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猪业
icon
搜索文档
猪价跌破新低!还没完,可能还得跌
搜狐财经· 2025-05-22 13:39
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5月全国外三元猪价跌至14 51元/公斤 为年内最低水平 较4月明显下滑 [2] - 五一假期后猪价跌破15元/公斤关口 进入14元区间 呈现持续下探趋势 [2] 供应端压力 - 二季度生猪出栏量达高峰 因去年5-11月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长 对应今年集中出栏 [4] - 养殖户现金流紧张叠加成本上升 导致提前出栏意愿增强 进一步加大市场供应压力 [8] 消费端疲软 - 5月猪肉消费显著萎缩 五一后出现断档式下跌 无法消化增加的出栏量 [6] - 即将进入酷暑季节 高温将抑制猪肉消费需求 同时增加生猪出栏紧迫性 [10] 成本因素影响 - 饲料成本持续上涨 玉米小麦价格攀升抵消豆粕降价效应 推高综合养殖成本 [8] - 成本压力形成双刃剑 既增强养殖户挺价意愿 又迫使现金流紧张者加速出栏 [8] 市场情绪与结构变化 - 5月持续跌价导致看空情绪积累 行业对阶段性行情预期转悲观 [11] - 标肥价差倒挂使二次育肥积极性下降 部分养殖户选择提前出栏 削弱价格支撑 [13] 未来走势预判 - 二季度利空因素集中 端午节日效应仅短期缓解 节后或延续下跌趋势 [13] - 高温季节将加剧供需矛盾 行业判断二季度可能形成年内价格低点 [10][13]
牧原股份:未来持续创新赋能养猪 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7 12:09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业务、治理、合规三方面取得满意结果 生猪出栏量去年突破7000万头 [1] - 公司形成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一体化产业链 2014年营收26.05亿元 2024年达1379.47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上市十年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股东跨行业建议对公司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将提升产品能力(生产指标、产品质量、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和服务能力(技术输出、饲料供给保障) [2] - 加强现代科技应用能力 通过机器人、智能装备实现智能化养猪 [2] - 投资者期待公司基于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 加大下游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的产业价值挖掘 [2] - 已建立二代接班人制度 解决民营企业传承难题效果显著 [2] 成本控制措施 - 4月份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4元/千克 今年目标12元/千克 已实现每头猪600元降本目标的三分之二 [2] - 南阳、开封、襄阳等最优区域生产成本低至11.6元/公斤 片区最低11.3元/公斤 场线最低11元/公斤以下 [3] - 未来将从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研发、智能化应用等方面进一步降本 [3] - 通过合成生物项目投产 用生物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降低饲料成本 [3] 国际化战略推进 - 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4月披露将择机完成H股上市 募集资金用于国际化、研发创新及运营 [4][5] - 股东大会通过H股上市相关议案 已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海外发展 [5] - 成立海外业务团队调研当地市场 计划组建本土化人才体系推动国际化 [5] - 公司积累30余年饲料、育种、疾病防控等技术经验 希望推动国际生猪养殖行业进步 [5] 资本开支与行业应对 - 公司不对生猪价格走势预判 根据行业趋势做资金管理预算 [6] - 当前在建产能不多 海外以装备技术输出为主 未来资本开支不大 已进入现金回报期 [6]
牧原股份业绩大增,分红超75亿,拟港交所上市,国际化战略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5-16 22:2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 同比增长24.43%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 同比增长519.4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0.61亿元 同比增长37.26%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 同比增长288.79% [5]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行业领先水平 [5] 业务发展 - 生猪年出栏量从上市初不足200万头增至2024年超7000万头 [3] - 形成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的完整产业链 [3] - 通过低豆日粮、猪病净化技术、智能装备应用持续提升生产效率 [5] 国际化战略 - 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议案 [1] - 与越南BAF公司达成养猪技术服务合作协议 [4] - 子公司瑞谷国际设立越南牧原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 [4] - 全球化布局考虑市场因素、技术积累和全球价值贡献 [5]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7.47亿元 [6] - 专职研发团队6486人 技术人员超1万人 [6] - 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276项 [6] 公司治理 - 建立完善内部架构 业务、治理、合规成果显著 [3] - 提前规划接班人制度 第二代接班人培养成效积极 [3] 股东回报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75.88亿元(含税) [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含税) 分红总额30.83亿元 [4] - 全年现金分红加股份回购总额85.88亿元 占净利润45.38% [4] 未来规划 - 提升生猪生产能力、服务能力、产业链综合能力和数智化能力 [3] - 作为集团化公司向外赋能 输出成熟技术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加强饲料供给保障 应用机器人/智能装备实现高效养殖 [3]
