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

搜索文档
美媒: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20.8%,抵消美国关税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5-10 02:38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同日报道称,4月份,在对东南亚国家出口激增的推动下,中国4月份出口大幅增长,抵 消了对美出口商品因高额关税开始大幅下降的影响。 报道提到,按人民币计算,4月当月,中国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9.3%,大幅超过路透社估计的1.9%的增幅。4月份进口额较上年 同期增长0.8%,而经济学家预期为下降5.9%。 海关数据数据显示,按美元计算,4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逾21%,进口下降近14%。但3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增长了 9.1%,原因是出口商在关税上调前纷纷下单囤货。 不过,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0.8%(按美元计算),高于3月的11.6%。越南和马来西亚仍是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目 的地,但中国对印尼和泰国的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37%和28%。此外,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8.3%。 【文/观察者网 齐倩】海关总署5月9日对外,外贸延续了平稳增长态势。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 长2.4%;4月当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 洛杉矶港自华进口量腰斩美媒视频截图 特朗普上台后在全球范围内挑起贸易战,已宣布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4 ...
欧洲企业:美国企业在华缩减,我们想顶上
观察者网· 2025-05-09 23:24
中美关税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 19%的受访公司已经从中国本国客户或在华运营的外国客户那里获得了更多业务 [1] - 36%的受访公司预计将感受到中美贸易战的积极影响 [1] - 17%的受访公司正在调整采购方式,14%表示正在考量增加在华投资 [1] - 9%的受访公司已经或计划将有关生产移出美国 [1] 欧洲企业的业务调整 - 57%受访企业表示其商业战略尚未改变,但会持续关注形势变化 [1] - 23%受访者表示价格有所上升,17%预期价格将上涨 [2][4] - 4%受访者表示虽然受影响,但价格仍保持不变 [2][4] - 56%的受访公司表示未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4] 欧洲企业在华策略 - 超三分之二会员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未影响到从中国进口商品,因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 [2] - 欧洲公司正在与美国公司竞争,尤其是与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竞争 [1][7] - 贸易战并未使中国重要性降低,欧洲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增长 [7] 中欧经济合作 - 外国投资者全资或部分拥有的公司贡献中国贸易总额的30%左右 [1] - 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量超过全球四分之一 [7] - 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机遇远大于风险 [7]
4月外贸数据点评:转口贸易支撑出口韧性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5-09 22:14
4月外贸数据概况 - 4月出口3156.9亿美元,进口2195.1亿美元,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7] 出口表现 - 4月出口同比增速8.1%,远高于路透1.9%的一致预期;两年平均增速4.7%,较3月的1.9%回升显著[10] -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速分别回落至8.6%、1.1%[10] - 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4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1.7%、6.5%、10.1%[10] 出口地区差异 - 4月对美出口额330.2亿美元,环比减少17.6%,同比减少21%,拖累4月整体出口3pct[10] - 4月对欧盟出口额467.1亿美元,同环比增速分别为8.3%、8.5%,拉动4月整体出口增长1.2%,拉动率较上月下降0.22pct[10] - 