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解析东方茶的全球化叙事,霸王茶姬显然被低估了
中金在线· 2025-06-30 13:17
估值对比与认知错位 - 公司当前PE为15倍,显著低于星巴克35倍PE及港股茶饮同行蜜雪冰城42倍PE、古茗40倍PE [1] - 资本市场将公司错误锚定为"奶茶公司",但其商业路径实为对标星巴克的全球化高频消费大单品模式 [1] - 一季度单店月均GMV达43.2万元,净利率20%,均领先行业并超越星巴克中国区水平 [1] 业务扩张与单店模型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门店达6681家,同比新增2598家,门店加密导致单店GMV短期波动 [1] - 海外市场单店模型验证成功:新加坡门店月GMV达180万元(国内4.2倍),北美首店日销5000杯 [2] - 海外总GMV同比激增85.3%至1.78亿元,茶拿铁等产品线已覆盖咖啡用户群体 [2] 全球化战略与估值重塑 - 公司通过轻因系列、茶中式等产品突破奶茶场景限制,客群扩展至全球咖啡用户 [2] - 若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0%,PE有望对标星巴克达35倍 [2] - 当前估值受美股中概股流动性压制,赴港二次上市或成价值释放跳板 [2]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正构建"东方茶全球化"叙事框架,超越传统茶饮品牌定位 [3] - 东南亚及欧美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茶饮对咖啡的替代性逐步验证 [2][3] - 当前15倍PE被视为全球化进程的初级阶段估值洼地 [3]
行业周报:泡泡玛特进军家电传递美好生活,第三方即配龙头乘风而起-20250629
开源证券· 2025-06-29 22: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暑期民航量增价稳,亲子客群为出行主力,欧洲申根地区旅游热度高;泡泡玛特进军家电行业,古茗加码下沉咖啡市场;即时零售市场发展良好,顺丰同城表现亮眼;本周 A 股社服板块跑赢大盘,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输大盘 [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2025 年暑运民航国内航班预计 91.4 万班次,同比增 2.7%,国际航班预计 12.3 万班次,同比增 14.1%,旅客运输量预计 1.5 亿人次,日均 240 万人次,同比增 5.4%,经济舱平均票价 946 元,较 2019 年高 7.6%、较 2024 年高 16%,约 600 万人首次乘飞机出行 [15] - 暑运民航国内航班亲子客群出行比例预计达 34.7%,国际航线约 23%,学生群体国内航线占比预计达 26.8%,国际航线超 33%,携程暑期签证办理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欧洲申根地区签证办理量同比涨幅超 80% [17] IP+家电 - 2024 年国内市场年度授权商品零售总额 1550.9 亿元,同比增 10.7%,超 90%受访被授权商认为 IP 授权带动销售提升 [19] - 2024 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 8468 亿元,同比增 9.0%,大家电零售额占比六成以上,生活小家电正增长 [26] - 飞科、苏泊尔等家电品牌推出 IP 联名款,迪士尼授权推出创意小家电,泡泡玛特进军家电行业,招聘家电人才,产品面向年轻用户 [29][32] 茶饮 - 截至 2025 年 6 月,古茗现磨咖啡覆盖超 7600 家门店,引入咖啡后门店销售额平均增长 10%,咖啡品类占比达 15% [33] - 6 月 23 日 - 7 月 4 日,古茗 7600 + 门店开启“全场咖啡 8.9 元”活动,咖啡豆从烘焙到出杯控制在 30 天内,配备顶级商用咖啡机,复用茶饮供应链优势 [36] 即时零售 即时零售 - 美团 2025 年 618 闪购成交额创新高,手机等 20 余类“大件”商品成交额增长 2 倍,下单用户数超 1 亿,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超 40%,活跃本地商户近百万家 [41] - 京东 2025 年 6 月 1 日日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全职骑手突破 10 万人;淘宝闪购 6 月 23 日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突破 6000 万单,零售订单同比增长 179%,订单准时率 96% [42][43] - 2025 年 618 大促即时零售销售额达 296 亿元,同比增 18.7%,预计 2026/2030 年市场规模超 1 万亿/2 万亿 [43] - 5 月 13 日 - 6 月 22 日,顺丰同城即配服务单量同比每日增幅超 50%,高峰期同比翻倍,饮品等品类单量翻倍增长,全渠道订单显著增长,“最后一公里”单量同比激增 [44] 顺丰同城 - 2018 - 2024 年顺丰同城营收由 9.93 亿元增至 