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从 “百亿减免” 到 “千亿扶持”,拼多多的临界点与新战局
晚点LatePost· 2025-04-18 14:43
贸易战与产业转型 -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从34%连续增加至125%,叠加关税累计高达145%,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政策将于5月2日起取消 [2] - 贸易战导致中国制造业短期转向国内市场,内需刺激政策正在讨论中 [2] - 中国制造业长期依赖OEM代工体系,品牌溢价与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形成"以规模效益为核心、以成本控制为优势"的生产模式 [2] - 商品同质化加剧价格竞争,厂家利润被摊薄,研发和品牌建设难以开展,供需结构错配严重,部分中高端产品需求满足率不足60% [3]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 -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帮助产业带商家进行新质供给转型 [3] - 从2024年百亿减免到2025年千亿扶持,公司不断升级电商供给侧改造,以短期盈利为代价换取长期竞争优势 [3] - 计划旨在通过技术革新、柔性制造、数字赋能等方式重构价值链,破解"有产能无品牌、有规模无溢价"困局 [3] 拼多多增长模式演变 - 2015年上线后通过高性价比社交电商切入下沉市场,2019年推出百亿补贴争夺一二线市场,2024年占据国内电商市场21%份额 [4] - 采用Costco模式,降低商家入驻门槛,通过海量订单摊薄成本,形成低毛利高周转商业模式 [4] - 单个SKU销量可达500万+,集中流量扶持有限SKU打造爆品 [4] - 浙江永康厨具产业带头部商家圣鹿电子秤日产能达2万台,远超产业带平均水平 [4] - 2023年原有模式面临挑战,同质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5] 黑标体系与模式革新 - 2023年推出"店铺黑标指南",作为最高等级认证,给予黑标商品15%-20%溢价能力 [8] - 黑标体系筛选供应链优胜者,多为产业带优质工厂,提供流量稳定性和链接保护 [8] - 圣鹿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专利优化,在3000平场地实现人均日产出500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8] - 黑标商家参与百亿补贴可使销量提升2-3倍,客群质量更高,退货率和费比改善 [8] - 拼多多小二深度参与商家生产环节,优化成本结构,从轻资产模式转向更重的供应链建设模式 [8][10]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淘宝推出"淘宝星产地"计划,开放百亿级流量资源,深化淘工厂M2C模式 [12] - 京东上线"白牌国货工厂百亿扶持计划",承诺每年投入100亿元扶持1万家白牌工厂 [12] - 拼多多商家运营效率更高,1个运营可带3个店铺,天猫需6个运营,抖音更多 [12] - 圣鹿在拼多多人效是其他平台3倍,拼多多小二对产业带了解更透彻 [12] - 黑标商家需专注产品创新,拼多多流量分配逻辑走向"产品为王,效率优先" [12] 产业带商家转型 - 永康厨具商家周志宇拼多多销量占线上渠道50%,从价格竞争转向产品创新 [12] - 圣鹿2024年初建厂创业,不到一年成为黑标商家,连续数月销售额超百万 [12] - 商家需通过差异化产品打造爆款,长期保持创新能力是核心挑战 [12]
从 “百亿减免” 到 “千亿扶持”,拼多多的临界点与新战局
晚点LatePost· 2025-04-18 14:36
贸易战与制造业转型 -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从34%增至145%,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政策取消[2] - 出口导向型经济导致制造业依赖OEM代工体系,品牌溢价与技术研发能力薄弱[2] - 供需结构错配:国内消费者中高端产品需求满足率不足60%,传统制造业仍重复生产同质化商品[3] 拼多多的千亿扶持计划 - 平台未来三年拟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帮助产业带商家转型新质供给[3] - 从2024年百亿减免升级至2025年千亿扶持,加码电商供给侧改造[3][10] - 目标是通过长周期投入重构价值链,解决"有产能无品牌、有规模无溢价"问题[3] 拼多多原有增长模式分析 - 2015年上线后通过高性价比社交电商切入下沉市场,2019年推出百亿补贴争夺一二线份额[4] - 截至2024年主站占国内电商市场21%份额,淘天和京东分别占40%和19%[4] - 采用Costco式爆款逻辑,单个SKU销量可达500万+,形成低毛利高周转模式[4] - 浙江永康厨具产业带头部商家圣鹿日产能达2万台,规模效应显著[4] 原有模式面临的挑战 - 2023年电商存量竞争加剧,同质化问题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 - 商家需频繁上新品避开价格战,利润率持续承压[5] - 产业带商家聚集共享供应链,加剧上游产能过剩[4] 黑标体系与模式革新 - 2023年推出"店铺黑标指南",作为最高等级品牌认证给予15%-20%溢价能力[8] - 黑标商家可获得百亿补贴参与权限,爆款商品销量提升2-3倍[8] - 圣鹿通过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效率,人均日产出达500台(行业平均300台)[8] - 平台深度参与生产环节,协助商家拆解成本结构优化供应链[10] 电商平台供给侧竞争格局 - 淘宝推出"淘宝星产地"计划开放百亿级流量,升级淘工厂M2C模式[12] - 京东推出"白牌国货工厂百亿扶持计划",年投100亿扶持1万家工厂[12] - 拼多多商家运营效率显著:1个运营可带3个店铺,天猫需6个运营/店[12] 产业带商家转型路径 - 白牌阶段通过价格竞争获取流量,黑标阶段转向产品研发创新[12] - 永康产业带商家周志宇线上渠道50%销量来自拼多多[12] - 圣鹿建厂一年即达成黑标认证,连续多月销售额超百万[12] - 黑标商家核心挑战从产能转向持续创新能力[12]