4月对东盟出口额603.5亿美元,拉动4月整体出口增长3.6%,较上月的2.2%增加1.4pct[10] 代表性商品出口 - 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拉动4月整体出口6%、 -0.3%、1.6%,拉动率较上月分别下降2、1.7、0.3pct[10] - 船舶、集成电路4月拉动率较上月分别增加0.5、0.48pct[10] 进口情况 - 4月进口同比增速回升至 -0.2%,高于路透 -5.9%的预期[10] - 进口增速回升主要缘于集成电路及铁矿、铜矿、天然气等资源品推动[10] 出口走势 - 出口短期或仍有韧性,长期走势取决于贸易谈判结果[3] 风险提示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强,若加强转口贸易审查,我国出口受影响或更大;若中美经贸谈判顺利,影响或较小[43]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阳光洒在风雨前——进出口数据点评(2025年4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5-09 21:33
4月进出口表现 - 4月进出口总金额5,35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出口3,156.9亿美元(同比+8.1%),进口2,195.1亿美元(同比-0.2%),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同比扩张33.6%)[1] - 出口增速较3月下降4.3pct但仍高于市场预期0.7%,进口降幅较3月收窄4.1pct,好于市场预期-6.9%[1][5] - 中美双边贸易额455.9亿美元(同比-19.2%),对美出口同比-21.0%(拖累整体出口3.0pct),自美进口同比-13.8%(拖累整体进口0.9pct)[4] 出口结构分析 - 对非美地区出口同比增长13.0%,其中东盟(+20.8%)、拉美(+17.3%)、非洲(+25.3%)表现突出,欧盟(+8.3%)、日本(+7.8%)、中国台湾地区(+15.5%)增速分化[5][8] - 机电产品同比增长10.1%(集成电路、汽车、船舶增速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增长6.5%,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塑料、服装、家具等)由增转降[6] - 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0.5%,计算机/电子科技产品获关税豁免形成支撑,部分美国供应商库存消耗推动需求[5] 进口结构分析 - 进口降幅收窄主要受三因素支撑:对美商品替代需求上升(大豆、铁矿砂等)、集成电路等不可替代产品增速提升、国内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2] - 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保持较快增长,但原油/钢材等原材料进口跌幅扩大,农产品进口增速较低[12] - 自美国进口降幅小于预期(-13.8%),自欧盟(-16.5%)、东盟(+2.5%)进口增速分化,日韩/拉美/非洲进口增速提升显示替代效应[12] 未来展望 - 转口贸易和部分产品关税豁免将继续支撑出口,但中美贸易摩擦或加剧收缩,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9.1%可能压制非美地区需求[15] - 国内已出台三类十项金融支持政策(降准降息、稳股市楼市、外贸企业融资等)应对经济景气度回落[15] - 关税冲击可能通过企业传导至居民部门,影响制造业投资和消费需求,宏观政策将相机调整[15]
美越贸易谈判启动,越南痛斥关税“不合理”,动员企业官员投诉
华尔街见闻· 2025-05-09 21:01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周五,据越南贸易部网站发布的帖子称,在周四举行的会议上,越南贸易部要求国内企业和协会致函美 国官员,投诉特朗普的关税措施。这一表态突显了越南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强烈不满。 越南贸易部还指示各团体和企业与美国合作伙伴合作,动员美国民众和政界人士支持维持越南商品对 美"正常"流通。 作为与美国开启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越南正面临特朗普政府施加的严厉关税。 4月2日,特朗普对越 南商品征收了46%的关税,随后将关税下调至10%,有效期为90天,以便进行谈判。 为了避免对越南出口产品施加惩罚性高额关税,越南政府于周三表示,已指示当地企业大量购买高价值 的美国进口商品, 这是越南在应对贸易摩擦时采取的策略之一。 美越贸易谈判开启,越南谴责特朗普关税"不合理",并采取行动应对,包括呼吁企业向美国官员表达不 满,寻求与美国合作伙伴合作,以及寻找替代出口市场。 此外,贸易部还要求当地企业寻找替代出口市场。 越南已与多个主要经济体签署了贸易协定,这为其 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近期美国与多个国家开始谈判,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日美第二轮关税谈判仍未达成共识,美国以谈判 之名行胁迫之实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 ...
