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云谷”里的数字研学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9:41
数字研学产业发展 -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形成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打造"数字+文旅"和"数字+研学"等文化数字化产品 [1] - 云谷之境探索港通过科技研学、数字文旅和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展示数字展览新空间,涵盖航空航天、校园安全、国防军事、VR大空间等领域 [1] - 探索港自4月底开业以来已接待近万人次游客,客流持续不断 [8] 低空技术教育应用 - 低空智汇馆提供无人机发展历程展示、实操飞行等项目,吸引1500名学生参与低空飞行学习和体验 [4] - 无人机足球项目成为热门体验内容,学生可通过遥控操作带有球形保护罩的无人机进行比赛 [3] - 未来计划增设实验课堂,让学生动手3D打印建模并组装飞机,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4] 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 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吸引707支队伍、950余名师生参赛,设置12个赛项包括航天创意、无人机操作等 [6] - 探索港通过VR模拟和数字技术帮助青少年理解航天知识,为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提供实践平台 [6] - 研学基地采用VR眼镜模拟航天发射、数字模拟技术还原射击场景等方式增强国防教育体验 [6]
研学经济成文旅产业新支柱?2025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13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24 23:3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 [1][2] - 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2132亿元,增速超15% [1][2] - 2025年"五一"期间研学市场规模达180亿-220亿元,占同期文旅消费总量8%-10% [2] 政策与需求驱动 - 教育部将研学活动纳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央财政每年提供200亿元专项补贴 [3] - 海南省配套补贴最高可覆盖项目成本的50%,为全国最高 [3] - 家庭对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研学被视为"刚需型教育投资" [3]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北红色研学线路客流激增,安徽宏村定制化研学项目吸引年轻客群 [3] - 县域研学订单同比增长36%,贵州乌江寨等地订单增速超200% [3] - 亲子研学订单暑期前夕同比激增70%,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单日接待研学游客近万人次 [3] 产品创新与转型 - 涞源·七山滑雪旅游景区将传统参观转变为沉浸式学习,文创收入占比跃升至15% [4] - 扬州·京甘泉生态农业科技园推出"军农结合研学"项目,带动当地订单量增长 [4] - 传统景区加速向"教育综合体"转型,如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开发十大特色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8万人次 [5] 行业特征与挑战 - 资源整合深度化,地域特色被系统转化为课程内容 [7] - 课程设计专业化,构建覆盖历史人文、自然科学、工艺美学的多元课程体系 [7] - 技术融合纵深化,如广汉三星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体验 [7] - 课程同质化导致30%项目陷入低水平竞争 [7] - 安全机制缺位,仅12省份建立专项安全标准,动态应急预案覆盖率不足60% [7] - 复合型导师缺口达20万人,文化艺术等领域师资尤为紧缺 [7] 发展建议 - 推动高校开设"研学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建立导师分级认证制度 [8] - 制定专项研学安全操作规范,引入质量追溯区块链系统 [8] - 开发跨学科课程,如"文物+数字建模""冰雪+流体力学"等 [8]
淳安实施青马工程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26
