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搜索文档
苹果手表为5G RedCap注入强心剂,但RedCap规模化尚需合力
36氪· 2025-10-09 18:14
苹果采用5G RedCap技术的意义 - 苹果在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首次推出采用5G RedCap技术的智能手表,包括Apple Watch Series 11和Apple Watch Ultra 3 [1] - 苹果作为全球知名品牌,其对RedCap的采用为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预计将刺激其他厂商跟进 [1] - 苹果本次产品使用的是联发科的5G RedCap芯片,验证了该技术在网络质量和功耗方面适合智能穿戴设备 [2] 苹果采用RedCap所展现的态度与行业背景 - 尽管苹果并非全球首家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采用RedCap技术的厂商,但它是头部制造商中最积极的一个 [3] - 当前全球5G RedCap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全球644家投资5G的运营商中仅176家开始投资5G SA网络,占比27.3% [3] - 截至2025年8月,全球仅24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运营商正在投资RedCap,占比仅为0.5% [5] - 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苹果依然坚定采用RedCap,体现了公司对该技术前景的看好及其在穿戴设备应用的坚决态度 [3][5] RedCap技术标准的兑现与示范效应 - RedCap是3GPP R17标准制定时就提出的重点场景,其标准为可穿戴设备设定的参考带宽为下行5-50Mbps,上行2-5Mbps [6] - 苹果新发布的智能手表采用RedCap,形成了典型的示范效应,是对3GPP标准制定时场景规划的最好回应 [6] - 此举兑现了标准制定时的承诺,为整个RedCap标准的转化和未来演进提供了支持 [6] RedCap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前景 - 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手表全球出货量为740万台,尽管同比下降,但苹果作为头部品牌在智能穿戴市场仍具较强影响力 [8][9] - 全球智能手表年出货量已超过1亿台,其中相当部分具备蜂窝物联功能,为RedCap提供了规模化应用场景 [9] - 苹果的采用预计将推动其他穿戴品牌在发布蜂窝功能时考虑RedCap,从而进一步降低RedCap芯片和模组成本 [9] - 大批量出货将推动RedCap在其他消费级物联网产品的应用,例如多家厂商正探索将其应用于轻量级AR、VR设备中 [9] RedCap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苹果的支持虽能撬动消费级产品应用,但RedCap面向千行百业,各行业落地需突破大量壁垒,仅靠苹果不足以带动其整体大范围应用 [10] - RedCap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聚焦5G原生应用场景、加速替代4G中速物联网、最终成为蜂窝连接主角 [10] - 当前推进重点应聚焦5G原生应用场景和5G专网领域,截至2025年8月,全国已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应用案例累计突破13.8万个 [13] - RedCap与新型产业领域融合可形成多样化示范效应,例如在“5G上车”领域,RedCap在成本、网络演进方面对智能网联汽车具备优势 [14] - 在“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新一代计算平台Jetson Thor已完成与5G RedCap模组的验证,RedCap将成为其人形机器人平台机外通信的重要方式 [14]
南山智尚(300918):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及新一代触觉智能手套
新浪财经· 2025-10-09 14:33
员工持股计划核心条款 - 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规模不超过6255万元,每份份额1元,受让股份总数不超过536.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6% [1] - 持股计划存续期为60个月,参与员工总人数不超过40人,其中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超过7人,核心管理与技术业务人员不超过33人 [1] - 员工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为11.65元/股 [2] 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 - 第一个解锁期(2025年)考核目标为:以2024年为基数,2025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5% [3] - 第二个解锁期(2026年)考核目标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以2024年为基数,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5%,或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 [3] - 对机器人团队员工的个人考核重点包括:机器人业务研发进度、市场拓展情况以及产品质量考核 [3] 新一代触觉智能手套产品特性 - 智能手套是公司与武汉大学、手智创新共同技术沉淀的结晶,融合了柔性传感、感驱一体纤维等多项创新技术 [4] - 手套采用创新材料和仿人手设计,由公司提供超薄、高弹性、耐磨的织物,与柔性传感器结合实现感驱一体数据传输 [4] - 产品核心优势是高精度、低延迟、舒适性强、多平台支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机器人远程遥操作、机器人技能学习及产品虚拟装配测试 [4] 商业化合作与财务预测 - 公司计划联合手智创新,共同推动手套的商业化,双方将在市场开拓、软件开源、供应链生产方面进行合作 [5]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亿、2.3亿、2.8亿,对应市盈率分别为55倍、48倍、39倍 [7]