瞄准线上虚假评分行业痼疾,淘宝即将上线“真实体验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6 21:36
文章核心观点 淘宝天猫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旨在解决行业虚假评分顽疾、提升消费者购买决策信心、激励商家提升服务质量,为全行业线上消费信用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1][2] 分组1:新版评价体系介绍 - 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意见征集,即将上线“真实体验分” [1] - “真实体验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建立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与核心场域挂钩 [1] - 商品质量重点考核“首次品退率”和“商品差评率”;物流速度重点考核“48小时揽收及时率”、“物流到货时长”和“物流异常率”;服务保障重点考核“旺旺3分钟人工响应率”、“旺旺满意度”、“退款处理时长”和“平台求助率” [1] 分组2:新版评价体系目的及优势 - “真实体验分”根本目的是以真实评分激励商家提升质量,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2] - 相比现行评分机制,“真实体验分”剔除异常订单信息影响,商家只为已签收真实有效订单负责 [2] - 现行评分体系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存在区分度不足、虚假评分等问题,“真实体验分”可解决虚假评分顽疾 [2] 分组3:新版评价体系时间安排及保障措施 - 4月21日起商家可在后台查看“真实体验分”,预计6月底向消费者展现 [3] - 平台设立处罚手段,保障考核客观公正,避免卖家不正当获取分数或恶意攻击同行 [3]
淘宝冲上美国App下载榜第二
快讯· 2025-04-16 11:45
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App下载市场,淘宝人气暴涨、下载量狂飙。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 淘宝已经冲上了美国App下载榜第二,同时在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升至第二,法国市场更是排名第 一,下载量较关税风波前大幅上升。(人民财讯) ...
从养殖场到黑标店,拼多多“千亿扶持”改写产业带生意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14:05
文章核心观点 - 拼多多通过“千亿扶持”等计划深耕和扶持产业带,助力商家打造品牌、提质增效,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驱动”转型,实现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也符合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要求 [3][9][12] 产业带现状与问题 - 山西文水以黄牛、肉鸡养殖闻名,有近3500家肉牛养殖场,肉牛年出栏量超27万头,但传统销售模式使肉制品名气局限,利润微薄 [1] - 连云港海鲜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商家缺乏品质生鲜运营能力和品牌意识,海鲜名号不响亮 [7] 电商助力产业带发展案例 - 李诗宣在拼多多创业,打造“途象”“爱妃鲜”品牌成黑标店铺,带动文水肉制品销量爆发,“途象”入选“百亿补贴”后牛头肉销售额上涨、复购率增长20多倍 [2][3] - 保贤村村民梁彪与李诗宣合作,改良牛头肉成爆款后成立精加工团队,工厂规模扩至50多人,年销售额超两千万元,四分之三来自拼多多订单 [5][6] - 连云港商家周炳坤在拼多多开店,年货节店铺日销量超万单,单品创销量纪录,平台助力其探索品牌化 [7][8] 拼多多扶持举措 - 今年4月“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宣布推出“千亿扶持”,未来三年拟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加码电商生态建设,助推商家转型升级 [3] - 发布“100亿商家回馈计划”,已登陆商家系统 [5] - “千亿扶持”依托“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加码农货等品类扶持,探索农货上行新模式,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补贴力度 [9] 行业转型意义与专家观点 - 电商平台通过供给侧改革赋能产业带,创新产品生产或衍生新赛道,扩大内需 [3] - 中国产业带不缺产品,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电商平台为商家提供增值服务可吸引更多卖家入驻 [10][11] - 拼多多将商家扶持从成本端减免拓展到能力端赋能,带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驱动”转型,以头部商家带动产业带阶梯跃升 [12]
