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留学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启德教育发布《2025中国香港求学报告》:各校内地招生要求差异明显,硕士录取以“八大”为主
环球网· 2025-09-18 19:03
来源:环球网 近日,启德教育在北京发布《2025中国香港求学报告》,这也是启德教育连续第六年发布香港求学报 告。报告基于启德留学2025年入学季近九千份香港高校录取数据,系统整合了赴港求学的政策环境、教 育体制、申请策略及就业前景等信息,旨在为有意赴港深造的学生及家长提供一份全面、专业的"百科 全书式"参考指南。 启德留学亚洲项目总监李阳 5所世界百强大学:香港非本地生年均增长率超15% 香港拥有16所经教育部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被称作"香港八大"的八所老牌公立大学: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 学,以及其他八所私立高校: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恒生大 学、东华学院、圣方济各大学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香港是全球唯一一个聚集了5所世界百强大学 的城市,在最新发布的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9所高校进入榜单,其中3所跻身全球前50,5所位列前 100,6所位于前300。 香港"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自2020年以来,香港专上教育机构中的非本地学生注册人数 年均增长率超过15%。到2024/ ...
留学澳大利亚 关注这些信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08:59
留学市场趋势 - 澳大利亚成为中国学生重要留学目的地 高等教育阶段为主要入读阶段[1] - 中国学生本科申请热门专业包括泛商务类 计算机 泛理科类 传播学与媒体研究[1] 本科升学路径 - 澳大利亚本科升学路径多样化 包括预科+本科 国际大一+本科 高考直录 职业技术课程+本科等方式[1] - 除墨尔本大学外 所有澳大利亚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或高中平时成绩[1] - 应届高考生可凭高考成绩/高中平时成绩及雅思/托福成绩直接申请澳大利亚大学大一[1] 研究生教育特点 - 1至2年制授课型硕士受国际学生欢迎[1] - 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所有澳大利亚大学硕士课程[1] - 大专生可通过专升硕途径入读多所院校硕士课程 专业涵盖商科 IT 传媒 设计等 学制1.5至2.5年[1] 教育体系优势 - 澳大利亚提供多元化升学路径选择 专业分布和学习层级具有较强灵活性[2] - 学生可根据成绩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合的留学机会[2]
促进来华留学校企合作,“留学北京”在服贸会发布两项重要成果
新京报· 2025-09-10 22:50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北京市教委重点在全链条服务提升、数字化转型、标准信用建设和产教融合四大方向持续优化留学产业生态 [1] - 北京市通过政策保障和资源统筹建立健全来华留学全链条服务体系 培育市级招生宣传、特色项目、国情教育和就业服务平台 [1] - 双向留学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国际合作形成高校主导、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产业生态圈 [3] 平台建设与服务创新 - 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推动"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 整合高校国际人才资源和企业需求 [2] -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布"来华留学全流程服务" 依托全球网络为国际学生提供招录到就业一站式支持 [2] - "留学北京"服务体系涵盖了解北京、学在北京、融入北京、留在北京全环节 [3] 国际合作与项目落地 - 澳国立教育集团与保信集团签署战略协议推进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与人才联合培养 [2] -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留学北京"服务新加坡项目达成合作 拓展东南亚来华留学通道 [2] - 服贸会教育专题打造"双向留学"全球教育资源超市 主宾国澳大利亚携17所高校与机构参展 [3] 生态建设与产业协同 - 论坛围绕打破制度壁垒、学历学分互认、政府高校企业联动对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展开讨论 [2] - 双向留学产业生态圈涵盖语言培训、背景提升、学历认证、实习就业、法律服务、文化生活服务等领域 [3] - 校企合作平台支持优秀留学生在京实习就业 同时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2]
2025服贸会 | “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发布 留学服务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循环”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23
