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拼多多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电商终于有救了!这次是淘宝闪购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14
曾几何时,淘宝、天猫组成的淘天集团是中国电商真正的霸主级别存在。2013年至2014年,阿里巴巴在 整个电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在那之后,随着中国电商规模快速扩大,虽然阿里规模也在快 速增长,但是市场份额开始持续下滑。 真正的冲击来自拼多多和抖音电商 在拼多多成立刚刚两年之际,也就是2017年,在京东电商的冲击下,阿里巴巴的电商份额跌到了70%, 但依然是行业真正的龙头大哥,而真正致命的两次冲击则分别来自拼多多和抖音电商。 拼多多" 社交裂变 "模式与算法推荐机制,削弱了阿里依赖搜索购物的传统电商模式。阿里电商侧重品 牌溢价与中高端市场,拼多多聚焦"低价白牌+社交裂变",形成互补性竞争。与此同时,拼多多通过"百 亿补贴"策略重塑用户消费心智,推动高客单价品类(如数码、家电)销量增长。 抖音通过算法推荐实现"货找人"模式,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120分钟,是阿里的2.3倍。2024年数据显 示,抖音电商用户规模达8亿,日活用户超4亿,而阿里电商用户规模为9亿,但日活用户仅4亿。直播电 商用户中26-35岁群体占比42.4%,复购率比传统电商高40%。 而2024年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9亿,与阿里(淘天集团 ...
香港商铺结业潮远比想象中严重
虎嗅· 2025-06-30 14:01
香港零售业现状 - 香港商铺出现大规模关门结业潮 空置率显著上升 [1][3] - 筲箕湾等区域铺面从去年结业后持续空置 部分商家打折甩卖清仓 [3] - 实体零售业态被两送饭快餐 茶餐厅 特价超市等替代 [6][7] 行业转型与竞争 - 部分商家转型两送饭 特价超市等生存型业态 [6] - 高才身份创业者加入加剧行业竞争 [6] - 拼多多 淘宝 京东等电商平台加速攻港 挤压实体零售空间 [5] 消费行为变化 - 北上消费潮分流香港本地消费 [5] - 香港消费场景仅剩餐饮 交通 旅游等必需领域 [10] - 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 转向线上购物 [10][11] 商业地产问题 - 超高租金被认为是商铺倒闭主因之一 [9] - 地租压力导致商业生态不可持续 [5][9] - 商业地产面临重新洗牌 [9] 行业前景 - 香港商业或将经历深度调整 [9] - 本地消费者可能全面转向电商消费模式 [10] - 实体零售业态生存空间持续收窄 [5][7]
浙江十大富豪创业档案
搜狐财经· 2025-06-28 22:13
钱塘江潮的矛盾张力,恰似浙商群体的精神图谱——他们如礁石间跳跃的银珠,既以草根韧性在时代夹缝中野蛮生长,又以技术信仰 在全球化浪潮中劈波斩浪。 从白手起家的饮料帝国到算法重构的电商王国,从传统产业的科技突围到新能源赛道的垂直整合,十位浙商代表者的创业轨迹,既是 个体与时代共振的微观史诗,更是一代企业家在浪潮中起舞的集体叙事。 钟睒睒:隐于深水的"水王"与疫苗匠人 财富档案:农夫山泉84.41%股权+万泰生物75.16%股权 核心标签:记者逆袭、双核驱动、孤岛哲学 1988年,当34岁的《浙江日报》农村部记者钟睒睒扔掉铁饭碗时,没人想到这个"半路出家"的商人会改写中国饮用水格局。他先以龟 鳖丸在保健品江湖撕开缺口,1996年突然调转枪头,用"天然水"概念向乐百氏、娃哈哈等纯净水巨头宣战。千岛湖水源地考察时,他 蹲在湖边舀水直饮的画面,成为农夫山泉最早的广告原型。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1年。钟睒睒斥资1710万元收购万泰生物,这个被外界视为"不务正业"的举动,却在20年后结出硕果——首款国 产HPV疫苗"馨可宁"上市,单价较进口疫苗低50%。如今,万泰生物市值突破千亿,钟睒睒却依然保持神秘:他拒绝所有颁奖典礼, ...
