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零配件
icon
搜索文档
外贸十强市,又变了
虎嗅APP· 2025-07-28 07:51
外贸十强城市格局变化 - 上半年深圳以2.1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微弱反超上海的2.15万亿元,重夺"外贸第一城"称号,但深圳同比下降1.1%而上海微涨2.4% [3] - 东莞以7492.8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越宁波的7218亿元,成为"外贸第五城",东莞增速达16.5%远超宁波的6.1% [3][4] - 金华凭借20.1%的增速成为十强市中增长最快城市,排名从2023年第12位跃升至第8位,其中义乌贡献其外贸总额的63.8% [1][9] 区域外贸表现差异 - 长三角地区上半年进出口规模超8万亿元(+5.4%),出口5.22万亿元(+9.9%)表现优于进口2.94万亿元(-1.7%) [4] - 大湾区9市进出口4.38万亿元(+4.3%),进口1.59万亿元(+10.2%)增速显著高于出口2.79万亿元(+1.2%) [5] - 大湾区城市普遍进口强劲,但广州出口增速25.2%位列十强市之首,主要受益于机电产品(+14%)、计算机技术(+51%)和汽车(+21.1%)等品类增长 [6][7][9] 重点城市外贸结构分析 - 深圳出口同比缩减7%但进口增长9.5%,上海出口增长11.1%但进口下降3.6%,反映两地产业互补性 [3] - 东莞进口增速27%远超宁波的-1.6%,主要拉动来自农产品(+58.7%)、纸浆(+11.6%)和肥料(+3677.9倍) [4] - 金华实现出口20.6%与进口16.1%双增长,义乌贡献其64%的出口额,家电(+51.9%)、汽配(+33.3%)和体育用品(+42.3%)为三大增长品类 [9] 特殊增长驱动因素 - 广州出口高增长部分源于去年低基数,同时南沙自贸区等平台推动多元化国际市场拓展 [7][9] - 义乌通过进口贸易创新试点实现监管效率提升75%、成本下降15%-30%,带动进口增长16.6% [9]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如天然气价格指数下降11.6%)对上海、宁波等资源进口型城市造成压力 [7]
“量稳质升”折射外贸韧性
辽宁日报· 2025-07-26 08:36
外贸表现 - 辽宁上半年出口总值达1992.6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 [1] - 机电产品出口额1003.1亿元,同比增长9%,占出口总值比重50.3%,较年初提高1.1个百分点 [4] - 保税物流进出口额590.6亿元,大幅增长37.9%,成为增长最快的外贸方式 [4] 政策支持 - 省政府出台《辽宁省推动外贸稳增长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2] - 建立由27家单位组成的高规格协调机制,为100余家重点机电企业提供预警和法律服务 [2] - 重点境外展会计划扩充至148个,组织1000余家企业参加百余场境外知名展会 [2] 产品结构 - 电工器材出口增长10.9%,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长11.8% [4] -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动能持续增强 [4] - 农食产品及工业品通过"批次检验(检疫)"改革实现高效出口 [4] 市场拓展 - 对东盟贸易进出口额592亿元,激增32.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16% [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8%和11.3% [5] - 中国-东盟原产地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 [5] 物流通道 - TIR模式通关效率提升六成以上,上半年监管进出口TIR车辆91辆,货值3595.3万元 [4] - 中欧班列(沈阳)开行量稳居东北首位 [3] - "空侧直通"监管和"前站式"集拼等改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3] 未来规划 - 发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和沈阳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双枢纽"作用 [7] - 打造临港加工贸易集群和特色产业外贸集群 [7] - 扩大飞机保税融资租赁、铜精矿保税混矿等高附加值业务规模 [7]
上半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3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61 0亿元 同比增长5 1 [1] - 三次产业之比为2 2∶42 5∶55 3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 6%、39 3%和59 1% [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97元 实际增长4 5% 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 62 [2] 产业发展情况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 7亿元 同比增长3 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7% [1]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 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 3个百分点 [1] - 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增长面达69 4% [3] 重点行业亮点 - 仪器仪表、计算机通信和石油加工行业分别增长23 4%、15 3%和13 8% [3] - 高技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 1%、7 7%和6 5% [3]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服务业0 3和0 9个百分点 [3] 外贸与投资 - 进出口总额7218 0亿元 同比增长6 1% 其中出口4904 4亿元增长10 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5592 4亿元 增长8 8% 占全市进出口77 5% [4] - 对非洲、东盟和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25 2%、20 8%和12 1% [4] 消费与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7 7亿元 同比增长2 2% 较一季度回升1 5个百分点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 0%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0 7% 其中信息服务业和医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 2%和13 3% [3] 港口与机电产业 - 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3 53亿吨 增长1 0% 集装箱吞吐量1888 9万标箱增长7 9% [4] - 机电产品出口2859 9亿元 增长12 6% 其中汽车零配件增长9 9% [4]
外贸大市 “半年报”:深圳领跑,东莞、金华成“增速黑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8:47