乡村振兴青年培养计划 - 淳安县启动"村村都有好青年"2025年青马工程青年入乡成长营(第一期),采用"理论充电+实践淬炼+项目孵化"模式,吸引30名农创客、企业青年、返乡大学生参与 [1] - 成长营选址枫树岭镇大下姜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中心,因其作为核心区在青年人才培育上的示范效应,已建成"一滴水"研学营、栀梦产业园等创业载体,形成"红色研学+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1] - 学员结构包括"一村一名大学生"、淳籍在杭创业青年及"90后"新农人,将通过导师团队指导完成从理论学习者到乡村建设者的角色转变 [1] 培养体系与课程设计 - 采用"四阶递进"培养体系,为期半个月,涵盖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数字经济、人才政策解析等系统性课程 [1] - 实践环节包括特色点位跟岗研学、产业平台实地考察、青年企业家创业经验分享,以及针对乡村产业痛点的解决方案路演 [1] 政策目标与长期规划 - 核心目标是破解乡村"人才荒",搭建"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平台,推动青年创意与乡村需求深度耦合 [2] - 纳入淳安"114X"青年发展体系,计划分两期实施,首期面向就业创业青年,第二期将开设大学生专场,构建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机制 [2] - 枫树岭镇党委书记提出乡村是青年建功立业的"黄金舞台",以下姜村从"穷山沟"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转型为例证 [1]
月入4万,不够赴美研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8:18
美国留学市场变动 - 美国签证办理难度增加 多家教育机构反馈学生美签被拒 尤其影响暑期名校研学项目 [2] - 外交部回应美方吊销中国学生签证行为 称其损害留学生权益并干扰正常人文交流 [2] - 赴美研学项目类型多样 包括语言类、名企实习、联合国实习和名校研学 其中名校研学收费最高且以哈佛、耶鲁为主推 [2] 赴美研学项目现状 - 项目收费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最低4万元 最高接近10万元 名校品牌溢价显著 如"哈佛牌"项目达6万-8.8万元 [5] - 典型项目案例:14天哈佛耶鲁常春藤学术课程收费6.98万元全包 含多所名校走访 11天哈佛AI与金融主题游学收费8.88万元(不含机票签证) [5][6] - 机构合作项目价格略低 如加州高校名企交流项目收费4.7万-5万元 因减少中介费用 [5] 市场阻碍因素 - 签证政策收紧 美方暂停新学生签证面谈并扩大社交媒体审查 14岁以下儿童免面签程序取消 [7] - 安全问题成顾虑 学生家长担忧美国局势不稳定 部分学生转向英国或新加坡 [3][9] -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态度影响项目持续性 机构考虑未来是否保留相关产品 [6] 替代市场发展 - 英国名校研学承接需求 如剑桥大学14天项目收费5.88万元 牛津剑桥项目因签证易办、性价比高受推荐 [12] - 亚洲研学成平替选择 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日韩高校项目收费2万-3万元 由国内老师统一带队 [12] - 国内研学市场深度开发 推出1-7天名校研学项目 收费几百至几千元 或承接部分海外需求 [13] 行业趋势影响 - 研学机构转向推荐英国及亚洲项目 反映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11][12] - 海外研学作为留学前哨站 其变动可能对未来留学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13]
哈佛、耶鲁研学遇阻,暑期海外研学“蛋糕”怎么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6:31
美国研学市场现状 - 美国签证办理难度增加,部分学生美签未通过,影响暑期研学项目开展 [1][6] - 研学项目类型包括语言类、名企实习、联合国实习和名校研学,其中名校研学收费最高,重点覆盖哈佛、耶鲁等顶尖高校 [1][3] - 美国签证政策收紧,特朗普政府暂停新学生签证面谈,并扩大社交媒体审查范围,外交部回应称此举干扰正常人文交流 [6] 研学项目定价与结构 - 赴美研学项目收费普遍较高,最低超4万元,最高近10万元,名校品牌(如哈佛、耶鲁)显著提升价格至6万-8.8万元 [2][3] - 典型项目案例:14天"哈佛耶鲁常春藤学术课程+十大名校访学"收费6.98万元全包,11天"哈佛AI与商业金融主题游学"收费8.88万元(不含机票签证) [3] - 学校合作项目价格略低,如加州高校企业文化交流项目收费4.7万-5万元,因减少中介费用 [2] 替代市场与竞争格局 - 英国名校(剑桥、牛津)成为主要替代选择,项目费用约5.58万-5.88万元,签证更易办理且无语言要求 [9] - 亚洲研学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日韩高校)价格更低,约2万-3万元,由国内老师统一带队 [9] - 国内研学市场快速发展,推出1-7天不等的名校项目,收费数百至数千元,或承接部分海外研学需求 [10] 市场阻碍因素 - 签证问题为核心障碍,B1/B2签通过率下降,14岁以下儿童免面谈程序取消进一步限制中小学生市场 [6] - 安全顾虑影响决策,部分学生转向英国/新加坡,机构通过"全程陪同"宣传仍难消除家长担忧 [7][9] - 美国本土局势及政策不确定性(如特朗普政府对哈佛态度)导致项目存续性存疑 [3][4] 行业趋势与参与者动态 - 教育机构与文旅企业积极调整策略,推荐英国/亚洲项目或国内替代方案 [9] - 名校研学作为留学"前哨站",其变化可能对后续留学市场产生连锁影响 [11]