拼多多有一场硬仗要打
36氪· 2025-06-26 16:08
即时零售行业格局 - 即时零售行业核心竞争要素为配送速度,拼多多宣布入局该领域[1] - 2024年非餐类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分布:美团闪购45%、饿了么21%、京东到家5%[3]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年增长率29%,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元[5] - 即时零售用户月均复购率为传统电商两倍,"30分钟达"正从生鲜扩展到全品类[5] 拼多多战略动机 - 核心品类(生鲜/快消品/白牌商品)正被美团闪购(日单1800万)和京东秒送(日单2500万)分流[2] - 2025年Q1净利润暴跌47%,活跃用户接近9亿天花板,下沉市场增速仅19%[4] - 多多买菜采用"次日自提"模式,成交额2000亿但毛利<10%,被"小时达"模式压制[4] - Temu海外业务亏损率9%,需即时零售作为新现金流业务[4] 竞争壁垒分析 - 外卖市场存在三大壁垒:90%餐饮商家覆盖率、百万级骑手网络、固化的用户心智[7][8][9] - 美团闪购白牌商品GMV占比已达40%,直接威胁拼多多35%的白牌基本盘[13] - 即时配送成本占订单额30%-40%,需单仓日单3000+才能盈亏平衡[14] - 美团标杆仓日单量达5000单,规模效应显著[14] 拼多多差异化路径 - 复用10万农产品基地和4000万日单的生鲜供应链,成本比美团低15%-20%[11] - 将2600个县市的社区团购网格仓升级为前置仓,节省基建投入[11][17] - 利用50万多多驿站作为末端节点,目标单驿站日单1000+以降低配送成本[18][19] - 采用"前置仓自营+第三方配送"轻资产模式,避免自建骑手团队[15] 行业影响预判 - 对美团形成双重冲击:闪购生鲜客单价或从60元压至40-50元,优选业务空间被压缩[24][25] - 京东高客单价优势(100元+)面临拼多多70%行政村覆盖率的下沉渗透威胁[27] - 阿里存在生态割裂问题,低线城市配送网络弱于拼多多驿站体系[28] - 行业可能催生"平价即时零售"新物种,打破"快和省不可兼得"现状[29][30]
拼多多,用即时零售“自保”
财富FORTUNE· 2025-06-25 21:13
多多买菜试水即时零售 - 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今年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尚未大举投入且不涉足餐饮外卖业务 [1] - 拼多多表示此举不代表公司战略方向,无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2] - 试水动作背后是拼多多在利润下滑背景下守住已有城池的忧虑 [3] 多多买菜与拼多多的协同关系 - 多多买菜创立之初就与拼多多主电商平台利益相绑定 [4] - 2020年成立时正值拼多多高速发展期,CEO陈磊称其是主业务的自然延伸,两者存在协同作用 [5][6] - 高频使用买菜平台可提高消费者对主站参与度,促进全品类销售 [7] 拼多多的增长瓶颈与竞争压力 - 拼多多市值从2024年一度超越阿里降至目前约为阿里的一半 [7] - 美团闪电仓的白牌商品占比30%-40%却贡献超50%利润,与拼多多核心业务重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7] - 即时零售平台的高效履约服务对拼多多基本盘形成侵蚀 [7] 拼多多的即时零售尝试 - 借鉴小象超市和美团闪购模式,从买菜和主站筛选优质生鲜、品牌及白牌商品 [8] - 当前配送效率与即时零售存在差距,最初上线时配送时间长且有次日自提选项 [8] - 物流短板是重要制约因素,阿里京东依靠多年积累的物流体系快速入局 [9] 物流体系布局进展 - 开始加大仓储和物流领域布局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10] - 2024年底在上海试点同城即时配送,与顺丰同城合作实现隔日送货上门 [11] - 优先考虑与闪送、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平台合作 [12] - 5月推出"拼多多驿站"支持24小时自助取件和送货上门,正在扩城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阿里、美团等玩家正不遗余力抢占即时零售市场 [15] - 阿里整合饿了么和飞猪加入电商事业群,被视为对即时零售大战的快速反应 [15]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包括闪购业务品类扩展和小象超市城市扩张 [16]
伟大的起点无法被计划
36氪· 2025-06-24 14:46