牧原股份发行科技创新债 为河南省首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1:3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成功发行3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募集资金于5月12日全部到账 [1] - 本次债券期限270天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主承销商为中信银行 联席主承销商为中国银行和浙商银行 [2] - 公司成为河南省在中央政策发布后首家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上市公司 [2] - 中诚信国际给予发行人主体评级AA+ 评级展望稳定 [2] 科技创新资质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276项 累计授权专利1700余项 其中2024年申请136项 授权138项 [2] - 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养猪产业 在饲料、猪舍、育种、疫病防控等领域深入研究 [2] - 公司符合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条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30项以上"等要求 [1] 数字化管理能力 - 公司构建物联网管理平台 整合300多家子公司、14万名员工、200多家饲料厂、1100多家养殖场、10个屠宰厂、200万套智能设备的数据 [3] - 平台每天产生10亿条数据 实现养猪全场景精细化管理到每个单元、设备、猪只和人员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 同比增长519.42% [3]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 同比增长37.26% 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06亿元 同比增长48.14% [3] - 公司预计2025年在不考虑饲料价格波动情况下 可能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3]
快评丨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不该以牺牲员工健康为代价
南方农村报· 2025-05-01 23:34
非洲猪瘟防控现状 - 自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以来,全国规模化猪场普遍推行员工餐食消毒流程,包括蔬菜、鸡蛋等食材需使用过硫酸氢钾浸泡消毒1小时,鸡蛋整筐浸泡40-50分钟[2][3][15] - 北方大型猪场因资产规模动辄上亿,防疫措施严格,而南方猪场因地处深山老林且员工少,多采用自种果蔬,消毒措施较少[8][9][12] - 非洲猪瘟对家猪和野猪的致死率接近100%,疫情暴发需扑杀疫点及周边三公里内所有生猪,对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10][11] 过度消毒的健康与运营影响 - 消毒剂浸泡导致蔬菜维生素C含量减少50%以上,叶菜经0.5%过硫酸氢钾浸泡30分钟后硫代硫酸盐残留达12.7mg/kg,烹饪后仍残留43%氧化性物质[19][20][21][22][23][24][25] - 某养殖场400名员工中约20%出现肠胃不适或吸入性肺炎,三年内离职率高达80%[26][27][28] - 频繁消毒可能增加病毒传入风险,如人员频繁进出猪舍提高交叉感染概率,过度消毒被指"矫枉过正"[31][32] 行业改进方向 - 需优化生物安全体系,行业协会应制定食材消毒标准,明确消毒剂类型、浓度及残留限值,如可浸泡食材选用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干货采用臭氧熏蒸或酒精擦拭[33][34][35] - 猪场需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通过风险分级集中消毒资源于高风险环节,并科学适配环境条件(如冬季使用温水配药)[36][37] - 常态化防控应回归科学化与精准化,平衡防疫与员工健康,避免"一刀切"过度防疫[13][30][32]
5月起,中国将迎来“四大降价潮”?除房价外,这三类也准备降价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24
结构性通缩背景下的消费趋势 - 2025年我国经济处于结构性通缩状态 但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上涨 如食用油 生活用纸 香烟 洗漱用品等 超市购物成本显著增加 [1] - 多数居民工资收入停滞或下降 生活成本压力上升 [1]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一季度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1.51% 3月环比下跌0.59%(均价13988元/平方米) 同比跌幅达7.29% [4] - 新房和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增加 5月后房价预计继续下跌 二三线城市跌幅放缓 上海 深圳等一线城市跌幅加快 [4] - 房价长期调整三大原因:市场供大于求 居民收入下降削弱购买力 房地产失去赚钱效应导致炒房客退出 [4] 汽车行业 - 2024年起国内外数十个汽车品牌展开价格战 国产车降价2-3万元 高端品牌降价8-10万元 [7] - 降价原因:中产阶级收入减少导致需求萎缩 燃油车市场饱和叠加新能源车涌入 科技企业跨界加剧产能过剩 [7][8] 小家电行业 - 2024年起小家电价格降幅达10%-15% 涵盖洗衣机 冰箱 热水器 电视机等品类 [10] - 降价驱动因素:技术迭代加速迫使旧款清库存 居民消费理性化导致需求萎缩 [10] 猪肉市场 - 猪肉价格从峰值40元/斤降至2025年的17-20元/斤 [12] - 价格下跌原因:前期高价引发过度养殖导致供过于求 健康饮食趋势减少猪肉消费 居民收入下降削弱购买力 [12]
牧原股份年报点评
雪球· 2025-03-21 15:57
回购少数股东权益 - 公司2024年通过分红75亿元、回购10亿元、回购少数股东权益105亿元,合计190亿元回馈股东,金额与净利润相当且超过归母净利润[1] - 回购少数股东权益的市净率为1.6倍(账面净资产65亿元,实际支付105亿元),剩余少数股东权益55亿元占比已降至5%[2] - 若不回购少数股东权益,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58.7%降至53.1%,但公司选择优先通过回购优化股权结构[2] 效率提升 人员效率 - 2022-2024年出栏量从6120万头增至7160万头,员工总数从14.04万降至13.36万,体现人均产能提升[4] - 人员规模稳定叠加科技投入转化,缓解了规模不经济问题[5] 资产效率 - 2022-2024年总资产从1929亿元降至1876亿元,而出栏量增长,反映资产使用效率提升[6] - 扣除屠宰及在建工程后核心资产约1600亿元,对应200亿元利润,ROE显著优化[6] 管理效率 - 管理费用从2022年42亿元降至2024年33亿元,同期出栏量增长[7] - 股权激励通过替代工资支出优化成本结构,回购并用于激励的两步操作均具正面效应[7] 财务指标分析 - 2024年实际养殖利润达206亿元(调整非经常性损益、捐赠及屠宰亏损后)[8] - 其他收益30亿元与出栏量挂钩,显著高于同业温氏、新希望[9] - 消耗性生物资产稳定在330亿元,能繁母猪数量增加但账面价值未变,预示2025年成本下降[10] 未来利润展望 - 2025年预计出栏8500万头,单头利润中枢250元,全年利润或超200亿元[11] - 行业进入利润稳定期,旺季淡季价差收窄,公司债务及屠宰亏损等负面因素已消化[11] 商业模式价值 - 以当前产能测算,重建同等规模生猪养殖业务需2600亿元资本(含1400亿元自有资金),而公司现有资产估值仅1800亿元且年利润潜力200亿元,凸显投资性价比[12] - 公司资产配置高度聚焦主业,非核心资产占比极低(如投资性房地产仅2亿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