拿出1000亿 ,拼多多要干一件大事
凤凰网财经· 2025-04-11 16:15
特朗普关税新政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全球约60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免税政策,直接导致跨境商家成本抬升(包括关税、物流、合规等隐性成本)[3] - 中小跨境卖家受影响更甚,因缺乏核心技术壁垒和有限资金储备,经营难度显著增加[3]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 - 平台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资源,重点补贴跨境中小商家,帮助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应对出海风险[3] - 计划包含"降本增效组合拳":提供专项补贴资金、延续营销补贴传统、与国际物流企业合作争取优惠价格[10] - 通过"数字赋能双循环"策略,利用消费大数据反哺产品研发,助力商家从"外贸代工"转向"品牌出海",并扶持国内国外双市场开拓[10] 平台战略转型 - 从"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战略转向包括:产业带帮扶规模化、扶持对象下沉至腰部商家、加码新质供给培育[9] - 构建"商家与消费者利益优先"的生态,通过让利行动为商家创造宽松成长空间,推动价值链深度重构[10] - 已完成从供需匹配到生态共建的转型,通过"新质供给"计划和"国补级"价格体系强化供给侧改革,激活消费市场潜力[11] 行业影响与赋能实践 - 2024年"百亿减免"已覆盖超千万商家,推广服务费退返单项年均节约成本达数十亿元[6] - "电商西进"推动西部偏远地区订单量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助力上千个农牧产区和产业集群升级[6] - 商务部专家指出,平台数据资源和流量杠杆帮助中小商家精准触达长尾市场,将需求转化为供给端创新动能[12]
中金看海外 | 日本电商行业初探:低渗透率下的平台博弈与跨境重构
中金点睛· 2025-04-07 07:57
日本电商行业特点 - 2023年日本实物电商渗透率仅为9.4%,显著低于中国(27.6%)和美国(15.8%),主要受人口老龄化、线下零售成熟度高、物流成本高等因素制约[2][4] - 日本电商呈现消费升级趋势,名义件均价从2013年1,648日元升至2023年2,931日元,而中国同期呈下降趋势[15][17] - 日本消费者更看重品质而非价格,87%消费者愿为更耐用商品支付溢价,老年用户占比达30%且储蓄水平较高[19] - 直播电商渗透率仅2.8%,远低于中国37.8%,因消费者对KOL信任度低且偏好自主搜索信息[20][21] - 线下零售体系高度发达,每2,197人拥有一家便利店,百货店外商制度贡献30%销售额[8][12] 竞争格局演变 - 头部平台CR3份额从2019年41.2%提升至2023年59.8%,呈现"两超一强"格局(亚马逊/乐天/LINE雅虎)[2][24] - 亚马逊日本2024年营收274亿美元(4.14万亿日元),GMV达7.18万亿日元,Prime会员年费5,900日元低于其他市场[36][42][43] - 乐天集团会员数超1亿(渗透率81%),积分年发行量6,500亿日元,生态协同使移动用户GMV高出1.5倍[22][48][49] - LINE雅虎店铺数超120万(占行业74.3%),但GMV增长乏力,2023年国内实物商品类仅1.63万亿日元[29][55] 中国跨境电商影响 - Temu日本站MAU达956万(亚马逊25%),价格仅为乐天50%,半托管模式实现次日达[56][57] - SHEIN用户数超越优衣库APP,通过原宿体验店突破信任壁垒[29] - 跨境电商促使亚马逊下调轻小件佣金率(服装从15%至5%)和配送费(降66日元)[33] - TikTok Shop拟2025年6月进入日本,需满足本土执照/仓储等严格要求[30] - 中国跨境电商进口额从2018年2,533万件增至2023年1.22亿件,引发免税政策调整讨论[34]
印尼,中国老板的快乐福地
投中网· 2025-04-03 15:49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作者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印尼电商的发展,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丨 山海图正星星 编辑丨 同同 来源丨 地球知识局 最近一两年,无论是618、双十一还是各种各样买东西的日子,都越来越冷清了,甚至晚会也停办了、战报也不发了,大家的消费热情逐渐理性(退 却)。国内电商似乎进入了无解的瓶颈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亚电商正在风风火火地发展。根据Momentum Works的报告,2023年印尼电商的商品交易总额已经达到了538亿美元, 已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 其实在11年前,印尼电商市场还名不见经传,现在的巨头Shopee 还有一年才成立,Lazada也只是成立两年的创业公司 。彼时的市场规模只有6亿美 元。任谁也想不到,11年后印尼的电商市场规模能翻90倍。 印尼电商的发展,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印尼电商,离不开中国货 印尼的制造业并不是非常发达,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造纸、食品、饮料等行业中。虽然能生 ...
