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搜索文档
马斯克砸钱AI赛道,DPVR凭硬核技术预抢占AI眼镜C位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05
行业趋势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1205万台 同比增长18 3% [1] - 科技行业正从传统智能眼镜向真正穿戴革命转型 智能眼镜被视为手机之后最重要的外接器官 [1] - AI与智能穿戴深度融合 行业从硬件竞争迈向生态竞争 [9] 技术突破 - DPVR AI Glasses搭载EIS电子防抖技术 有效消除跑步 骑行等颠簸场景的画面抖动 [2] - 内置畸变矫正算法 解决传统广角镜头鱼眼效应 提升画面边缘清晰度和整体协调性 [2] - 采用HDR动态范围矫正技术 智能调节逆光 大光比环境下的亮暗区域 保留细节精准度 [4] 产品设计 - 历经上百次结构优化 选用轻量化材质实现整机轻薄设计 提升单日佩戴时长 [5] - 适配商务 运动 日常休闲等多场景使用需求 [5] - 计划接入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 搭载DeepSeek-R1/V3系列模型构建多模态AI交互体系 [5] 公司背景 - DPVR(大朋VR)为深耕VR/AR领域十年的科技品牌 累计获得200+项核心专利 [6] - 产品曾获德国if设计大奖 此次新品体现科技服务生活理念 [6] - 新品DPVR AI Glasses定位为全方位智能助手 涵盖会议转写 运动轨迹vlog生成 环境光感调节等功能 [5][6] 市场展望 - DPVR AI Glasses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 或将重新定义科技与生活边界 [9] - 产品以技术+场景+体验三维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9]
OpenAI发布Altman专访,首次大谈GPT-5、AGI;比尔·盖茨创办的核电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英伟达风投入局 | 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7:59
特斯拉Grok车载AI助手 - 特斯拉计划将AI助手Grok集成到车辆中 通过固件代码显示该功能将具备更逼真的交互体验 [2] - Grok将推出不同"个性"版本 完全可定制 根据驾驶员需求调整 [2] - 结合Robotaxi平台计划 Grok上线指日可待 [2] Meta智能眼镜 - Meta与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合作推出全新智能眼镜 涵盖Prada和Oakley等奢侈品牌 [3] - 眼镜搭载最新生成式AI技术 定价约360美元 [3] - 通过"Oakley|Meta"账号预告 6月20日正式揭晓 [3] Waymo Robotaxi - Waymo计划下个月重返纽约市 进行地图绘制与测试 [4] - 初始阶段配备人类驾驶员 因纽约州法律限制 [4] - 已申请自动驾驶许可 推动法律修改 [4] OpenAI产品动态 - GPT-5大概率今年夏天发布 可能因命名、安全测试等原因延迟 [5] - 提及o3模型、Deep Research智能体 对实现AGI至关重要 [5] - 其他创新产品包括Sora、DALL-E 3、ChatGPT Junior及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 [5] 泰拉能源融资 - 完成新一轮6.5亿美元融资 累计私人融资超20亿美元 [6] - 英伟达旗下NVentures成为新股东 老股东盖茨、现代重工业继续投资 [6] - 获美国政府20亿美元拨款 用于建造美国首座商业化先进核电站 [7]
一季度我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实现翻倍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31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其中,中国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35.9万台,同比增长197.4%。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其中中国市场出货 量预计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今年以来,我国智能眼镜市场热度攀升。 智能眼镜销量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 与深度融合,AI大模型的成熟显著提升了智能眼镜的交互能力与实用性,AR技术的突破则增强了智能 眼镜的使用体验;二是国家补贴政策将智能眼镜纳入范围内,产品性价比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 市场需求;三是厂商持续推出新品,产品向轻量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覆盖多场景需求。 民生证券认为,智能眼镜是最具智能化改造潜力的AI大模型载体之一。智能眼镜的AI 赋能潜力尤为突 出。眼镜形态靠近人的耳、眼、嘴这三个最重要的感官器官,且AR显示技术为AI提供文本和图像输出 能力,让用户能接收到更多的图文信息,为充分挖掘AI大模型落地应用的潜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近期,智能眼镜厂 ...
