈资新闻引流 [15] 互联网时代变革 - 渠道权力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微信/抖音/B站),传统媒体仅湖南卫视通过芒果TV保留自有渠道 [10][12] - 发行成本归零导致内容生产去机构化:B站百大UP主主导非新闻内容,自媒体在严肃新闻领域不逊机构 [13] - 单条传播机制放大马太效应:情绪化内容传播力>>专业内容,政经新闻出现饭圈化现象 [16]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社会新闻生产链条断裂:社交媒体"第一落点"影像取代记者现场调查,"第二落点"深度报道萎缩 [14] - 内容分发从去中心化(如《读者》与《南方周末》受众分离)变为统一流量池竞争 [15] - 非新闻内容与新闻内容收益差距空前扩大,市场机制加剧专业内容边缘化 [17] 历史维度观察 - 新闻始终是窄众产品:近代报纸受众比例≈现代彭博机用户比例,大众传媒依赖非新闻内容填充 [17] - 传媒黄金年代盈利核心实为非新闻内容,新闻从业者收入历来低于娱乐内容生产者 [17][18]
北京四中学子沉浸式体验记者职业魅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13 10:41
传媒行业现状与转型 - 智能手机普及导致阅读习惯碎片化,短视频和图文内容更受欢迎 [2] - 公司搭建"1+2+20"内容传播与分发体系,进行精细化分工以适应受众需求 [2] - 传统报纸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正面临转型挑战与创新 [2] 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 - 新媒体内容创新强调对生活观察与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 [2] - 公司通过全媒体平台展示亮眼数据,并推出创新实验组的视频内容 [2] - 剪映软件的使用技巧被用于视频制作,包括关键帧操作、音乐添加、颜色调整等 [2] 媒体行业人才需求 - 新媒体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运营自媒体账号以积累经验 [2] - 熟练的技术掌握是高效完成排版等媒体工作的关键 [2] - 媒体行业对新闻语言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有严格要求,容不得一点错误 [2] 媒体社会价值 - 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对真相的追寻与对社会的责任 [3] - 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兴线上媒体,媒介形态变化但核心价值不变 [3]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13 07:05
股权划转基本情况 - 新华通讯社拟将其持有的新华网51%股份(264,679,740股)无偿划转至全资子公司新华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投控),划转后新华投控持股比例升至61.42%(318,779,610股)[2][4] - 本次划转已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及财政部批复,尚需上交所合规审查及中登公司过户登记[3][4] - 划转协议签署于2025年6月12日,完成后新华网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华投控,实际控制人仍为新华社[4][8] 股权结构变化 - 划转前:新华社持股51%,新华投控持股10.42%(含质押专户5.21%)[5] - 划转后:新华投控持股61.42%,成为单一控股股东[6][8] 划转双方信息 - **划出方新华通讯社**:国务院举办单位,注册资本173,808万元,主营新闻信息采集发布及国际交流[6][7] - **划入方新华投控**:注册资本10.1亿元,成立于2012年,经营范围涵盖资产经营、股权投资及文化服务[8] 协议核心条款 - 不涉及职工安置及债权债务转移,相关权益仍由新华网承继[9] - 股份交割以证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为准,违约责任适用《民法典》[9][10] - 合同生效需经有权机关批准,若未获批准则自动解除[10] 承诺事项 - **避免同业竞争**:明确"新华网xinhuanet"为唯一国家级新闻门户,承诺不从事竞争业务[12][16] - **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允性,禁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3][18] - **保持独立性**:保障新华网在资产、人员、财务等方面的独立运作[15][19] - **约束措施**:若违约需赔偿损失,违规收益归新华网所有[20][21] 对公司影响 - 控股股东变更不影响实际控制权,符合免于要约收购条件[2][22] - 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中小股东利益未受损害[22] 后续事项 - 需完成上交所合规审查及股份过户登记[23] - 公司将及时披露收购报告书及法律意见书等文件[23][24]
消费降级?NO!阅读体验升级UP!
第一财经· 2025-06-05 19:14
618阅读升级计划 - 核心观点:倡导消费升级而非降级,强调通过精准投入提升阅读体验价值 [1] - 爆款新品推荐:数字内容+纸质期刊组合套餐,原价¥480立省¥480,主打沉浸式阅读体验 [2] - 深度报道期刊:原价¥480立省¥171,提供每月深度内容与精致排版服务 [4] - 新一线城市报告:原价¥48立省¥8,《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覆盖337个地级市,评估商业资源/城市枢纽性等5大维度 [6] - 月度会员体验:立省¥18,提供第一财经精华内容+纸刊组合 [18] - 商业洞察合集:原价¥500立省¥202,收录2019-2022年第一财经名记者专栏评论,分析重大商业事件与行业趋势 [19] - 投资经典书籍:原价¥498立省¥200,《穷查理宝典》收录查理·芒格20年投资哲学与演讲 [21] 城市发展研究 - 历史维度:中国城市演变从军事防御(长安、邯郸)到商贸中心(洛阳、扬州),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因贸易繁荣形成规模 [7] - 评估体系:新一线城市排名基于商业资源集聚度、新经济竞争力等指标,反映区域经济活力 [6] 大模型人才竞争 - 行业趋势:2025年大模型技术公司如DeepSeek推动推理效率优化,引发AI人才争夺战 [14] - 招聘数据:阿里巴巴2026届春招开放3000+岗位,AI相关占比近50%,阿里云部门AI岗位超80% [14] - 专项计划:字节Top Seed、腾讯音云计划等针对大模型技术人才设立高门槛招聘通道 [14] 儿童教育创新 - 社区实践:成都玉林东路社区通过5000份档案构建儿童保护网络,上海"欧乐游乐场"以自由游戏探索儿童天性 [8] - 性教育需求:家长对6-8岁儿童性教育存在认知误区,社区讲座提供专业指导 [11] 文娱行业观察 - 内容瓶颈:多平台剧集数量增长但爆款稀缺,缺乏全民热议的出圈作品 [12] 周边产品推广 - 功能性背包:主打防水设计+多口袋收纳,适配户外旅行场景 [24] - 联名周边:第一财经蓝防晒伞融合招财宝IP,强调实用性与品牌元素 [25]
纽约时报首涉生成式AI授权 内容入亚马逊AI平台与多场景应用
快讯· 2025-05-29 21:00
核心观点 - 纽约时报与亚马逊达成生成式AI内容授权协议 首次涉足该领域 [1] - 授权内容涵盖新闻文章及旗下NYT Cooking和The Athletic的素材 [1] - 亚马逊计划将内容应用于智能音箱Alexa及专有AI模型训练 [1] 合作细节 - 财务条款未披露 但标志着纽约时报在AI内容商业化的重要突破 [1] - 此前纽约时报曾因版权问题起诉OpenAI和微软 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数百万篇文章 [1] 应用场景 - 亚马逊AI平台将整合纽约时报内容至多客户体验场景 [1] - 具体应用可能包括智能音箱交互界面和AI模型训练数据源 [1]
假新闻泛滥,谁杀死了可信信息?