157.5 亿元,CAGR 达 58%,2024 年收入增速 27.1%,呈加速增长,毛利率由 - 23.3%增至 6.8%,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yoy + 161.8% [45] - 2024 年同城配送收入 91.21 亿元,yoy + 23.5%,To - B 端收入 66.9 亿元,yoy + 28.1%,新增 KA 合作门店数超 7500 家,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 73%,活跃商家数量 65 万人,yoy + 38.3%;To - C 端活跃消费者超 2341 万人,收入 24.33 亿元,同比增 12.2% [53] - 2024 年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营业收入 66.25 亿元,同比 + 32.5%,全年日均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突破 150 万单,与非主要客户合作收入同比提升 106% [54]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6.22 - 6.28)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 15669 架次,较 2024 年同期 + 3%,环比 + 4%,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3419 架次,较 2024 年同期 + 1%,环比 + 4.3%,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887 次,环比 + 2.4%,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8% [59]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6.21 - 6.27)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 65.75 万人,环比 + 21.3%,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 21.01 万人,环比 + 3.8%,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 2024 年日均 + 17.9%,全球访客日均人数较 2024 年日均 + 12.4% [66] 行业行情回顾 A 股行业跟踪 - 本周(6.23 - 6.27)社会服务指数 + 4.61%,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66pct,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第 8;2025 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 + 2.50%,强于沪深 300 指数 [70] A 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6.23 - 6.27)A 股涨幅前十名以检测、旅游类为主,涨幅前三为电科院、天目湖、创业黑马,后三为金陵体育、中金辐照、ST 张家界;净流入额前三为中公教育、豆神教育、创业黑马,后三为华测检测、金陵体育、ST 张家界 [77]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6.23 - 6.27)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 + 2.50%,跑输恒生指数 0.71pct,在 30 个一级行业中排第 16;2025 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 - 10.98%,弱于恒生指数 [87]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6.23 - 6.27)港股旅游、博彩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为香港中旅、新濠国际发展、天立国际控股,后三为中国中免、华夏视听教育、东方甄选 [93] 推荐标的 - 旅游:长白山;教育:好未来、科德教育;餐饮/会展:特海国际、米奥会展;美护:科思股份、水羊股份、康冠科技、倍加洁 [7] 受益标的 - 餐饮:百胜中国、蜜雪集团、古茗;IP:泡泡玛特、布鲁可、华立科技、青木科技;美护:毛戈平、上美股份、若羽臣、巨子生物、爱美客、青木科技;新消费:赤子城科技;运动:力盛体育;即时零售:美团 - W、顺丰同城;眼镜:博士眼镜、佳禾智能、亿道信息;旅游:西域旅游、九华旅游、同程旅行、携程集团 - S;教育:凯文教育、有道 [7]
这类基金,申报数激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20:17