利好突袭,刚刚公告:猛增38%
证券时报· 2025-10-05 22:54
AI应用端发展 - AI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在美国线下零售店几乎售罄,11月前试戴预约排满,市场反应强于预期 [1][3] - Meta计划本月将销售点数量增加一倍以保证供货,并评估在线订购 [3] - 产品于9月30日在美国部分线下店发售,套装含眼镜与神经腕带,起售价799美元 [3] - 除Meta外,苹果计划在未来12-16个月内推出无显示屏智能眼镜,亚马逊正研发两款AR眼镜 [3] - 智能眼镜品类2025年出货量预计增长247.5%,到2029年硬件出货量将达431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31.8% [4] - Meta在智能眼镜相关市场占据60.6%的市场份额 [4] AI基础设施建设 - 鸿海精密9月营收达8371亿新台币,环比大幅增长38.01%,创历史同期新高 [1][6] - 鸿海精密第三季度营收达2.057万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1% [6] - 增长主要得益于AI服务器机架的强劲拉动,AI服务器业务营收在三季度预计增长逾一倍 [6]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AI服务器出货量继续攀升,营收保持环比增长 [6] - 鸿海精密参与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OpenAI计划投资约4000亿美元与Oracle和软银合作开发五个新数据中心 [6] - 英伟达与富士通达成协议,共同构建集成AI智能体的全栈AI基础设施,计划2030年在日本建成 [1][7] - 富士通正基于Arm架构开发2纳米线宽的"MONAKA"CPU,目标电力效率提高2倍,计划2027年投入实际使用 [7] 半导体行业影响 - AI相关销售额在五年内从零增长至占整个半导体市场超过25%的份额,推动行业实现25年来首次增长加速 [9]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在2025年增长16%至73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长完全由价格驱动 [9] - 半导体平均价格从2019年约0.72美元上涨至2025年约1.26美元,涨幅达75% [9] - 自2022年以来定价大幅上涨45%,为30年来最大涨幅,是自1992-1995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四年价格上涨 [9] - AI数据中心半导体销售占比预计从2022年不足5%增长至2025年约27%,2028年达到40% [9] - 在AI需求推动下,半导体行业收入增长率有望从历史平均7%提升至10% [9]
测量仪器龙头切入AI+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5 08:48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开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 [1] - 在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推出四款搭载自研DeepSense大模型的AI医疗设备,包括心电血压计、家用便携六导联心电图、双水平呼吸机、智能血压计 [6] - 大模型具备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可迭代学习能力,其核心价值是把资深工程师的经验装进仪器里,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6] - 公司提出"深度感测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万亿级赛道,通过'AI + 传感器 + 物联网'提供定制化工业测量解决方案"的战略方向 [7] - 公司早在AI-7760电能质量智能分析仪、AI直流拉弧检测产品中尝试将AI融入测量业务,在测量仪器与AI结合方向已有积累 [7]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截至9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4.88元/股,当日上涨0.57%,年内上涨39.28% [2][3]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8.07亿元,同比增长20.5%,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29.2% [4] - 公司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为11.0亿元,同比增长36.0%,预测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34.4% [4]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46.25%,净利率为17.17%,ROE为13.19% [4] - 公司当前市盈率(PE)为25.3,总市值约为47亿元 [4] AI眼镜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深镜技术公司,专注AI眼镜产品开发,尤其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的开发和应用场景落地 [9] - 与消费级AI眼镜不同,公司AI眼镜更聚焦垂直领域,旨在做整机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开发,是未来测量与交互的前端入口 [10] - 在工业生产线,AI眼镜可辅助技术人员实时记录参数、监控运营状态,通过大模型提供标准答案,反馈操作正确性与方向 [10] - 通过数据积累与比对,AI眼镜可为设备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提供支持,未来有望形成新的应用场景 [10] 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 [10] - 中国AI眼镜市场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56%,目前在智能眼镜硬件零部件方面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链基础 [10] - 2024年中国智能眼镜销量达126.5万副,同比增长约90.8%,市场规模约46亿元 [12] - 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眼镜销量或达4153万副,市场规模可能突破千亿元 [12] - AI眼镜在工业、军事安防、应急抢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11]