行业趋势与产品演进 - 小红书从境外购物指南发展为种草社区 实现上千份BP中设想的中国版Instagram [1] - 拼多多通过拼团买水果切入 最终成为下沉市场电商代表 超越"下沉版淘宝"的原始定位 [2] - 抖音以音乐小视频为起点 演变为移动互动娱乐平台 母公司字节跳动最初产品为内涵段子 [2] 创业方法论 - 成功产品共性在于起点解决真实需求 而非预设宏大目标 需精准击穿细分用户群体 [5][6] - 初始垂直领域验证后 头部App通过内容质量(小红书)/低价(拼多多)/趣味性(抖音)实现泛化 日活突破亿级 [7] - AI创业同样适用垂直切入逻辑 首年ARR达1000万美金仅需2万付费用户(假设年费500美金) 关键在于用户付费意愿验证 [8] 失败案例启示 - Color团队融资4100万美元 但因产品未解决真实需求(弹性社交概念模糊) 上线后60%评分仅1星 最终以700万估值被收购 [8][9] - 失败核心在于脱离用户实际需求 即便具备豪华团队(CEO累计退出9亿美元)和热门概念(SoLoMo)仍无法避免产品脱靶 [9] 投资规律 - 成功企业上市时商业模式常与天使轮截然不同 如泡泡玛特从潮流杂货转型潮玩盲盒 影石创新从直播软件转向全景相机 [10] - 早期投资需聚焦创始人素质与PMF(产品市场匹配) 而非预设路径 演进过程中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11][12] 跨时代验证 - 移动互联网与AI时代共性在于 day one解决具体问题的公司更具成长潜力 小红书/拼多多/抖音已验证该逻辑 [13]
电商平台推动构建“普惠型”就业生态
消费日报网· 2025-06-23 11:09
电商平台就业生态 - 电商平台构建"普惠型"就业生态 为传统劳动力和就业弱势群体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1] -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新型形态 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协同方面展现巨大潜力 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产业结构 [1] - 拼多多平台商家数量超千万家 累计激发就业岗位达5532 1万个 带动30万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超2000万农业生产者参与数字经济 [7] 农产品上行与乡村振兴 - 电商平台助力山西隰县玉露香梨销量突破200万斤 电商渠道增长显著 刘志军店铺运营一个月日均订单达200单 [2] - 拼多多持续加码农产品扶持 深入农牧产区创新上行模式 推出驿站解决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2] - 江苏阳山水蜜桃种植户通过电商实现年收入超百万元 改变传统销售模式 [5] - 乡村品牌店铺和社区团购等多元化生态繁荣发展 带动数百万居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3] 灵活就业与弱势群体机会 - 社区团购服务站点模式为宝妈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张雪站点已为20位全职妈妈创造岗位 [4] - 电商平台允许自由选择工作类型和时间 为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创造新就业机会 [4] 平台扶持与人才培养 - 拼多多启动"千亿扶持"计划 未来3年投入超千亿元资金及流量资源助力商家转型升级 [6] - 平台提供"理论培训+情景模拟+驻店实操"三段式培训体系 帮助创业者掌握智慧仓储和社群运营技能 [6] - 通过"多多课堂"定制化培训培育本土电商人才 与高校合作推进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 [6]
马云、刘强东、张一鸣三位大佬重回一线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51
被锤了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现在进入了创始人救场阶段: 2025年2月,马云回归阿里,推动AI战略,阿里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搞AI基建。 6月17日,刘强东公开承认"京东过去5年是失落的5年",并宣布全面回归一线。 6月20日,张一鸣从新加坡搬回北京,每月参加字节AI核心团队(Seed)复盘会,亲自盯大模型研发。 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目前主要办公地已从新加坡转到北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每月会召集一次字节核心管 理层和AI项目负责人的复盘和讨论会。6月20日,知情人士表示,张一鸣一直很关注AI业务。目前张一鸣经常往返北京和新 加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每月会参加一次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和讨论会。 (1)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红利已经见顶,增速几乎没有了,新用户增长有限,获客成本飙升。 (2)"投资""出口""消费"全面疲软,普通人消费意愿下降,电商、本地生活都在下滑。 (3)竞争激烈了,抖音、拼多多、京东、淘宝花钱拓客的意愿小了,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了。 (4)投资也疲软了,我们看到很多投资人都去新加坡了,受中美关系影响,阿里、腾讯登互联网大厂市值缩水,也导致这些巨头的战略收 缩。 上面是行业大背景 ...