华为Watch 5系列:智能穿戴迈向健康决策平台的战略跃迁
Canalys· 2025-06-15 20:27
华为Watch 5系列的战略定位 - 华为将Watch 5系列明确定位为"AI智能手表",标志着从单一健康数据采集转向具备主动干预能力的健康平台主入口 [1] - 在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增速放缓至个位数(2023-2024年)的背景下,公司通过"健康决策"功能突破行业同质化困境 [1] - 高端智能手表市场增长停滞,华为以"健康干预能力"为核心卖点尝试突破增长天花板 [1] 产品技术升级 - 主动健康干预能力:融合本地AI计算与多模态感知,可识别健康风险并生成个性化建议,打通远程医疗系统 [6] - 独立终端进化:搭载自研芯片支持本地AI推理,首次支持5G eSIM独立通信(国内),适用老年人监护等场景 [6] - 健康生态中枢:基于鸿蒙OS实现多设备联动,开放API接入Keep、微医等第三方服务,构建闭环生态 [6] 战略意图与竞争壁垒 - 通过"自研芯片+算法+传感器"垂直整合,在中国医疗认证体系不完善的市场建立差异化技术护城河 [7] - 依托中国可穿戴市场份额>30%的优势及千万级月活用户基础,将"主动健康干预模型"复制至海外新兴市场 [8] - 终端服务化转型:手表成为连接用户行为与后台服务的核心触点,推动硬件销售向持续性服务运营转变 [5] 行业范式重构 - 智能穿戴行业竞争维度从参数比拼转向"给建议、能决策"的主动健康伴随者角色 [16] - 设备功能进化:从精确测量转向实时干预,角色升级为连接健身、医疗、保险的多行业中枢平台 [19] - 价值公式重构:从硬件销售转向基于长期服务的用户关系经营,探索健康订阅及B2B2C商业模式 [16][19] 面临挑战 - 用户认知壁垒:消费者对"干预型健康助手"的权威性仍存疑虑 [12] - 商业模型验证:中国健康订阅服务处于早期,C端付费意愿待验证 [12] - 生态协同门槛:需解决接口标准化、数据合规、分润机制等问题以防生态碎片化 [12] 战略发展路径 - 信任体系构建:通过医疗级临床验证强化AI决策权威性,重塑消费者心智 [11] - 商业模式创新:采用B端企业健康管理方案与C端分层订阅双轨策略 [13] - 生态规则制定:主导建立开放技术标准与透明分润机制降低接入门槛 [14] - 全球合规前瞻:预研欧美监管适配方案,构建国际化主动健康基础设施 [15]
售价2699元起!华为WATCH 5震撼发布,以绝对实力定义智能穿戴新格局
环球网· 2025-06-11 18:31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华为WATCH 5在华为Pura 8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作为首款鸿蒙AI智能手表,展现了公司在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导力[1] - 华为穿戴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2亿台,2024年腕上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率全球第一,中国市场连续六年份额第一[4] 产品设计与定价 - 华为WATCH 5采用未来科技感设计,提供42mm和46mm两种表径,售价分别为2699元和2799元,国补优惠后到手价2295元起[6] - 推出八款配色,46mm表径有钛空银、木星棕、银河紫和苍穹黑,42mm表径有晨曦金、星云杏、金星白和幻月黑[8] 屏幕与技术规格 - 搭载LTPO 2.0屏幕,局部峰值亮度3000nits,屏占比82.5%,配备球面蓝宝石玻璃[10] - 支持星闪技术,业界首款支持星闪的智能手表,可无缝联动手机、耳机、汽车等设备[18] - 搭载麒麟芯片并支持5G网络,性能和网络体验出众[18] 鸿蒙AI与智能交互 - 全球首款接入鸿蒙智能并搭载大模型的智能手表,重塑智能交互定义[12] - AI助理小艺支持语音操控100+运动及15+健康app,联动IOT设备,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14] - 新增【划一划】和【敲一敲】手势操控,支持单手接听电话、切换音乐等操作[16] 健康监测创新 - 业界首款多合一传感器X-TAP智感窗,实现健康监测精度和广度的飞跃[19][22] - 首创腕上指尖血氧仪,10秒快速获取精准血氧值,支持实时刷新[21] - 免气囊高血压风险筛查,帮助用户日常血压管理[24] - 3秒开启"微体检",60秒内完成心率变异性、情绪、高血压风险等17项指标筛查[27]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华为WATCH 5的发布是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标志着公司以引领者姿态开启腕上AI时代[4][25] - 产品从设计美学、鸿蒙AI赋能到健康监测创新,均重塑行业标准[25]
前沿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上海杨浦向全球发出邀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6:35
前沿科技产品展示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油电混合动力 具备垂直起降和长距离巡航能力 翼展6.3米 载重30公斤 续航6小时 飞行距离700公里 可搭载高清摄像和应急通信设备 应用于应急救援 消防巡查 城市治理等领域 [1] - 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可避免工人腰椎和肌肉损伤 除工业上肢和腰部电动外骨骼外 公司计划2024年7月推出面向C端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 聚焦助行场景 [1] - AI产品将助听器与AR眼镜结合 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 [1] - 展区还展示立体视觉扫描建模机器人 车载芯片 存算一体芯片 星载宽带激光通信终端等前沿科技产品 [1] 杨浦区科技产业支持 - 杨浦区推出14幅滨江地块 总占地面积约34公顷 包括"世界客厅""动韵桥芯""新质秀岸"等片区 [2] - 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及大创智功能区推介2幅优质地块 占地约9公顷 [2] - 杨浦区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同启动InnoMatch全球创新要素供应链平台 [2] - 上海市经信委表示将持续培育优良产业生态 加大科技成果招商力度 推动杨浦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2]
数字经济周报:博通推出tomahuak6:世界上第一台102.4Tbps交换机-2025061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0 13:21