切入“AI+”赛道,华盛昌抢滩垂直领域大模型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21:58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开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 [1] - 在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推出四款搭载自研DeepSense大模型的AI医疗设备,包括心电血压计、家用便携六导联心电图、双水平呼吸机、智能血压计 [2] - DeepSense模型具备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和可迭代学习能力,其核心价值是把资深工程师的经验融入仪器,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2] - 公司战略方向为通过"AI + 传感器 + 物联网"提供定制化工业测量解决方案,深度感测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赛道 [3] - 公司成立深镜技术公司,专注AI眼镜产品开发,尤其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的开发和应用场景落地,旨在解放测量人员双手,作为测量与交互的前端入口 [4] 市场表现与行业机遇 - 公司股价在9月底涨幅明显,9月22日封住涨停板 [1][2]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 [5] - 中国AI眼镜市场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56%,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在智能眼镜硬件零部件方面已具备较完整产业链基础 [5] - 2024年中国智能眼镜销量达126.5万副,同比增长约90.8%,市场规模约46.9亿元 [6] - 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眼镜销量或达4153万副,市场规模可能突破千亿元 [6] - AI眼镜在工业、军事安防、应急抢险以及大众健康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5][6]
AI眼镜加速走向大众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8:07
行业整体态势 - 智能(AI)眼镜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景气度高企,正处于从技术探索向规模化商用过渡的关键阶段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54.9% [2] - 音频及音频拍摄类眼镜出货量达161.8万台,同比增长256.8%,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消费级AR市场正迎来明确拐点,IDC预计全年AR眼镜出货量增速将超过60% [2] - 国内AI眼镜市场2025年上半年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其中AR眼镜零售量为19.5万台,同比增长77%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Meta发布新款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新增基于LCoS技术的显示屏,采用光波导光学方案,售价799美元起 [2] - 苹果宣布将推出轻量化AR眼镜Apple Lens [2] - 不带显示屏的AI拍摄眼镜已进入新品密集发布的产品元年,行业有望迎来量产大年 [5] - 光波导作为AR眼镜中技术难度和价值量占比排前列的核心组件,是下一阶段AR眼镜规模量产与体验提升的关键 [5] - 头部企业协同歌尔股份、水晶光电等核心供应链加速入局,光波导技术有望逐步突破瓶颈 [5] 市场驱动因素与前景 - AI眼镜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战略价值已成为行业共识,是重要的端侧AI入口 [1][4] - 随着AI技术成熟,未来AI模型有望根据用户语言指令直接执行任务,使得AI眼镜成为更理想的个人随身硬件 [4] - 国内AR眼镜凭借AI融合、场景创新、完善的供应链快速占领消费级市场 [3] - 预计2025年高通AR1芯片总提货量增至1200万颗以上,2026年Meta AI眼镜出货量有望超1000万台 [4] - 随着硬件技术持续迭代与软件生态不断丰富,AI眼镜有望在消费端与行业端实现双向渗透 [1][3] 资本市场表现与投资逻辑 - 截至9月29日收盘,万得智能穿戴指数上涨1.34%,成分股中盈趣科技、冠石科技、领益智造涨停 [1] - 投资建议关注两大主线:一是Meta新品发布带动销量预期上修,对其核心供应链带来潜在催化;二是关注AR眼镜产品拐点将至,具有量价齐升逻辑的光学显示等环节 [5][6] - 具体关注环节包括光波导及上游玻璃晶圆、碳化硅衬底,以及显示、镜片及贴合等 [6]
AI眼镜加速走向大众市场 两大主线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6:22
