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报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17:10
全球粮食生产前景 - 2025年全球粮食生产前景乐观 除糖类外所有作物产量都将保持增长 水稻 玉米 高粱和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全球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1] - 未来一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小幅增长 欧盟地区产量增加13% 印度地区小麦产量因种植面积扩大有望创历史新高 [1] - 杂粮作物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4% 主要得益于巴西 欧盟和美国等地区产量大幅上升 南部非洲地区玉米产量也有望提高 [1] - 2025年全球稻米总产量预计达5.515亿吨 同比增幅0.9% 国际稻米贸易预计达6050万吨 同比增长1.4% [1] 全球粮食进口费用 - 2024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同比增长3.6% 达近2.1万亿美元 [2] - 咖啡 茶叶 可可和香料进口费用大幅上涨29.3% 水果和蔬菜进口费用增长8.1% 肉类产品费用增长5.6% [2] - 谷物进口费用下降最为明显 达4.6%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全球粮食生产及安全面临极端天气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挑战 [2] -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 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加 [2]
“米荒”引发“米慌” 日本投放储备米平抑米价为何难见成效?
央视新闻· 2025-06-13 08:20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及政府应对措施 核心观点 - 日本大米价格因极端天气导致歉收而持续上涨 目前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达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 [1] - 日本政府通过投放储备米和提前进口大米等措施试图平抑价格 但效果有限 [1][5] - 专家指出政府反应滞后 储备机制不合理 供需矛盾未解决是根本问题 [3][4] 价格现状 - 2024年5月26日至6月1日 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 是去年同期两倍 [1] - 政府投放的2021年产储备米零售价约1800日元/5千克(约89元人民币) 2020年产约1700日元/5千克(约84元人民币) 均低于市场价一半 [1] 政府应对措施 - 6月11日投放12万吨2021年产储备米 若售罄将追加10万吨2020年产储备米 [1] - 3月以来已投放4批储备米 引发多地抢购 出现千人大排长龙现象 [1] - 计划将原定9月的大米进口竞标提前至6月27日实施 [5] 问题分析 - 供应端:长期"减反政策"致耕地减少 极端气候(2023酷暑/2024冷春)导致减产 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 [3] - 需求端:灾害预警引发囤货 餐饮业复苏推高需求 [3] - 机制缺陷:农协垄断90%储备米收购 出货迟缓影响投放效果 [4] - 反应滞后:信息收集和预测能力不足 错过最佳调控时机 [3] 储备米制度 - 日本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 用于灾害和歉收时调控市场 [2] - 2024年3月以来多次投放但效果不明显 [2]
多措并举应对旱情不利影响 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5
夏粮生产情况 - 河南省今春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绝大多数地区实现持平或增产 [1][2] - 南阳市唐河县振群家庭农场数据显示:3%的地因灌溉不足减产,90%的地与去年持平,7%的地因充足浇水和干燥天气抑制病虫害而增产 [2] - 鹤壁市春晓种业有限公司制种田因种子好、浇水足、管护用心,今年丰收 [2] - 河南省夏粮减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地、丘陵等灌溉困难地区,豫北、豫东、豫南平原等主产区影响不大,部分地方增产 [3] - 全省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面积达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夏粮产量预计总体稳定 [3] 抗旱措施 - 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平均每50亩有一口机井,保障灌溉用水 [2] - 唐河县拨付抗旱资金,开挖深井,组织抗旱队灌溉,并实施人工增雨 [4][5] - 民权县开展农田沟渠连通整治,90%以上农田沟渠已连通,排水渠与引黄灌溉引水渠相连 [5] - 河南省启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资近170亿元,打造系统完备的沟渠网络 [5] - 息县农业农村局下派30名技术人员分乡包村,指导抗旱浇麦,确保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能浇尽浇 [5] - 全省排查115万多眼灌溉机井,维修5.6万眼,抗旱浇麦超过1.14亿亩次 [6] - 组织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76亿立方米,投入排灌机械64.3万台,成立抗旱服务队 [6] - 