为求贸易协议,印度抛出橄榄枝:将对美关税差“膝盖斩”
金十数据· 2025-05-09 18:31
印度与美国贸易协议进展 - 印度提议将对美关税差距从近13%大幅削减至不足4%以换取关税豁免 [1] - 平均关税差距将减少9个百分点这是印度为降低贸易壁垒做出的最彻底改变之一 [1]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总额达1290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7亿美元 [1] 协议具体内容 - 印度提议在协议第一阶段将60%的关税税目关税降至零 [1] - 印度已提供对近90%从美国进口商品的优惠市场准入包括降低关税 [2] - 印度要求对宝石和珠宝、皮革、服装等关键出口行业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2] 印度放宽美国商品出口规定 - 印度提议放宽对飞机和零部件、豪华汽车、电动汽车等高价值美国商品的出口规定 [2] - 其他放宽商品包括电信设备、医疗器械、烃类、葡萄酒和威士忌等 [2] 技术领域合作 - 印度要求美国在人工智能、电信、生物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将其与主要盟友同等对待 [2] 谈判进展与预期 - 印度官方代表团本月晚些时候可能访美推进谈判贸易部长皮尤什·戈亚尔也可能访问 [2] - 印度和日本是接下来有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两个国家 [1]
绿地控股: 绿地控股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23
董事会工作情况 - 董事会成员变动:2024年补选叶源新为董事,胡欣不再担任董事,第十届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独立董事[1] - 董事会运作:2024年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3次通讯会议,董事围绕"稳经营、促转型、防风险"目标积极建言献策[2] - 专门委员会运作:下设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审计四个委员会,独立董事占多数,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2][3] 2024年经营业绩 - 总体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406亿元,同比下降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52亿元[48] - 房地产业务:完成去化金额639亿元,累计交付1402万平方米,位居行业前列[6] - 基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7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车[7] - 能源业务:完成煤炭销售1250万吨,同比增长23%[8] - 酒店旅游业务:会展业务承接展会数量增长近10%[9] 2025年工作计划 - 形势判断:预计2025年外部环境整体好于2024年,房地产行业将得到更大力度支持[10] - 工作方略:坚持"盘活存量、突破增量、增加流量、用好变量、提升质量、稳定总量"六方面工作方略[12][13] - 重点工作:包括加快推进盘活去化、全面提升资产运营、继续开展交付攻坚、全力推动产品提升与模式创新等[13][14][15] 财务数据 - 主要财务指标:总资产10999.08亿元,同比下降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640.22亿元,同比下降20.31%[48]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3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29亿元[50] - 利润分配: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0] 监事会及独立董事情况 - 监事会组成:第十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2024年召开3次监事会会议[45] - 独立董事履职:4名独立董事2024年均亲自出席全部董事会会议,对各项议案投赞成票,无提出异议情况[18][24][32][39]
东海观察4月“抢转口”效应推动进出口好于预期
东海期货· 2025-05-09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中国出口受海外抢转口效应等因素影响虽有所回落但远超市场预期,进口额好于预期,国内顺差持续较大 [5][7] - 未来出口预计受美国高额关税政策冲击,但对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口出口增长等有支撑,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进口增速有望回升,短期净出口对经济拉动有支撑 [5][7] 各部分总结 进出口总额 - 4月进出口总额(以美元计)5352.05亿美元,同比4.6%,前值为5%,下降0.4% [2][5] - 贸易总额排在首位的是东盟,贸易额9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贸易占比17.47%;其次是欧盟、美国、韩国、日本 [5] 出口 - 4月出口3156.92亿美元,同比上升8.1%,预期1.9%,前值上升12.4%,下降4.3%,远超预期 [2][5] - 出口贸易经济体中,排在首位的是东盟,出口额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上升9.25%,出口占比19.12%;其次是欧盟、美国、日本、韩国 [5][6] - 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金额最多,占比60.4%,同比增长10.1%,下降3.3%;其次是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文化产品 [6] - 机电产品出口中,电子元件占比13.66%排首位;其次是汽车及零配件、电工器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 [6] - 出口增速回落但高于预期,因去年基数效应低及美国“对等关税”促使抢消费和抢转口;美国高关税将使对美出口下降,但对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口出口等有支撑,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6] 进口 - 4月进口2195.12亿美元,同比下降0.2%,预期下降5.9%,前值下降4.3%,降幅收窄4.1%,好于市场预期 [2][6] - 进口贸易经济体中,排在首位的是东盟,进口额332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下降7.27%,进口占比15.11%;其次是欧盟、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美国 [6] - 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口金额最多,同比增长5.4%,占比38.99%;其次是原油、金属矿及矿砂、农产品 [6] - 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占比30.81%,农产品进口中大豆占比17.21%排首位;其次是肉类、水产品 [6] - 进口增速缩窄且好于预期,因关税使芯片等进口价格上升及农产品进口回升;国内政策落地显效、投资加快、出口有韧性,商品需求有支撑 [6] 贸易帐 - 贸易顺差968.1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预期890亿美元,前值1026.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因出口远超预期 [6][7] - 贸易顺差最大的是汽车,为91.64亿美元,上升15.08亿美元;其次是汽车零配件 [6] - 贸易逆差商品集中,逆差最大的是原油,逆差253亿美元,下降30亿美元;其次是集成电路、农产品 [6][7]