消费主题基金申报激增 - 二季度消费主题基金申报数量达16只,环比增长3倍,其中7只已获批,而一季度仅4只申报 [1][3] - 申报基金来自14家管理人,类型包括8只指数基金、5只混合型、1只股票型和2只QDII,其中10只聚焦港股消费主题 [4] - 港股消费主题基金主要跟踪国证港股通消费、恒生消费等指数,反映机构对港股消费板块配置价值的认可 [4] 消费板块投资热点 - 新消费赛道如潮玩、茶饮、珠宝首饰表现突出,泡泡玛特概念股吸引74家机构调研,创源股份获机构关注 [4] - 黄金股受机构青睐,潮宏基和周大生分别获178家和223家机构调研 [5] - 宠物经济升温,宠物食品龙头中宠股份获221家机构调研 [5] 消费板块投资逻辑 - 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传统消费如白酒、调味品受压,新兴消费估值合理无泡沫 [7] - 政策支持转向长效机制,绿色消费、文旅及养老领域有望率先受益 [8] - 中等及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经济企稳与新消费趋势形成合力 [8] 消费板块分化特征 - A股消费板块分化明显,美容护理行业增长强劲,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表现低迷 [8] - 港股新兴消费行业如潮玩、茶饮、珠宝首饰成为上半年亮点 [8] - 投资者需筛选业绩不受宏观压力影响、能保持高增长且质地优秀的公司 [8]
柠檬涨价,奶茶店主慌了?我发现真相并非如此
36氪· 2025-06-29 12:03
柠檬价格上涨现状 - 柠檬全国平均价格从4月的9.94元/公斤涨至6月的12.92元/公斤,涨幅约30% [2] - 极端价格传闻如"一个柠檬7元"或"涨价3-5倍"不具普遍性,实际涨幅可控 [2] - 黄柠檬作为大宗原料供应机制成熟,历史波动相对可控 [2] 涨价驱动因素 - 供给端减产:安岳地区干旱导致挂果率下降,土耳其暂停出口引发国际订单转向中国 [2] - 需求端激增:茶饮品牌集中推出柠檬饮品,蜜雪冰城年销超10亿杯柠檬水 [4] - 柠檬在餐饮应用广泛,涉及柠檬鸡爪、甜品等夏季爆款,加剧需求压力 [4] 茶饮行业影响分析 - 柠檬使用频率最高:2024年茶饮新品中柠檬出现228次,连续2年居水果类榜首 [5] - 单杯成本影响有限:一杯柠檬水仅用3-4片柠檬,叠加糖浆等原料后整体成本涨幅可控 [8] - 头部品牌抗风险能力强:柠檬水多为引流款,对综合菜单毛利冲击较小 [8] 供应链应对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长期仓储计划稳定供应,黄柠檬可冷藏8个月且风味提升 [10] - 蜜雪冰城采购价低于市场20%,2023年采购11.5万吨柠檬主要来自安岳基地 [15] - 中小品牌可能改用香水柠檬或青柠替代黄柠檬以降低成本 [10] 蜜雪冰城供应链优势 - 垂直整合战略:从四川安岳柠檬园到广西百香果工厂实现全链条控制 [14] - 农业现代化升级:通过砧木嫁接技术延长果树寿命至15年,亩产提升25% [17] - 科技应用:滴灌系统和物联网监测使水肥利用率升40%,人工成本降50% [17] 行业长期趋势 - 供应链能力成为茶饮竞争核心,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建护城河 [18] - 原料价格波动常态化,具备"免疫系统"的品牌更能抵御外部冲击 [18]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中小品牌面临供应链短板挑战 [12]
Peter Chen:霸王茶姬在新加坡首次开业接待超万人,平均等待达两小时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9:04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转变 -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从单纯产品输出升级为品牌价值与文化的深度传递 [3] -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将产品、文化和价值观带向全球的意义 [3] - 霸王茶姬在新加坡首店开业当日吸引超万名消费者,平均等待时间长达两小时 [3] 品牌本地化创新策略 - 霸王茶姬将东方茶文化与新加坡地标元素融合,推出鱼尾狮图案限定周边产品 [3] - 品牌通过"全球视野,本地表达"方式保持中国品牌文化内核并赢得当地消费者情感认同 [3] - 社交媒体热度持续飙升,当地消费者评价其"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场东方茶文化的体验" [3]
4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多个充电宝品牌的3C认证证书被暂停;抖音上线AI饭搭子“探饭”|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8 16:12