拼多多“商保会”第二场商家座谈会召开,三大新举措全面提升商家权益保障
观察者网· 2025-06-19 12:40
6月16日,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商保会")召开成立以来的第二场商家座谈会,来自水果生 鲜、家居个护、服装鞋包、食品粮油等类目的数十名商家参与了本次座谈。 在当日座谈会上,针对商家提出的平台规则优化建议,拼多多"商保会"推出了"升级商家申诉机制""加 码扶持高质量分商家""升级假冒伪劣治理体系"等三大新举措: 一、全面支持商家发起异常订单申诉,升级商家申诉机制。平台将持续投入审核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 全面缩短商家申诉审核时间。 二、持续完善店铺质量分评价体系,依托"千亿扶持"专项,加码扶持高质量分的新质商家、新质品牌。 通过丰富优质商家权益体系,引导商家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形成"质量越高,资源越多"的正向循 环。 三、升级假冒伪劣治理体系,通过严格准入审核、强化巡查抽检、从严处置问题商品的全链条治理,维 护平台经营秩序。假冒伪劣商品一经查实,将对问题商家采取包括下架问题商品、假一赔十、劣一赔 三、提高保证金、店铺限流、店铺关停等措施。 经过会上的充分交流,拼多多"商保会"推出"升级商家申诉机制""加码扶持高质量分商家""升级假冒伪 劣治理体系"等三大举措,即时回应商家关切。 今年1月,拼多多 ...
国补退潮,外卖开战:618棋局的新变数
钛媒体APP· 2025-06-17 16:20
电商行业现状 - 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618和双11等大促节点对平台业绩提升作用有限,更多承担压力测试功能 [1] - 主流电商平台已连续多年不再公布GMV数据,但大促表现仍直接影响当季财报 [1] - 2024年618促销规则进一步简化,平台聚焦提升购物体验以刺激消费 [1] 资本市场反应 - 头部电商平台最新财报发布后股价集体下跌:阿里跌8%,京东跌4%,拼多多创18%单日跌幅纪录 [2] - 市场消极反应为618大促蒙上阴影,反映投资者对行业增长预期下调 [2] 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和阿里分别以2500万单和4000万单日订单量切入外卖市场,美团则首次以"餐饮外卖+购物"全品类促销加入618战场 [4] - 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已达京东全站40%,其中电脑办公类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 [10]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6500亿增长至2030年2万亿,成为新增长赛道 [9] 国补政策影响 - 6月上旬多地出现国补暂停或限量发放情况,主要因资金拨付断档,政策将持续至12月31日 [5] - 京东因自营优势最快落实国补,带动近两季度营收分别增长13.4%和16% [7] - 拼多多因平台结构问题在国补落地效率上存在天然劣势,管理层承认错失机会 [11][13] 平台战略调整 京东 - 通过外卖业务实现日活增长2000万,用户时长和打开频次提升 [9] - 即时零售业务既是对美团的反击,也是守护3C家电核心品类的手段 [10] 阿里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通过提高服务费和全站推广优化变现 [14] - 蒋凡明确以稳定市场份额为中期目标,当前处于战略稳态期 [15] 拼多多 - 国补缺位短期减轻利润压力,但后续补贴恢复后将面临价格竞争力挑战 [11] - 平台缺乏政府对接能力,难以快速改善国补落地效率 [13] 行业趋势 - 电商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效率、结构和长期能力建设 [17] - 即时零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运力网络和用户心智成为新壁垒 [9][10] - 平台需平衡短期促销与中长期战略,资本开支合理性受市场严格检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