2025年贸易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05-09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外贸出口承压;国内加紧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内贸增速或逐步恢复,需求边际向好 [34][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运行情况 进出口贸易运行情况 - 202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增长,出口同比上升明显,进口同比增速下滑;2025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平稳开局,美国加征关税影响预计二季度显现 [4][5] - 2024年进出口商品金额总值61622.89亿美元,同比升3.8%;出口35772.22亿美元,同比升5.9%;进口25850.67亿美元,同比升1.1%;贸易顺差9921.55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1700.53亿美元 [4] - 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商品金额总值14343.67亿美元,同比升0.2%;出口8536.67亿美元,同比升5.8%;进口5807.00亿美元,同比降7.0% [5] - 贸易伙伴方面,对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出口好于发达经济体;2024年与前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有不同变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占比超50%且同比增6.4% [8] -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机电产品占主导;进口商品以大宗商品、工业制品及农产品为主,对能源类产品和农产品进口依赖度较强 [9][12]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 原油:2024年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受多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面临震荡下行压力 [13] - 钢铁: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供需双弱,景气度探底,钢材价格震荡下行,预计2025年仍低位运行 [15][16] - 煤炭:2024年煤炭价格受供需宽松影响下跌,预计2025年仍有下行压力 [19] - 贵金属:2024年黄金价格受地缘冲突、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影响持续走高,预计2025年高位震荡 [22] - 农产品:2024年玉米价格震荡下行,预计2025年维持低位震荡 [24] 汇率走势分析 - 2024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年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年末涨4.2%,对美元汇率较上年末贬值2.8% [26] 行业政策和关注点 行业政策 - 2024年贸易行业政策围绕促进外贸、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展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给相关企业带来压力,但有望优化行业格局 [29] - 2024 - 2025年发布多项政策,包括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等 [30] 主要关注点 - 美国对等关税实施使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受冲击,转口贸易不确定大,外贸对经济正向拉动或消失 [31] - 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大,给外贸企业带来经营和财务风险 [33] 未来展望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加征关税使外贸出口承压,国内积极宏观政策推动内贸增速恢复,需求边际向好 [34][36]
关于中美贸易谈判,商务部重磅发声
Wind万得· 2025-05-09 06:43
中美贸易谈判 -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是一贯的 要求美方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的负面影响 取消加征关税 并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解决双方关切 [4] - 中方强调谈判需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前提下开展 不会牺牲原则立场或国际公平正义达成协议 [4] 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 - 商务部于2024年1月5日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 因案件复杂延期至2025年7月5日 目前正在审查相关申请和意见 [6] - 调查机关将依法依规做出最终决定 同时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经贸分歧持开放态度 [6] 广交会相关情况 - 第137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境外采购商人数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参展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 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 [8] - 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新高 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采购商参会 同比增长17.3% [8] - 出口意向成交254.4亿美元 同比增长3%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 [9] - 对出口展参展企业减免50%展位费 调整后展位费标准已公布 减免费用的退回和结算工作有序开展 [9] 国际消费季及离境退税政策 - 2025国际消费季启动后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入境游销售额同比增长约90% [11]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包括退税商店备案简化、起退点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 各地推出特色活动如上海"五五购物节"、北京多语种《离境退税指南》等 [11] 美国取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 美方5月2日起取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中方坚决反对 但认为该政策不会改变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势头 [13] - 中方愿同各国加强合作 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13] 加入CPTPP - 中方自2021年9月正式申请加入CPTPP以来 对协定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评估 与各成员交流 并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开展先行先试 [15] - 下一步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积极推进加入CPTPP进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