全省财政抗旱保粮总投入达4.66亿元,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07亿元 [6] 降低损失率与夏播进展 - 河南省采取措施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新收割机和农机手培训有效降低损失率 [7][8][9] - 振群家庭农场使用新收割机,农机手匀速低速收割,损失率控制得低 [9] - 夏播玉米采用滴灌设备后,出苗率从80%提升至95% [9] - 河南省计划年底完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提升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10] - 截至6月9日,全省夏播面积达7661.6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1%,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85% [10]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时强调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全力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大众日报· 2025-06-11 09:02
农业政策与生产管理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1] - 扎实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切实筑牢秋粮生产基础,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1] - 科学组织抓好小麦收割,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深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1] - 抢抓农时压茬播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力保障秋粮稳产丰产 [1] 农业技术与装备 - 加大农机推广运用力度,积极推广高产良种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1] - 完善粮食晾晒、烘干、仓储等设施,抓好夏粮收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效 [1] - 加强粮食生产、收获、储备、加工等各环节减损,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2] -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强化农资、供水、装备等支撑保障 [2] 农业服务与市场管理 - 落实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 - 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夏种质量,细化田管技术方案,确保"种后即管" [2] - 加强气象精准预报和风险预警,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2] - 加大农机安全、麦田防火等宣传培训,确保"三夏"安全形势稳定 [2]
绿色生产、科技护航 夏收季田间地头粮食丰收果实飘香
央视网· 2025-06-10 16:44
农业科技应用 - 山西河津市黄汾示范基地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密植栽培"技术 实现每亩节水40%以上 化肥使用量减少30% [3] - 示范基地调派15台联合收割机 其中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 粮箱储存量达1万斤 机收效率显著提升 [3] - 甘肃民勤县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 实现防病虫害 防干热风 防倒伏目标 有效提高小麦单产 [4][6] 绿色农业生产 - 江西省在6个县70多个示范片推广统一育秧 机插生产方式 水稻亩均化肥用量减少超20% [7] - 金溪县采用"稻鸭共作"模式 鸭子除虫除草 粪便肥田 取代农药化肥使用 [10] - 南昌市新建区建设11个病虫害监测点 5个自动虫情信息采集监测点 构建绿色高效防控屏障 [10] 特色产业发展 - 广西全州县发展桃李产业 两河镇种植面积1.2万余亩 年产量2万吨以上 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13] - 全州县组建专家团队 建设交易市场 为果农提供"一条龙"服务 [13] - 宜春市袁州区推广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实现肥料精准定量均匀施用 [8]
【环球财经】为平抑米价 日本拟再投放20万吨储备米
新华社· 2025-06-10 16:30
日本大米市场动态 - 日本政府计划投放20万吨储备米以平抑价格,其中10万吨产自2020年,另10万吨产自2021年,投放后储备米存量将降至约10万吨 [1] - 5月26日至6月1日当周,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约209元人民币),较前一周下降37日元,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回落 [1] - 当前米价仍维持在每5千克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政府目标是将价格降至"3000日元区间" [1] 大米价格波动原因 - 去年夏季极端高温导致水稻歉收,叠加去年8月地震风险预警引发民众囤积,造成"米荒"并推高价格 [1] - 虽然新米上市缓解了"米荒",但价格仍居高不下 [1] 储备米制度与政策挑战 - 日本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用于应对灾害和歉收等情况 [2] - 今年3月以来已投放四批储备米但效果有限 [2] - 长期农业政策以防止米价下跌为目标,导致对投放储备米态度谨慎,加上信息收集和预测滞后、制度限制和部门协调耗时,难以灵活应对紧急情况 [2]