全国主要外贸城市上半年进出口情况 - 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规模前10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厦门、青岛,其中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5座城市进出口增速跑赢全国2.9%的增速 [1] - 深圳进出口总值达2.17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广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5% [3] - 苏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宁波进出口总额7218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东莞进出口货值7492.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5%,超越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 [3] - 金华进出口总额5086.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出口4533.7亿元,同比增长20.6%,进出口规模超越厦门、青岛位列全国第八 [5] 区域表现 - 珠三角区域:深圳稳坐"外贸首城"位置,东莞进出口增速16.5%,广州出口增速25.2% [1] - 长三角区域:金华进出口增速20.1%,上海、苏州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 [1] - 东莞对新兴市场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地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 [10] - 苏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732.2亿元,增长14.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841.2亿元,增长27.3% [11] - 宁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645.7亿元,增长13.4%,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042.8亿元,增长20.8% [11] - 厦门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6%,其中对东盟、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出口分别增长15%、27.3%、39.4% [11] 出口结构变化 - 广州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自主品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集成制造技术出口增长51% [3] - 东莞"潮玩"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显著,玩具出口99.7亿元增长6.3%,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4% [4]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占全国近四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8] - 北京汽车出口126亿元增长48%,汽车零配件出口120.2亿元增长24.5%,平板显示模组出口59亿元增长35.1%,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7.7亿元增长54% [8] - 苏州装备制造业出口占近八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16.6% [8] - 宁波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6%,其中家用电器增长4.6%,电工器材增长9.4%,汽车零配件增长9.9%,汽车增长32.3% [8] - 厦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其中船舶增长16%,平板显示模组增长23%,汽车增长90.8% [8] 进口情况 - 上海、宁波、青岛进口增速分别为-3.6%、-1.6%、-2.6% [7] - 宁波铜材进口增长13.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8.9%,但铁矿砂进口下降24.6%,煤及褐煤进口下降30.2% [7] 驱动因素 - 企业"抢出口"策略有效拉动出口增量,多元国际市场展现强劲韧性 [1] -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1] - 深圳产业链韧性与比较优势持续释放,成为稳住外贸基本盘的核心支撑 [2] - 外贸大市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开拓多元化市场,依托雄厚产业基础、开放制度环境与企业经营智慧 [7]
“外贸重地”义乌增长态势强劲 多元化布局发力新兴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4:12
外贸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058 3亿元 同比增长25 0% 其中出口3586 3亿元 同比增长24 6% 进口472 0亿元 同比增长28 3% [1] - 义乌上半年出口额占浙江省出口总额的17 32% 浙江省同期出口2 07万亿元 增长9 1% [1] - 对非洲 拉丁美洲 东盟和欧盟分别进出口719 5亿元 621 7亿元 475 3亿元和402 9亿元 分别增长24 4% 15 2% 43 7%和21 3%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738 2亿元 增长26 9% 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7 5% [2] 贸易模式创新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984 0亿元 同比增长28 2% 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3 2% 对出口贡献率达92 6% [2] - 创新"市场采购+集拼"和"跨境电商+产业带"等举措 [2] - 683家外贸企业 1424人次参加了91个境外展会 [3] 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1327 7亿元 同比增长23 2% 占出口总值的37 0% [2] - 家用电器出口101 0亿元 同比增长20 5% [2] - 汽车零配件出口58 0亿元 同比增长60 9% [2] 应对策略 - 面对贸易摩擦和外部环境变化 采取"稳拓调优"组合拳 重点围绕强改革 稳外贸 拓市场 抢订单等方面 [1] - 商家从"前店后厂"模式转向主动开拓新兴市场 [2][3]
保时捷中国第三家零配件配送中心落户天津
快讯· 2025-07-23 15:11
保时捷中国零配件配送中心 - 公司在天津宁河区开设第三家零配件配送中心 已投入运营 [1] - 新仓库面积约15,000平方米 覆盖华北 东北及部分华东地区 [1] - 服务范围包括30多家保时捷中心 平均配送时间缩短一倍 [1]
上半年浙江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 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
每日商报· 2025-07-22 06:19
外贸进出口总体表现 - 浙江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6.6% [1] - 出口突破2万亿元,达2.07万亿元,增长9.1%,占全国出口份额15.9%,提升0.2个百分点 [1] - 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居全国首位 [1]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对欧盟和东盟分别进出口4213.9亿元和4170.3亿元,增长11%和16.3% [1] - 对中东、拉美和非洲新兴市场分别增长5.4%、2.7%和10.6%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6万亿元,增长9.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57.1% [1]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超11万家,增加6.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2.24万亿元,增长8.1%,占全省外贸总值81.9%,提升1.2个百分点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370.1亿元,增长4.7%,高出全国2.3个百分点 [1] 主要产品出口表现 - 机电产品出口9705.4亿元,增长10.7%,占全省出口总值46.8%,提升0.7个百分点 [2] - 高端装备出口675.1亿元,增长19.9%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602.1亿元,增长13.4% [2] - 汽车整车出口增长30.7%,零配件出口增长13.1%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124.4亿元,增长5.2%,占全国份额提升1.8个百分点至30% [2] 进口表现及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1062.3亿元,增长23.1% [2] - 高技术产品进口525.8亿元,增长35.2% [2] - 消费品进口738.3亿元,增长6.2% [2] - 大宗商品进口1.25亿吨,能源产品进口4796.8万吨,增加3.5% [2] 新业态发展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244.5亿元,增长22.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2个百分点 [2] - 跨境直购方式出口971.7亿元,增长79.7% [2]