行业增长态势 - 全球AI眼镜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 [2] - 音频及音频拍摄类眼镜出货量达161.8万台,同比增长256.8%,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AI眼镜市场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其中AR眼镜零售量为19.5万台,同比增长77% [4] - IDC预计全年AR眼镜出货量增速将超过60%,行业正加速走向大众市场 [2] 市场驱动因素 - 多家科技巨头发布新品,如Meta发布售价799美元起的Ray-Ban Display AI眼镜,苹果宣布将推出轻量化AR眼镜Apple Lens [2] - AI与AR技术深度融合,AI眼镜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战略价值已成为行业共识 [1] - 端侧硬件智能化是AI应用核心方向,AI眼镜成为更理想的个人随身硬件,未来AI模型有望直接执行用户指令 [4] - 消费级AR市场迎来明确拐点,Meta与雷朋联名款持续热销 [2] 技术发展与供应链 - 光波导技术是AR眼镜核心组件,对规模量产与体验提升至关重要,Meta等头部企业正协同歌尔股份、水晶光电等供应链加速入局 [5] - Meta新款眼镜采用基于LCoS技术的显示屏和光波导光学方案,新增显示屏可显示导航等信息 [2] - 预计2025年高通AR1芯片总提货量增至1200万颗以上,2026年Meta AI眼镜出货量有望超1000万台 [4] - 技术迭代有望优化AR眼镜的显示效果、模组重量及成本 [5] 投资关注主线 - 投资主线一:Meta新品发布可能带动2025-2026年销量预期上修,对其核心供应链带来潜在催化 [5] - 投资主线二:关注AR眼镜产品拐点将至背景下,具有量价齐升逻辑的光学显示等环节,如光波导及上游玻璃晶圆、碳化硅衬底 [5][6]
理想i6、智能眼镜等新品发布;项目申报高达千万元丨横琴财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4:22
理想汽车新产品与战略布局 - 公司发布新形态五座SUV理想i6,车身长度4.95米,轴距3米,车内纵向可用空间超3.3米,标配新一代5C磷酸铁锂电池,充电10分钟可续航500公里 [1] - 公司官宣易烊千玺为品牌代言人 [1] - 公司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区域销售总公司及跨国区域总部,专注于整车供应链管理及生产运营协同 [1] 跃昉科技技术平台与生态建设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支持超128核RISC-V RVA23的企业级模拟平台LeapEMU,致力于解决多核验证难、软硬件协同效率低等关键问题 [2] - LeapEMU完全支持RVA23全指令集,具备32/64/128及更多核心的并行模拟能力,在启动速度、单核与多核运行效率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并集成SecureBoot、RAS等企业级功能 [2] - 公司同步启动LeapEMU生态计划,未来三年将完善对RVA23基线环境、多发行版支持及高性能应用生态的构建 [2] - 公司总部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专注于RISC-V、人工智能及特定领域加速架构的前沿技术研发 [3] 乘木科技产品获奖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期间,其自主研发的SyncSmart One智能眼镜荣获“最佳创新金奖”,并迅速获得多家意向订单及初步签约的当地代理商 [4] - SyncSmart One智能眼镜总重48克,镜腿宽度14毫米,采用双目RGB碳化硅光波导显示技术,搭载310mAh固态高密度电池和3200万像素超薄摄像头 [4] - 公司通过“乘木研发+横琴转化+珠海制造+全球市场”模式,发展智能眼镜在工业运维、智慧医疗等垂直行业的应用 [5]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动态 - 开心麻花横琴将发起“澳门国际演出季”,于10月1日至5日举行,内容包括全球现象级IP改编剧目、混血摇滚乐队、手语共融剧场等 [7][8][10] - 两个“出海共建基地”在横琴挂牌,分别为“寒地龙药澳门出海共建基地”和“吉林—澳门出海‘吉品优享’暨共建基地”,旨在推动刺五加、蔓越莓、人参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8][9] - 国际长寿蓝星集团与黑龙江、吉林总计10家“北药”企业进行首笔国际采购订单合作战略协议签约 [9]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启动2025年度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申报,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最高资助1000万元 [9]
财经聚焦丨智能穿戴产品如何从“破圈”向加速普及迈进?
新华网· 2025-09-25 17:25
行业核心观点 - 智能穿戴产品正从“破圈”向加速普及迈进,与AI深度融合是行业共识和主要发力点 [9][10] - 行业发展趋势表现为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现专业健康监测,以及通过接入大模型提供多元智能服务 [4]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兴品类如智能眼镜表现亮眼,成熟品类如智能手表手环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2][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0% [2] - 2025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表和手环产品出货量为2080万台,同比增长33.8% [2] - 今年7月,AI眼镜的新品发布数量在天猫平台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2] 产品创新与功能演进 - 智能眼镜具备实时翻译、导航、智能问答等功能,内嵌屏幕可显示文字,配备定向扬声器 [1][2] - 智能戒指等新兴产品涌现,例如一款产品仅重2.6克,具备心率、血氧、血压、步数等监测功能 [2] - 智能手表功能拓展,可实现“腕上控车”、接听电话、查收回复微信等 [6][8] 驱动因素与消费需求 - 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是关键因素,57.34%的特定退休群体将“适龄可穿戴设备”列为最希望购买的智能产品 [6] - 设备互联兼容性增强,智能穿戴产品化身为智能生态入口,可跨场景实现更多功能 [6] - 消费者除关注健康监测功能外,还注重产品的便捷性和趣味性 [4][6][8]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新兴品类面临技术瓶颈和成本难题,存在轻量、性能、续航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 [9] - 需通过模型轻量化、异构计算架构优化推理效率,并升级多模态交互以提升体验 [9] - 未来方向是推动建立行业数据标准与互联互通框架,并与大模型厂商加强合作开发场景化AI应用 [10] - 当监测达到医用级别后,可与居民健康档案结合,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 [11]