虎嗅· 2025-05-28 20:21
AI假新闻的爆发式增长 - AI驱动的假新闻网站数量从2023年5月的49个激增至2023年12月的600多个,增长幅度达1000% [1] - 到2024年6月,AI假新闻网站数量达到1265个,超过美国本土报纸网站数量(1213家)[2] - 2005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约有2500家当地报纸倒闭,而AI假新闻网站数量却在快速增长 [3] AI假新闻的技术基础 - 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从2022年底ChatGPT发布至今,AI在多模态生成领域已实现从粗糙到逼真的转变 [7] - AI工具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假新闻网站建设、假作者信息生成、图文视频内容制作等全套流程 [12] - 与传统假新闻相比,AI生成的假新闻在文字风格、图像质量等方面更接近真实内容 [13] AI假新闻的传播特点 - 单个造假者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到7000篇假新闻 [14] - 前100名数字广告商中有55%将广告投放在虚假信息网站,67%的数字广告出现在虚假信息网站 [15] - AI假新闻更容易传播,单条最高收入可达700元,部分造假者日收入超过1万元 [15] AI假新闻的社会影响 - 世界经济论坛将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列为未来几年最严重的全球风险之一 [20] - 假新闻会强化个人偏见,引发群体对立,在危机事件中阻碍真相传播 [21] - AI假新闻泛滥可能导致公众信任永久缺失,真相与虚假的边界模糊 [22] 行业应对措施 - 部分AI平台已设置参数限制,如禁止生成真人图像或欺骗性内容 [24] - 专业新闻机构CNET因使用AI生成内容出现事实错误而暂停相关业务 [23] - 开源AI技术如Stable Diffusion增加了防治假新闻的难度 [24]
“随申办”高频功能嵌入上观新闻 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签约 构建“智慧政务+主流传播”生态
解放日报· 2025-05-28 09:45
合作内容 - 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上观新闻政务服务功能,聚焦"信息互通、功能互嵌、资源互享、运营互动"四大方向深化合作 [1] - "随申办"高频服务功能将嵌入上观新闻平台,包括便民生活信息查询、惠企政策查询、交通信息查询等实用功能 [1] - 婚姻登记、"小孩出生一件事"、出入境护照办理等政务服务办理功能也将接入上观新闻App [1] - "随申办"微信公众号将入驻上观新闻政务新闻聚合平台"上观号" [1] 合作机制 - 双方将探索上观新闻优质内容入驻"随申办"等政务服务平台 [1] - 通过联合策划主题活动、动态优化服务内容等方式持续深化合作 [1] - 合作旨在构建"智慧政务+主流传播"生态,提升政务服务传播影响力 [1] 公司定位 -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负责上海市公共数据集中管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规划实施等工作 [2] - 上观新闻定位为头部时政、人文、民生一站式资讯平台,强化"媒体+政务+服务"功能 [2] - 双方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传播渠道和创意策划方面的优势 [1]
惟改革者进 惟创新者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观察
新华社· 2025-05-28 00:42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 旨在应对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市场环境的冲击 [2] - 多家主流媒体通过叙事方式转变、传播渠道重构和技术手段革新实现突破 例如某工作室主持人从"小透明"成长为百万粉丝大V [2] - 重庆广电创新采用无人机作为新媒体介质 五一期间展演画面全网传播量过亿次 [2] - 上海报业集团实施"3+3+N"全媒体集群战略 关停5个客户端、转变2份报刊出版方式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盐阜大众报业集团合资成立技术公司 加快建设AIGC平台、众媒云技术平台和AI工具集 打造数字人、智能体、数字化视频"三大件" [3] - 重庆广电形成"媒体+移动互联网+低空经济"新业态 无人机串联起内容、技术和产业三个维度 [3] - 深圳两大传媒集团公布系统性变革方案 深圳报业集团推进"七大变革" 深圳广电集团从五个维度打造数智化传媒 [5] 内容与人才变革 - 中国日报社记者提出"穿越算法"理念 强调严肃内容与轻量化形式可以共存 关键在于重构沟通的时空关系 [4] - 上海报业集团创新人才选育体系 针对3000名40岁以下青年打造多个工作室 推行"主理人"和"项目小组"机制 [6] - 行业构建"高质量、正能量、大流量"并重的新型评价体系 [6] 战略方向 - 主流媒体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在竞争中强筋壮骨 [7] - 系统性变革不仅是设备更新 更是思想觉醒和战略自信的体现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