融资动态 - 米纯生物科技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及推进纳斯达克上市 [3] - 安心鲜生完成2800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智能供应链建设、仓储网络升级及"超市+驿站"融合门店扩张 [4] - 邻米科技完成1500万元天使轮融资,计划新增500组智能终端,年度服务家庭目标20万户,赋能300家社区小店数字化 [5] - OMOWAY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智能电动摩托车量产及东南亚市场布局 [6] 公司情报 - 安普瑞斯、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充电宝品牌3C认证证书被暂停,涉及自燃风险产品 [7] - 香港大班面包西饼因经营困难宣布停业,此前出现拖欠工资情况 [8] - 胖东来宣布关闭多家门店,包括年销售额8亿元的生活广场店,原因为门店品质跟不上 [9][10] - 大窑饮品回应KKR收购85%股权传言称"不予置评",此前否认IPO计划 [11] 未来创新 - 抖音上线AI美食助手"探饭",目前仅支持小程序,基于豆包大模型提供美食推荐服务 [12] - 泡泡玛特高薪招聘家电工程师,疑似进军冰箱、咖啡机等家电领域 [13][14] 市场扩张 - 瑞幸咖啡美国首店预计6月30日开业 [15] - 幸运咖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覆盖300座城市,华中片区门店超2500家 [16] - 爷爷不泡茶全国门店突破2200家,去年新增超1500家,日均新增2.7家 [17] 行业数据 - LABUBU潮玩拍卖价格波动剧烈,同款拍品12天内从51万元跌至20.5万元 [18]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越泡泡玛特王宁 [20] - 2024年中国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30%以上 [21] 政策动态 - 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或被召回充电宝携带乘机,罗马仕、安克创新合计召回超120万个产品 [21]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7月下达,设备更新领域首批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 [22][23] - 官方明确退休金免征个税,个人养老金领取按3%最低税率缴税 [24]
喜茶开始卖“挞”了!首日被抢空,网友:求全国上线
36氪· 2025-06-28 15:45
喜茶新品上市 - 喜茶在深圳欢乐海岸lab店推出"糯糯可颂挞"系列,定价25~35元/个,产品上线首日即售罄并引发排队热潮 [1] - 新品包含5种口味:爆芋泥、芒芒甘露、黑糖波波、绿妍苦抹、爆榴莲,均复刻人气茶饮配方 [2] - 产品使用法国进口面粉制作挞壳,经过5小时慢焙工艺,冷食仍保持酥脆口感,并加入拉丝糯米增加特色 [4] - 新品尺寸设计支持独食或分食,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4] 茶饮行业跨界趋势 - 行业通过"饮品甜品化"策略,保留消费者熟悉口味的同时创新形态,刺激消费需求 [5] - 裕莲茶楼采用"茶饮+烘焙点心+茶果零售"复合模式,已在全国开设110多家门店 [7][9] - ARTEASG啊T在长沙融合店新增蛋挞等品类,其蛋挞在新加坡市场单日售出近2000个 [10] - 洪都大拇指烤肠单品累计销量达1000万根,部分门店日销超1000根,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利器 [12] - 茶颜悦色旗下酥山糖水铺子已扩展至400多个门店,糖水品牌"糖叙"4个月内开出50多家门店 [14][16] 产品创新特点 - 喜茶可颂挞融合芋泥波波牛乳等明星产品元素,如使用独家定制荔浦芋泥、当季鲜切芒果等原料 [2] - 产品通过复刻饮品层次感和风味记忆点,实现"可以吃的喜茶"概念 [2][4] - 行业创新案例包括裕莲茶楼的焦糖可颂蛋挞、ARTEASG的蓝莓海洋等新奇口味蛋挞 [7][10]
高瓴收购星巴克的表层逻辑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7 20:54
星巴克中国业务竞购动态 - 高瓴资本参与星巴克中国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收购兴趣,同时凯雷投资、信宸资本等多家机构也参与竞购 [3]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预计为50至60亿美元(约合360亿-430亿元人民币),交易预计持续至2026年,目前处于早期阶段 [4] - 反向管理层路演模式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速交易流程,显示星巴克对出售中国业务的急迫性 [5] 竞购方分析 - 参与竞购的机构包括KKR、方源资本、PAG、凯雷投资等老牌PE,以及华润控股、美团等产业资本 [9] - 华润控股在零售行业经验丰富,旗下万象城可为星巴克提供门店支撑,美团则擅长即时零售和线下管理 [9] - 信宸资本曾参与麦当劳中国投资,在跨境企业中国区业务拆分上有经验 [9] 高瓴资本的竞争优势 - 高瓴管理超6000亿人民币资金,2021年募集180亿美元(约1160亿元人民币),其中100亿美元计划投入并购领域 [10] - 