留学市场双向流动趋势 - 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形成双向互动格局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和全流程服务推动全球留学服务体系升级[1] - 澳大利亚2024年新发中国学生签证同比增长6% 达2019年水平的146% 马来西亚同期增长25% 达2019年水平的277%[2] - 中国留学生持续成为澳大利亚重要群体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2023年以来中国留学生数量保持增长[2] 留学需求驱动因素 - 出国留学核心动机包括学历刚需 多元化发展 职业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1][2] - 来华留学主要动机涵盖学历提升 文化体验和职业发展需求[1] - 澳大利亚大学排名上升和留学成本上涨缓和成为赴澳留学增长关键因素[2] 职业教育与技能导向转变 - 赴澳中国留学生从单纯追求学历转向注重技能学习和就业能力锻炼[3] - 中澳两国加速推进学生和居民互通培训进程 得益于中国公司出海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3] - 新东方推出来华留学全流程服务 提供从招录到就业的一站式支持[1] 国际合作与战略意义 - 留学双向流动促进跨文化交流理解 加强循环经济等领域合作[1][3] - 教育成为中澳重要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3] - 留学事业肩负新使命 既要拓宽学术视野 更要成为全球青年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3] 市场发展建议方向 - 应重点宣传中国高校优势专业 研发多元化培养模式[4] - 需完善校内国际学生支持与校外配套工作体系[4] - 推动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形成协调共进的发展模式[4]
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发布,留学服务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循环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20
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双向互动趋势 - 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形成双向互动新格局 双向留学产业合作论坛发布重要成果[1] - 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由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推动 整合高校国际人才资源和企业需求 支持留学生在京实习就业 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3] -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推出来华留学全流程服务 依托全球网络布局为国际学生提供从招录到就业一站式支持[3] 留学市场数据与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澳大利亚新发中国学生签证同比增长6% 达到2019年水平的146%[5] - 2024年马来西亚新发中国学生签证同比增长25% 达到2019年水平的277%[5] - 赴澳留学增长主因包括澳大利亚大学排名上升 留学成本上涨幅度较为缓和[5] -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2023年以来中国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5] 留学需求结构性变化 - 赴澳中国留学生不再单一看重学历学位 转向注重技能学习和就业能力提升[6] - 中澳两国学生居民互通培训进程加速 受中国公司出海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推动[6] - 留学事业需为中国学生拓宽学术视野 同时成为世界各国青年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8] 行业发展方向与建议 - 未来出国留学市场预期聚焦学历刚需 多元化 职业教育和就业[5] - 来华留学生主要动机包括学历提升 文化体验和职业发展[1] - 应宣传中国高校优势专业 研发多元化培养模式 完善校内国际学生支持与校外配套工作[8] - 双向学生流动有助于增进跨文化交流理解 促进国家间经济贸易合作[1][6]
2025服贸会|“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发布,留学服务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循环”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18
核心观点 - 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形成双向互动新格局 推动全球留学服务体系升级 [1] - 留学市场呈现学历刚需 多元化 职业教育和就业导向的发展趋势 [5][6] - 双向留学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服务国家战略与人才建设 [1][6][8] 市场数据与趋势 - 2024年澳大利亚新发中国学生签证同比增长6% 达2019年水平的146% [5] - 2024年马来西亚新发中国学生签证同比增长25% 达2019年水平的277% [5] -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2023年以来中国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 [5] 驱动因素分析 - 澳大利亚大学排名上升与留学成本上涨幅度缓和推动赴澳留学增长 [5] - 中国学生留学需求从单一学历追求转向技能学习与就业能力锻炼 [6] - 中国企业出海与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加速中澳两国培训互通进程 [6] 平台建设与服务创新 - 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整合高校国际人才资源与企业需求 支持留学生在京实习就业 [3] - 新东方推出来华留学全流程服务 提供从招录到就业的一站式支持 [3]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双向留学增进跨文化交流理解 强化循环经济等领域合作 [6] - 留学事业需成为世界各国青年了解中国与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8] - 应宣传中国高校优势专业 研发多元化培养模式促进双向互动 [8]
2025服贸会|老外都想打卡的服贸会有啥亮点!