日本米价降至5公斤均价4223日元,连跌两周
快讯· 2025-06-10 11:01
大米价格走势 - 日本全国超市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4223日元 较前一周下降37日元 [1] - 价格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回落 [1]
水稻质量上去了 品牌才有影响力
辽宁日报· 2025-06-10 09:51
智慧农业应用 - 公司采用无人驾驶自动插秧机进行精准插秧,每亩地确保11111个穴,误差为零 [1] - 无人机辅助运输秧苗,实现高效作业流程 [1] -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覆盖育苗、翻耙地、插秧、收割和加工环节 [1] 种植规模与品牌发展 - 公司自有水稻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同时收购周边农户水稻面积超过10万亩 [1] - "沈北七星"品牌大米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俏销 [1] - 通过标准化种植提升大米品质,增强品牌影响力 [2] 管理模式创新 - 将"产量订单"改为"标准订单",细化从种到收的全流程标准 [1] - 编制"种粮手册"明确栽苗、分蘖、长穗等环节的技术规范 [2] - 采用激励机制,将稻田养蟹和农机作业额外收入留给农户 [2] 生产效率提升 - 机械化插秧使补苗周期大幅缩短,显著提高劳动效率 [1] - 标准化种植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降低了过度施肥带来的成本 [2] - 数字化设备应用使秧苗成活率提高,生长整齐度达标准 [1]
夏粮收购进行时 今年新麦有点香 价格稳中有升有保障
央视网· 2025-06-10 09:35
小麦生产与供应 - 全国小麦总产量预期保持在历史高位 无规模性赤霉病和倒伏情况发生 小麦面筋含量高 品质普遍好于上年[1] - 夏粮小麦收购量达8500万吨 较去年大幅提升[3] - 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 其中河南陕西山西等省386处灌区累计灌溉2713万亩 灌水量超30亿立方米[18] 市场价格与政策 - 国家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价格为每斤1.19元 较去年提升0.01元[5] - 1-4月进口小麦仅106万吨 同比大幅减少83%[7] - 新麦价格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为全年粮食价格走势奠定基础[17] 消费需求结构 - 小麦消费分为制粉消费 工业消费和饲用消费三大渠道[11] - 制粉消费保持高位平稳 饲用消费有所增长 总需求将提升[11] - 中小型面粉加工厂开机率近33% 达三年来最好水平[13] 产业技术提升 - 通过良种 良法 良机 良田"四良"融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20] - 机收损失率从4-5%降至目前全国普遍控制在2%以下[22] - 小麦品质提升促进流通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提高[3]
机声隆隆麦飘香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6
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 - 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狮子楼街道刘灿明村使用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实现高效作业 [1] - 大布乡高庄村建成7000平方米现代化晾晒场,配备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年处理能力达5000吨粮食,效率提升40%,已累计烘干小麦近千吨 [1] - 东阿县青源家庭农场采用大型收割机作业,流转1200亩小麦全部成熟,通过优选品种和科学管护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1] - 东阿县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700余台,玉米播种机等其他各类机械1万余台,保障夏粮收获和秋粮种植 [1] - 济南市莱芜区备好联合收获机510台套,拖拉机2000余台,玉米播种机800多台,并培训机手160人次 [2] - 菏泽市鄄城县调配2000多台联合收割机,保障93万亩小麦收割进度,预计6月中旬基本完成 [2] - 济宁市嘉祥县调配拖拉机1万余台、收割机2200余台、玉米播种机2780台,并引进秸秆回收企业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2] 农业生产规模与进度 - 山东省小麦已收获665.97万亩,占全省11%,其中机收660.72万亩,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3万台 [3] - 山东省玉米已播种210.43万亩,占3.84%,其中机播207.52万亩,投入玉米播种机3.27万台 [3] - 菏泽市鄄城县小麦亩产达到1200多斤,得益于良好气候条件和科学田间管理 [2] 农业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 - 现代化晾晒场配备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显著提升粮食处理效率 [1] - 秸秆打捆技术实现秸秆变废为宝,为合作社带来每亩10元额外收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