《南京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发布 拿出“真金白银”激励旅行社引客入宁
南京日报· 2025-06-13 10:31
入境旅游激励政策 - 核心政策为《南京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聚焦开拓客源市场、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品质三大方向[1] - 对自主外联入境业务的旅行社按过夜人天数和增幅排名,前十名奖励最高50万元[1] - 入境过夜地接业务旅行社前十名奖励最高40万元[1] - 引进小语种导游的旅行社按接待人次增幅排名,奖励5万-10万元[1] 细分市场支持措施 - 组织境外包机过夜消费的旅行社及符合条件的组团社可获得奖励[2] - 入境研学旅游市场:按接待人天数排名奖励旅行社和研学基地[2] - 高端会奖旅游:符合条件的企业举办国际性活动可获得奖励[2] - 参加国际旅游展会并成功组织20人以上团组的旅行社获推广补贴[2] 营销与基础设施优化 - 数字营销方面运营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开展"国际达人游南京"活动[3] - 联合长三角城市群及航空枢纽,协同央企开展主题营销[3] - 简化免签游客通关手续,试点酒店快速登记,推进智慧旅检与空铁联运[3] - 支付环境优化包括全域覆盖国际信用卡支付,推广移动支付"外卡内绑"[3] - 离境退税服务扩大"即买即退"范围并完善便利化措施[3] 旅游体验升级 - 热门景点提供线上预约、票务一键式服务[3] - 开发入境证件购高铁票、行李智能托运等便利场景[3] - 建设多语言智能导览系统提升服务体验[3]
昌江推出六大主题研学路线
海南日报· 2025-06-12 09:53
研学旅游产品 - 昌江黎族自治县推出六大主题研学路线,涵盖工业文明、热带生态、黎族非遗、红色记忆与魅力乡村等多元要素 [1] - 研学产品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包括滨海文化、自然生态文化、非遗、魅力乡村、红色文化和工业文化等主题 [1][2] 滨海文化研学之旅 - 学生可踏足棋子湾旅游度假区和沙渔塘社区,领略海南西海岸优美海景,树立海洋环境保护观念 [1] - 到昌化古城打卡,在峻灵王庙追寻苏东坡足迹 [1] 自然生态文化之旅 - 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观察"空中花园"等雨林奇观,理解国家公园建设的生态意义 [1] - 在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赏花看鸟,或到和丰兰花博览园赏上百种兰花品种 [1] - 沿线可前往王下乡探究皇帝洞喀斯特地貌奇观,领略十里画廊的立体山水画卷 [1] 非遗研学之旅 - 聚焦黎族传统文化传承,学子们可在石碌镇保突村制陶馆亲手体验制作黎陶 [1] - 于黎之韵展销馆欣赏黎锦艺术,切身感受黎族传统技艺及黎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1] 魅力乡村研学之旅 - 学生可沉浸于王下乡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原生态乡土生活与独特民俗风情之中 [1] 红色文化研学之旅 - 串联道隆村烈士陵园、植树娘子军纪念馆与石碌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通过追寻先烈足迹、沉浸式参观,引导青少年汲取精神养分 [2] 工业文化研学之旅 - 提供体验昌江特色工业文化的机会,探访昌江核电站了解我国核工业伟大成就 [2] - 深入石碌铁矿及矿业博览园了解昌江"铁城"故事 [2]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在绵阳不断孕育出新业态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这些产业链在生长
四川日报· 2025-06-09 14:37
绵阳产业布局 - 构建"587"产业体系:5条省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产业链、8条省建圈强链协同发展地产业链、7条市特色产业新赛道 [3] - 西博会签约189.93亿元投资、21个项目,七成以上聚焦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3] -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如无人机配送车厘子、人形机器人交通劝导员等应用场景 [3][4] 空天产业发展 - 四川星际荣耀展示可回收型JD-2火箭发动机,已完成200秒热试车 [4] - 朱雀二号火箭成功发射6颗"绵阳造"卫星,商业航天进入新阶段 [4] - 绵阳星座卫星互联网年内组网,6颗SAR卫星+3地面站构建空天地监测网络 [4] - 陕西天回航天火箭发动机项目50天落地涪城区,总投资50亿元 [4] - 