新华社· 2025-09-10 15:56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中国国际贸易服务交易会将于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1][8] 教育服务展区 - 设立双向留学展区 提供留学北京和出国咨询一站式教育服务 [3] - 为全球游客提供签证支付交通科技全链条便利化服务 [3] 科技体验展区 - AIGC黑科技体验区支持一语成歌和一图换装互动功能 [5] - 可生成专属数字文创产品 [5] 文化旅游展区 - MR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佩戴设备亲临殷商文物场景 [6] - 配备AI数字人导览和中轴线打卡功能 [6] - 户外展区设置特色拍照场景 [6] 展会内容覆盖 - 涵盖科技文化旅游留学等多元领域内容 [8]
留学新西兰,收好这份指南(留学服务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1 08:43
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 新西兰高等教育体系由8所综合大学、16所理工学院和数百所私立院校组成 [1] - 中国留学生主要目标为8所综合大学 其中4所拥有全球前1%的"三皇冠"认证商学院 [1] - 理工学院为应用型大学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私立院校主要提供职业导向课程 [1] 学科选择趋势 - 最受中国学生青睐学科为社科、管理与商业、信息技术、自然科学 [2] - 中国学生选择从集中商科转向IT、创意和科研方向 显示规划更加多元和理性 [2] - 中国内地学生常选专业包括商业与技术、幼儿教育、酒店及旅游管理、动漫与影视后期 [1] 教学特点与体验 - 课堂教学方式包含企业案例参与和团队讨论 帮助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环境 [1] - 博士阶段导师会协助申请研究项目资助 科研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2] 学制与费用结构 - 本科学制3至4年 硕士1至2年 博士约3年 [1] - 本科和硕士阶段年均学费约8万至20万元人民币 [1] - 博士阶段学费仅约3万至4万元人民币 [1] 升学路径与申请要求 - 本科留学有三条路径:预科衔接本科(雅思4.5-6.0)、国际大一课程(雅思5.5)、本科直录(要求高考一本线或64%-70%以上) [2] - 部分学校提供大专生专升硕路径 [2] - 预科适合初三至高三学生 国际大一面向高二完成或高三在读学生 [2]
先理知学一站式博士留学申请服务,覆盖多地区跨专业申博需求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4:55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跨专业博士申请已成为学术创新的重要突破 口。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融合研究计划"为代表的国际项目数据显示,近年来成功获得资助 的跨学科研究提案年均增长23%,这反映出全球学术界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跨专业申博面 临学科壁垒、知识断层和学术认同三大核心挑战,这要求申请者必须精准定位交叉研究方向、系统构建 复合学术背景,并通过战略性文书呈现完整的学术转型逻辑,方能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实现突破。 跨专业申博,背景提升和文书打磨也尤其重要 跨专业申请的核心,需要学子深度挖掘过往经历与新领域的内在关联,展现自主探索的过程和动 机。"除了明确方向,多数成功跨专业申请的学生,都会在申请前投入时间自学或针对性'补课'。"先理 知学的工作人员补充道。例如,通过文献研读、参与相关研究项目,或与领域内导师进行非正式交流等 方式,都是跨专业申博准备的有效路径。 先理知学作为一站式博士留学申请服务品牌,深知对于跨专业申请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时间来补 足背景的重要性,通过打造"1+1+5对1"的服务模式,由两位来自世界前百及前五十院校的博士导师组 成团队,五位专业管家全程提 ...
新留学三问:去哪儿、学什么、回来干嘛?
36氪· 2025-08-07 10:52
导语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来自广州的李同学正在为申请东京大学做最后准备。她选择的不是大家熟知的英国或美国,也不是北上广 热捧的AP或A-Level课程,而是日语方向的EJU项目。她的家庭并非财力雄厚,但她的路径规划从初二就已经开始,在留学咨询 师的建议下,围绕"可负担、高回报、低风险"三个关键词制定了目标。 像李同学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出国留学,正从单一、理想化的"身份跃迁通道"变为一场关于能力、机会和现实的综合考量。 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波动、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替以及国际高等教育生态的演进,留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底层逻辑的重 塑。 01 从回弹到重构:新时代下留学趋势的再塑造 近三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群结构正在悄然变化。根据《留学生人才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境留学人数回升至 73万人次,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留学趋势并未原地回弹,而是显现出几大鲜明特征: 首先,年轻化趋势显著。高中及以下阶段出国人数持续增长,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家长群体,已将国际课程、国际高中纳入初中 乃至小学阶段的规划。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赴英读高中的学生数量比2018年增长了近一倍,IB、A-Level、AP等课程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