避开红海竞争:中企为何集体押注中亚“双斯坦”战略要地?
吴晓波频道· 2025-04-03 08:39
中亚市场概况 - 比亚迪正式进军哈萨克斯坦汽车市场,与阿斯塔纳汽车公司合作发布新能源车型[1] - 中国新能源车在中亚快速普及,宋PLUS DM-i和驱逐舰05已在乌兹别克斯坦投产,成为当地精英阶层身份象征[1] - 中亚班列运输中国二手车、拼多多单日在哈斩获20万订单,跨市场贸易价差可达3倍[1] 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机遇 - 城镇化率2025年将达40%,十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速1.37%,催生住房和家电需求[5] - 2025年计划建设13.5万套公寓(810万㎡),建材家居行业存在重大机会[5] - 北新建材年产4000万㎡石膏板生产线实现当年投产盈利,房价一年内从500-600美元涨至1500-2000美元[7][8] -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40%-50%,棉纱厂年出口中国达600万美元,纺织业利润空间显著[10] - 政府采用中国标准推进基建,政策环境有利于中企本土化运作[11] 哈萨克斯坦贸易优势 - 跨境贸易价差显著:牛百叶中国售价7-9万元/吨(中亚2-3万元),洗手盆哈国售价3000-4000元(中国1000元)[13] - 中国出口欧洲商品85%经哈萨克斯坦中转,俄乌冲突后中亚成为俄罗斯替代供应链枢纽[14][15] - 电商平台Kaspi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月活1350万用户(65%日活),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从20亿增至85亿美元[20][21][22] - 国家电投开发札纳塔斯风电项目,福建恒旺投资12亿美元建设350兆瓦燃气电厂[24] 标杆企业布局案例 - 华立集团在乌建设中亚华塔工业园,打造中企产业集群与制造出口基地[27][28] - AKFA集团覆盖建筑/能源/制药等六大领域,产品出口31国[28] - 新康集团采用"农业资源+本土渠道"战略深耕哈国果蔬加工市场[28] - 阿拉套工业园与毕马威专业服务为中企提供落地支持[30] 政策与资源对接 - 塔什干市政府商务厅直接推动国际经贸合作[31] - 塔什干工商会与哈投资贸易商会提供跨国合作平台[32] - 财税法机构/金融机构/出海企业家代表构成多维资源网络[32]
阿里全站推的「待解之题」
雷峰网· 2025-04-02 15:17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流量再分配运动涉及多方博弈,复杂度远超竞争对手 [1] - 拼多多全站推渗透率已达80%,阿里妈妈全站推渗透率仅10%-20%,目标30% [2][3] - 阿里面临品牌与白牌商家流量分配难题,战略频繁调整影响全站推效果 [11][14][15] - 拼多多全站推贡献55%广告收入,阿里全站推尚未显著提升CMR [2][19][20] - 阿里商业结构复杂导致全站推天花板低于拼多多 [16][21][23] 流量再分配难度 - 淘宝80%流量难以通过广告直接获取,白牌商家依赖免费流量 [6] - 阿里需打破20年形成的免费流量机制,推动付费与自然流量协同 [7][8] - 跨部门协调困难,商业化与用户增长团队存在冲突 [8][9] - 合并广告产品涉及业务调整和人员调动,复杂度极高 [10] - 需平衡工厂/品牌/经销商等多方利益,远超拼多多复杂度 [10] 白牌与品牌平衡 - 淘天2024年战略转变,从绝对低价转向GMV分配 [11] - 流量分发逻辑从"价格力+服务"变为"质量+价格+服务" [11][15] - 品牌旗舰店与全站推广价格冲突,形成内部矛盾 [11][14] - 天猫与淘宝业务线争夺资源,流量分配左右为难 [14][15] - 拼多多通过机器算法解决类似问题,效率更高 [15] 商业化效果 - 拼多多全站推上线后单季度营销收入增速从未低于50% [18] - 阿里2024Q4 CMR同比增长9.4%,但全站推贡献不明显 [19][20] - 阿里商家广告预算有限,需兼顾品牌广告需求 [20] - 阿里公私域流量混合,私域流量无法商业化 [20][21] - 拼多多ROI更高,低价投放直接带来GMV增长 [23] 未来展望 - 阿里上线直播全站推,提升品牌货盘重要性 [25] - 采取差异化策略,动态平衡白牌与品牌流量 [25] - 预计商家覆盖度将逐步提升,但进程缓慢 [25] - 终局商业化效果预计不及拼多多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