绵阳集聚76家航空航天企业,形成覆盖火箭、卫星、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5]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六合特种金属带动江油3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链主引领+协同攻关"模式 [6] - 熙泰科技40亿元Micro OLED项目落地,促成绵阳覆盖LCD/Mini-LED/AMOLED/Micro OLED全技术路线 [6] - 发布14项新技术、26项新产品、6个新场景推动产业链融合 [7] - 新为橡塑与西南石油大学合作研发石油钻采橡胶密封件,实现国产替代并进入国内第一梯队 [7] 政策支持与区域联动 - 北川出台低空经济十条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 [7] - 江油市推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创新企业培育与落地 [7] - 绵阳北川—达州金垭/重庆梁平短途运输航线单程60分钟,"五一"客座率86.1% [8] 应用场景与消费拓展 - 科技城新区机器人研学项目营收超30万元,接待近4000人 [8] - 北川研学接待突破4万人次,单日最高3000人次 [8] - 绵阳列为四川人工智能主要承载地,推动机器人应用如无人机配送、车路协同等 [8]
9部门联动!镇江召开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研讨会
扬子晚报网· 2025-05-18 14:10
扬子晚报网5月18日讯(通讯员朱嘉记者万凌云)5月16日,由镇江市文广旅局牵头,镇江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团市委、市妇 联、市社科联、市文旅产业促进会,9部门联合召开全市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研讨会。会上,细化落实《关于做好2025年全市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 升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研学旅游基地的产品品质、市场化运营和宣传营销。 会场 据悉,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拟通过全面梳理和整合镇江市优质研学旅游资源,依托部门合力和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强研学旅游基地的课程建设, 共同打造涵盖人文、农文旅、科普等多领域的研学课程体系,并采取研学旅游基地课程动态优化机制。 未来,镇江全市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还将持续坚持部门联动,充分落实《镇江市文化旅游发展奖励办法》、《镇江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对研学 基地的相关政策,加强全市研学旅游指导师队伍建设。同期,通过"镇江文旅"、"宜游镇江"、"金色田野三农镇江"、"镇江科协"、"青春镇江"、"镇江女 性"等自媒体,共同推介宣传具有镇江特色的研学旅游基地和课程。 此外,依托"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推介、行走的思政课、百城小记者互访等活动, ...
红色IP+体验经济 福建老区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1:16
国防教育研学基地业务发展 - 公司打造福鼎市首家国防教育特色研学基地,配备立体练兵场、民兵国防教育馆等设施,并吸纳退役军人担任教官 [1] - 基地具有国防军事教育、军营体验、素质拓展等功能,已开发16个国防教育项目,包括真人CS、应用射击等 [3] -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天气调整项目设计,确保活动效果与安全性 [3] 运营规模与经济效益 - 基地年均接待量超2万人次,2024年第一季度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达1000余人次 [3] - 带动退役军人就业18人、周边村民就地务工13人,为西宅村集体增收25万余元 [3] -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通过"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农耕文旅"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6] 基地设施与服务能力 - 基地为"三合一"多功能综合体,包含室外训练、室内教学、食宿保障,可同时满足350人使用需求 [2] - 主要承接民兵训练、年轻干部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国防教育等项目 [2] - 教育馆陈列单兵武器,教官提供教学示范与体能训练指导 [2] 社会效益与区域联动 - 基地文职岗位为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如西宅村村民谢金秋实现"家门口上班" [5] - 通过红色文旅与农产品双链共振,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