半导体板块 - 寒武纪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不超49.8亿元,用于芯片和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5] - 博通推出全球首款102.4Tbps交换机芯片Tomahawk 6,使GPU集群算力释放效率提至90%以上,售价控制在2万美元以下[7][9][10] - GlobalFoundries宣布投资160亿美元,扩大美国工厂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能力[11] 汽车电子板块 - 小鹏联手华为推出“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实现行业首创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13] - 蔚来5月交付新车23231台,同比增长13.1%,累计交付760789台[16] - 理想超充站突破2400座,5月交付新车40856辆,同比增长16.7%,累计交付突破130万辆[18] AI板块 - 普林斯顿大学推出通用智能体Alita,在GAIA测试中成绩超越知名智能体[19] - 研究团队提出TALE框架,平均节省超60%推理开销,准确率相当或更优[23] - 联合团队开源全异步强化学习训练系统AReaL - boba²,训练速度最高提升2.77倍[24] 元宇宙板块 - JBD ARTCs画质引擎商用落地,提升光波导显示品质,解决行业痛点[27][28] - 紫光展锐发布穿戴新品W527,性能和体验全面提升,已量产出货[30][32] - 师渡智能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推动AI智能眼镜多场景应用落地[33] 风险提示 - 存在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35][36][37]
第十一届上交会下周开幕 14家企业(机构)首发新产品新技术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7:53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上交会将于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主题为"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 [1] - 设置1个主题馆展区 1个省区市展区 4个专业技术展区(商用密码与数智制造 绿色能源与储运 智能海洋工程与装备 消费与商业科技) [1] - 参展企业近千家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 其中7项为全球或全国首发 [1] - 总展出面积3 5万平方米 汇聚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近20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 [1] - 英国格拉斯哥市担任境外主宾城 深圳市担任境内主宾城 [1] 技术亮点 - 展示长三角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成果 [2] - 粤港澳大湾区展示交互型机器人 基因检测设备等创新成果 [2] - 首次设立智能海洋工程与装备展区 彰显上海优势产业特色 [2] - 首次设立消费与商业科技展区 推出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 绿色航贸数链等领域成果 [2] - 参展企业包括180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 瞪羚企业 [2] 创新成果 - 展示"AI+"跨行业解决方案 包括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 超级仿生运动机器人 AI潮玩机器人 AI无人机 电商领域AI大模型应用 [2] - 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展示南极恶劣环境下安全飞行技术 [2] - 全球首款双功能双靶点乙肝完全治愈一类新药 [2] - 全球首展自主研发"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 可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 [2] - 全球首创声镊单细胞分选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 [2] 国际合作 - 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企业带来全球领先技术项目 [3] - 格拉斯哥市组织造船及海洋技术 智能建筑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18家当地企业参展 [3] - 联合国工发组织展示碳中和 可持续材料 绿色生产工艺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 [3] - 西班牙 法国 美国等国家企业带来绿色能源 海运服务 可持续新材料等项目 [3] 技术贸易数据 - 上交会累计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9500家企业参展 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项 [3] - 本届上交会已征集186条技术供给 68条技术需求 通过预配对形成154组匹配成果 [3] -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8 6% [3] - 2024年上海市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213 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7% 创历史新高 [3] -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591家 [3]
晚报 | 6月4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03 22:26
明日主题前瞻 1、量子计算 |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非局域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在实验上实现了高保真度高维多光子纠缠态 制备,并首次观测到真高维多体非局域性的存在。该工作已于5月3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这项突破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高维多体量子 非局域性实验研究领域的空白,更深化了人类对量子纠缠本质的认知,同时为构建可扩展、高容量、抗噪声的量子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 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如优化问题)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 期,2025-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力,中 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2、新能源汽车 | 据观察者网,6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提出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