九鼎商贸物流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多点发力擦亮国际商贸金名片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4
公司概况 - 新疆九鼎商贸物流集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深化国企改革的"排头兵",业务涵盖商贸物流、汽车机电、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2024年农产品年交易量达416.47万吨,交易额突破328.93亿元,承担新疆85%的果蔬供应 [1] - 旗下拥有新疆最大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日均车流超万辆次,商户业务从"买全国、卖全疆"扩展到"买全疆、卖全国""买全国、卖中亚" [2] 业务布局 - 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布局8家专业市场、5个物流园区,辐射带动10余万人就业,并在伊犁、北屯等地扩展布局 [4] - 旗下新疆聚鑫运通物流2024年成为兵团十二师首家网络货运平台资质企业,构建从批发到终端的直供配送体系 [4][5] - 新疆兵粮麦客农业发展公司打造"种植基地+收储仓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全链条供应模式,面粉产品销往全国 [5] 国际化战略 - 开通首条"TIR国际公路运输+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跨境冷链专线,农产品24小时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实现全程"零倒装" [3] - 设立跨境直播中心,采用"前展后仓+跨境直播"模式开拓海外市场,组织商户赴境外参展 [6][7] - 推动从节点到枢纽转型,建设"'一带一路'集装箱公铁联运枢纽"和"亚欧国际公路冷链运输枢纽" [3] 创新服务 - 为商户提供跨境电商培训、银商对接会等,开发适配农产品流通场景的金融产品 [6] - 新疆恒汇机电汽配城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从传统商贸向"物流+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转型 [7] - 构建"金融服务+技能培训+市场对接"三维体系,提升商户核心竞争力 [6] 战略目标 -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商贸物流枢纽中心,向年产值千亿元目标迈进 [1] - 推动战略转型建立集贸易、物流、报关、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成为新疆国际商贸名片 [7]
辽宁大连上半年出口大幅增长 装备制造业加速“出海”表现亮眼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7:07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大连市外贸进出口2350 1亿元 同比增长8 8% 增幅高于全国5 9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8 9个百分点 [1] - 出口1228 1亿元 同比增长21 5% 进出口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位 与去年同期持平 [1] 贸易伙伴结构 - 对东盟进出口446 5亿元 同比增长53 2% 占比19% [1] - 对日本进出口361 9亿元 同比增长3 2% 占比15 4% [1] - 对欧盟进出口241 8亿元 同比增长12 9% 占比10 3% [1] - 对韩国进出口238 6亿元 同比增长20 9% 占比10 2% [1] 企业类型表现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171家 同比增加6%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269 1亿元 同比增长19 5% 占比11 5%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795 3亿元 同比增长16 2% 占比33 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83 1亿元 同比增长2 7% 占比54 6% [1] 重点行业出口 - 船舶及浮动储油平台出口149 6亿元 同比增长87 2% 对全市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32 1% [2] - 汽车零配件出口30 9亿元 同比增长45 4% [2] - 汽车出口20 5亿元 同比增长168 5% [2] 物流方式贡献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546 5亿元 同比增长54 8% 占比23 3% 拉动外贸增长8 9个百分点 [2]
增长2.9%!市场多元韧性强 中国外贸半年报出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5 08:35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 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9%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 48万亿元 同比增长7 3% 占外贸比重57 3% 同比提升2 3个百分点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6 32万亿元 同比增长2 4% 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有进出口实绩外资企业达7 5万家 创2021年以来新高 [3] 贸易伙伴结构 - 对欧盟进出口2 82万亿元 同比增长3 5% 日均超150亿元 [3] - 对其他金砖成员国进出口6 11万亿元 同比增长3 9% 占进出口总值28 1%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 29万亿元 同比增长4 7% 占外贸比重51 8% [4] 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7 8万亿元 增长9 5% 占出口总值60% [5] - 高端装备增长超20%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增长12 7% [8] - 二季度石化 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达两位数 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增长较快 [7] 科技创新驱动 - 杭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四足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累计申请专利200多项 [7] - 人形机器人全身29个关节电机均为自研自产 计划3-5年内应用于工业 康养领域 [10] - 浙江安吉传统家具企业推出智能助起电动沙发 上半年出口超200集装箱 [13] 产业链与进口联动 - 山东发动机制造企业使用20%进口零部件 上半年进口零配件1 95亿元 6月单月进口3860万元(同比+6 3%) [17] - 汽车零配件进口增长反映产业链升级 带动周边聚集40余家配套企业 [19] - 山东省上半年进口机电产品超1100亿元 实现两位数增长 [21] 政策支持体系 - 杭州海关通过属地查检"绿色通道" RCEP关税减让等政策 助力浙江民营高技术企业出口破千亿元 [15] - 日照海关定制自贸协定享惠指南 提供保税减税政策 保障原料成品通关顺畅 [21]