在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过良品铺子、蜜雪冰城、喜茶等,并帮助蜜雪冰城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10][11] - 曾参与皮爷咖啡中国从0到1的成长,包括品牌本土化、门店设计等,具备咖啡领域操盘经验 [11] 星巴克中国业务现状 - 星巴克中国2025财年Q2营收7.4亿美元(约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同店交易量增长4%,门店总数达7758家 [17] - 近期采取降价策略,非咖啡系列产品平均降幅5元,最低售价23元,并推出减糖产品和联名活动以应对市场竞争 [16] - 星巴克CEO倪睿安强调需重新审视定价架构,但否认盲目价格战 [16] 行业背景与趋势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等本土品牌崛起,显示消费市场"悦己经济"与消费降级并存 [18] - 外资品牌如星巴克、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出售,反映"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品牌溢价时代结束 [18] -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也计划出售,部分竞购方与星巴克重合 [17]
华安证券解码新消费核心驱动力 看好五大赛道投资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9:32
AI与数字资产 - AI在医疗、教育、制造等多行业展现广阔前景,应用场景逐步充实 [1] - AI推动从"软件即服务"向"结果即服务"转变,AI Agent领域技术成熟后将向更强自主性、多Agent协作、深度个性化和可信AI方向发展 [1] - 稳定币结合稳定性、高速度、可访问性和实用性等优点,正在重塑全社会对货币的认知和使用 [1] 新消费领域 - 新消费核心驱动力在于对"人"的深度理解与价值共鸣,未来可把握五大核心赛道投资机会 [2] - 潮玩、宠物赛道爆发揭示情感经济与陪伴经济的巨大潜力 [2] - 茶饮行业竞争焦点转向文化表达力与供应链深度整合能力 [2] - 折扣业态兴起不仅是价格革命、更是效率革命与渠道格局的重塑 [2] - AI消费崛起预示智能化、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消费体验的标配 [2] 能源转型与核聚变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已形成产业化规模,行业具备千亿级想象空间 [3] - 过去六十年聚变研究将关键聚变等离子体性能参数提升10000倍,距离实现聚变发电站所需性能仅差不到10倍提升空间 [3] - 现有成熟核电产业链在聚变技术发展中存在潜在技术迁移价值与协同效应 [3] - 核聚变已进入由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商业应用的临界 [3]
喜茶卖蛋挞,茉莉奶白上新“可以喝的”提拉米苏...茶饮又来卷烘焙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27 17:48
茶饮品牌烘焙化趋势 - 茶饮品牌如喜茶、奈雪、茶颜悦色、茉莉奶白等纷纷推出烘焙产品,将经典奶茶风味转化为蛋挞、欧包等形态,形成"饮品IP固态表达" [1][11][15][18] - 行业正在从单纯产品创新转向"品牌语言延伸",通过烘焙载体让用户体验到"喝过的味道"或"只能吃的感受" [14][17][21] - 茉莉奶白推出"可以喝的提拉米苏",用咸奶+马斯卡彭乳酪+咖啡风味模拟甜品层次感,实现"液态甜品化" [2][19] 战略动因与增长逻辑 - 茶饮行业面临增长瓶颈,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市场趋于饱和,需在存量用户中挖掘更多消费场景 [6] - 烘焙产品具备高频复购属性:可搭配饮品销售、分享性强、价格敏感度低、能覆盖早餐/夜宵/礼盒等场景 [7][8] - 烘焙产品自带视觉传播优势:切面/爆浆/分层等设计易引发拍照打卡,单人份规格便于社交分享 [24][26] 产品创新方法论 - 采用"口味复合化"策略:将芋泥波波、芒芒甘露等成熟饮品IP转化为烘焙形态,降低新品教育成本 [15][27] - 强调"口感爆点"设计:酥皮、流心、拉丝等元素增强体验记忆点,相比传统烘焙更注重传播话题性 [31] - 典型案例包括伯牙绝弦蛋糕、泰奶甜品等基于奶茶风味的烘焙创新 [28] 行业影响与变革 - 茶饮门店高频流量反哺烘焙供应链,推动定制蛋糕坯、预制挞壳等配套产业发展 [33] - 传统烘焙面临叙事方式革新:需从工艺导向转向"品牌情绪载体",关注IP感和社交属性 [35][38] - 形成"CAKE TEA"新业态:通过饮品+烘焙组合构建午后轻食闭环,提升门店坪效与用户停留时长 [37]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茶饮主力客群(Z世代/年轻白领)的日常高频消费习惯被嫁接到烘焙领域,带动非传统甜品用户尝试 [33] - 产品选择逻辑从功能消费转向情感认同,消费者更关注品牌风格的一致性而非单一产品功能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