智能眼镜出货量暴增,光峰科技、利亚德等A股企业竞逐AR光学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9-25 17:11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暴增110%,其中AI赋能智能眼镜占比达78%,远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下半年的66% [1] - AI眼镜正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后的下一代潜力品类,行业进入转折性跃升阶段 [1] - 中国市场智能眼镜增速突破100%,行业从概念探索迈入量产攻坚关键阶段 [4] 光峰科技 - 推出业内首创"LCoS+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解决方案,采用单光机驱动双目显示架构,大幅降低硬件成本 [1] - 该方案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实现双目独立显示,在形态与功耗控制上显著优化 [1] 利亚德 - 融合Micro LED显示技术与AI大模型的AR眼镜进入最终验证阶段,采用自主研发光波导显示方案和Micro LED微显示屏 [1] - 产品内置微处理器并深度对接AI大模型,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会议记录生成、多语言实时翻译等功能 [1] - 商业化初期聚焦B端行业客户,在文旅文博领域提供沉浸式导览体验,在医疗场景中辅助远程诊疗 [1] - 与Rokid联名款AR眼镜支持显示、拍摄、扩声和AI导览等功能,有望替代传统旅游导览设备 [1] 京东方华灿 - 自主研发0.13英寸Micro LED显示模块,峰值亮度达200万尼特,具有低功耗、高亮度特点 [2] - 通过参股JBD间接成为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供应商,提供全彩Micro LED显示模组,良品率超过99.99% [2] - 开发6.2寸全彩HUD,采用自研Micro RGB HUD显示芯片,显示性能显著提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车用领域 [2] 新相微 - 为华灿光电Micro LED模块提供驱动芯片,开发出12inch wafer、720*480分辨率、0.13inch panel的MicroLED芯片产品 [2] - 产品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稳定性好等特点,主要应用AR眼镜领域 [2] 豪威集团 - LCoS产品获得头戴式智能眼镜设备行业龙头公司量产导入,推测为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供应LCoS单片全彩微显示屏 [2] - Meta Ray-Ban Display采用LCoS+阵列光波导组合,光效超10%且低杂散光 [2] 歌尔股份 - 拟通过换股交易加现金增资方式对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实施增资,合计增资4亿元 [2] - 收购舜宇奥来微纳光学相关公司100%股权,巩固VR/AR赛道竞争力 [2] 佳禾智能 - 全资子公司出资约10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beyerdynamic GmbH & Co KG 100%股权 [2] - 收购为AR/AI眼镜业务注入新动能,特别是在空间音频、降噪算法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2] - 2025年上半年智能穿戴设备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6.4%提升至10.08%,对应营收1.01亿元,同比增幅超28.76% [2] 立讯精密 - 展示新一代全彩AR眼镜,采用双芯片架构(高通AR1+恒玄BES2800),支持Andriod和RTOS双系统协同工作 [2] - 与东南大学、平行视界联合开发的PVG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已进入量产阶段,光效提升200%,前向漏光降低80%,制备成本仅为传统方案30% [2] - 作为阿里夸克AR眼镜核心代工厂,无锡工厂启动50万台产能爬坡,整机组装良率达98.7% [2] 蓝思科技 - 在AI眼镜领域实现核心供应商加整机组装双重卡位,为北美大客户第一代智能头显提供外观结构件 [2] - 是Rokid全系AI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光学镜片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服务 [2] - 为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提供自由曲面光波导支架、0.7mm超薄微晶玻璃盖板、镜腿复合结构件等关键光学部件 [2] 水晶光电 - 汽车电子AR+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激增79%,毛利率提升16.79个百分点至25.24% [2] - AR-HUD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三,激光雷达视窗片等高毛利车载元件拉动增长 [2] - 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事处,与多家海外主流车厂达成合作,明年海外客户及Lcos方案AR-HUD将量产 [2] 技术路线 - AR光学主流技术为反射光波导(GWG)与表面浮雕光栅(SRG),GWG具大视场角、低漏光、高能量效率优势但面临规模化制造瓶颈 [3] - 水晶光电在AR领域深耕十余年,体全息光波导已实现北美商用小批量量产,业务覆盖显示系统、传感器和算法 [3] 联合光电 - 重点构建AR光机、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的工艺体系与设备能力 [3] - 选择逸文科技作为合作对象因双方在AR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上高度契合,具备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